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反對讀書既誤人誤己又誤人子弟

2020-09-09 文學的夢想

曾經流行一種說法,說一堆博士生給一個初中生打工,由此說明初中生比博士生強,因此讀書是無用的。從封閉的角度,單從這件事情來看,好像是這樣;但是如果放到更大的範圍,是不是就是這樣呢?恐怕未必如此。這裡有個比率問題。像這樣的事情,在全國範圍內究竟是普遍的,還是個別的;若是普遍的,比例是多少,若是個別的,比例又是多少。只有在做了科學的調查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像這樣的調查不知有人做了沒有,如果沒有做,就無法得出結論;如果做了,結果又是如何,公布出來,然後憑藉調查結果做依據,再得出合理的結論。


但是,僅僅以一堆博士生給一個初中生打工這個例子來反對讀書,既輕率又愚昧,既誤人誤己,又誤人子弟。對自己,連讀書好不好都不知道了;對別人,則是個誤導。而對於沒有辨別力的孩子,則更是誤人子弟了。給孩子說這些讀書無用的話,那叫孩子們做什麼呢?難道叫他們早早做雜務,打工,混社會,只知道掙錢?這樣做對孩子有未來嗎?


其實,中國的傳統教育一直是鼓勵孩子們讀書的,也鼓勵大人們讀書。對這個優秀傳統,現代人更應該加發揚光大,而不是偏離而誤入歧途。在古代,從皇帝到官員到普通百姓都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特別是自從隋朝建立了系統的科舉制度,一直沿用到唐宋元明清。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方式雖然多種多樣,但從科舉制度中產生的舉人進士中任用官員是一個重要途徑。這就是說,皇帝任用官員還是用讀書人而不用文盲。


很多人讀書重實用。單單從實用的角度講,讀書也是重要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好像讀書只是讀書人的事情,但不知道很多政治家和軍事家也都是讀書的。有人評價說,項羽、劉邦不讀書也能打天下。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項羽自己不讀書,但他的謀士範增是讀書的;劉邦不讀書,但他的幾個開國元勳蕭何、張良、韓信、陳平都是讀書人。項羽一個範增而不能用,只憑蠻力打天下,所以會失敗;劉邦對幾個謀士極為倚重。所以,在楚漢爭霸中,項羽敗,劉邦勝,這是有原因的。


在三國時期,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儘管如此,很多政治家、軍事家一邊忙於事務,一邊讀書。人們熟知的是諸葛亮、曹操、孫權都喜歡讀書,也就是魏蜀吳三國的主要決策者都在讀書,他們的下屬讀書的也會不少,只不過沒有他們有名罷了。諸葛亮躬耕隴畝的時候,一邊種地,一邊讀書。如果他不走出去,就只是一個書生。但是,正是因為他在這個時期的知識儲備,才有後來的《隆中對》這樣宏大的政治藍圖,以及後來如赤壁之戰等等戰事的正確指揮。諸葛亮讀書應該是很有方法的。《三國志》說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應該不全是這樣。如果他不細讀,就不會把前後《出師表》寫得那麼文理通然。曹操一直堅持讀書。據易中天先生《品三國》說,曹操「日則讀兵書,夜則思經卷。」完全不像戰略家、軍事家的樣子。但恰恰相反,正是他這樣的喜歡讀書,才有他在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中的正確決策。在唐宋八家中,王安石、歐陽修、蘇軾既為高官,又是書生。


有的人以為讀書人好像不通世事的樣子,這其實是一種愚見。這裡面自然牽涉的一個會不會讀書的問題。不會讀書的人只會讀書而不知領悟,不知道變通,不會和實踐結合,所以越讀越迂腐。而真正的讀書人把讀書和實際結合起來,才把書讀活了。對於政治家諸葛亮、曹操、孫權,能說他們不通世事嗎?他們其實對世俗的了解比一個底層農民都通透。文學家曹雪芹、魯迅都深通世故,比那些常年混跡於社會的人都了解社會。在當代知識分子中,陳丹青、鮑鵬山、易中天等先生,對社會人生都是有深刻見解的,遠不是那些混跡於社會的人能比的。


所以,簡單的反對讀書,既是隨意的、任性的,又是對自己和別人的一種誤導。說是隨意、任性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論據,任何人都能隨口說讀書無用。說是誤人子弟,如果叫孩子們不讀書,就像叫國家不該辦學校一樣謬誤。既然讀書無用,國家就不必開辦學校,讓人人都變成文盲,大家一起創業好了。但若果如此,恐怕連反對讀書的人也要反對了。

相關焦點

  • 立尚教育:既為人師 切莫誤人子弟
    「既為人師,切莫誤人子弟」,這是69歲的冼德載第一天當老師時寫在備課本上的話。一晃眼,近50年過去了,他把這句話教給每個他帶過的老師。在立尚的9年,他是立尚教育集團總校長、立尚教育理念的總設計師、教師精神的引領者。
  • 這些錯誤的養胃方法,誤人誤己,請快停止
    甚至很多被傳授的人都會以此為標準,覺得非常對,並且堅持照做。其實這些辦法,真對胃部健康有好處嗎?這些錯誤的養胃方法,誤人誤己,請停止。這些錯誤的養胃方法,請停止1、喝白粥養胃白粥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米粥。
  • 實話實說並非是誤人子弟
    就愛閱讀的人來說,相信不少人對張鳴這個名字不陌生。他是人民大學的教授,為人正直,還夾雜著些許的古板。他文筆雋永,思路清晰,寫出來的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用詞簡練,通體透露著幽默和辛辣。都說文如其人,從文章中能感受到張老師的另面性格。既有著輕鬆的寬厚,還有著嚴謹的責任。
  • SEO誤人誤己的臆想:原創文章究竟是什麼?
    本期解決的內容:SEO誤人誤己的臆想總結分析:原創文章——文章質量很多參與過SEO培訓的夥伴們都知道,每一個人都大力強調原創文章的重要性,而且相信各位站長和優化人員實際操作的時候也就是說內容深度最為重要,那麼下面我們來拆解下高質量內容的簡單實戰做法,以空調維修網站為例:1、內容深度——高度相關性的內容組合比如我們在做「上海空調維修」這個關鍵詞,我們首先可以到百度搜索該關鍵詞,然後將前5名的網站依次打開,注意,這裡打開的需要是內頁,因為首頁肯定不具備內容。
  • 牛群:怕誤人子弟 不招收徒弟
    牛群說,相比五年前,合肥的飛速發展讓人驚嘆,這次來合肥主要是參加反腐倡廉的晚會,但對於自己原本的相聲閉口不談,也無意招收弟子。「怕誤人子弟。」牛群開玩笑的說。對於目前的相聲作品的好壞作何評價時;牛群說,只要百姓喜歡,就是好作品,要經得起的時間的檢驗。
  • 弘揚「告密文化」是誤人子弟
    弘揚「告密文化」是誤人子弟 2008年12月05日 14:34 來源:瀋陽晚報 發表評論 背景閱讀:湖北大學某班級男女學生「人盯人」計劃引爭議  在封建社會,統治者鼓勵人與人之間互相告發
  • 班主任朋友圈發文祝賀IG奪冠,學生回復:為人師表卻誤人子弟!
    班主任朋友圈發文祝賀IG奪冠,網友熱議:為人師表卻誤人子弟!送走記憶的昨天,迎來嶄新的今天,LPL我們是S賽冠軍的聲音依舊還在耳邊響起,IG牛逼依舊還響亮在耳旁,王思聰披大衣吃麵包火腿的勁爆畫面依舊浮現眼前。算了還是先說一句:IG牛逼!
  • 老師穿漢服上課,網友評論兩極化,是誤人子弟,還是加深教學?
    對於漢服,相信大多數都有所了解,不過嘛,很多人以為「漢服」是單指「漢朝的服飾」,其實並非如此,漢服是漢文化服飾的統稱,並不是單指「漢朝」!一陣操作下來,網友評論兩極化,老師穿漢服上課,是誤人子弟,還是加深教學?加深教學?認為穿漢服上課的小夥伴們,他們覺得,這樣形式的課程會讓上課變得有趣,可以加深知識的記憶,有助於學習。
  • 一個教師五個娃 紮根偏僻村小 「絕不誤人子弟」是他的一生信條
    子承父業紮根鄉村「絕不誤人子弟」成為信條2001年,張永康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他的職業選擇,來自做了一輩子鄉村教師的父親。「當時本以為會被分配到鎮上做後勤,或者去當個司機。」父親出言點醒:「當教師最不能做的就是誤人子弟,都是辛苦掙錢交學費,必須對得起孩子和家長。」「絕不誤人子弟」的信念,也從此深深印刻在張永康腦海中。拼音讀不準,張永康乾脆把自己變成學生。晚上,預習第二天的漢語拼音授課內容;第二天,提前一個小時左右來到學校,讓老教師逐一糾正發音和聲調。發音正確了,舌頭熟練了,張永康才來到教室教課。「幹一行,就要幹好,決不能糊弄。」
  • 一個教師五個娃 紮根偏僻村小「絕不誤人子弟」是他的一生信條
    子承父業紮根鄉村「絕不誤人子弟」成為信條2001年,張永康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他的職業選擇,來自做了一輩子鄉村教師的父親。「當時本以為會被分配到鎮上做後勤,或者去當個司機。」2000年,張永康從部隊退伍後,對未來的規劃充滿期待。
  • 別誤人子弟了
    對於葉建源想要重新拿起教鞭的想法,香港市民們紛紛表示反對,並警告葉建源不要再誤人子弟了。葉建源包庇香港失德教師自從香港風波以來,香港的教育問題就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而葉建源,作為香港教協副會長、香港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卻縱容香港教育界的「亂港」教師為非作歹,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進行包庇。
  • 大S大談剝蝦論 女人吃蝦一定要讓男人剝被指矯情還誤人子弟
    大S大談剝蝦論 女人吃蝦一定要讓男人剝被指矯情還誤人子弟時間:2018-08-16 13:5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S大談剝蝦論 女人吃蝦一定要讓男人剝被指矯情還誤人子弟 日前,臺灣藝人大S因在某檔熱播夫妻實景觀察類綜藝節目中大談御夫之術,引來了不少女粉絲的追捧與效仿
  • 自己不懂就不要為了搏眼球而誤人子弟了
    我真的要告誡一下這些所謂的老師,真的要有點職業操守,要有點道德底線,為了搏點點擊率,不懂裝懂,在這裡誤人子弟。你良心何在?我在這裡給大家真實的講解一下:警院的學生分為兩類,一部分是公安專業的學生,一部分是非公安專業的學生。公安專業學生你只要能夠順利畢業,正式入警,公務員編制是沒有問題的。
  • 詩詞配菜名網絡熱傳 評論稱胡亂篡改誤人子弟
    詩詞配菜名網絡熱傳 評論稱胡亂篡改誤人子弟   皇城根下的夢想  不妨換一個角度來看,加入古詩詞元素的菜譜無形中幫古代詩歌完成了一種正向的「炒作」,讓很多平時很少接觸詩歌的人對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甚至在這種熱炒之後,也激發了一些人對古代詩歌的探究,這沒什麼不好。  綠意飄飛  如此「改編」,只是寂寞網民的又一次集體狂歡。
  • 王志談回歸主持:站講臺上發怵,怕誤人子弟(圖)
    王志談回歸主持:站講臺上發怵,怕誤人子弟(圖) 2014-07-13 10:04:11他舉例說自己曾在傳媒大學當過老師,但站在講臺上心裡卻會發怵,「因為怕誤人子弟,電視臺主持人站在講臺上,我能教什麼呢?」  恰巧陝西衛視此時對王志拋出了「絲綢之路萬裡行」這個大項目的主持橄欖枝,王志當下就決定回來繼續當主持。  和朱迅離婚了?從未離婚  之前有消息稱,王志和同為央視主持人的妻子朱迅已經離婚。
  • 觀眾:誤人子弟
    觀眾:誤人子弟在大家印象中,最經典的《西遊記》就是86版本的,這部劇伴隨了很多人的童年,即使是我國名著也逃不過被翻拍的命運,各種劇情應運而生,如《大話西遊》悟空談戀愛、《女兒國》唐僧談戀愛,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1927年《西遊記》就出世了,而且還被永久禁播了。
  • 教育部警告的3個大學專業,高校紛紛撤銷,不要再被誤人子弟
    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唯盡知己之所短而後能取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長而後能收人之長。——魏源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都是逐漸上漲,很多人都明白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參加高考的人數越來越多,高校也是不斷地擴招,有些高校為了更好的擴大,就引進了一些不入流的專業,聽上去非常高大上,其實畢業並沒有什麼用武之地,這三個專業已經被教育部警告,很多高校已經陸續撤銷,現在知道還不晚!
  • 文學家陳銘龍:《三國演義》進教科書其實是誤人子弟
    文學家陳銘龍:《三國演義》進教科書其實是誤人子弟 字號:小大 2010-12-08 17:26 來源:新訊還有草船借箭,很多人認為虛構出來,陳壽的《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此事,而且裴松之的注中也無記載。既然諸葛亮在當時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大,可是這兩位大師為何不記錄,難道是他們都遺忘了,我想說出來都沒人相信。這段故事只是被記錄在《三國志.吳主傳》中,孫權乘著草船深入曹營,最後曹操說了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的字)!」 看著近乎抄襲過來的段落。
  • 這類圖書,尤其要重視語言的規範化,否則就是誤人子弟
    少兒圖書,是教小朋友認識世界的,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出錯,否則就是誤人子弟;不懂不要裝懂,要學習。作為從業人員,我們對出版行業的特殊性要有清醒的、充分的認識,在編校書稿時,要合理安排,分出輕重緩急,仔細看清從眼睛下面經過的文字、標點,要知道一切都不能成為差錯發生的理由。尤其是少兒圖書的語言運用,要力求精準、簡練、明白,合乎語法,從而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潛移默化地向小讀者傳授規範的語言。
  • 爸爸去哪兒了:誤地一季,可誤人卻是一輩子
    不少網友都紛紛表示,這封信猶如一粒石子投進了社會大湖中,立即激起了圈圈漣漪,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今許多家庭教育的弊端和缺陷: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全放給了母親,而爸爸去哪裡了呢?打個比方說,父母就像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兩條鐵軌,要想讓孩子平穩、安全、快樂地直行,少了那根鐵軌,要麼不順暢,費周折;要麼是歪歪扭扭地斜行;要麼倒退逆行。數學上有個概念是,三角形的穩定性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