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倫:詩讓我們感覺這世界更美好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生活在水泥叢林裡,我們腳下已少有欲登以舒嘯的東皋;穿行在鋼筋結構中,我們眼前已少見可臨而賦詩的清流。然而,我們身邊仍不乏詩歌。中國是一個有數千年詩歌傳統的國度,詩詞歌賦浩如煙海,詩人詞客燦若群星。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個綠水青山的容顏遭到毀損、連星空和海水也被汙染的時代,詩歌似乎正悄然離我們而去。對今天的許多青少年朋友來說,一旦告別了語文課本,與詩歌似乎也就漸行漸遠。

  兩千多年前,編纂並刪定《詩經》的孔子就對青年學子說過:「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既如此,今天的青少年朋友為何不多讀詩呢?讀詩,可令你思接千載,登山則情滿於山;讀詩,可令你視通萬裡,觀海則意溢於海;讀詩,可讓你學會合群,與朋友同事共建和諧;讀詩,可讓你學會譏諷,借喜怒笑罵針砭時弊。讀詩,能薰染你的敬樂憂哀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讀詩,能陶鑄你的家國情懷,讓你的青春理想隨中國夢一起放飛。讀詩,還能讓你廣見博聞,曉識「關關雎鳩」中的「雎鳩」是種什麼鳥,「居河之麋」中的「麋」是種什麼獸,「合昏尚知時」中的「合昏」到底是什麼樹,「岸草蛩亂號」中的「蛩」到底是什麼蟲;甚至知道「身後獨遺封禪草」中的「禪草」既不是秋草春草,也不是碧草芳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物都證明,讀詩,可使人志高遠,情飛揚,心靈秀,思敏捷;讀詩,可助人陶冶心性,養浩然之氣。

  當今中國年輕的一代,將肩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使命。所以青少年不僅要讀祖輩留給我們的詩詞歌賦,還應該讀一些外國詩歌。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就應該增進對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了解,讀外國詩也是增進這種了解的一條途徑,而且外國詩歌亦可興,可觀,可群,可怨。《英詩金庫》的編纂者帕爾格雷夫談及英語詩歌時就說:「詩具有不可思議的魔力,能使生命的每個時期都得到相應的天惠;給少年以經驗,給成年以沉著,給老年以青春。詩給予我們『比金子還要珍貴的寶藏』,用世界上最高尚、最健康的方法指引我們,為我們揭示大自然的奧秘。」

  出於這種詩教育人、文化興邦的初衷,牢記著出版工作者的文化使命,人民文學出版社為青少年朋友選編了這本《外國經典詩歌》。限於篇幅,這本詩選不可能囊括人們心目中所有的經典,但入選詩歌無一不是上乘之作。雖說為遴選取捨,編者曾百般猶豫,千般躊躇,成卷後仍有遺珠之憾,但筆者可以負責地對青少年朋友說:編者的遴選並非憑其任性,取捨也並非出於個人偏好,而是廣為採集,精心甄錄的。在這本詩選中,有些詩就像晶瑩的甘露,曾滋潤過你爺爺奶奶的青春;有些詩就像鮮豔的小花,一直開在你爸爸媽媽的心田。在過去的歲月裡,面對艱難困苦,他們心底曾憧憬「那歡樂的時刻終將來臨」(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面對冷雨悽風,他們胸中曾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高爾基《海燕之歌》);承受著失敗的痛苦,他們曾鼓勵自己「我的失敗……比一千次成功還珍貴」(紀伯倫《失敗》);享受著成功的喜悅,他們曾告誡自己「我們命定的目標和道路不是享樂……要不斷地進取,不獨地追求」(朗費羅《人生頌》)。當面臨人生選擇時,他們或許曾記起「金色的樹林中有兩條岔路」(弗羅斯特《未走之路》);當偶爾自卑氣餒時,他們或許曾默誦「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泰戈爾《飛鳥集》)。

  在這本詩選中,你雖然看不到峨眉山月、大漠孤煙,聽不見秦樓玉簫、塞外羌笛,但你卻能沿著弗羅斯特那條《未走之路》,去黑塞那個《美好的世界》旅行;或駕蘭波的那葉《醉舟》,揚起萊蒙託夫的那張《帆》去遠航。你可以去坎帕納那座《秋天的花園》看莫爾《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可以伴著誇齊莫多的《海濤》聽塔索的《波浪在喃喃細語》。你還可以迎著莫裡斯的那抹《夏日晨曦》,哼著梅斯菲爾德的那首《漂泊者之歌》,趟過丁尼生的那灣《小溪》,去看雨果的那顆《晨星》、雪萊的那隻《雲雀》、歌德的那朵《野薔薇》、布魯諾的那棵《老橡樹》、諾瓦利斯的那株《赤楊》,還有維爾哈倫的那架《風車》。你甚至可以走出布萊克那片《蕩著回聲的草地》,去倫敦橋頭看他畫的那隻《虎》;或者告別裡爾克的《黃昏》,去塞納河畔看他寫的那頭《豹》。

  對有些青少年朋友而言,讀這部外國詩選也許只是一次遠航的開始。啟航之前,編者和筆者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願大家在漫漫人生路上,能終生與詩為友,心中永遠有詩。

  與詩為友,你也許會驟然發現,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不過是比你更愛看熠熠發光的天體、滾滾聚集的烏雲、含露綻開的鮮花、隨風起伏的麥浪;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不過是比你更愛遊雲霧繚繞的青山、煙波浩渺的大湖、遠離塵囂的荒村、映著星光的孤島;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不過是比你更會聽杜鵑的啼鳴、晚風的低語、森林的呼嘯、浪花對海岸的抱怨;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不過是比你更會聞玫瑰的芳澤、百合的馨香、紫羅蘭的芬菲、風信子的馥鬱;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不過是比你更欽敬高貴的思想、純潔的動機、神聖的衝動、慷慨的自我奉獻、無私的自我犧牲;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不過是比你更崇尚愛之忠誠、愛之純潔、愛之強烈、愛之神聖。(愛倫·坡《詩歌原理》)於是你終於知道,什麼是帕爾格雷夫說的那種「比金子還要珍貴的寶藏」(《英詩金庫·序》)。於是,你心中便會有詩。

  心中有詩,你會覺得頭上的天空更藍,腳下的道路更寬;心中有詩,你會覺得路邊的小草更綠,窗外的盆花更豔。心中有詩,你會覺得校園教室更溫馨;心中有詩,你會覺得地鐵車站更友善;心中有詩,你會覺得每天的日子更歡。只要心中有詩,哪怕你在聖託裡尼島仰望過愛琴海上的星空,在阿爾卑斯山踩踏過勃朗峰頂的積雪,在林波波河畔領略過非洲原野的風情,甚至在馬裡蘭州感受過切薩皮克灣的海風,你也仍然會覺得,月還是故鄉明,空氣還是祖國的更香甜。

  數年前,筆者忝列了「青海國際詩人帳篷圓桌會議」。那是在一個盛夏,在青藏高原金銀灘大草原深處,在色彩斑斕的大帳篷裡,一位參會的南美女詩人提出了一個引起各國詩人熱烈討論的問題:詩歌能讓這世界變得更好,可為什麼今天讀詩的人卻越來越少呢?筆者當時發言道:如果我們換一種說法,說詩歌本身並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但詩能讓我們感覺這世界更美好;讓人們意識到這點,讀詩的人也許就會越來越多。

  但有時候我又想,假若人人心中都有詩,那麼,也許詩真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外國經典詩歌》(青春版),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

相關焦點

  • 翻譯家曹明倫:學好翻譯首先應寫出動人情書
    正如弗羅斯特《未走之路》所寫,曹明倫一直選擇這條「人跡稀少的路」,置身於漢英之間,不發空談,身體力行,翻譯了近千萬字的大師佳作,走出了一條獨具一格的「翻譯之道」。  本期嘉賓    曹明倫,四川自貢人,翻譯家,北京大學博士,四川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協會理事,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翻譯》《英語世界》《譯苑》等刊物編委。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翻譯學和比較文化研究。
  • 這是顧城最治癒的詩: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很美好!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顧城非常出名的一首詩,很多人會拿這首詩裡的句子,用作社交平臺的籤名。這首詩名字叫《門前》,顧城寫於1982年8月,收錄在《顧城詩全集(上卷)》。整首詩一共9節30行221個字,有過兩個版本。網上流傳比較廣的是前4節共11行,因為後來顧城把後面的19行截掉了。
  • 我們的勞動,讓世界更美好!
    「五一」是全球勞動者的節日,在疫情下的我們,更加感受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天然毛皮行業就聚集了這樣一群勤勞的從業者。天然毛皮創造了數百萬個工作機會, 從農村地區養殖業,到全球各時尚城市的設計及手工製造業。
  • Heal The World,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沉思那潮生潮滅,世代更迭,說吧,我們想要想要為孩子們,和他們的子孫營造更美好的家園,讓他們明了,他們活在一個較過去更加美好的世界,從而讓他們堅信,他們也可以營造一個愈加美好的世界。)bliss we cannot feel fear or dread  在這幸福中 我們感不到絲毫恐懼或畏忌  We stop existing and start living  我們不僅僅是活著而是真正開始生活  Then it feels that always  那愛的感覺將延續下去  Love's enough
  • 《守壩員的詩》純粹的美好!給生活加點甜!
    導語《守壩員的詩》,這部動畫就像名字一樣美好,將動畫變成了一首詩。相比較那些反應了現實的動畫,這部動畫更能讓人感受到動畫存在本身的純真與美好。在動畫的發展歷史上,初期的動畫是做給孩子們看的東西,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動畫本身存在的美感,於是動畫也逐漸變得成人化和商業化。
  • 新書推薦《給孩子的兒童詩》,陪孩子讀詩呵護美好童心
    新書旨在打造陪孩子讀詩、教孩子寫詩的典範讀本。兒童詩的浪漫,值得回味千百遍提起詩歌,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麼?、文一帆等70餘位孩子的童心之作,精美插圖,四色印刷,打造陪孩子讀詩、教孩子寫詩的典範讀本。(《吃魚》)這些趣味橫生的兒童詩,構建起了五彩斑斕的世界。小朋友讀完能有利於增進寫作、對這個世界更加好奇,而大人看完則會擁有一顆童心,帶來快樂,仿佛心靈被洗滌,心態一下就年輕了不少。孩子眼中的世界值得我們回味千百遍,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有時會擊中人心。
  • 烏蘭圖雅新歌《為了詩和遠方》把美好嚮往化為力量
    那些了為了守護我們安穩生活的軍人,那些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分叉口的高三生,那些了為了急診的病人徹夜無眠的醫生,那些認真坐在辦公室裡敲動鍵盤工作的員工,那些在廚房為哭惱的孩子調輔食的媽媽,那些在陌生的機場等著延誤航班的人們,會在副歌響起的剎那想到自己人生中最無畏的年華。全力以赴做好每件熱愛的事物,時光一定會讓你滿載而歸。
  • 你喜歡讀詩嗎?寫詩的人給你一種什麼感覺?
    原來他讀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又讀了那首「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詩,好奇的他又看了兩個詩人的簡介,看完之後,才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01縱觀各行各業,哪行哪業都有不正常的呀! 只能說這種看法太過片面了,或者以偏概全了。他看到的,只不過是恰恰與大眾不同的人而已。
  • 最美好的十首現代詩,你會背幾首?
    古體詩與現代詩相比,我更喜歡古詩詞的含蓄婉轉,用詞精準。但有時候,我也愛現代詩,愛它們的形式自由,也愛它們的內涵開放。它們是空中的一朵雲;它們是風中的一顆草;它們是雨中的一把傘......它們無言卻有著震撼人心的作用。
  • 把庭院花園生活做成詩,讓生活更美好!
    我們想要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就越是找不到,天下萬物的來來去去,都有他們的時間。就像一年多以來,潛心打造這片花園,把他變成自己夢中心中的那個小天地,然後看著他們一點點的靠近理想中的樣子,慢慢的有了生命的氣息和靈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花園吧。
  • 老楊說詩詞 世界詩歌日,讓我們追憶青春歲月裡不曾遺忘的美好
    今天是世界詩歌日,這是一個特別浪漫的紀念日,尤其邂逅在這春光無限的日子,更憑添幾分詩意。一首優美的詩歌,就是一處亮麗的風景線。有幸能夠與詩歌在青春時光裡約會,並一直徜徉其中,常醉於詩海,那是走過青春歲月永不遺忘的美好。
  • 有關拜新月的兩首小詩,施肩吾與李端,誰的詩更出色呢?
    拜月的目的在於許願,是古人對於未來的一種美好期許。我們所熟知的拜月橋段有《西廂記》裡的崔鶯鶯焚香拜月,期望遇到一個如意郎君。古代拜月也是很虔誠的,心不誠則不靈。在唐代的時候,女子們有拜新月的習慣,只是到了後來,演變成了拜中秋月,期望一家團圓。我們所讀到的唐詩裡,大多數都是拜新月,藝術高超,妙趣橫生。
  • 楊萬裡這首詩充滿了天真與童趣,看來有顆童心真的會讓生活更美好
    楊萬裡的《舟過安仁》這首詩,就是他的經典作品之一,詩裡充滿了天真與童趣,讓人讀過後不由感嘆,有一顆童心真的會讓生活更加美好啊!楊萬裡《舟過安仁》這首古詩,當真是把留白的手法,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全詩僅有二十餘字,而且詩中只出現了一船一傘,和兩個小童,除此之外,別無他物。但是卻並不單調,反而讓人讀過之後覺得妙趣橫生,回味無窮。
  • 《英漢翻譯二十講(增訂版)》:曹明倫教授的翻譯講堂
    考慮到初版選用的《中國翻譯》「新人新作」欄目的兩篇點評和前兩屆「《英語世界》杯」翻譯大賽的參賽原文、參考譯文和譯文評析都已為使用本書的老師所熟悉,故此次增訂版將其作為附錄保留,同時在附錄中增加了筆者為第三屆至第六屆「《英語世界》杯」翻譯大賽提供的參考譯文和譯文評析,以及筆者用第七屆「《英語世界》杯」翻譯大賽的英譯漢原文為《中國翻譯》「自學之友」欄目提供的參考譯文和翻譯導讀
  • 《姜二嫚的詩》:我們都曾年幼,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幻想
    1、姜二嫚:我用詩歌的眼光看世界二嫚總愛用詩記錄生活,在她的眼裡,寫詩並不困難,它就像我們的朋友一樣,你有什麼困難、有什麼疑惑都可以向它傾訴。寫詩改變了二嫚的生活,讓她有機會結識更多的朋友,前往更多的地方旅行,品嘗到各地美味的食物。
  • 商偉×楊立華:古文給我們提供了現實世界裡失去的美好
    你比如李白很簡單的詩《東山》:「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聚還散,明月落誰家。」都懂,沒有一個字不懂,因為每個字都懂,所以不懂這首詩。我不太知道我們怎麼教這首詩,如果還是通過什麼表達了什麼,這種方式肯定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就是說《東山》,你看注家有時候拿它也沒有辦法,說東山是謝安隱居的地方,謝安不出,奈蒼生何?那怎麼辦?這首詩反映了李白的不得志的抱負。
  • 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是讀道FM的第十二期。這一期的「戴你讀小說」有點新變化,深圳市南山圖書館和我們聯手,為南圖的書友和讀道書友奉獻了這道端 午小長假的精神大餐。沈從文,這位當代著名作家,曾經兩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拼盡全力虛構了一個文學的湘西,試圖用虛構彌合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打造出一 個美好的邊城世界,和現代文明分庭抗禮。
  • 從杜甫到北島,我們今天如何讀詩?| 世界讀書日
    在今天,「古老的敵意」似乎也指向了詩人的詩作與受眾之間的關係,這不禁令人發問,讀者真的讀懂詩了嗎?一首詩應當如何閱讀?或者說,如果一首詩與現實相關,我們應當如何理解詩歌與現實的關係?借著近期出版的幾本書,我們來談談如何讀詩。拆解詩的標準:《什麼算是一首好詩》
  • 《給孩子的100首新詩》:送給孩子一個詩世界
    餘下的一篇,楊克想留給讀者「期待讀者能親自遴選自己喜歡的一首新詩,送給我們的孩子」,我希望這第一百首詩,出自今天的孩子,未來的詩人。  《給孩子的100首新詩》選詩有兩個維度。其一是按時光軸線,以作者的年齡為序,選取每個時期最優秀的詩人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