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有一句諺語:「知識是可以隨身帶走且不被掠奪的財富」。
想要獲取知識,讀書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現在的你問一下自己,你到底有多久沒讀書了?想要改變現狀又不去提升自己,你讀的書真的對你有幫助嗎?或者說:你真的會讀書嗎?
據數據統計,猶太人一年的人均讀書量為64本,排在世界第一。2018年中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67本。猶太人幾乎是世界上公認的「最聰明的民族。」連我們耳熟能詳的馬克思和愛因斯坦也都是猶太人。這種智慧源於哪裡?其實就是大量的讀書。
看完《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我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書還可以這樣讀,原來讀書不僅能夠讓人獲取知識,還能磨練心智,甚至轉換思維讓整個人脫胎換骨。
文章裡面說到的主人公二志成從欠債400萬到蛻變成韓國的暢銷書作家,是讀書成就了他。二志成在20歲到27歲的時候,7年的時間讀了2500本書,到頭來還是欠了一堆債務。他說到自己的經歷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我給過去7年的讀書做了一個總結,那就是『實際上一本書都沒讀。』」一直到28歲的時候,他才找到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
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讀,不是用「大腦」去認知,而是用「身體」去實踐。
這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很多人其實都搞不懂:忙於生計的我們,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好好讀書;為什麼我讀的書,經常記不住;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生活卻沒有絲毫改變?
下面我將結合書中的內容和實際情況,從怎麼創造讀書時間、怎麼快速閱讀一本書、怎麼讓我們讀的書為我們所用三個方面來進行解讀。
怎麼創造讀書時間
1、把上個月自己做的重要的事情中挑印象深刻的5件寫下來
如果你回想不出來上個月做了什麼重要的事情,很大概率上其實那些事情都算不上重要,自己可能就是在這種白忙活的狀態下浪費了很多時間。只有目標明確,你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這樣就能充分利用好時間,減少浪費,節約出來的哪怕是30分鐘或者一個小時,其實都可以用來讀書。
2、把要做的事情記下來,沒有做完的事情再重新寫一遍
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受外界的幹擾多,有時候要做的事情很容易會忘記。把要做的事情記下來,就能夠讓你有明確的目標,這一項做完了到下一項,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幹什麼,你會發現事情的進展速度也會快很多。需要做的事情耗費的時間少,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讀書。
3、保持好心情,確定優先順序
想要把讀書養成一種習慣,你就要帶著愉悅的心情去對待它。嘗試把讀書放在優先位置,喜歡看電影的人看完書再去看電影,喜歡運動的人,看完書再去運動。你把讀書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即使再忙都不要忘記讀書,這樣才更容易把讀書變成一種習慣。
怎麼快速的閱讀一本書
1、主動閱讀
狀態不好或者有其他緊急的事情要做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去閱讀,閱讀越主動,閱讀效果會越好。
2、掌握閱讀方法快速閱讀,儘量做到一目十行
我們的大腦能在五百分之一秒就能識別文章,然而,我們卻還在用四分之一秒來識別一個字。學著加快自己的閱讀速度,會給你的閱讀帶來更多益處。
3、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讀一本書就像看地圖,你外出旅遊的時候會先看地圖,看一看都有哪些景點,然後會挑一個景點去玩,看看是不是自己期望的那樣。其實讀書也是一樣的,拿到一本書,要先看封面文案,目錄,自序等一些非正文的東西,了解書中大概了以後,挑一些你感興趣的篇目來讀,這樣一路看下來,你就基本能判斷出來,這本書裡到底有沒有你想繼續挖掘的內容。是該繼續取其精華還是去其糟粕,其實已經心中有數。
怎麼讓我們讀的書為我們所用
1、記讀書筆記
只要我們主動閱讀,那都是一種思考。而思考更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不管是用寫的還是用說的。因此我們記讀書筆記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你能複述這本書的內容,或者能寫出自己的感想,這樣才更容易記住作者的思想並為己所用。
2、寫讀書卡片
摘抄或者總結文章裡面比較好的觀點或句子,把它們記到小卡片上,同時寫上自己的感想,每一張這種卡片都是你經過讀書的思考,換句話說這些都是你的知識儲備。經常拿出來看一看,讀一讀。日積月累,你讀的書才能真正變為你自己的東西。
結語
縱觀全書,作者並不是想告訴我們,通過讀書就能成功,誰都不可能會隨隨便便成功,但是成功真的是有方法和捷徑的,而且過程會非常的艱難。我們可以通過讀書,養成學習的習慣,提升自己專業的能力,學習成功人士的思維方式。
想要獲得一定的知識深度和廣度,苦練內功是必不可少的。成功人士個個都是讀書狂,會讀書才會有更多成功的可能。
亨利福特說過一句話:「無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人生。」
看見了嗎?讀書這件事,其實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