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題目很多人都會比較納悶夏季本來不就是比較熱的麼,怎麼還算是疾病?很多人可能都沒注意過,但是夏季熱確實是一種小孩在夏天得的一種疾病喲。
夏季熱也被稱為暑熱症,是季節性的疾病,常見表現有口渴、發熱、多飲、多尿、少汗或者閉汗。
多發生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多集中在6、7、8三個月份發生,多見於在六個月到三歲的嬰兒身上,到五歲以上就會少見,但是近年來也呈上漲的趨勢。
該症狀也是與氣候有密切關係的,氣溫越高發病也會越多,而且氣溫越高病情也會加重,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到入秋後大多症狀就自行消退了。但是有的孩子可能連續幾年都會發病,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會減輕。
另外近幾年隨著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的改善,發病率也下降了,發病程度也減輕了,但是典型的發病症狀卻增加了。那麼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出現夏季熱呢?
夏季熱發病原因
1、主要的原因與小孩的體質有關係,大多是因為孩子先天稟賦不足,孩子就不能耐受夏季的炎熱,比如早產兒、腎氣不足的人等;
2、後天脾胃不足、脾胃虛弱、發育營養較差的孩子;
3、氣陰不足的人;
4、病後體虛的狀態。
這些人群在入夏之後都不耐受暑熱氣候的燻蒸,就會容易患夏季熱。
夏季熱的症狀
1、入夏後體溫逐漸開始升高,一般會持續性發熱,而且氣溫越高,體溫也就越高;
2、皮膚灼熱、少汗或者無汗;
3、精神煩躁、口唇乾燥;
4、口渴經常喝水,但是小便也比較多,甚至於出現喝一次水上一次衛生間的情況;
5、看舌像:舌質有點紅,舌苔薄。
那麼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主要還是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為主,具體有以下幾個解決辦法。
夏季熱的防治
夏季飲食原則
整個夏季的飲食原則都應該是以健脾利溼為主,如果要補益的話可以選擇淡補或者清補的方法。
我們在選擇食材方面可以選擇黃瓜、番茄、木耳、豆腐、藕、綠豆、冬瓜、薏苡仁、赤小豆、胡蘿蔔、茄子等,肉類可以選擇鴨肉或者鯽魚,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對於有了症狀的孩子,也可以用以下方法處理。
生脈飲口服液
生脈飲在夏天的作用是很不錯的,可以作為家裡的備用藥材。生脈飲可以有效的防止中暑,大人小孩都可以喝,一天三次即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脾胃虛弱或者感冒咳嗽的人群不適合服用。
推拿
對於孩子來說一些推拿也是一個不錯的輔助方法。建議可以推三關、推六腑、清天河水,揉內庭、解溪、足三裡、陰陵泉、摩氣海、關元,分陰陽,推脾土,一天一次就可以。
泡腳
泡腳方:西瓜皮100克、蘆根50克、生地50克。
使用方法:把西瓜皮洗淨切塊,蘆根洗淨切段,生地擇淨,一起放入藥罐裡面,先加入清水浸泡15分鐘,然後先大火煮開,後小火煮5分鐘就可以了,然後將熬好的藥倒入浴盆放溫,就可以泡腳了,每天一劑,一劑用兩次,每天早晚,每次15-20分鐘,連續用七到十天即可。
功效:適合小兒夏季發熱、多尿、口渴的孩子,可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食療方
益氣清暑粥
準備食材:粳米30克、西洋參(粉劑)1克、北沙參10克、知母5克、石斛10克
製作方法:
1、首先把知母、石斛、北沙參用布包起來,包好後放入水裡煎30分鐘;
2、把藥包取掉,西洋參粉和粳米一起加入藥汁裡面煮成粥;
3、出鍋後加白糖調味,就可以食用了。
食用方法:每天早晚服用
適用人群:適合持續發熱不退、無汗或少汗、口渴的患兒
綠豆紅棗湯
準備食材:綠豆250克,紅棗15枚
製作方法:將綠豆跟紅棗一塊煮水,煮好後加一點糖放溫就可以喝了。
適用人群:適合發熱並微微出汗的人群。
以上就是一些夏季熱的知識,對於此疾病還是需要家長能細心一點,多多的注意孩子的體溫、出汗、二便等情況,這樣就能更好的預防,並且及時的調理了。不要覺得可以自愈就不重視,時間久了,或者每年夏季都發生還是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影響。
另外還有一點要提醒家長的是,在夏季孩子不一定不能吹空調、納涼,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注意尺度就可以了。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