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首描寫蘭花的詩詞,不與桃李爭豔,不畏浮雲遮眼,我自芬芳

2020-12-19 小馬讀詩詞

蘭花,是中國的名花之一,自古以來備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喜愛,「梅蘭竹菊」被譽為四君子,因其品質高潔,質樸文靜,淡雅清新,蘭芝平凡清香,樸素的外表下卻孕育內心的芬芳,「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窮困而改節」,文人講究的修身立德與蘭花的高潔質樸不謀而合,因為蘭花的含蓄之美很符合國人的欣賞水平,因此千百年來蘭花受到無限的熱愛和追捧。

每年的三四月間,山林之間便逐漸散發出蘭草的幽香,沁人心脾,那一簇簇的蘭草花,將縷縷清香灑在山林中。細長的枝葉,鋒利的邊緣,青綠的顏色,較弱的花朵,蘭花仿佛一個文靜內斂的女子,不懼風吹雨打,不怕土地貧瘠,靜靜佇立著。

小馬挑選了九首描寫蘭花的詩詞,靜待芳香,與君同賞,和大家一起沉浸在蘭花的清香之中,歡迎大家拾漏補缺。

《古樂府·蘭草自然香

兩漢: 佚名

蘭草自然香,生於大道旁。

要鐮八九月,俱在束薪中。

——蘭花之香,不擇出身,不問世事,靜待花開花謝,順其自然,只為在那一刻站好自己的崗,散發出自己的香。待到花謝時,和茅草一起成為燃料。蘭花一身仿佛一個獨行者,紅塵瀟灑,我自前行,做好自己,莫問前程。

《點絳唇·蘭花

宋代: 姚述堯

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

鳳簪斜倚,笑傲東風裡。

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風細,國人爭媚,不數桃和李。

——蘭花能進大雅之堂,能處幽暗山林,不怕雨打風吹,不懼電閃雷鳴,笑傲一生,千篇一律的外表下卻隱藏一顆不甘落寞、富有內涵的心。不爭不搶。不媚不俗,以靜香制美豔,不因顏色動人,只為一縷幽芳。

《蘭花

宋代: 易士達

春到蘭芽分外長,不隨紅葉自低昂。

梅花謝後知誰繼,付與幽花接續香。

——春回大地,蘭花生長,不豔羨桃紅柳綠,不顧影自伶,生就別具一格,何必與其他比較。蘭花似梅,暗夜幽香,芬芳不斷,不以外形打動人,不以顏色吸引人,唯有那一縷縷芳香宣示蘭花的存在,蘭花的香,在內不在外,人亦是如此。

《蘭花》

宋代: 楊萬裡

雪徑偷開淺碧花,永根亂吐小紅芽。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

——在寒風冰雪中偷偷發芽,不懼環境的艱苦,綻放出紅色的小花,生來就沒有桃花梨花的奼紫嫣紅、如沐春風。但名聲卻在文人雅士中間廣為流傳,蘭花也成為他們家中的座上賓,深受文人們的喜愛。

《題鄭所南蘭

元代: 倪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悽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秋風寥落,蘭花逐漸枯萎,綠色的枝幹也逐漸變身為茅草一般,江南一片孤寂蕭索,生機頓失。只有忠誠為國之人仍然忠心所向,用眼中如泉的淚水和筆中的墨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操。每個時代都不缺少蘭一樣的忠貞之士,如嶽飛、文天祥、鄭成功。

《蘭花

明代: 文嘉

奕奕幽蘭傍砌栽,紫莖綠葉向春開。

晚晴庭院微風發,忽送清香度竹來。

——幽蘭生香,迎春使者,紫色的莖幹和綠色的葉子向著春天綻放,帶給人無限的遐想。晚來一陣風,突然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不已,穿過竹叢來到身邊,這意外之喜是蘭花的饋贈。

《蘭花

明代: 張天賦

碧影搖階春晝長,天然靈卉異群芳。

東風真解幽人意,時遞清香入講堂。

——學堂,樹影,暗香,春天的太陽在庭院中留下一道道影子,蘭花是最天然最特別的花卉,不同於其他花朵,與東風相和,與天時相應,獨自芬芳。

《題畫蘭

清代: 鄭燮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鬥群芳。

——山中的蘭花,一叢叢,一株株,星羅棋布,品德自高尚,堅貞不屈,清香浮動,何必去和百花去比爭奇鬥豔呢。誠如古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這就足夠了。

《題畫蘭

清代: 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蘭花生長在山頂的巖石上,土層很薄,只有深深的紮根在石頭縫中,才能吸收到營養,借天時地利,散縷縷幽香,濃烈而芬芳。從來不去關心腳下翻滾的浮雲,不去理會喧鬧的世俗,管它幾時來又幾時去,與世無爭,靜謐濃香。

相關焦點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高瞻遠望,就不用畏懼浮雲遮眼
    世人都知道這一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兩句可謂是千古名句,但詩的前兩句,同樣也是詩的精華之所在。詩的第一句就將飛來峰的地勢描寫了出來,「飛來山上千尋塔」,飛來峰上有千尋高的塔,「千尋」一詞,用了誇張的手法,足見山之高,地勢之險峻,同時又用這句來表達自己的起點很高。
  • 描寫桃花的詩詞30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描寫桃花的詩詞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1、夭紅過眼隨榮謝,菊秀蘭香自佔春。____王汝舟《詠歸堂隱鱗洞》2、又有牆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____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5、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____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6、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____黃圖安《閒詠二絕》7、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
  • 專描寫美女眼、發、貌、形、姿、語、歌、情、性、氣質的詩詞
    專描寫美女眼、發、貌、形、姿、語、歌、情、性、氣質的配圖詩詞長山說 :原創作品(敬請關注、謝謝)卜算子急瀑飛來披肩上,飄去遮裙痕。嬌嬌襯託倩,影影正照人。嫻淑柔柔波說語,瀟灑甩青春。卜算子三、容貌美圓月芙蓉面,冰肌玉骨精。
  • 五首讚美蘭花的詩,你喜歡哪一首?
    蘭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我們通常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如「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 九首詩詞話春水: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塘
    九首詩詞話春水: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塘1.溶溶春水浸春雲,碧琉璃滑淨無塵。出自宋·歐陽修《浣溪沙》。溶溶,指水面浩大的樣子。詩句描寫浮雲倒映於春水之中、春水碧綠一塵不染的景象。2.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出自宋·蘇軾《望江南》。壕,護城河。詩句描寫春水繞城、花開滿城、春雨如煙的景象。前句言「半壕」,而不言「滿壕」,意在突顯春水不大,以與後句「煙雨」呼應。同時說「半壕」,在對仗上也為了在句內與「一城」相對。
  • 九首唯美落日詩詞: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九首唯美落日詩詞: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1.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出自唐代賈島詩《暮過山村》。這首詩描寫出夕陽中,天氣昏暗的陰森恐怖的景象。2.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唐代李白詩《送友人》。那飄蕩的雲朵,好像知曉遊子的心意,遲遲不去的落日,就像有著感情一樣,依依不捨。3.
  • 讀詩|雲賞花3:蘭——縱使無人亦自芳
    ……(難以盡舉,有意之人可以另行查找)繁花爭豔時,蘭花常獨立開放在山澗懸崖,與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豔縱使無人欣賞亦獨自芬芳。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康熙帝先寫蘭花的姿態婀娜,花開時嫋嫋婷婷,枝葉修長,清風徐來即便是在山谷裡也能將其清香送出很遠,無法遮掩。不因大詩人屈原紉取為佩而自抬身價,縱使開在無人欣賞之處,它亦自芬芳。在詩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難以遮掩,就像高潔之人的品性自會外顯。
  • 最美蘭花古詩詞,不以無人而不芳
    蘭花,屬草本植物,品種繁多,花型千萬,別名蘭草、幽蘭、山蘭等,有紅、黃、綠、紫、青、白顏色, 是中國花卉「四君子」之一,其清淡的花香,冷豔的芬芳,質樸而聖潔,是高雅志士的代稱。正所謂「幽蘭不是尋常草,長葉叢叢紫花小」。
  • 從鄭板橋這三首詩,看蘭花的君子氣質
    已成行,表示山野裡蘭花之多,隨處可見。也指每一棵蘭草的花杆眾多。它們不是像桃李一樣生長在房前屋後,花大而紅豔,處處顯示自己。蘭草花沒有碩大的葉子和花瓣,它素淨淡雅,端莊俊秀,有王者之香。任外界條件怎樣變化,蘭花始終保持堅貞的氣節。
  • 九首描寫漁翁的優美詩句,讓場景不在疏遠,讓意境不在闌珊
    歷代文人也因此創作出無數優美的詩詞,漁翁和垂釣的場景刻畫的栩栩如生,來源生活而高於生活,被深深的鑲嵌在歷史文化長廊中。十首詩詞展現不同風格的漁翁形象,感悟歷代詩人才子筆下的漁翁形象。——一個日常的生活場景的描寫,將漁翁的形象展示的淋漓盡致,寄情山水,放歌田園,身無長物,不懼明天,不念過往,看雲捲雲收,白雲蒼狗,平平淡淡也是真。
  • 他用九首詩詞寫出一生的心境,是亂臣賊子還是千古名相?
    「 也有人讚譽他是千古名相,誠如黃庭堅所言:餘嘗熟觀其(王安石)風度,真視富貴如浮雲,不溺於財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更被梁啓超譽為:若乃於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意思是說從夏商周到現在,四千多年歷史中,王安石堪稱古今第一完人!
  • 「幽蘭香風遠」蘭之猗猗,揚揚其香,十二首經典詠蘭詩詞欣賞
    中國人對蘭花情有獨鍾,歷來把它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賦予蘭花的花語為: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人們欣賞蘭花生於幽谷深林,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豔,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並將它與「梅、竹、菊」合稱為「四君子」。
  • 九首詩詞,寫盡人生百般滋味、千古情愁
    今天,跟大家分享九首詩詞,聊聊那些年我們曾經歷過的人間滋味,亦或還未曾歷經過的情愁。1. 情之況味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 九首描寫青蛙的詩詞,聽取蛙聲一片,青草池塘處處蛙,你喜歡哪首
    停下腳步,遙看池塘周邊,慢慢傾聽這些亂而不雜的聲音,呱呱呱,這些調皮的小傢伙,耐不住冬天的寒冷和早春的寂寞,早早的就閃亮登場,一鳴驚人。在這沒有春季過渡就直接到夏季的時節,天氣慢慢轉熱,草木生長,樹枝發芽吐綠,一池被春水吹皺的湖水,沒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哲理,有的只是剛脫下毛衣就穿上短袖的現實,能給人最大興奮的可能就是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呱噪不休,歡快興奮的叫喊著,不懼春雨東風,不管烈日狂風,我自逍遙的生存法則讓它們獲得自在和率性。
  • 區教研中心: 特色教育催生百花爭豔 公益課堂潤得桃李芬芳
    特色教育催生百花爭豔,公益課堂潤得桃李芬芳。暑假期間,區教育研究中心「用心辦教育,用愛促文明」,發揮教育系統自身優勢,多措並舉,積極組織教育系統文明志願者開展系列活動。 7月25日起,教研中心少年宮組織開展以「快樂暑假 伴我成長」為主題的暑假公益課堂活動,開設了聲樂、美術、書法、舞蹈、表演、器樂等豐富多彩的課程。
  • 九首經典的重陽節詩詞,佳節又重陽,勿忘念親恩
    關於重陽節的經典詩詞也很多,有思念,有傷感,也有對生活的希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關於重陽節最著名的詩詞,說出了所有人在重陽節時思念家鄉與親人的感情。
  • 九首描寫愁情別緒的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生苦短,不如意開心之事十之八九,因此愁情滿腹也成為心情的常態和固定軌跡,因為心有所思而發愁,因友人離別而發愁,因為情人離去而發愁,因為壯志難成而發愁,因為睹物思人而發愁,因家國毀滅而發愁……,古人之愁何其多也,愁不勝愁,煙波江上使人愁,大好河山看不足也令人愁,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愁緒點點通。
  • 悼李敖,讀李敖:不畏浮雲遮望眼
    此公為擴張業務,到臺北開了分店;兩船貨品運到臺灣,時局突變,他回不去了。從此,分店變成總店,「胡開文」浮海到中原以外的孤島,墨守成規了。在孤島上,胡漢文擁有中原文化的存貨,老店新開,也風光一時。我念大學時,正是他業務鼎盛的時代。他的文房四寶,我是買不起的,不過可以進去參觀。參觀之時,牆上的一張條幅深深地吸引了我。
  •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懷瑾若瑜,桃李芬芳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懷瑾若瑜,桃李芬芳韓愈是唐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今河南省人士,但是由於他常常以古時昌黎縣的韓氏自居,所以被人們尊稱為韓昌黎。韓愈父母早亡,由其兄嫂撫養長大。但即便如此,韓愈依然不改性情,堅持自我,不追求財富權利,而是忠於內心、忠於自己。韓愈為官時還特別關心百姓的疾苦。在任袁州刺史時,韓愈得知袁州當地有很多窮人因為生活拮据,不得不將自己的子女送到富貴人家做奴隸。過了一定期限,他們如果不能用高價將子女贖回,他們的子女就會被權貴買去,終身為奴。到任刺史以後,韓愈就開始設法替窮人贖回他們的子女,並把他們送回到父母身邊。
  • 百萬學子,精心授教,讀書育人,桃李芬芳
    百萬學子,精心授教,讀書育人,桃李芬芳。喜得天下繼世長。精神朗,中華有後人,萬代輝煌。詩詞作者:趙立凡,江蘇宿遷市人,原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高級記者,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央電視臺書畫院原院長、央視網原總顧問,中華詩詞學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