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4子,卻要傳位給資質平庸的劉禪這是為何?諸葛亮力鼎

2020-12-12 墨池文化MCN

說起劉備,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劉備出生於劉備出生於沒落的漢朝皇室世家,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論輩分是漢獻帝的族叔。是蜀漢王朝的建立者,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有關劉備的故事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等。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當年因為志氣相投,想要共同幹出一番大事業,於是以酒為盟,對天起誓結為異性兄弟,這兩人為後來劉備打下江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那另外一個三顧茅廬也說明了,劉備不僅是一個莽夫,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而三次拜訪,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有一絲一毫的懈怠,正是這份禮賢下士的精神打動了諸葛亮,成為了劉備的軍師,一路過關斬將建立漢朝。

劉備一生有四個兒子,分別為:劉封、劉禪、劉永、劉理。連在一起就是「封禪永理」,也是代表了劉備想要一統天下的願望。那劉備有四個兒子,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資質平庸的劉禪呢?

第一個原因劉封並不是劉備的親生兒子,而是劉備收養的一個孩子,最後也是因為背叛了劉備,落得了一個非常悽慘的下場。

第二個原因呢,因為劉禪的母親甘夫人是劉備非常寵愛的一個女人,她生性善良,品行單純,劉備對她一直是寵愛有加,所以對於她的兒子自然也是另眼相待。而且因為劉禪是劉備的第一個親生兒子,劉備對於他自然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可以繼承自己的宏圖偉業。

第三個原因呢,我們大家都知道古代是嫡長子繼承制,劉禪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自然就是嫡長子。而且因為劉禪的年齡也是比較合適,另外的兩個兒子在當時年齡都是比較小,還不能承擔這個責任,而且劉備也是擔心出現因為君主年齡太小需要輔佐,從而出現他人操控朝局的場面,劉備戎馬一生,辛苦打下的江山,自然不願意看到它落到別人的手裡。

所以,雖然在當時劉禪還沒有具備這個能力,劉備也只能把這個皇位傳給他。而且,在當時諸葛亮也是一直輔佐於劉備左右,劉備也是希望諸葛亮可以多多提攜劉禪。當時劉備也是詢問了諸葛亮,諸葛亮告訴劉備說,劉禪天資聰穎,為人寬厚,適合當君王。

劉備一直對諸葛亮的話都是深信不疑的,當然是選擇相信諸葛亮。而另外兩個兒子呢,心胸沒有劉禪大度,如果讓他們其中之一繼位,勢必會處處制肘諸葛亮,使得漢朝更快的滅亡。

劉禪雖然才能不及,但是和劉備一樣,對諸葛亮的話一直都是深信不疑,而諸葛亮我們知道在治理國家、行軍打仗這方面的才華無人能及,所以有了諸葛亮的輔佐,即使劉禪本身能力不夠,也可以將國家治理的非常好。但是,到了後期,劉備死後,劉禪聽信了身邊小人的讒言,越來越放縱自己。

即使諸葛亮在一次出徵前留下了《出師表》,字字箴言,想要勸誡劉禪,無奈當時的劉禪已經被小人所操控,聽不進去任何勸誡,為時晚矣。所以也是讓漢朝走向了滅亡的結局。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哦。

相關焦點

  • 歷史解說:劉備託孤諸葛亮的原因是什麼?
    劉備臨終時,字字真誠,句句感人,讓諸葛亮輔佐劉禪,至死都沒有忘記「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任。劉備是看著阿鬥長大的,阿鬥幾斤幾兩,劉備非常清楚。老來得子的劉備,對劉禪的教育一直更偏向溫室保護。生逢亂世,阿鬥卻被保護的過於懦弱,他一個人根本就挑不起治理好蜀國的大任。劉備因此對著諸葛亮說說過,萬一阿鬥不行的話,諸葛亮要隨時頂上去,可以自立為帝,光復漢室。大家是否思考過,劉備為什麼要這樣說?
  • 品三國:永安託孤,劉備真的願意放棄劉禪而將蜀漢交給諸葛亮嗎?
    品三國:永安託孤,劉備真的願意放棄劉禪而將蜀漢交給諸葛亮嗎?文|芳菲盡方盛開品鑑真實三國,閱讀百味人生,且看歷史的真相所在。在三國中,有這樣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那就是劉備永安託孤諸葛亮。這些君主包括劉備都是想著儒將保證自己家族的統治能夠長久下去,自己的子孫如何能夠萬代連綿不絕。這是歷朝歷代君主的共性。而劉備也不例外,作為蜀漢君主的他肯定是有私心的。就算劉備真的是想將自己的江山社稷交給諸葛亮,那麼諸葛亮也沒有膽子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 太子劉禪的三位心腹:兩人和諸葛亮齊名,一人鎮守一方!
    對於擔任太子中庶子這一官職的司馬懿,自然可以稱之為曹丕的心腹了,司馬懿不僅輔佐曹丕即位稱帝,還成為魏文帝曹丕的四位託孤大臣之一。而就本文所要說的後主劉禪,其還在太子時期,也擁有了三位可以稱之為心腹的屬官。對於太子劉禪的三位心腹來說,伴隨著後主劉禪的即位,日和都成為蜀漢的朝廷大臣。其中,兩人和諸葛亮齊名,一人鎮守一方。
  • 李嚴假傳聖旨讓諸葛亮北伐功敗垂成,背後的主謀真的是劉禪?
    可諸葛亮和司馬懿雙方是怎麼做的呢?司馬懿有個好隊友,郭淮。在隴右地區已經沒有糧草(都被諸葛亮搶了)關中支援的糧草一時半會到不了而糧草問題迫在眉睫的情況下,力挽狂瀾,從羌、胡人手上強行徵用糧草。諸葛亮遇到的卻是豬隊友李嚴,上策中策下策都不選,偏偏要假傳聖旨,迫使諸葛亮倉促退兵,第四次北伐功虧一簣。其實即使李嚴真的不敢實行上策,理由在於江州兵如果貿然出動,恐怕反覆無常的東吳會偷襲。
  • 劉備臨死前想讓諸葛亮繼位?把劉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一讀,真相...
    大家都知道,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好不容易做了三年皇帝,結果夷陵大敗後病死白帝城。長久以來,很多人對劉備白帝城託孤產生疑問,既然劉備知道劉禪不堪大用,為何不把皇位直接給諸葛亮?
  • 為何曹操後代能力出眾?劉備和諸葛亮卻很差勁,專家:與其母有關
    劉備和諸葛亮卻很差勁,專家:與其母有關引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從古至今,上到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每位父母都想望子成龍,而在民間有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 劉備要為關羽報仇,諸葛亮百般阻撓,事後才明白諸葛亮的為何勸阻
    張飛也是無法忍受關羽被殺的事情,想要儘快為他報仇,讓人在三天內造出十萬副的白盔白甲,這顯然是無法完成的,負責的範強和張達還受到了張飛的毒打,二人心中自然會有不快。二人在張飛喝醉了之後,將張飛給殺了。兩位兄弟都沒了,劉備難以忍受這打擊,當即就要踏平東吳。在關羽死之後,就有意要掃平吳國,遭到了諸葛亮和趙雲等人的阻攔,當前對於蜀國來說是困難的時期,一旦下錯一步棋,就全盤皆輸了。諸葛亮甚至以死相威脅,讓劉備放下東徵的想法。
  • 諸葛亮是運籌帷幄的權臣,為什麼不取代劉禪呢?有實力而無野心
    諸葛亮也深感知遇之恩,獻上了三分天下之計,勸說劉備先奪下荊州、益州,再謀取天下,恢復漢室。劉備深以為然。諸葛亮因此頗受敬重,引起了關羽、張飛的不滿。劉備卻說,「我有了孔明,猶如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什麼了。」如此敬重,可見一斑。諸葛亮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才有了後來的六出祁山、五伐中原。
  • 劉禪給諸葛亮蓋了一座廟,卻惹來一場麻煩
    三國時期良臣勇將燦若群星,其中最耀眼的一顆,當屬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國之中,以劉備的起點最低,一度靠編草蓆賣草鞋為生,但他卻能從一個落魄至極的窮漢,變身為地方數千裡、雄兵十餘萬的一國之君,第一功臣當屬諸葛亮。正是在諸葛亮竭忠盡智的扶持輔佐下,劉備才打下一片錦繡江山。諸葛亮最為可貴之處有兩點,一是他的傑出才幹,二是他的無與倫比的忠誠度。
  • 劉備之子這個身份,之於劉禪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劉禪這位人物,在小編的心目中就是一個非常悲劇的人物。雖然說在那個時代,他也曾經短暫的擁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力,但實際上他從來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無論是在現在還是過去,有些人其實天生就不適合成為一位領導者,劉禪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 三國一共有11位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是劉禪,最短的又是誰?
    在三國這短短60年間,竟然出現了11個皇帝,而在這其中,竟然有一直被後人譏笑扶不起的阿鬥劉禪。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又是哪位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究一下。三國時期的曹魏皇帝,老曹家出了最多的皇帝,總共5個,由於種種原因都是短命皇帝。首先是曹丕。曹丕篡漢於220年,建立魏國,並由此開啟了三國時代。
  • 群臣要給諸葛亮立廟,劉禪堅決阻攔29年,1757年後才能懂他的無奈
    與此同時,他們還為此與劉禪做出了妥協,也就是說,不在成都給諸葛亮立廟,而是將廟立在沔陽。而這一次,劉禪不再堅持己見,而官方諸葛亮廟,終於在沔陽樹立了起來。看到這裡,許多人都會感到疑惑。劉禪一向尊敬諸葛亮,甚至「以父事之」,為何在為諸葛亮立廟這件事上,變得如此固執和執拗?
  • 劉邦、劉徹、劉秀、劉備、劉禪,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首先,這五人的共同點:1、都姓劉;2、都做了皇帝;3、都是出了名的人物。其次,這五人都是什麼關係?五人的關係有遠有近,家世淵源也橫跨數百年歷史,每人身上都有很多有趣故事。1、劉邦比如「鴻門宴」、「楚河漢界」、「四面楚歌」、「出爾反爾」、「功臣功狗」等等一些列千古流傳的典故2、劉徹劉徹,漢武帝的名字,西漢第七位皇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之子,劉啟是漢文帝劉恆之子,劉恆是漢高祖劉邦之子。得出結論:劉徹是劉邦的曾孫。
  • 劉禪娶了張飛2個女兒,為何看不上關羽的「虎女」?真相太扎心!
    張飛的兩個女兒先後嫁給劉禪,又都被封為皇后。關羽其實也是有女兒的,孫權曾經派人來荊州提親,被關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給懟了回去。為何劉禪連娶張飛兩個女兒,反而對關羽的「虎女」不感興趣呢?劉禪先後娶了張飛兩個女兒
  • 劉備基業二世而亡,除了劉禪壽命太長,還因為季漢小朝廷有三大弊政?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稱劉備集團為「蜀」,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劉備一直以大漢正統自居,而且這一說法在當時也是得到承認的:西漢、東漢、季漢一脈相承,就連《三國志》作者陳壽,也在不經意間承認了季漢的存在,《三國志·卷四十五》用一大半篇幅摘錄了楊戲的文章,而楊戲那篇文章,就叫做《季漢輔臣傳》。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到底是啥?
    劉封,本是劉備養子,在劉備集團年輕一代將領中算是比較出眾的一位。然而在襄樊之戰時,由於未曾自上庸發兵援助關羽,坐看關羽敗亡,最終被劉備處死!而劉備在做出處死劉封的決定之前,其中有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點,便是得到了諸葛亮的強烈建議,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才下定決心處死劉封!
  • 劉備留下遺言,「君可自取」,真的是要諸葛亮取劉禪而代之嗎?
    劉備留下遺言,「君可自取」,真的是要諸葛亮取劉禪而代之嗎?這一句話讓後世糾結很很長時間,這句話的意思真的是要諸葛亮取代劉禪,然後讓諸葛亮他自己做皇帝嗎?當然這個說法並不完全符合邏輯。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劉備給劉禪準備了兩個託孤大臣,一個是諸葛亮,另一個是李嚴,兩個人的權利的平等的,而且當時諸葛亮既沒有軍權,也沒有完全掌控住蜀國的朝政,那麼諸葛亮該問也取而代之呢?
  • 劉備養子劉封的身世之謎,以及劉封在劉備集團的重要地位
    《三國志·劉封傳》載「劉封者,本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封為子。」這兩句話分別介紹劉封的本家以及被劉備收養的原因。後一句很好理解,劉備到荊州投奔劉表時,因為常年顛沛流離,一把年紀還沒有兒子,所以收養劉封為子。
  • 諸葛亮北伐,為何不願派趙云為先鋒?
    蜀國經過了夷陵之戰已經元氣大傷,而且北伐之際的西蜀人才匱乏,五虎將中的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已全部作古,僅存常山趙雲這一顆碩果。縱觀蜀國40多年來的所有武將,其中只有五虎將、魏延以及後來的姜維可以算一流武將。第1次北伐時,起初姜維還未投降,蜀只有魏延、趙雲2位一流猛將,因此這2人應該是諸葛亮北伐的左膀右臂。
  • 諸葛亮如果一統天下,他會除掉劉禪自立嗎?聽聽曹操如何說
    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一直把持著蜀漢朝廷大權,後主劉禪幾乎就是一個擺設,凡是重大事務都要由諸葛亮來決斷。有不少人都認為,就是因為諸葛亮的專權才導致了劉禪的懦弱。諸葛亮一生為蜀國盡心盡力,六次北伐,最終累死在北伐途中。諸葛亮如果一統天下,他會除掉劉禪自立嗎?聽聽曹操如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