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今天,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今天發布,對託幼服務接下來的工作作出了指導。
有什麼最新變動?託幼君給大家帶來了最新報導和政策解讀!
圖片來源:上海教育
一、制定《上海市託育服務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背景是什麼?
3歲以下嬰幼兒是全社會最柔軟的人群,託育服務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託育服務工作,上海市委、市政府將託育服務工作作為解決「老、小、舊、遠」民生問題的重要抓手,作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舉措。
上海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便在有條件的幼兒園逐步推進託幼一體工作。2017年以來,託育點建設納入市政府實事項目,每年新增50個普惠性託育點。2018年4月,上海發布了託育服務工作的「1+2」文件,提出了「政府引導、家庭為主、多方參與」的基本思路,鼓勵多方參與,積極擴大資源供給,指導家庭科學育兒。全市已建立起「1+16+N」的0-3歲早期教養指導服務體系,16個區900多個早教指導站覆蓋所有街鎮,為本市適齡家庭提供免費、就近的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性的線上科學育兒指導資源逐步精準推送到每個有需求的家長。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託育服務工作基本格局。
近年來,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推行,廣大市民需要更加多元的家庭育兒指導、更加豐富的普惠託育服務、更加專業的託育從業人員、更加優質的託育服務資源。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2019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開託幼工作現場工作會議,要求構建託育服務體系。經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上海市相關部門制定了《上海市託育服務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這是上海首輪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也是全國首個託育服務領域的行動計劃。
二、今後3年,上海託育服務工作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普惠、安全、優質是今後一個時期上海託育服務的關鍵詞,是上海託育服務的總目標。普惠,是指要努力為本市有需求的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適齡幼兒提供公益普惠的託育服務。安全,是指要充分保障幼兒在接受託育服務時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優質,是指要滿足適齡幼兒家庭多元的託育需求,不斷提高教養醫結合的託育服務質量。
以普惠、安全、優質的目標為指引,《行動計劃》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項目導向,直面民生痛點,體現上海特色,提出建設託育資源供給、託育服務管理、託育隊伍建設和託育質量保障等四大體系。
託育資源供給體系的目標,是擴大託幼一體規模,提供以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普惠為主導的資源供給;託育服務管理體系的目標,是完善規範有序、行業自律、合力共治的管理體制,確保幼兒的安全健康和行業健康發展;託育隊伍建設體系的目標,是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託育服務隊伍;託育質量保障體系的目標,是建立託育服務質量標準和監測制度,構建教養醫結合的專業化服務模式,提供多種形式的高質量科學育兒指導。
圍繞總目標和四大體系的建設,《行動計劃》提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標和主要舉措。
三、在增加託育資源供給、豐富託育服務類型方面,上海制定了哪些發展目標和要求?將通過哪些具體舉措來實現?
託育服務資源少、離家遠、收費高是年輕父母的育兒痛點。《行動計劃》提出,以託幼一體為主,繼續推進每年新增50個普惠性託育點,並鼓勵各區政府、街鎮通過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等政府補貼措施,支持社區、企事業單位、園區、商務樓宇等多元主體開設公益普惠的託育點。到2020年底,中心城區實現「一街鎮一普惠」;到2022年,全市街鎮普惠性託育點覆蓋率不低於85%。
託幼一體是具有上海特色、廣受家長歡迎的託育服務形式。《行動計劃》要求,到2022年,託幼一體園所在公民辦幼兒園總量中佔比不低於50%。加大對開設託班的公辦園所生均經費、編制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原則上都要開設託班,尚未開設託班的公辦幼兒園要積極創造條件增設託班。鼓勵民辦幼兒園開設普惠性託班。
城市發展的多樣化決定了託育服務需求的多元化。《行動計劃》將進一步落實綜合獎補制度和稅收優惠制度,鼓勵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個人單獨或聯合舉辦一批連鎖化、專業化、高品質的託育服務機構,按需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計時制等多元化服務。全市每年至少建成50個具有示範效應的兒童友好社區示範點,在街鎮設立兒童服務中心,在社區內普遍設立獨立兒童之家,打造環境安全、設施齊全、服務專業的15分鐘社區託育服務圈,提供嵌入式、菜單式、分齡式的多元託育服務。
四、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養育者。上海將如何加強對家庭科學育兒的指導和支持?
家庭是3歲以下嬰幼兒成長的主要場所,家庭養育是低齡幼兒的主要養育方式。《行動計劃》首次提出「教養醫結合」的育兒指導模式,未來3年,教育、衛生等部門將協同合作,進一步為全市嬰幼兒家庭提供全方位、公益性的科學育兒指導。
1. 每年為每個有需求的常住人口新生兒家庭提供至少1次上門指導。
2. 每個街鎮配備1個家庭科學育兒指導站,配送科學育兒指導資源包,為有需求的適齡嬰幼兒家庭提供每年不少於6次的線下指導服務。
3. 每年舉辦2場市級、16場區級線下科學育兒指導活動,線上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對有需求的適齡嬰幼兒家庭全覆蓋。
4. 全面開展「健康家庭-優生優育社區行」宣傳指導服務,提供齊全、連續、規範的醫療保健服務,實現各區至少1個、全市不少於18個兒童早期發展基地的建設目標。
5. 全面落實產假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採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積極措施,為家庭養育創造條件。支持脫產居家養育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並為其提供信息服務、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
五、對於加強託育服務隊伍建設工作,《行動計劃》有哪些具體要求?
富有愛心、專業過硬的從業人員隊伍是託育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行動計劃》明確要求:
1. 所有從業人員均需持證上崗,建立從業人員資格審查機制和過程考核機制。
2. 開展託育從業人員職前職後一體化培養培訓,在各高校和職業院校試點建設3-5個託育服務相關專業(方向),對已從業人員落實每年不少於72課時的綜合技能培訓,不少於40課時的職業道德教育。
3. 保障從業人員的專業發展,聯合行業協會建立託育從業人員崗位分級發展制度,鼓勵相關社會團體發布託育機構從業人員市場工資指導價,確保託育機構從業人員依法納入社保體系。每年為託育服務培訓人員、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培訓人員提供至少1次專業培訓。
4. 託育服務從業人員參加保育員、育嬰員等項目培訓並鑑定合格的,可按照緊缺培訓補貼項目規定標準給予培訓費補貼。
同時不可忽視,家庭帶養人是嬰幼兒託育的主力。未來3年,上海將為嬰幼兒家庭開展新生兒訪視、膳食營養、生長發育、預防接種、安全防護、疾病防控等服務,提供各類公益性科學育兒資源,開發隔代養育課程,提供各種公益性的科學育兒指導,助力祖輩和父母成為會照料、會撫愛、會陪玩、會傾聽、會溝通、會放手、會等待的「7會」合格家長。
六、嬰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很弱,對於接受託育服務的幼兒,如何保障他們的安全健康
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是開展託育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確保幼兒安全、家長安心,《行動計劃》提出以下要求:
1. 制定《上海市託育服務機構日常管理指南》和《上海市託育機構一日活動方案》,指導各託育機構實現從入園到離園全過程操作與管理的規範化,制定公共衛生、消防安全、急症救治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演練,確保嬰幼兒健康安全。
2. 各區託育服務指導中心視頻監控系統與轄區內託育機構對接,升級改造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託育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完成教育、衛生、消防、公安等多部門數據互聯互通,實現技術支撐下的有效監管。
3. 各區、街鎮每月對轄區內託育機構開展安全防控和衛生保健等「雙隨機」檢查指導,每年對每個機構至少實地巡查指導1次。
4. 進一步嚴格規範從業人員的管理。研製託育從業人員職業資格準入標準與行為規範,對虐童等行為零容忍,對相關個人和直接管理人員實行終身禁入。
5. 完善各區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依託各級託幼與學前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實施聯合執法的機制,各相關部門形成對託育機構設點布局精準排摸的常態工作制度,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協同治理託育服務市場。
七、如何保障《行動計劃》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得以落實?
《行動計劃》將工作目標細化分解為25個主要項目,並制定了各部門的任務分工方案,確定每項任務的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市婦聯、市婦兒工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規劃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總隊、市總工會等17個相關委辦局和部門根據分工協同合作,確保各項目標落地實施。
此外,上海將健全市、區兩級託幼與學前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跨部門合作的協調機制,並將《行動計劃》的落實情況納入對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優化經費投入,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託育服務工作的氛圍。
信息來源:綜合自上海教育、上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