小小故事屋——《中華上下五千年》之陳勝、吳廣起義

2020-12-20 澎湃新聞

小小故事屋——《中華上下五千年》之陳勝、吳廣起義

2019-12-26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story

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小小故事屋,我是你們的潞潞。感謝新華書店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今天呀!潞潞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好了接下就進入我們的故事時間~

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逝。他的兒子胡亥繼承了皇位,就是秦二世。秦二世非常昏庸殘暴,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更加苛毒;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日益尖銳,秦朝的統治搖搖欲墜。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徵發淮河流域的九百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押送的軍官從這批壯丁當中挑了兩個能幹的人當屯長,叫他們管理其他的人。這兩個人一個叫陳勝,是個長工;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苦農民。

陳勝是個很有志氣的人。他年輕時曾對一同為地主種田的同伴們說:「假如我們之中哪天有人富責了,彼此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啊。」同伴們嘲笑他說:「你現在替人耕種,地位卑微,還說什麼富貴呢!」陳勝長嘆一聲,自言自語道:「唉,燕雀怎麼會懂得鴻雁的志向呢!」

這九百人的隊伍走到大澤鄉(今安徽省宿州東南)的時候,正趕上連天大雨,無法通行,眼看就要誤了限期。按照秦朝法律,被徵發的民夫如果誤了期,就要被殺頭。陳勝和吳廣兩人偷偷商量:「逃也是死,反抗也是死。咱們不如起來造反,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商議好後,他們走進營帳,殺了押送他們的軍官。然後,陳勝對大家喊道:「身為男兒,就算死也應當名揚天下,王侯將相難道都是天生的嗎?」眾人聽了都非常激動,都願意聽陳勝、吳廣的指揮。

於是,陳勝自封為將軍,帶領大家開始了反抗秦朝的鬥爭。起義軍很快攻佔了大澤鄉,當地的百姓擁護陳勝稱王。陳勝建立了政權,國號「張楚」,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起義就此拉開了序幕。

名師品讀

由陳勝、吳廣發動的秦末農民起義最終推翻了秦朝的黑暗統治,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顯示了封建社會農民階級的偉大力量。陳勝和吳廣雖然在起義不久就先後犧牲,但秦朝的滅亡也有他們的一份功績。

今天的故事好聽嗎?好聽的話您可以在微信上搜索《伊川新聞》關注公眾號,就可以和我們互動留言,潞潞在那裡等著你,還有在雲上伊川APP也可以找到,我們講的所有好聽的故事都在裡面!好了我們下次見咯!

伊川新聞公眾號

原標題:《小小故事屋——《中華上下五千年》之陳勝、吳廣起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小故事屋——《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安史之亂
    小小故事屋——《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安史之亂 2020-01-13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故事屋——《中華上下五千年》之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小小故事屋——《中華上下五千年》之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2019-12-29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勝吳廣起義的真相:不是農民的陳勝,不是兄弟的吳廣
    提到陳勝吳廣起義,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農民起義,誠然,參與大澤鄉起義的主力軍確實是農民,因為秦朝初年,天下最多的人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民,但是起義的領導者陳勝卻未必是農民。「鴻鵠」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上》中故事《學弈》,原文如下: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因此,陳勝肯定看過《學弈》這個故事,進而推斷他看過《孟子》這部儒家經典,因此說陳勝是上過學讀過書的文化人。
  • 陳勝吳廣起義後,陳勝稱王,可為什麼吳廣卻落得一個悽慘的結局?
    最終,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掀開了打擊暴秦的序幕。 關於陳勝吳廣的這次起義,司馬遷是極為推崇的。史記中的世家一般都是記載諸侯的,陳勝吳廣因為首次反秦,於是被司馬遷載入世家。而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司馬遷更是稱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 陳勝吳廣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面的故事,並不高尚
    漁陽一呼,卒移秦祚,這場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曾被讚嘆為反暴秦、反壓迫的鬥爭。那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面的故事,有著怎樣令人唏噓的結尾。一、苟富貴,無相忘秦朝末年,陳勝不過是河南平輿縣一介農夫。他雖然是農夫,但自己並沒有土地,而是靠幫別人種地為生的僱農。
  • 陳勝吳廣起義後,為何迅速消失?原因還是他們自找的
    上歷史課的時候,我們就學過有關大澤鄉起義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家都言猶在耳吧,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讓我們熱血澎湃,激發了下層人民的鬥志,讓底層老百姓知道了,他們自己的命運有他們自己做主。由於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揭開天下反秦的序幕。
  •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時,為何要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為口號?
    才過了兩個多月,其他地方紛紛響應陳勝吳廣,舉起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只是陳勝吳廣在攻打關中時,其餘的起義軍目光短淺,全都盤踞在自己的地盤不肯出兵支援。在秦國大將章邯的反擊之下,陳勝吳廣這一支起義軍最終失敗,兩人也在逃亡路上被部下殺死。何為「天命」?
  • 大澤鄉起義原來是陳勝吳廣導演的一場大戲
    《陳涉世家》是《史記》的其中一篇,也是我們中學課本的一篇文章,也是要求我們背誦的文章,正是這篇文章,讓我們了解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經過,那就是官逼民反,都是因為秦法暴虐,才導致大傢伙風起雲湧的起義。秦朝是很暴虐的,這是我們一直以來學歷史深信不疑的。
  • 論文:論陳勝吳廣是不是農民?
    作者:平凡之泉平凡之泉第一次寫議論性文章哈。大家多見諒。說起農民起義,最著名的莫過於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
  •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首先發動起義,為何到最後卻是項羽劉邦稱王?
    這段描寫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課文,相信大家到現在還記得。由於秦朝當時調兵去守漁陽,陳勝吳廣作為小隊長帶隊前往。然而到了半路,下起了大雨,行進道路被切斷,無法按時到達漁陽,而按照秦朝法律,未按軍令規定到達者,是要被處罰的。因此,陳勝吳廣便帶隊起義。可是,明明是陳勝吳廣首先發動的起義,為何到最後卻成為了項羽、劉邦的天下?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 陳勝吳廣起義的真相是什麼?其實我們被騙了兩千多年
    在我們的記憶中陳勝吳廣的起義,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裡面的內容編出來的。
  • 你真正讀懂了陳勝吳廣起義嗎?農民起義的背後邏輯讓人感到心酸
    陳勝吳廣起義實實在在地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以席捲天下之勢引爆了秦末的亂世,從而開始了中國歷史最精彩紛呈、壯懷激烈的新篇章——楚漢爭霸。從統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統一;從分封制推翻集權制,再到集權制慢慢吞噬分封制,一個個傳奇人物、一場場驚世戰爭紛紛登場。
  • 陳勝、吳廣起義,一場蓄謀已久的暴動,揭開秦律的真實面目
    尤其是在《史記》中關於陳勝吳廣起義的描述,在陳勝吳廣起義之時,所用的理由就是眾人前去服役。超過了規定的時間,要被殺頭,因此在陳勝和吳廣的煽動之下,最終進行了反叛,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在我看來,秦代的律法絕非陳勝吳廣所說那樣;而且陳勝吳廣的起義也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政治、軍事叛亂,包括每一個細節都推敲的很好。首先來看一下秦代的律法,秦代的律法應該是先秦以來較為完善的時期,因為在重用法家思想的情況之下,秦代的律法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 在秦朝,違期徭役罪不至死,那麼陳勝吳廣為何起義?
    以至於後來秦始皇死後,各種起義不斷,其中最早最出名的一個就是陳勝吳廣起義。《史記》對於這段的描述就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可歷史上真是這樣嗎?公元前209年,秦朝徵召900多民夫,準備加固漁陽,其中就有陳勝吳廣的隊伍,但因為當時突下暴雨,走不了路,耽誤了規定的時間,按照秦朝的法律所有人都要處死。
  • 被忽悠瘸的歷史|揭秘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真相
    就是轟轟烈烈的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畢竟課本上也收錄過《史記》裡的《陳涉世家》,至於內容詳情我今天就不贅述了,現在到處都能找得到。要說這兩位的工作各位應該也是知道的,早年當佃農,年收入問老天爺。好光景餓不死有餘糧,差點的時候就不好說了。後期工作造反,回報就兩樣,要麼大富大貴登基坐殿,要麼人頭落地一家子死絕。
  • 難怪陳勝、吳廣起義大勝不久便又大敗!你看看他們做了啥錯事?
    陳勝,是最為著名的農民,發生在他身上的,有一次起義,這一次起義可謂是發生得最為古老、久遠且意義深刻的起義,它叫做「陳勝、吳廣起義」
  • 陳勝吳廣起義的目的就那麼單純嗎?他們其實被忽悠了,都是棋子啊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意義重大,而且還刻上了碑。其實,我們仔細地分析、解讀,陳勝、吳廣起義有很多事情是說不通的,至少邏輯上比較混亂。秦二世元年,陳勝等900多人被徵兵戍守漁陽,他們從陽城出發行至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寺坡鄉)時,途中遇到暴雨把道路衝毀,無法通行。
  • 以炒作開局的陳勝、吳廣起義,反抗暴秦一呼百應,為何迅速潰敗?
    陳勝、吳廣起義在中國古代農民運動史上有著開天闢地的作用,打響了反抗封建統治的第一槍。秦朝統治者處於封建王朝發展的探索階段,對於農民問題他們始終還未有足夠的認識。秦始皇調動全國人力為自己服務,造宮殿、依山造陵,同時提高賦稅,不斷徵發徭役。
  • 陳勝吳廣起義轟轟烈烈,差點打到秦都鹹陽,卻為什麼會迅速兵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帶領900名貧苦農民,在兩名秦吏的看押下,去漁陽服徭役。結果半島上突發大雨,道路被山洪阻斷。按照秦國律法,無法按期趕到者,一律會被處斬。這種情況下,遲到已經成為必然。陳勝和吳廣商量,接下來該怎麼辦?逃,基本上死路一條;反,尚有一線生機。
  • 陳勝吳廣起義時為什麼要假扮為扶蘇和項燕?是因為他們不自信嗎?
    「大澤鄉起義」,也叫做陳勝吳廣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