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劉備,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劉備出生於劉備出生於沒落的漢朝皇室世家,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論輩分是漢獻帝的族叔。是蜀漢王朝的建立者,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有關劉備的故事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等。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當年因為志氣相投,想要共同幹出一番大事業,於是以酒為盟,對天起誓結為異性兄弟,這兩人為後來劉備打下江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那另外一個三顧茅廬也說明了,劉備不僅是一個莽夫,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而三次拜訪,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有一絲一毫的懈怠,正是這份禮賢下士的精神打動了諸葛亮,成為了劉備的軍師,一路過關斬將建立漢朝。
劉備一生有四個兒子,分別為:劉封、劉禪、劉永、劉理。連在一起就是「封禪永理」,也是代表了劉備想要一統天下的願望。那劉備有四個兒子,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資質平庸的劉禪呢?
第一個原因劉封並不是劉備的親生兒子,而是劉備收養的一個孩子,最後也是因為背叛了劉備,落得了一個非常悽慘的下場。
第二個原因呢,因為劉禪的母親甘夫人是劉備非常寵愛的一個女人,她生性善良,品行單純,劉備對她一直是寵愛有加,所以對於她的兒子自然也是另眼相待。而且因為劉禪是劉備的第一個親生兒子,劉備對於他自然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可以繼承自己的宏圖偉業。
第三個原因呢,我們大家都知道古代是嫡長子繼承制,劉禪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自然就是嫡長子。而且因為劉禪的年齡也是比較合適,另外的兩個兒子在當時年齡都是比較小,還不能承擔這個責任,而且劉備也是擔心出現因為君主年齡太小需要輔佐,從而出現他人操控朝局的場面,劉備戎馬一生,辛苦打下的江山,自然不願意看到它落到別人的手裡。
所以,雖然在當時劉禪還沒有具備這個能力,劉備也只能把這個皇位傳給他。而且,在當時諸葛亮也是一直輔佐於劉備左右,劉備也是希望諸葛亮可以多多提攜劉禪。當時劉備也是詢問了諸葛亮,諸葛亮告訴劉備說,劉禪天資聰穎,為人寬厚,適合當君王。
劉備一直對諸葛亮的話都是深信不疑的,當然是選擇相信諸葛亮。而另外兩個兒子呢,心胸沒有劉禪大度,如果讓他們其中之一繼位,勢必會處處制肘諸葛亮,使得漢朝更快的滅亡。
劉禪雖然才能不及,但是和劉備一樣,對諸葛亮的話一直都是深信不疑,而諸葛亮我們知道在治理國家、行軍打仗這方面的才華無人能及,所以有了諸葛亮的輔佐,即使劉禪本身能力不夠,也可以將國家治理的非常好。但是,到了後期,劉備死後,劉禪聽信了身邊小人的讒言,越來越放縱自己。
即使諸葛亮在一次出徵前留下了《出師表》,字字箴言,想要勸誡劉禪,無奈當時的劉禪已經被小人所操控,聽不進去任何勸誡,為時晚矣。所以也是讓漢朝走向了滅亡的結局。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