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筆直的西姜寨大道 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2016中國最美村鎮評選西姜寨榮獲生態獎 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西姜寨千人盤鼓慶中秋 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西姜寨鄉「七室一廣場」文化廣場 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西姜寨鄉整潔的街道 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序言
蝶變
一棵樹,栽出了紅豆杉之鄉,也栽下了群眾的希望——
過去的一年,開封市祥符區西姜寨鄉栽種下了珍稀樹種紅豆杉180餘萬棵,遍布全鄉大大小小的街道兩旁;同時,栽種金葉複葉槭30萬棵,柳樹15萬棵,月季50萬棵,櫻花1.5萬棵,海棠2萬棵,紅葉石楠6000棵,紫薇50萬棵,沿生態走廊,栽種果木樹8萬餘棵;
一條道路,修出了群眾百姓的致富路,更修出了幹群之間的「連心路」——
過去的一年,為方便群眾出行,優化生活環境,西姜寨硬化村內道路65公裡、連村道路48公裡、人行道16000平方米,維護修整縣道路肩16公裡、鄉道路肩62.1公裡、村道路肩1270公裡;
一盞路燈,點亮了回家的路,也點亮了群眾的心燈——
過去的一年,為了讓群眾夜晚出行方便,西姜寨全鄉31個村安裝路燈5000餘盞;
一個盤鼓,敲出了喜悅,也敲響了群眾幸福的生活——
目前,全鄉31個村委,村村都有盤鼓隊和文藝宣傳隊;
一座黨群綜合服務體,服務了群眾,也收穫了民心——
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全鄉新建提升了10個村委的黨建綜合服務站,新修了10個群眾文化娛樂廣場,修建10所黨群綜合服務體,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
一條西乾渠,修通了水道,也修出了西姜寨全鄉人民的「精氣神」——
5天時間,全長24公裡的西乾渠完成打造提升;
一年來,全鄉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整破舊圍牆30萬平方米;新建水衝式廁所18個,修建下水道8000米;為營造和諧文明氛圍,豐富群眾娛樂生活,全鄉粉刷照白牆壁40萬平方米,以「禮、儀、孝、廉」為題材,繪製了約26萬平方米的文化牆,懸掛標語6000多條(幅)。
這就是西姜寨的「七個一」精神。
「港區後花園、開封小深圳、祥符橋頭堡」,這是2015年開封市委市政府、祥符區委區政府對西姜寨鄉發展的主要定位。過去一年,西姜寨鄉全鄉幹群上下一心,在發揚「七個一」精神的過程中,實現了從原來全市倒數到美麗鄉村建設模板的蝶變。
一年來,西姜寨鄉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指導下,從之前的髒亂差,變成了「潔淨美」;從之前幹群關係的疏遠,變成了現在的「魚水之情」;從之前的商人不願來,到現在的投資項目紛紛落地;從往年疾病多發到疾病減少。西姜寨鄉這片熱土的巨變見證著一句話: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2016年7月27日,由全國70多家廣電媒體主辦的2016「中國最美村鎮」評選活動首輪投票結果揭曉,西姜寨鄉以得票數全國第一的排名,強勢入圍「2016中國最美村鎮」;第二輪投票,西姜寨再次以三個埠全國第一的排名,領跑50家村鎮評選;
2016年9月14日,西姜寨鄉「迎中秋·慶豐收」千人盤鼓展演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向全國觀眾傳遞了「慶豐收、迎中秋」的喜悅,也展現了中原文化的厚重和西姜寨人民的淳樸;
2016年9月27日,一場陣容強大的豫劇祥符調尋根演唱會在祥符區西姜寨鄉文化廣場上演,關靈鳳、石磊、虎美玲、王素君等10餘位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齊聚豫劇祥符調發祥地之一西姜寨;
2016年11月26日,2016中國最美村鎮評選頒獎典禮在廣東江門市舉行,西姜寨鄉以一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榮獲2016「中國最美村鎮」生態獎。
…………
這就是一年大變樣的西姜寨,一年的時間,流下了無數西姜寨幹群的汗水,也見證了西姜寨全鄉7.2萬名群眾的凝聚力。這種幹勁,感動了西姜寨大地,也感動了見證西姜寨「蝶變」之路的全體幹群。
擼起袖子加油幹——
幹部鄉親齊上陣,一年時間換新顏
一年時間,經過西姜寨幹群的大幹苦幹,人們印象中那個「地處偏遠、道路坑窪、經濟落後、環境髒亂」的西姜寨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交通便利、道路平坦、幹群幹事創業精氣神兒高漲、全鄉遍布名貴樹種紅豆杉、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紛至沓來」的西姜寨;
一年時間,鄉黨委政府幹部領著村委幹,村委幹部領著黨員幹,黨員帶動群眾幹,西姜寨鄉全鄉上下擰成一股繩,讓西姜寨從倒數第一迅速步入全區前列;
一年時間,西姜寨的每一項工作,既錘鍊了幹部隊伍,又凝聚了全鄉民心,這讓「西姜寨精神」「西乾渠精神」有了靈魂,讓基層黨建牢牢紮根。
一年時間,西姜寨幹部之間的關係從之前的疏遠,轉化為「魚水之情」。西姜寨每一次大的生態建設——西乾渠、郭馬線、水扇線、開尉路、西乾渠高寨分幹,都有群眾的身影。一年來,西姜寨建設過程中,群眾志願服務就達到了200萬人次,僅此一項,就為西姜寨全年節省人工開支至少1億元;
一年時間,一位基層經驗豐富的六旬老幹部,僅戰區就來回調動了多個,從家中父親病重到去世,其間工作從未落下,他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這一年來,補了在西姜寨鄉工作幾十年的累,但是值,很值!」
一年時間,西姜寨鄉幹群大幹、苦幹,讓「港區後花園、開封小深圳、祥符橋頭堡」「全面推進全域生態全域旅遊」這個定位一天天變成現實。
打造「港區後花園、開封小深圳、祥符橋頭堡,全域生態」,這不僅是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整體定位,更是西姜寨鄉黨委、政府班子向全鄉7.2萬群眾作出的承諾。
為快速實現西姜寨蝶變,過去一年中,鄉黨委政府在充分調查徵求民意的基礎上,調整了10多名村委村幹部,選拔出了31名年輕、有幹勁兒的副支書。調研中,鄉黨委政府又發現鄉村的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居多,為了讓他們得到充分照顧,每個村委又配備了一名婦女主任。
通過幹部調整,調出了活力,調出了幹勁,調出了全鄉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西姜寨鄉大王村支書王社軍,在美麗鄉村建設進程中,把自己做大蒜生意的錢拿出來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上。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願意這樣去做的時候,他說:「我做生意掙錢了,要把自己這份成果和村裡的群眾一起分享,這種分享的快樂,幹著就起勁!」
年過七旬的老人申顏萍放棄城市安穩的生活,用畫筆,義務為自己村莊的牆壁畫上了美麗的圖案;做了乳腺癌切除手術的小尹口婦女主任劉廣麗堅持一線,成為一名出色的宣傳員和戰鬥員……
在西姜寨鄉,每一位幹部的心裡都深深鐫刻著兩個字——「責任」,血液裡都流淌著兩個字——「擔當」!
看到鄉村幹部為建設村莊舍小家為大家,各村黨員、群眾及退休工人教師等,也紛紛加入到「美麗鄉村」建設的行列,一場美麗風暴遍及西姜寨角角落落。
拄著雙拐、年近七旬的大王村群眾,走路蹣跚、年近七旬的小尹口群眾,放棄城市生活、回到家鄉支援建設的六旬仇店村群眾……面對西姜寨鄉這場「美麗鄉村」建設戰役,都眾口一詞:「雖然幹活比不上年輕小夥子,但是覺悟還是有的。我們只想通過行動,給年輕人起一個帶頭作用。」
西姜寨「美麗鄉村」的建設,拉近了幹群關係。有群眾坦言:「之前領導來村裡,我們都是拉著領導的車門不讓走。因為有問題需要他們解決。現在領導到我們村裡來,我們都是拉著他們的手不讓走,因為光想和他們多說說心裡話,嘮嘮家常。」
擼起袖子加油幹——
黨建工作不爭論、重實幹
不爭論,重實幹。
在西姜寨「美麗鄉村」建設中,「癱瘓」了18年的仇店村村委班子強有力地搭建了起來,建了支部。睡了18年的「癱瘓」村醒了!老上訪戶不再上訪,還主動交出多佔集體的50畝地,用於建設仇店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和農貿市場。
癱瘓了8年的史崗村,站起來了,群眾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一直停滯不前的劉莊村委,開始發力,群眾比趕超的勁頭,讓劉莊在全鄉的名次迅速前移。
這一年,對於外界來說,只知道西姜寨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許多人都在探討西姜寨迅速發展背後的原因;許多人都想弄明白一座原來偏僻落後,村容村貌極差的鄉鎮怎麼可能仿佛一夜間發生蝶變?
這一切,都能在「紮根基層,落實黨建」中找到答案。
幹部敢擔當、能擔當、勇於擔當,讓群眾能奉獻、願奉獻、無私奉獻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西姜寨鄉黨委書記李恆志表示。
通過耕好基層黨建這塊「責任田」,積極創新黨建工作機制,西姜寨鄉打通了黨員幹部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為了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解決群眾娛樂、購物、就醫不出村,西姜寨在全鄉十個村委試點率先修建了「七室一廣場」:即衛生室、超市、黨員活動幫扶室、文化娛樂室、黨員多媒體教室、愛心家園之家、便民服務站和群眾文化娛樂廣場建設。「七室一廣場」的修建,不僅滿足了群眾購物、就醫、政策諮詢、娛樂等一站式服務,還滿足了黨員活動開會、孤寡老人休閒娛樂、留守兒童遊玩等內容。
每天傍晚來臨,在西姜寨鄉各個「七室一廣場」上,群眾聊天、跳舞、敲盤鼓,一片生機勃勃的新農村景象讓人沉醉其中。
在服務群眾過程中,西姜寨提出全鄉1768名黨員佩戴黨徽,亮身份,信息上牆,時刻接受群眾監督,在全鄉叫響「我是共產黨員向我看齊」「我們面前無困難,困難面前有我們」等口號,確保群眾需要黨員的時候,第一時間都能尋求到身邊黨員的幫助。
同時,全鄉各村委顯著入口處設計樹立起「黨旗」牆,在每一座廣場上砌的一面宣誓牆,樹立了「十不十有」的黨建宣傳欄,時刻警醒著黨員:「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黨的旗幟在基層陣地上高高飄揚。
為了讓幹部的心真正沉下去,西姜寨開展了「四摸五進」活動。「四摸」即摸清貧困戶致貧原因;摸清村黨員生活狀況;摸清在外工作人員創業情況,力求創業成功人士支持家鄉建設;摸清村兩委收入具體來源與用途。「五進」即進黨員家門,了解黨員在分包到戶網格化的分包情況;進貧困戶家門,了解貧困戶致貧原因以及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進學校,關心下一代孩子成長,了解學校軟硬體建設,從而進一步教育質量;進超市,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讓群眾真正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進診所,了解醫療條件,提升醫療水平,讓群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全鄉鄉村幹部配備「民情日記」本,走訪民眾,做詳細記錄。這兩項工作,為全鄉打造全域生態之鄉夯實了群眾基礎。
為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管理,西姜寨將全鄉31個村委分成10個戰區,每個戰區配一名戰區長和一名包村幹部,成立督導組、為民服務隊。每天利用晨會的時間,全鄉將所有工作統一安排布置,由各戰區長組織包村幹部和村委落實完成,督導組負責檢查任務完成情況,隨時通報。各戰區、各村委將工作進展完成情況通過微信以圖片加數字的形式報告,督導組隨時通報督導結果,完成好的加分,差的扣分,每月將10個戰區,31個村委的得分情況在微信群裡公布。對於得分高、效果好的村委,鄉黨委政府組織落後村委觀摩學習,並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獎勵。一年的時間下來,通過這種戰區劃分、積分制管理,幹群的積極性,印證了這種方法的實踐意義。
目前,西姜寨鄉「美麗家園微信群」成員已達到495人,每天通過微信安排工作不低於六次,各戰區、村委進展匯報在1600條以上。通過戰區與戰區比,村委與村委比,加上村裡開展的街道與街道比,戶與戶比,在全鄉掀起了一波高過一波的建設「美麗鄉村」勞動競賽高潮。
僅用兩個月,全鄉幹群就把原來一個垃圾遍地、汙水橫流、雜草叢生、道路坑窪、橋梁損壞嚴重的鄉鎮,變成一個「一眼淨」「綠化、美化、亮化」為一體的美麗鄉村;
僅用一個月,全鄉幹群在全鄉栽下40多萬棵紅豆杉、30萬棵金葉複葉槭;
僅用6天時間,全鄉幹群在15公裡開港大道兩側900畝各150米的綠化帶,種上了金葉複葉槭,並保持了95%的成活率;
五天時間,一條全長24公裡的西乾渠整治工程,經過全鄉上下幹群共同努力整治完工;
一天一夜,一座近1200平方米的文化娛樂廣場宣告建成;
……
這就是西姜寨速度!
擼起袖子加油幹——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美麗鄉村」建設
「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終極目標。在美麗鄉村建設進程中,打造生態西姜寨,是西姜寨鄉視為重中之重,並一直在踐行的一項工作。
一年來,通過「美麗鄉村」建設的開展,不僅清除了群眾居住環境內的垃圾,而且清除了群眾心理上的灰塵。環境好了,群眾的健康指數也得到了提升。通過全鄉開展疾病調查問卷活動,我們發現,相比往年,2016年群眾各項疾病減少,健康指數得到了質的提高。
截至目前,西姜寨鄉已有多個高技術含量、高投資密度、節能環保、高附加值的項目,紛紛拋來「繡球」。多年缺乏項目支撐的西姜寨鄉,憑藉「美麗鄉村」建設,第一次嘗到了「招商選資」的甜頭:4000畝的中國開封祥符野生動物園、石文化產業園已經正式落地;「美麗鄉村」建設一村一品PPP項目、溫泉旅遊綜合體項目、中原國學文化產業園項目、美術學院項目、祥港農莊項目等一系列大塊頭的項目正在洽談。項目的洽談和落地,讓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及群眾致富,找到了一個有機結合的落腳點。
環境美了,西姜寨的歷史文化紛紛顯現出來——境內貫穿全鄉的千年河流賈魯河、千畝湖泊,不僅映襯了西姜寨鄉「北方水鄉」自然之美,更孕育了西姜寨鄉驚豔的人文之美。這裡是豫劇祥符調(蔣門)一派的發祥地,盤鼓文化根基深厚,民間傳統的手工藝虎頭鞋、扎風箏、剪紙、烙畫、抖空竹等民俗文化在這裡世代相傳、保留完整。
一把掃帚,掃美了鄉村,也掃沒了幹部心靈的灰塵——一年來,每天清晨四五點,就有1萬餘人拿著掃把清掃家園、投身「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展望未來,西姜寨鄉將緊緊抓住鄭州航空港建設、開封東部新城建設等重大機遇,圍繞「港區後花園、開封小深圳、祥符橋頭堡」「發展全域生態全域旅遊」的戰略定位,以爭創省級示範鄉鎮、打造「六宜」(宜居、宜業、宜商、宜行、宜文、宜遊)「美麗鄉村」為目標,團結帶領全鄉廣大幹群,一切立足於實,出實招、做實功、求實效,強力推「美麗鄉村」建設,鞏固基層陣地建設,為開創西姜寨鄉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河南日報 記者童浩麟 通訊員 王一堯 李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