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月13日上午11時45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60人組成的醫療隊整裝集合,前往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武漢。
醫療隊成員主要來自附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傳染病或感染科、重症醫學科等科室,他們將作為重慶市派出的第八批醫療隊馳援武漢,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
重醫附一院胸心外科主治醫師王小文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年輕的外科醫生曾三次請戰,即便是患有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成天悶在防護服裡就是一大挑戰,但他仍毫無畏懼,接到援鄂通知後便立即奔赴前線。
到了武漢,看著這座曾經無比熟悉的城市,看著醫院的患者和前線的醫護人員,王小文心中五味雜陳。利用休息的間隙,他將自己在前線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一記錄下來。
從他的日記裡,我們可以看到最真實細緻的前線場景,感受到前線醫護人員的辛苦和偉大。
我是一個不善於用語言表達的人,面對一次次感動,一次次無力,一次次希望,我總是沉默不語或者默默哽咽。
最近,朋友們常發來消息,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朋友圈裡也都陸續閃現武漢滿城盛開的鮮花,抗疫形勢一片大好,勝利的曙光就要到來。但我還是更喜歡方方老師說的那句話:災難即將結束,朋友們,千萬不要跟我談勝利。記住,不是勝利,而是結束。我也想再次提醒大家,195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喬舒亞·萊德伯格說過的那句話: 同人類爭奪地球統治權的唯一競爭者,就是病毒。
一個月的救治與守候,我的病人都已慢慢治癒出院。56床婆婆是目前尚未康復出院患者中最後一位危重患者,醫療隊的所有醫務人員每天都在不分晝夜地守候著婆婆,希望她能早日脫離危險,順利康復。
婆婆已經81歲了,是個退休醫生。因年齡大、肺部病變重,2月21日病情迅速惡化出現呼吸衰竭,只有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才能繼續「向死神買時間」。但當時醫院ICU已經飽和沒有床位了,醫療隊為了全力以赴救治婆婆,冒著極大風險在病區創建了臨時ICU,誰都沒放棄,就像周發春主任說的"沒有條件,我們創造條件上,我們來到武漢,不要留下遺憾……"婆婆得益於及時的氣管插管,才暫時保住了性命。
此後,婆婆的病情如過山車般起起伏伏,救治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們想盡了辦法。3月7日,與死神之間整整14天的拉鋸戰總算見到曙光,婆婆終於順利拔管。又一周過去了,雖然婆婆的病情比之前有所好轉,但還沒有完全脫離生命危險。
我們已經接到指揮部關於醫院騰退加快恢復正常醫療秩序的通知,我們接管的武漢市第一醫院也在其中,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救治工作將暫時告一段落,婆婆的後續治療會有其他團隊接手。本想著等婆婆康復了,走之前跟她合張影,跟她來一次告別的擁抱。我不知道我們離開的那一天婆婆會不會好起來,她是我們最放不下的那個人。
來武漢的日記中,我從來沒有寫過詩,今天請允許我用簡陋的文字表達對你的期望。我們日夜守候,只為相約春暖花開。
(作者: 王小文)
(作者單位: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