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拿下印度,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迎來 「中國時代」

2021-01-07 我愛研發網

  在轉入存量市場與疫情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全球市場規模相比往年有了更明顯的減少,綜合不同調研機構的數據,中國手機市場總體規模在 2020 年前三季度縮水了 3000 萬~ 4000 萬。手機廠商想要保持自己的出貨規模,那麼必須拿出更多努力去爭奪,否則連基本盤都難保。

  

  在這一年裡,國內上市的手機有了不輸於往年的技術進步:大底高像素、超長焦幾乎是旗艦機標配,有了 2K、高刷、原色屏幕,規格是個頂個的高,快速充電更是突破 100W 大關且無線速度也不賴,系統軟體體驗有了極大進步。新換手機的消費者都能體驗到這些變化。

  

  最終呈現的數據依然不容樂觀,蘋果、華為、小米有過季節性的小幅增長,除此之外幾乎所有廠商每季度的出貨規模都有 10%~30% 不等的下滑。大環境仍不明朗充滿不確定性,處於中國市場的手機廠商能活下去,就已經獲得了最大的幸運。  

  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有些不一樣,有相當多的國家和地區還處於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用戶體驗換代的階段,給新入局的手機廠商提供了許多機會。因此絕大部分廠商都加大出海力度,在海外擴增提升產品推廣,「牆內開花牆外香」成了當下中國手機的常見現象。  

  中國手機在印度暴賣的消息就這樣引起了關注,不僅是作為 「外來和尚」在成績上超過印度本土品牌,還把風光一時的三星和蘋果甩到了身後。這不單單是一份成績,還變成了中國手機市場漫長冬天中,為數不多能讓所有人都笑得出來的熱搜話題。  

  中國手機短短幾年拿下印度  

  和在印度市場仍有不小影響力的三星相比,中國手機進入印度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大賣的原因絕不只有機緣巧合。  

  回到十年前全球都在經歷智慧型手機浪潮的時代,印度市場將近九成的份額都還屬於諾基亞,三星則在之後的幾年中從 「小蝦米」變成了印度市場最大的手機品牌。而今天正主導市場的中國品牌,要到 2014 年後才開始正式入局。  

  [短時間拿下印度,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迎來「中國時代」]  

  一出手便是大動作,中國廠商在印度舉辦著規模不比國內小的發布會,並針對當地市場在產品上做出調整,線上的官方網店和線下的授權店面也開得如火如荼。促成 「雷軍金曲」的小米 4i 和小米手環,正是中國廠商們擴大在印規模的一個縮影,市場機會讓他們如此 「囂張」。  

  首先是本地手機企業,當時已經有 Micromax 這樣打出名聲並獲得可觀市場份額的印度廠商,但他們並沒有在品牌和渠道建設的同時培育起自己的設計生產力量。長期使用 ODM 完成產品研發,進而對中國設計生產能力嚴重依賴,難以和自主研發具有差異化優勢的產品抗衡。  

  別忘了上面說過的中國手機廠商技術投入,這些中國首發並全球投放的產品,在缺乏強力競爭對手的印度市場無疑是天神下凡,幾乎找不到對手。印度品牌想要追趕也為時已晚,時間差已經被拉開,只能接受和供應鏈最前端技術說拜拜的現實。

  

  即使面對蘋果和三星,中國品牌也絲毫不畏懼,與中國保持一致的定價就是最好的武器。更低的價格就能買到同樣好的產品,這招已經是打動中國消費者最好的法則,面對印度消費者時也不例外。三星手機在印度出現回暖,和一系列定價向中國手機看齊的中低端新機不無關係。  

  中國手機廠商還通過當地建廠、大面積使用印度員工、和本地經銷商建立合作等方式,顯著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手機系統和網際網路服務也有了本地化內容運營。曾有報導稱,印度消費者往往不會認為這是來自中國的手機,而是下意識地看作印度本土產品。  

  印度廠商為啥 「沒存在感」?  

  如圖所示,除去含蘋果在內的 others 和份額出現回暖的三星,印度手機市場近七成的份額都已被小米、vivo、realme、OPPO 等中國廠商拿下。印度同樣是個人口龐大的國家,移動網際網路也在逐年深入日常生活,那為什麼印度沒有能扛起本國需求的企業,反而將市場拱手相讓呢?

  

  關鍵答案已在上面給出,印度手機廠商研發能力低下,無法滿足移動網際網路普及中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只能讓位於價格和產品力雙強的中國同行。這一點與網際網路和手機遊戲類似,印度本土已經有了萌芽的網際網路企業,但較為落後的方法論和執行力使得他們在中國來客面前還是會潰不成軍。  

  運營商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好的調控手段,印度通信市場其實和全球大部分國家類似,運營商佔到了手機銷售中相當重要的位置。從結果上來看,印度通信運營商最終選擇了與他國手機廠商合作,利用更優質手機產品推廣自家網絡,而不是讓印度通信和印度手機一同尋求成長。  

  就算是在印度本土擁有生產能力、能夠為 HMD - 諾基亞品牌代工手機的 Lava,實際上也和 Micromax 等印度手機廠商一樣,仍對禾苗通信等中國 ODM 廠商提供的技術支持有依賴。政治因素影響下,未來印度市場中可能會出現拿下本國市場的印度品牌,但在今天,中國手機保持著絕對領先。  

  當然,中國手機在印度的冒險並不完全是順風順水,或者神擋殺神佛擋殺佛。91mobiles 日前統計了 10 個曾在印度流行但最終退出的手機品牌,其中就包含數個中國廠商。他們沒有像 HOVM 那樣快速打開印度市場,國內市場又遭遇變數,腹背受敵之下收縮戰線顯然是明智之舉。  

  沉澱與重新洗牌後,還是有新的中國廠商拿下了印度市場的機會,realme 就在短短兩三年內成為印度手機和智能設備市場的頭部品牌,絕對佔有率還不高但增長曲線像極了當年的小米。中國手機市場難以找到增長可能性,但把視線調過來望向仍在成長的印度,未嘗不是個好選擇。  

  中國手機時代到來  

  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表現強勢並非個別案例,實際上在整個消費電子領域中,智慧型手機已經是中國產品進入海外的先鋒。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和產品登陸海外市場,電商平臺和實體渠道也都有更多中國手機銷量靠前,其中的緣由值得細細推敲。  

  來自 IDC 的 2020 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調研報告顯示,蘋果在該季度的出貨量下降了 10.6%,而三星僅有 2.9% 的增長,真正在這個仍處於整體縮減的市場中保有成長態勢的品牌,往往都是中國手機廠商——小米的當季出貨量已經超過蘋果,並有了 42% 的飛速提升。  

  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數據也映照了該現象:在運營商強勢的歐洲,小米、華為和 OPPO 拿下的份額加起來超過了排名第一的三星;中國廠商在非洲拿下近七成份額,其中傳音以價格和渠道控制著市場近半規模;在地理位置上更近的東南亞各國,中國手機也是消費者最愛。

  

  美國市場看起來還沒有被中國手機拿下,卻已經有了蛛絲馬跡。Canalys 稱約有 70% 在美國銷售的手機是中國製造,頂級科技自媒體 MKBHD 舉辦的手機拍照盲評中,近半入選產品來自中國品牌,小米 10 Ultra 更是超過三星 Galaxy Note 20 Ultra 獲得第二名。  

  走過模仿和跟隨的時代後,中國手機品牌擁有了一股難以撼動的力量,硬體性能、軟體體驗、定價範圍都變得能和國際頂級品牌勢均力敵。智慧型手機行業的能量正開始賦能智能設備和其他行業,接下來的故事一定有更多中國企業的身影,一定更精彩。

52RD.com  微博關注:http://weibo.com/52rd  微信關注:admin_52RD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轉載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內容來源標註錯誤、涉嫌侵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請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後,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華勤技術蟬聯五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和平板ODM行業第一
    打開APP 華勤技術蟬聯五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和平板ODM行業第一 有魚 發表於 2020-12-30 11:31:16 2月17日,
  • 智慧型手機ODM行業迎來5G以來的最大發展機遇
    據上海證監局披露公告顯示,智慧型手機ODM廠商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勤」)已於12月17日正式開啟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華勤技術成立於2005年,是全球領先的智能產品硬體ODM廠商,專業從事智能硬體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運營服務。公司從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設計(IDH)起家,逐步發展為全品類的智能硬體平臺型企業。
  • 中國手機徵戰印度十年史:山寨機時代依賴從華強北進口
    從左到右依次: 小米印度負責人Manu Jain,印度總理莫迪,小米創始人雷軍榮耀不止歸於小米,這是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高光時刻。2018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的60%屬於中國品牌,前五位包括小米、VIVO和OPPO。
  • 印度製造業喊停 全球手機家電業要打寒顫?
    一些我們熟悉的智慧型手機和家電製造行業,如三星、OPPO、vivo、海爾、TCL、美的等在當地的生產進度,很可能因「封城」禁令遭遇停滯。全球供應鏈的脈動,從這一天起突然「卡」在了印度。智慧型手機和家電行業首當其衝據印度媒體報導,三星、OPPO、vivo等公司已經宣布停止在諾伊達(Greater Noida)工廠的生產和運營。報導表示,上述智慧型手機企業正在與印度北方邦政府官員溝通,討論「未來的行動方案」。
  •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大洗牌:蘋果跌至第三,前十名中國品牌獨佔7席
    除此之外,Counterpoint還公布了全球銷量最高的10款智慧型手機名單。iPhone XR高居第一,是唯一一款在全球每個重要地區都取得兩位數市場份額的機型。緊隨其後的是iPhone 11,儘管銷售時間只有不到4個月,但仍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績。蘋果在前十名中霸佔了6個席位,而三星則奪得3個席位。
  • 一路狂賣200萬臺電視,該中國品牌擊敗三星LG,拿下印度銷量冠軍
    目前,印度已經成為全球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龐大的人口基數,為印度帶來了規模巨大的消費市場。近些年來,隨著印度經濟的快速騰飛,印度市場消費升級已經初步顯現。為了抓住這一契機,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開始在印度市場進行布局。
  • 中國智慧型手機用戶是全球最忙的網購大軍
    原標題:風向標丨中國智慧型手機用戶是全球最忙的網購大軍   從「雙11」到「雙12」,網購的狂歡不斷刷新著交易額紀錄。
  • 5G+場景+終端:手機行業迎來超級終端時代
    作為首款真正支持SA/NSA的全系雙模5G機型、首發突破性相機矩陣、擁有豐富的5G智慧全場景應用等等的產品,榮耀V30的面世不僅定義了5G標杆,更向業內傳遞一個明確信號:5G+場景+終端,手機行業將進入超級終端時代。超級終端,萬物互聯,智慧生活,創新體驗。
  • InFocus在印度推出高性能智慧型手機Turbo 5
    【每日科技網】  支持4G功能,配備5000mAh超大容量電池,擁有6999盧比&7999盧比兩個版本  印度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市場潛力巨大,最近幾年印度智慧型手機需求顯著增長。
  • 中國智慧型手機欲爭奪全球支配權
    長期以來,中國始終是世界上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佔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的30%。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加上市場日趨飽和,這促使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開始前往國外尋找新的增長點。據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數據顯示,在201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佔全球32.3%份額。
  • 中國手機商西遊記:一大波手機商在印度血拼
    3月24日下午2時,第一輪5萬臺「紅米2」手機的網上搶購只持續了87秒。據說還有25萬位網上預訂者摩拳擦掌準備下一輪搶購。這是小米手機在印度銷售的一個場景。  小米的全球之路始於印度,去年7月來到這裡。雖然迄今仍身陷與愛立信的專利官司,但似乎並不妨礙它的熱銷。據印度當地媒體報導說,身邊不少朋友已成為「米粉」,他們津津樂道的是中國人是不是都在用小米手機。
  • 美國找印度製造代替「中國貨」?印度:我們自己都離不開中國產品
    在世界經貿和貨幣格局潛移默化發生改變的過程中,世界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全球經濟早已經進入了一體化時代。產業鏈的分工已經讓世界各國扮演不同角色。可以說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可能一枝獨秀。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物美價廉的市中國商品,讓世界各國都的依賴程度已非常明顯。
  • 拿下銷量冠軍後,中國企業還在印度成立首個5G實驗室
    近幾年隨著中國科技企業飛速發展,國產品牌的創造力與競爭力都在不斷提升,不僅在國內深受大眾的喜愛,在海外市場的銷量也節節攀升。尤其是手機行業,在四五年前還是以蘋果與三星等海外廠商為主流機型,而近幾年來國產手機不僅在國內市場表現亮眼,還紛紛出海進軍海外市場,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20年Q3季度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數據顯示,華為、OPPO以及小米都進入了全球手機銷量排行TOP5,加起來的份額甚至高達35%。
  • 強龍亂鬥地頭蛇,2019印度手機市場混戰開啟
    來源:智東西(zhidxcom),作者:軒窗 印度市場正匯聚著全球的智慧型手機產業力量,無論是手機廠商抑或是供應鏈企業,悉數在列。在中國市場格局塵埃落地之後,變數頻生的印度市場成為了決定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格局的新戰場。
  • 中國又一手機巨頭,全球高端市場排名第四,印度高端市場位居第一
    近年來,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像華為、小米、OV、傳音、一加等品牌,受到眾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在市場分布上,國產手機的主力市場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印度、巴西、西班牙、法國、日韓、中東及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加在印度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
  • 全球智慧型手機對決:國產機七個榜單拿下四項冠軍!
    時至2020年尾,各行各業都開始對今年的行業成果進行統計和評選。近期,外媒GSMArena也針對智慧型手機發布了投票評選活動。GSMArena此次共有七項評選項目,現在已經進入預賽階段。七個項目中將有五項分別會挑選出五款手機進入決賽,另外兩項則直接產生冠軍。
  • 全球智能手錶排行榜:華為逆勢增長118%,中國還有個品牌躋身前五
    由於供應鏈中斷和消費者支出下降,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受到巨大衝擊。根據權威調研機構IDC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1.7%,至2.758億部,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同比)下降。
  • 關停在中國手機電腦電視工廠,全球一半手機轉越南生產
    時代財經致電位於中國臺灣省新北市的瑞軒科技,關於瑞軒意圖拿下天津工廠一事,瑞軒科技發言人表示不予置評。國內廠商的「降維打擊」「三星電視畫質很好,但在系統、功能方面,完全競爭不過國產」,專注於智能電視的獨立測評人藍燁(化名)說。
  • 景旺電子盈利能力領跑全行業,PCB產業轉移迎來全球機會
    打開APP 景旺電子盈利能力領跑全行業,PCB產業轉移迎來全球機會 李倩 發表於 2018-08-08 16:28:28 PCB產業轉移迎來全球機會 伴隨著下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型電子產品消費的興起,PCB市場規模早在2010年便達到了562.4億美元的空前高度,而且全球PCB產業向我國轉移的趨勢愈發明顯。
  • 剛拿下銷冠,又在海外成立實驗室,中國企業靠的是什麼?
    近幾年,隨著國內科技的飛速發展,不少中國科技企業開始以先進的技術和一流產品引領行業發展,尤其以手機行業最為突出。進入到5G時代後,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不再是三星蘋果的天下,而中國手機廠商的攻勢也是愈發強勁,在全球銷量TOP5中就佔據了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