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內江觀察 唐廣 川報觀察記者 鄭志浩
「歸巢的鳥兒,儘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9月9日下午,朗朗讀書聲,從內江東興區平坦鎮曬魚村石院小學傳出來。稚嫩的童聲和著蟲鳴鳥叫,為沉悶的午後增添一抹亮色。
全神貫注的課堂
在這個偏僻的村小,唯一的教師張永康,正在向學校裡僅有的五位四年級學生講授語文課程。
石院小學,不大,兩排磚石房屋相連,加上一個泥土籃球場,總共還不到城裡學校一個操場大小。
石院小學
石院小學,很遠,從內江城區出發到這所小學,路途接近40公裡,不少路面還坑坑窪窪,耗時要1小時40多分鐘。
一個老師五個娃,這種情況從2017年起一直延續到現在。兩年後,這群學生畢業,張永康也將結束在這所「袖珍」村小的任教生涯,準備去鎮上教書。
子承父業紮根鄉村
「絕不誤人子弟」成為信條
2001年,張永康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他的職業選擇,來自做了一輩子鄉村教師的父親。
「當時本以為會被分配到鎮上做後勤,或者去當個司機。」2000年,張永康從部隊退伍後,對未來的規劃充滿期待。
張永康講授語文課
在人生選擇的關口,父親張聲友站了出來。他想讓孩子在基層多經鍛鍊,也多為村裡的教育事業貢獻一點力量。「要踏實一點,從基層做起。現在家鄉正是缺老師的時候,你來教書我也能幫你帶帶路。」
父親的囑託,語重心長。對於「教師」二字承載的責任,年輕的張永康聽得懵懵懂懂。他還不知道,這個選擇將會把他此後的生命與鄉村教育深度綁定。
帶著父親的囑託,2001年,張永康回到土生土長的平坦鎮蘭家村,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受限於師資,當時的蘭家村小學基本上每個老師對一個班級的課程全包。
「半道出師」,張永康就遇到了難題。他在數學方面很擅長,在語文方面就馬馬虎虎。「自己說的只能算『川普』,教們漢語拼音就犯了難。」
張永康想打「退堂鼓」。父親出言點醒:「當教師最不能做的就是誤人子弟,都是辛苦掙錢交學費,必須對得起孩子和家長。」「絕不誤人子弟」的信念,也從此深深印刻在張永康腦海中。
拼音讀不準,張永康乾脆把自己變成學生。晚上,預習第二天的漢語拼音授課內容;第二天,提前一個小時左右來到學校,讓老教師逐一糾正發音和聲調。發音正確了,舌頭熟練了,張永康才來到教室教課。「幹一行,就要幹好,決不能糊弄。」
認真的學生
在這種絕不糊弄的精神下,張永康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他所執教的班級也榮獲內江市先進班集體。2008年,原來的蘭家村小學合併到鄰近的石院小學,張永康也來到石院小學任教。他的敬業精神仍在延續,執教的班級在2014年榮獲得東興區先進班集體。
當好「保姆」老師
把學生帶好是最大目標
學校旗杆對面,一間20多平米的磚石房子內,擺了一張老舊的辦公桌,漆面掉了不少,上面放著教輔資料。一張雙層架子床,下面是枕頭和毯子等鋪蓋,上面當書架,整齊堆放著數十本書籍。
這是張永康的辦公室,是他的休息室,也是孩子們的閱讀室。
從2008年來到石院小學,張永康記憶中的村小還沒有大修過。30多平米的教室內,五個學生俯首寫作業,神態認真。看著這群學生,張永康面帶微笑。「孩子們用功讀書,就是教書匠最幸福的時刻。」
村小至今沒有空調,沒有網絡。「夏天上課感到熱的話,等風扇吹久一會,就不會覺得熱了。」四年級學生張儀琳說。
艱苦的條件下,老教師接連退休,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張永康「搭檔」換了又換,卻沒有新教師留下來。生源問題同樣困擾村小。近年來,村裡外出打工的多了,城裡買房的多了,留在村小上學的就少了。
孩子們的體育課
2017年,他成為學校唯一的老師和負責人,學校也只有一年級的五個學生。「之前帶班最多時候有30多人,現在只有5個人,確實心理有些落差。」
人少,不是敷衍的理由。「不能誤人子弟」的教誨再次湧上張永康的心頭。人少,也可以變成優勢。「正好可以小班教學,跟學生溝通更方便,更緊密,帶不好學生就更不應該了。」他心中立下目標,一定要把這屆學生帶好。
懷著這個目標,三年來,無論颳風下雨,每個教學工作日,他都要提前半個小時左右來到學校,沒有缺過一堂課。「不舒服,就靠當過兵的身子扛過去。孩子的課,是絕對不能誤。」
身為學校唯一的老師,語文、數學、體育......所有課程他都必須親自上陣。衛生、管理、安全,樣樣事情都要抓。軍人作風,張永康有些嚴厲,但孩子們對他的評價更多是「保姆老師」。「體育課時非常關心我們的安全,一點點有危險的動作都要提醒。」學生們說。
家裡人的支持,也讓他能安心當好教書匠。他的妻子務農,每天抽空幫忙製作學校的愛心午餐,學生對口味評價很好。
上學期期末考試,班裡成績不錯,和鎮上的學校比也絲毫不遜色。張儀琳考了班裡數學最高分,爸爸張道軍很滿意。「把孩子託付給張老師肯定沒錯。我在外打工,孩子的教育全靠他,也很佩服他在這裡一直堅持下去。」
帶完這屆學生後,張永康準備去鎮上教書。未來還有何打算?他指了指桌子上還沒組裝好的電腦。「等過陣子連上網後,PPT等操作要練好,到了鎮上也不能誤人子弟。」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