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廣州,如何實現食在夜廣州?

2020-12-23 金羊網

食在廣州,如何實現食在夜廣州?

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  2019-10-10

廣州宵夜,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工商業發達催生出大量手工業從業者。

文/金羊網 記者宋昀瀟,實習生嚴志成

圖/金羊網 記者宋昀瀟,實習生胡淑茵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這樣評價夜色下的廣州,「我當時對廣州的感覺是:這地兒一入夜就充滿』三氣』。」他說的「三氣」,指的是廣州宵夜的人氣、匪氣和煙火氣。

廣州宵夜,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工商業發達催生出大量手工業從業者。在嶺南炎炎夏夜裡,工人方才下班,或食得一碗豬雜粥,或呲溜一碟炒牛河以抵肚餓。改革開放後,許多下崗知青就在宵夜攤和燈光夜市中,賺得了第一桶金。可以說是夜宵養活了來自天南海北的「謀生者」。時過境遷,如今廣州城內老牌食肆的夜間營業時間卻越縮越短,已實現了「食在廣州」的她,如何能成功實現「食在夜廣州」?

著名的員村夜宵一條街

廣州發明了宵夜卻漸漸失去了夜茶

廣州宵夜,古已有之。《辭源》中「宵夜」一條的注釋:「粵人夜市之食肆亦謂宵夜」。《清稗類鈔》寫道:「廣州酒樓之餚,有所謂消夜者,宜於小酌,一碗二碟。碗為湯,碟為一冷葷,一熱葷。冷者為香腸、叉燒、白雞、燒鴨之類,熱者為蝦仁炒蛋、炒蚘魚、炒牛肉、煎曹白魚之類。」

現代意義上的宵夜出現在清代的廣州。廣州地處嶺南,晝長夜短,「三茶兩飯」是廣州人的飲食習慣,除了午餐晚餐,早茶、下午茶、夜茶也同樣重要。廣式的夜茶是廣州人最傳統的宵夜方式。茶樓點都德創始人沈志輝曾向記者回憶,兒時他常被父母帶去飲夜茶,夜間的茶樓氤氳繚繞、人聲鼎沸,一家人便在茶樓中消磨悠悠長夜。隨即他話鋒一轉:「廣州如今卻已沒有夜茶。」

廣州大學城貝崗村小吃街 熱氣騰騰的蒸扇貝

點都德在廣州的5家分店,最晚營業時間為22點,蓮香樓、南園酒家、北園酒家等均已無夜茶。有少數茶樓最晚營業至23點,延續至凌晨幾近絕跡。

沈志輝無奈:「現代人生活習慣大大改變,人們講究養生,選擇8點後進食的人越來越少。」廣州市食品專家委員會主任餘永文認為,如今夜間娛樂項目豐富,酒吧、夜店、影院等等將消費者分流,「當初喜愛喝夜茶的人群已經到了中老年,變成了喝早茶的消費群體。」

廣州大學城貝崗村小吃街 各種肉串

宵夜店營業時間縮短人力成本成最大掣肘

位於荔灣區大同路和隆裡20號的吳財記面家,早在80年代便開始做雲吞麵的營生。從5年前開始,吳財記一改延續20年的營業時間,從早6點至凌晨2點改成早7點至凌晨24點30分。

「不要小看這縮短的兩小時,你去招工一說上班12小時,人家都不睬你!」吳財記老闆吳錦雲向記者直言,如今人力成本高昂致使商家營業時間無奈縮短。

吳錦雲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家店裡的工人,每月底薪4800,不僅包吃包住,不遲到加多100,不請假再多100。「即使是每月5000的薪資,都不一定招得到人。」

不僅是小店,連鎖品牌食肆也苦於人力成本。廣州酒家的幾家分店,最晚營業時間均為22點,談及為何不延長夜間營業時間,商家的回覆十分誠懇:「延長營業時間所產生照明、設備運轉需要的水電成本,人員工作的人力成本會增加,更遑論通宵營業。」

對此,吳錦雲有更形象的比喻,「我家雲吞麵10元一碗,要賣多少碗雲吞麵,才能養得起一個人?」

知名美食博主勞毅波常年研究粵菜飲食文化,在他看來夜宵店發展難,除了人力成本上升外,食客結構變化也有極大影響。「以前人吃夜宵,多是談生意,山珍野味點起來,吃夜宵往往比吃正餐還貴。」在他看來,「食野」只是夜宵文化的一部分,夜宵絕不僅僅只是充飢,更多的是提供生活場景和平臺,讓食客進行情感生活上的交流。

大學城貝崗村狀元食坊 附近大學生甚愛的覓食地

科技賦能場域改變夜宵外賣走起

2015年,在流花湖公園經營24年的流花粥城,因公園衛生及功能定位問題關門謝客。在流花粥城歇業前後,廣州許多老字號品牌如大三元、大同酒家、榮華樓、成珠樓等亦因不同程度的經營問題閉門結業。

吳財記面家也有「黑暗時刻」,一直做街坊生意的吳錦雲,看著周圍老客紛紛搬離,新來的外地街坊素無食宵夜習慣。新客源哪裡找?

直到某日,守店的吳錦雲遇一金髮碧眼外國人,對方指著手機導航,進了面家點了炸雲吞。越來越多的遊客、華僑、外鄉人來了,他們說著帶有五湖四海口音的普通話,在吳財記點單落座。

「原來在大眾點評、百度這些APP裡,我的小店被網友評選上榜,很多遊客來廣州,就靠著網絡搜索來到了吳財記。」吳錦雲告訴記者,「以前雲吞麵最好賣,現在則是炸雲吞,口味重,外地遊客最喜歡!」

美食博主勞毅波曾有「饞貓達人」的稱號,然而如今60後的他直言,自己已經一個月都沒有光顧夜宵檔。曾經夜宵主力軍60、70後已讓位於80、90後。「年輕人更喜歡宅在自己家吹空調,刷手機追劇打遊戲,場域已經改變。」

大學城貝崗村狀元食坊 小吃街內,土豆、魷魚、烤肉、串串等各種小吃應有盡有

「宅」文化的盛行,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夜宵送貨上門——躺在自家沙發,手指划動屏幕,等著專人把烤串、小龍蝦送上門。佳大燒烤是廣州知名連鎖燒烤店,其創始人崔玉明直言,開展夜間配送是餐飲行業的必然選擇,「宵夜點外賣已經成為新廣州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據美團外賣提供數據,2019年上半年,廣州的夜宵外賣訂單數在全國排名第二,夜間外賣訂單量增速更是同期上升超60%。最受廣州人喜愛的夜宵非小龍蝦莫屬,去年一年廣州市以520萬斤的小龍蝦消費量奪得全國之首,相當於每個廣州人一個月便會吃2-3次小龍蝦。在番禺的小龍蝦食肆,外賣量遠超堂食,佔比近八成。

專職宵夜配送的美團外賣小哥餘盈,每晚12點至2點都要打足12分精神取件送餐,「2個小時就要送出8、9單,多是20、30歲的白領愛夜宵!」

編輯:白茶

相關焦點

  • 「食在廣州」的趣聞軼事
    這句好像口號似的俗語一直流傳在民間,自然有它的道理,不過,時移世易,現在的人對生在杭州,死在柳州這個概念是越來越淡化,而食在廣州卻越叫越響,現在還成為廣州的一張響噹噹的名片。那麼,食在廣州這種講法是幾時形成的,其中又有些什麼趣聞軼事呢?以前講生在杭州,是因為以前的蘇杭是全國氣候最佳,環境最美的城市,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出生和生活在天堂般的地方,當然是三生有幸。
  • 食在廣州,「廣味」又如何煉成?
    這是一次以「美食」為紐帶的文化交流活動,也讓「食在廣州」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閃亮。  然而,當時光倒退數百年,無論是「廣味」、粵菜,還是其背後的廣州飲食之道、嶺南飲食文化,都遠沒有如今的美譽度。從先秦的南越王饕餮盛宴起步,到明清時一口通商帶來的推動助力,再到民國時期真正形成「食在廣州」這塊金字招牌,「廣味天下知」的背後,既是中國南北文化交流與碰撞的結果,也是世界文明傳播與交融的見證。
  • 廣州天河開放堂食後,如何保證用餐安全?
    廣州天河開放堂食後,如何保證用餐安全?金羊網  作者:鄢敏 陳妍  2020-02-24 近日,廣州天河區內一些大型商圈陸續有商家開放堂食。
  • 廣州哪些餐廳可以開放堂食了?
    ,下午廣州疫情分級防控出爐,陶陶居在次開門營業,可謂是一波三折。  註:除文昌總店、江畔紅樓和逸景店外,其餘門店2月23日早上10點恢復堂食。  廣州酒家門店信息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  5、目前門店已經開通電話訂房訂座服務,力爭做到「有序接待」廣州千府心漁
  • 廣州美食攻略:食在廣州,尋味花城
    是啊,在廣州定居,平時以吃喝玩樂為「主業」,寫了這麼多文章,竟然沒有一篇廣州的美食攻略,實在汗顏,於是立馬著手開始整理這篇廣州美食攻略。 廣州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食在廣州」的金字招牌不言而喻。來廣州,正確的打開方式,不是問,廣州有什麼好玩的,而是應該問:廣州有什麼好吃的?
  • 不想外賣堅持堂食,廣州多地餐廳「棚食」受歡迎
    不想外賣堅持堂食,廣州多地餐廳「棚食」受歡迎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03-03 廣州不少設置露天或半露天餐位,提供「棚食」的餐館受到市民歡迎
  • 空中擦亮「食在廣州」名片
    當「食在廣州」的名片在空中再次擦亮,廣州這座美食之都將與世界產生怎樣的精彩對話?距離廣州亞洲美食節開幕只有5天,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和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廣州亞洲美食節美食文化交流沙龍(以下簡稱「沙龍」),昨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舉行。
  • 俗話說「食在廣州」廣東早茶你了解多少?四種廣州早茶必食的點心
    俗話說「食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這雖然只是一句民間諺語。但廣州,名萊美點豐富,茶樓酒肆林立,粵菜精緻美味,食之堪稱一大享受。而早茶在粵菜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的,有的則以此休閒。
  • 「食在廣州第一家」 廣州酒家早茶美食記
    「食在廣州第一家」 廣州酒家早茶美食記
  • 廣州禁堂食後:傳統酒樓瞄準「宅經濟」
    2月12日,自天河區宣布全區各餐飲單位暫停大廳、堂食服務後,廣州市11區已全部暫停餐飲單位堂食服務。從2月10日起,廣州各企業已陸續進入復工復產階段,暫停堂食和員工食堂,讓員工就餐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對於餐飲企業來說,影響更為深遠:元宵節後,本已延遲復市的餐企,都等著開工彌補春節停擺的損失。
  • 傳統消夜方式飲夜茶几乎消失 「食在夜廣州」誰來唱主角?
    傳統消夜方式飲夜茶几乎消失 「食在夜廣州」誰來唱主角?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嚴志成  2019-10-11 如今廣州城內老牌食肆的夜間營業時間卻越縮越短,已實現了「食在廣州」的她,如何能成功實現「食在夜廣州」?
  • 食在廣州 西關傳統小吃/毋米粥/艇仔粥
    中國南方,對飲食的精細化要求,催生了豐富的菜系,天上地下,似無不可入味。其實我曾在廣州待過一年有餘,但廣州飲食於我竟然只留下了黃振龍涼茶的苦澀和過油包菜的醇厚。真是愧對廣州美食啊!八年之後再來廣州,我的手裡多了一份廣州美食攻略,以及數位羊城好友推薦的美食列表。我還有三天閒暇,只管找尋美食滋味,定要彌補當年的遺憾。
  • 博古斯「西點軍校」落戶廣州 「食在廣州」含金量提升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報導:3月28日,記者從2018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打造國際會展IP,提升『廣州名片』」平行論壇獲悉,世界級烹飪大賽博古斯的「西點軍校」——博古斯中國學會將永久落戶廣州。「食在廣州」自古聞名,粵菜作為中國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餐飲界具有廣泛影響力。
  • 廣州哪些餐廳門店開放堂食了(持續更新)
    註:除文昌總店、江畔紅樓和逸景店外,其餘門店2月23日早上10點恢復堂食。  廣州酒家門店信息  開放大廳堂食和包房服務。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  5、目前門店已經開通電話訂房訂座服務,力爭做到「有序接待」廣州千府心漁
  • 廣州人「吹水」不吹牛,「食在廣州」可是上海人和北京人傳出來的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爭後,朝廷被迫與英國籤訂《南京條約》,開上海、廣州、福州、廈門、寧波為通商口岸,稱「五口通商」。上海開埠以後,廣東人也蜂擁而至,從事與貿易相關的工作,旅滬的廣東人短時間內就猛增至二三十萬。
  • 第三屆食在廣州金羊獎3月16日頒獎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符波報導:3月16日,一年一度的廣州餐飲盛會——廣州五大餐飲協會(商會)聯誼活動在廣州花園酒店舉行。活動同期舉辦了「第三屆食在廣州金羊獎頒獎典禮」,表彰了「廣州十大餐飲名店」等五個獎項。
  • 在廣州,啫啫煲「啫」不過惠食佳餐廳
    廣州還未引入米其林之前,就在惠食佳濱江公館看到米其林一星的掛牌,一問才知道原來牆內開花牆外香,廣東品牌惠食佳已在上海摘得米其林頭銜,廣州的啫煲在上海本幫風味中「混」得風生水起。
  • 部分陶陶居恢復堂食 廣州11個區餐廳允許提供堂食
    記者對比發現,廣州11個區都允許餐廳提供堂食服務。2月21日下午,廣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的各區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顯示,廣州大部分區屬於Ⅲ級防控區,包括天河、荔灣、花都、黃埔、海珠、白雲、番禺、越秀。根據《通知》,Ⅲ級防控區內的餐企,要求各類餐飲單位限制堂食服務。限制措施如下:對顧客測體溫,要求顧客戴口罩,坐下飲食最後一刻才脫口罩,飲食完成後立即戴口罩。
  • 廣州食藥監局公開60個行政處罰案件信息
    主動履行,2014年10月8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4年9月23日/8(穗)食藥監藥罰〔2014〕01609號廣州健澤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劣藥黨參案主動履行,2014年10月23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4年10月8日/14(穗)食藥監化罰〔2014〕01610號廣州即尚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未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案
  • 廣州食藥監局抽檢月餅 蓮香樓美心等品牌菌落超標
    市食藥監局開展月餅抽檢 10批次不合格  10批次不合格月餅皆被查出菌落總數超標  廣州市蓮香樓有限公司食品廠的蓮香樓伍仁鹹肉月餅  廣州市皇后餅店食品生產有限公司的東海海鮮酒家酥皮金沙奶皇月餅  美心食品(廣州)有限公司進口的美心奶黃月餅  江門市達達食品工貿有限公司的五福街燒肉味果仁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