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人談讀書,你真的會讀書嗎?閱讀有哪些實用的技巧?

2020-12-10 字遊人觀世界

人生的路,雖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但讀書,絕對是實現人生理想最便捷的路!

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代社會,每個人都離不開讀書,或者說閱讀,那麼,問題來了,你真的會讀書嗎?閱讀有哪些實用的技巧?

字遊人從技術層面,回顧自身的閱讀經驗,和諸君分享一些讀書心得,期望大家能從中獲取一些實用的幫助。

讀書的興趣是需要培養的

小的時候,九十年代中期,家裡大姐上小學了,喜歡閱讀的姐姐,每天放學回家,去地裡做農活的時候,都會帶著字遊人,在勞動中,姐姐開始給字遊人講述她看過的那些故事和小說。

《江湖三女俠》《七劍下天下》《白髮魔女傳》等傳統武俠經典,就深深印刻在字遊人的心中。種子一旦埋下,就會茁壯成長。聽別人說的故事,總沒有自己親自閱讀有味道,上小學後,大字不識幾個的字遊人開始嘗試著看小說。

閱讀,越早越小越好

小的時候,只要是帶字的紙片,字遊人姐弟都捨不得撕毀丟棄,因為能弄到的閱讀資料實在是太少,在和別人找借書中,學會了珍惜書本和珍愛知識,因為想著要還別人,愛惜書的同時,就會想著儘可能多閱讀一些,確保一次就閱讀夠。

縱觀整個學習生涯,儘早的閱讀,能為學習打下基礎,能奠定良好的學習態度,在字遊人看來,啟蒙階段的學習,學習欲望和學習態度是勝過學習成績的!

一個學生的讀書生涯,其實也就小學、初中前兩年,還有些空閒時間,多閱讀不但能增加知識儲備,還對學習成績有促進作用。初三以及整體高中階段,是沒有多少時間閱讀的。

閱讀有哪些實用的技巧

怎樣快速有效的捕捉信息?怎麼高質量完成閱讀?這個技巧會影響我們整個學習生涯。

字遊人出生在偏遠的鄉下,但是說句不謙虛的話,在整個十六七年的讀書生涯中,考試成績比我好的同學很多,但是做試卷比我快的;閱讀比我快的;背書比我快的,真心不多。

書上用「一目十行」來形容讀書快,一目十行字遊人做不到,但是在高強度,有必要的情況下,一目幾行,字遊人嘗試過。

其實,在我們讀書,在我們閱讀中,最影響我們閱讀效率的是轉頭的幅度和眨眼的頻次。

諸君不妨隨便打開一本書,自己觀察下,在閱讀中,是不是頭會隨著文字從左到右轉;沒一會兒,眼睛就會不由自主地眨巴著。

當初,為了訓練閱讀速度和效率,字遊人還記得,那是初中二年級,那時的政治課本,不薄也不厚,字遊人選取它,給自己定下目標,保持頭部固定,最多允許眨眼兩次,必須在一節自修課,45分鐘之內閱讀完。

剛開始的時候,頭部酸痛,眼睛乾澀,難受得受不了,腦海中壓根記不住政治課本說了什麼,整整堅持了一個學期,這個閱讀習慣才養成。

字遊人的閱讀技巧有什麼好處?

當你習慣於高強度的閱讀時候,大腦會自動忽略其他無關幹擾信息,從而有效提升閱讀質量。

如同在高速上開車,當你車速快的時候,你的眼裡腦海裡只有其他車輛,我要怎麼超越前車?在哪個位置超?左邊還是右邊,後車離我多遠,要不要提前讓道,整個身心融入到路上,反而比三心二意,看看風景聊聊天行車安全。

當學會高速有效的閱讀之後,整個人的思維和反應,都會提升起來,就會不自覺地去捕捉文章的關鍵信息,從而高效完成一篇文章的閱讀!

字遊人的閱讀技巧,需要注意什麼?

不可否認,一項技能的養成,需要時間和訓練,如果長期用字遊人的方法讀書,會對視力造成一定影響。

但是,字遊人的眼睛,應該是最自傲的了,視力一直很好,省下不少的鏡片錢。

字遊人在閱讀中是怎麼做的呢?保持一個小時左右,放下書本,盡力的轉動眼珠,腦海裡回想著閱讀的內容,眼珠在眼眶內,上下左右,順時針逆時針轉動。

當然,還有一些閱讀技巧,比如讀目錄回憶內容,特別對於學生來說,當打開一本課本,能從目錄中,回憶起書本的知識,甚至腦海裡再現老師講授的情景,那就基本說明掌握這本書了。

讀專業書,讀閒雜書,出發點不一樣,閱讀目標不一樣,讀書的方法也就不一樣,特別是現在的電子書,網絡書籍,和傳統紙質書的閱讀,也是有所區別的。

關於讀書的一些總結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方法也是一樣的,閱讀量上去了,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自然也會掌握好方法。

字遊人經常說,「鏽菜刀磨久了也寒光凜凜」,我們的腦袋,在讀多了,思考多了,也會越來越靈活。

大多數人的智力、反應、知識巔峰期,都在高中,只有少數精英,在步入社會之後,隨著年齡增長,反而越來越厲害,其實也就是多讀多思使然。

願你也愛上閱讀而不能自拔,在閱讀中遇到更好的自己,收穫想要的人生!

相關焦點

  • 你真的會讀書嗎?你知道該怎麼讀書嗎?
    讀書,是我們從幼兒就開始做的一件事,從繪本到學科課本,從天文到地理,我們從書中攝取所需的養分。上學時,我們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書、寫字、明理。脫離學校這個安穩的象牙塔,步入社會後的我們,在沒有引導者的鞭策下,我們真的會讀書嗎?很多人說讀書不就是把書從頭到尾看一遍,這誰不會啊?
  • 「讀書方法論」主題閱讀復盤:到底哪些讀書方法是對我有用的?
    這個世界很焦慮,一眼望去周圍人都在追求乾貨和方法論。有些方法論僅僅為焦慮而生,有些方法論真的為學習而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讀書需要功利、需要方法這件事的呢?你是從哪裡開始接觸到「快速閱讀」、「主題閱讀」、「拆書」這些詞彙的呢?
  • 「讀書總是沒有方法,效率低下!」2個技巧,讓你讀書效率翻倍!
    你真的會讀一本書嗎?很多人讀書,是否有以下幾點感受:書讀了,但是讀完就忘了。閱讀找不到方法,效率低下。讀書,只是一味的從頭往後,一味的看完,沒有下文。那麼,怎麼讀才能真的讀懂一本書?怎樣讀書才最有效呢?
  • 愛讀書的你,想知道有幾種讀書的方法嗎?
    愛讀書的你,想知道有幾種讀書的方法嗎?你是否認為,人的寫作水平會隨著讀書數增加,而有明顯提高嗎?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寫作水平的提高,除了讀書積累外,還要受觀察力、想像力、邏輯思維、人生閱歷、素材積累、寫作技巧等諸多因素的制約。
  • 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弄清這三點,給你的讀書技能升個級
    但並不是說我們不想達到第三種目標,很多時候只是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至少筆者從小到大很少意識到,讀書居然是有方法的。讀書這麼簡單的事還要什麼方法?不就是拿起就對嗎?一遍不懂,那就再讀一遍,還能有什麼難度?固然像我這種方法讀下來,也能記住書中一二,但不可否認,效率太低。
  • 學會讀書再讀書:《洋蔥閱讀法》筆記整理
    常常有家長問我:「現在閱讀越來越重要了,可是孩子對閱讀沒興趣,怎麼辦?」「每天學習那麼緊張,真的是沒時間讀書啊!」「應該如何挑選適合的書呢?不然你給列個書單吧!」公眾號開通以後,也有很多粉絲在後臺留言:「感覺閱讀沒什麼用,讀了也用不上,成績也上不去,是我閱讀方法有問題嗎?究竟應該怎樣讀書呢?」「我讀了很多書,可是總是讀過就忘記了怎麼辦?」
  • 《閱讀7堂課》:不是讀書難,而是你不會讀書
    文 |晴風圖 |網絡今天的你,讀書了嗎?你喜歡讀書嗎?相信這個問題,很多的夥伴都會有不同的答案,記得之前有次,和同事們聊天,說到了讀書,很多同事都表示,買了很多書,卻沒有好好讀完一本書。而沒有讀完一本書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有人說:每次時間都不夠,總是抽時間讀,可是還沒完全進入到狀態,就又要忙了。
  • 讀書方法:如何用讀書筆記有效閱讀一本實用類書?
    實用類書籍好比主食閱讀。是滿足生存需求的閱讀。這一類閱讀是為了尋求人生在職業、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方法,很像是我們有飽腹感的主食。關於實用類書籍的閱讀,要改變讀書的思維觀念,沒必要讀懂書中所有的內容,也沒必要一字一句的閱讀,把一本書完全讀完。實用類書籍閱讀的關鍵是以知識內化為讀書目的。所以在閱讀實用性書籍時,不追求數量,也不要要求讀完。
  •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講先賢讀書故事
    由中國編輯學會編纂的《讀書的方法與技巧》就是這樣一本新意迭出的圖書。11月14日,由人民出版社、中國編輯學會主辦的《讀書的方法與技巧》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和人民出版社常務副社長任超分别致辭。郝振省表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早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一宏觀背景下,讀者越來越關注怎樣高質量讀書,越來越重視讀書方法和技巧。
  • 閱讀百餘冊讀書方法書籍後,這89個讀書技巧送給你
    現在是信息爆炸時代,很多人獲取信息的來源變成了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紅書……很少人有耐心去讀一本書,從書中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但是讀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很多人就算不怎麼讀書,但看到別人讀書後分享的書單、脫口而出的有內涵的話語,都會心生羨慕。可是自己卻遲遲沒有開始行動,屯了一堆堆的書,卻沒有打開來看的欲望。
  • 學會這5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出好看又實用的讀書筆記
    "跑步修身,閱讀修心。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了,便無所畏懼。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人的閱讀並不是出於自己的需要,而是因為"知識焦慮"。看到身邊的人都在讀書,覺得自己不能落後,也開始讀書。書讀了不少,卻沒有任何收穫,甚至要他說出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麼,都說不上來。如何才能將看過的書,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呢?
  • 小說閱讀軟體讀書慢還記不住?給你5個超實用的解決技巧
    小說閱讀軟體學習技巧你必須配合案子第一種方法是:小說閱讀軟體閱讀技能書,您必須記住關鍵案例您不能僅記住方法。讓我告訴你有關大學的經歷。他們知道有人喜歡閱讀這類書籍,因此,這本書被大量複製。所以,如果你想讀書, 你必須閱讀最好的。例如, 我們必須學習談判和溝通技巧,?您為什麼不從大師的經驗中學習?您是否必須記住編輯積累的知識點才能折磨自己?
  • 短文兩篇《談讀書》《不求甚解》課堂實錄
    (大屏幕顯示:談讀書  培根)師:請同學們輕聲自讀課文,圈點勾畫,思考問題。(大屏幕顯示:(1)本文讓你對讀書有了哪些新的認識?結合課文,用自己的話談一談。(2)你在閱讀中有什麼疑難問題嗎?大膽地說出來)(學生自主閱讀,圈點勾畫)師:下面我們圍繞這兩個問題一起交流一下初讀的感受。生1:「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會讀書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以至於再讀的時候看到以前的標記,第一反應是「這是我寫的嗎?」,因為真的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可想而知,我並未從自己的讀書筆記中獲取太多幫助。所以朋友向我推薦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時候,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直到近幾個月真正開始寫長書評,寫到無比艱難的時候,打開了這本放置了已久的書,深為之前的淺薄感到羞赧。
  •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忙於生計的成年人該怎樣讀書
    猶太人有一句諺語:「知識是可以隨身帶走且不被掠奪的財富」。想要獲取知識,讀書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現在的你問一下自己,你到底有多久沒讀書了?想要改變現狀又不去提升自己,你讀的書真的對你有幫助嗎?或者說:你真的會讀書嗎?
  • 你喜歡讀書嗎?你知道的讀書方法又有哪些呢?
    你喜歡讀書嗎?-------條條道路通羅馬,最短的路是讀書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你又讀完了幾本書?你又想通過哪種方式提高自己呢?我們每天都在尋找生活的出口,希望成就一個最美好的自己。選擇讀書,就是選擇拓寬靈魂的廣度。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達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條條道路通羅馬,最短的路是讀書。那麼,從現在開始,開始做一個會讀書的聰明人。
  • 閱讀中如何高效做出一個有顏、實用的讀書筆記?
    如果不做筆記,我們讀過的書會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在我們的腦海中沉澱下來的越來越少。我們沒有超強的記憶力,而且書中很多有啟迪性質的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我們的腦海中漸漸的淡忘,所以我們需要在閱讀之後進行複習和復盤。在閱讀過程能夠進行完美復盤的條件是製作讀書筆記。
  • 「為什麼越成功的人越愛讀書?」告訴你2個原因,3個讀書技巧
    比爾·蓋茨平均每天閱讀超過3個小時;年輕的扎克伯格從2015年起,便堅持每兩周讀完一本書;投資人巴菲特一直被合伙人戲稱為「行走的圖書」,因為他天要看超過500頁的文字。那麼你一定有疑問,難道讀書就一定能成功嗎?
  • 讀書真的有用嗎?|為什麼自己讀了這麼多書,卻還在原地踏步呢?
    「你有多久沒有讀完一本書了?」我以為這是我今年聽到的,關於讀書最扎心的話了。是的,我們似乎總是在讀書和不讀書之間尋找差距,讀書千般好,不讀書則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好。可捫心自問,讀書的千般好,我們真的感受到了嗎?說實話,我自己能感受的好,是微乎其微的。由此,我總結出了關於讀書更扎心的一句話:承認吧,讀了那麼多書的你,也並沒有遇見更好的自己。
  • 這樣讀書,效率至少翻一倍,7個高效閱讀技巧送給愛讀書的你
    你為什麼要讀書?蔣方舟在《圓桌派》中曾說:「一個人如果不看書,那她的價值觀就只好由親朋好友來決定。」在閱讀時,首先要搞清楚「這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任何一本書都會有一條主線。不同的書的主題會出現在不同的位置。文學類書籍,一般從整體出發才能發現它的主題;而工具類的書會儘快讓讀者知道本書的主旨。比如,大家總說《論語》沒有結構,既沒有時間線,也不是按照孔子的人生經歷,前後內容也都不挨著,全篇都是學生跟老師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