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18強勢撐場的第二季度果真是電商旺季,從最近拼多多、阿里、京東發布的業績報告來看,各家都是一派長紅之勢。「超出華爾街預期」成為了近期電商財報發布的高頻詞彙。
強勁的業績自然也得到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
8月20日,國際評級公司標普宣布提升京東的長期信用評級。標普認為,儘管市場競爭激烈,但京東有其穩步推進的增長策略,有物流基礎設施的獨特優勢,還有強勁運營現金流的「硬實力」提供保障。這些都將帶動京東在市場中繼續擴大業務規模,穩步提升盈利水平。
而京東成績如何呢?從京東最近發布的業績報告來看,京東在2019年第二季度淨收入達1503億元人民幣,再創單季收入新高,超出華爾街預期;Non-GAAP 淨利潤達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4%,創歷史最高紀錄。
面對京東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的淨利潤,全球知名投行是如何「安利」的。高盛認為京東達到如此成就,主要是歸因於零售業務毛利率的提升、更有效的市場營銷活動。高盛對京東給出買入評級,目標價格為45美元。
大和資本則給出買入評級,上調目標價格至50美元。在大和資本看來,隨著老用戶消費頻次的提升,低線級市場新用戶的消費升級、京東物流逐步進入收穫期,京東的淨利率還會迎來進一步的上行空間。
花旗銀行則看好京東對上半年的利潤進行戰略性地再投資,認為若運營順利,很有可能取得超預期的增長。基於此,花旗銀行重申了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格提高至43美元。
美銀美林關注到京東早期對於低線級城市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使得履約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雙雙降低。美銀美林重申了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格提升至42美元。
JP Morgan認為除了穩定的用戶、營收增長以及自由現金流的增加,連續兩個季度的強勁利潤足以消除投資者對於京東可持續增長和盈利前景的擔憂。由此,在報告中重申了增持評級。
Jefferies表示,京東的盈利能力在持續提升,「考慮到京東對於低線級市場的投入以及物流帶來的長期增長,我們維持對京東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格提高至41.5美元。」
京東不愧是「硬核玩家」,通過技術和創新豐富產品和服務,給自己加血;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的購物體驗,贏得消費者搖旗支持。在高質量、可持續增長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
絕對的實力也讓資本市場紛紛為京東轉身。看看這些知名機構和投行的安利,他們種下的哪裡是一棵草,分明就是一片森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