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冬天,來自河北省懷來縣的志願軍戰士胡連,一夜之間成為朝鮮戰場的傳奇人物。
韓戰中,中國志願軍協助朝鮮人民軍作戰,和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打了七個月的硬仗,原本信心滿滿,傲慢無比的麥克阿瑟將軍被打蔫兒了,杜魯門總統也被這拖個不停的戰爭搞得心煩意亂。
1951年7月,美國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舉行停戰談判。但美國並沒有放棄進攻的腳步,1951年10月美國在文登川發動了秋季攻勢,試圖在談判桌上取得更多的籌碼。
文登川是一條山谷,南北走向,兩邊都是山。敵人先是用飛機狂轟濫炸,然後又在一天內發射上萬枚炮彈,隨後以坦克群引導步兵進行攻擊。
在13日到15日期間,戰鬥異常激烈, 10月12日, 六十八軍二0四師戰士胡連剛剛進入到指定的642高地,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工作,就見一個個龐然大物般的坦克從遠處疾馳而來,揚起陣陣黃土。胡連屏住呼吸查看,一、二、三……,足有8輛坦克向他這邊攻來。
此時因為換防的緣故,陣地上只有胡連一個人。
當時志願軍武器落後,沒有幾座像樣的反坦克炮,胡連手裡只有無後坐力炮,這種炮體積小,輕巧方便攜帶,但後噴的火焰很大,使用它就容易暴露自己。最為關鍵的是,無後坐力炮只能等待坦克靠近過來才能最好地發揮攻擊。
來不及等戰友支援了,說時遲那時快,胡連三下五除二,迅速地將無後坐力炮架好,匍匐在地上等待著,他是一九四九年參軍的,說起來入伍不足三年,這也是他初入朝鮮戰場,然而在炮火連天的戰役中,他已經迅速成長起來。
志願軍在此前沒有打坦克的太多經驗,美軍坦克速度很快,志願軍戰士戰後曾經這樣說:坦克跑得快,追不上瞄不準。可以說這次戰役美軍信心滿滿,認為勝利就在眼前,而他們的美夢卻被胡連的即興發揮打的粉碎。
胡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坦克,五百米,三百米,二百米,坦克越來越近了。胡連對近在咫尺的坦克連續發射了四枚炮彈,一輛坦克瞬間被炸毀。
另外七輛坦克立即後退,並且胡亂的對胡連這邊發射炮彈,濃濃的硝煙籠罩著高地,碎石泥塊在胡連的身邊亂飛,胡連小心的隱蔽在交通壕溝裡,換個地方再一次支起了他的無後坐力炮。
過了一會兒,敵人以為這個火力點已經沒有人了,剩餘的七輛坦克又繼續爬行,這次沉著的胡連讓坦克離自己的距離更近,等到坦克離自己150米遠才發射炮彈,兩發炮彈射中了兩個坦克。
敵人又是一陣驚慌,坦克一邊倒退一邊漫無目的的亂射,而這次胡連沒那麼幸運,他身上連中了幾顆彈片,鮮血將他的軍服染得通紅。
雖然身受重傷,但胡連還是繼續轉移到下一個掩體內試圖再次將炮架支起來,不過他很快發現這個掩體太小,沒有放炮架的地方,胡連一咬牙丟掉炮架,站起身來直接對準敵人開炮,此時他的身體已經完全暴露,隨時可能被敵人的炮火打中,他不顧那麼多了,心中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消滅敵人。
奇蹟再一次發生,一彈命中,又一輛坦克滅了火,幹得太漂亮了!
很快支援的戰友趕來,剩下的四輛坦克也被消滅。胡連滿是鮮血和灰塵的臉上浮現出勝利的微笑。
在文登川戰役中,共有78輛美軍坦克被徹底摧毀,胡連一個人,連發7彈,報銷了4輛坦克,創造了戰場的奇蹟,此後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再也不敢如此大量使用坦克作戰,他們試圖在裝備上壓我們一頭的野心徹底破滅。
1953年7月27日,美國不得不正式在韓戰停戰相關協定上簽字,中國人民打贏了這場立國之戰。
彭德懷總司令莊嚴的宣告:"西方列強百年來在東方架起同門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歷史,一去不返了!
抗美援朝結束歸國的胡連被授予二級英雄的稱號,還被國家領導人接見。激動的胡連回憶說:彭德懷總司令的手勁兒可真大,我的手都被他攥疼了。
正是有胡連這樣不顧生死的志願軍戰士,中國才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他們不顧生死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