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有趣的科學故事,幫你搞定孩子對世界的所有好奇!贈講解視頻

2020-09-05 詩享書局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對大千世界的疑問變得多了起來。有些問題我還能搞定,有些問題卻必須得翻閱資料才行。


毫不誇張地說,家裡關於科學知識的書,一堆堆的,但大多是從客觀敘述的角度來講述一個科學概念,對孩子來說吸引力不夠。涵蓋的知識面相對單一,涉及的內容要麼太簡單,要麼太深奧。


當看到東方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哇,科學有故事!》,我不禁眼前一亮,一下就被吸引了。



這套書是韓國教育部指定的科學輔導用書,其目的旨在讓2-6歲兒童、7—14歲的中小學生通過讀科學家的故事來認識一門科學,以及掌握這門科學的相關知識,書中的內容與現在中小學要求掌握的科學知識點相吻合。


此外,出版社還不惜重金開發了與整套書相配套的科學動畫講解視頻,讓科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更加立體,而且這些視頻是免費贈送的哦!



為什麼要推薦這套書?這套書最打動我的主要有以下七點:


1、故事+科學,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融入故事中,有趣又好懂


200位科學家的故事中,獲得中小學階段所涉及的全科科學知識點,讓科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在《動植物的故事》中,少年法布爾聽見樹上傳來蟬「知了,知了,知了!」的鳴叫聲,感到好奇,於是展開了對蟬的觀察。長大後,他依然對昆蟲抱有濃厚的興趣,並決定繼續研究昆蟲。


在《動物行為的故事》中,德國動物學家卡爾·馮·弗裡希看到蜂巢裡的蜜蜂們非常忙碌。它們在不停地運送花粉和蜂蜜。看到這一幕,弗裡希覺得很神奇:「難道它們有可以告知同伴哪裡有花蜜的方法嗎?」



他好奇不已,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動物之間是不是也能像人一樣進行溝通呢?於是,弗裡希就決定對蜜蜂的舞蹈進行研究。


親臨200位科學家的科學實驗,帶著好奇心與科學家一起探究思考,從困惑到思考,從發現到鑽研,再現科學發明、發現的誕生,讓你大呼過癮,形成科學思維習慣。



弗裡希反覆進行了數千次觀察和實驗。最終,發現了蜜蜂舞蹈的秘密。原來偵查蜂的舞蹈,是用來告訴蜂巢與花蜜之間的距離和方向的。另外,蜜蜂之所以進化出發達的「舞蹈語言」是為了在蜂巢等黑暗的地方,也能更有效地傳遞信息。



是不是覺得特別神奇,看似沒有想法和感情的蜜蜂,竟然也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弗裡希的發現,讓眾多科學家開始關注起動物語言來。

在《微生物的故事》中,親臨詹納的痘漿實驗現場,更好地了解牛痘疫苗的研發起源。


在閱讀每個科學家的故事時,科學家們的性格、喜好、鑽研科學的精神,都展現在孩子眼前。孩子不禁產生這樣的感覺:仿佛科學家和我一樣也是普通人,只不過多了對科學的執著探索和堅忍不拔的品格,我要向他們學習。這樣容易培養起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


2、漫畫+圖表,形象展示科學知識,讓閱讀的樂趣翻倍


書中的科學家形象都是根據真實的歷史照片進行創作的,一絲不苟,形象傳神。


構圖、色彩,以及細節的刻畫,都特別考究,給小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在和科學家對話。


勞倫茲的歷史照片

《動物行為的故事》中的勞倫茲


瑪麗 ·安寧的歷史照片

《恐龍的故事》中的瑪麗 ·安寧

而且,每一本書都有可愛的漫畫形象作為故事的主人公,講解科學原理,用圖表展示科學概念,讓科學原理變得簡單有趣,增加閱讀樂趣,輕鬆理解無處不在的科學知識,讓科學學習不再艱難。

在《微生物的故事》中,通過漫畫和圖表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示出關於病毒的相關知識,讓難懂的科學知識變得簡單容易理解。


微生物是憑空出現的嗎?古代人看到腐肉生蟲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抱有懷疑態度的巴斯德做了簡單又經典的鵝頸燒瓶實驗,證實了自己的想法。


初二生物也講到了著名的鵝頸瓶實驗哦!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第71-72頁


在《遺傳的故事》中,通過可愛的小狗、漫畫頭像、簡單的圖表,生動清晰地講解出關於遺傳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性狀,什麼是遺傳因子,什麼是顯性,什麼是隱性?



一張充滿童趣的圖講得清清楚楚,符合小讀者的認知水平。


初二生物的知識重點:基因顯性與隱性。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第25頁


有沒有覺得書中的小狗很nice呀。而且《遺傳的故事》中,還出現了可愛的玉米小姐姐呢,有他們的陪伴,會感受到無窮的閱讀樂趣。


3、閱讀周期長,串聯中小學必備的所有科學知識點


現在,教育部將小學科學課程的起始年級,從以前的三至六年級,調整為一年級。科學課由「啟蒙課程」,變成了「基礎課程」,與語文、數學的地位同等重要。


而且,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能夠最有效地綜合自然科學各個領域(如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和技術領域中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


整套書涵蓋了中小學生所需掌握的所有應學必會的科學知識點,更是覆蓋了初中生物、物理、化學、地理90%以上的內容。

▲《動植物的故事》涵蓋的科學知識點及對應的課本內容

而且,孩子在小學階段學好了科學課,對後續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比如,

人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植物的生長」一章中,種子、種子萌發、幼苗、莖的長高、開花、果實、植物生命周期中,各階段的特徵,需要的條件等生命科學是初一、初二生物課的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天氣」一章,人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地球的運動」一章中,晝夜交替,月相變化,都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溶解」一章,食鹽、麵粉、高錳酸鉀、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人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鐵釘生鏽,小蘇打與白醋的變化等內容,都是初三化學的重要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槓桿、滑輪、斜面、電和磁等內容都是初二物理、初三物理要學的內容。



如果孩子在小學時對這些科學知識有初步的學習,在初中學習這些內容就不會覺得很難。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學習探究這些問題,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科學能力,升入初中後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課程就相對容易些。


所以,這套書的閱讀周期真的是特別長,從親子共讀開始,到準備進入小學開始,一直到小學畢業,到初高中都可以覆蓋到。


4、豐富的跨學科綜合知識,多領域學習


人類發展離不開科學也不只有科學。從科學發展史中發現,科學從來不孤單,科學會融合各種綜合知識。


書中網羅各種不同領域的綜合知識,以科學史為基礎,將歷史、藝術、文學等各種各樣的文科性知識融入科學中,讓孩子學會貫穿文理的綜合型科學思考方式。

在《地球和月球的故事》中,講到科學的發展跟教會有著親密的聯繫。孩子可以感受到,科學的發展也充滿了坎坷,並非一帆順風。雖然在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但教會的力量依舊非常強大,處處制約著科學的發展。


在《宇宙旅行的故事》中《比登月早近100年的月球探險小說》這篇文章,講述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想像出來的一些科學技術,到了20世紀有很多變成了現實。


而且這些奇思妙想對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很多靈感。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孩子可以發現科學跟文學的密切聯繫。



5、用時間線展示科學史歷程,脈絡清晰


以時間線的形式,將從古到今縱向的科學發展史進行橫向串聯,讓孩子對所學知識從整體上進行回顧和認識,從宏觀上了解科學史,理解起來更加通透。


在《宇宙旅行的故事》中,科學時間線是這樣串起來的:

1957年,人造衛星的發散

1961年,載人人造衛星

1969年,登陸月球表面

1976年,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1998年,建立宇宙空間站

現在



這樣,宇宙旅行的科學史脈絡清晰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把握起來就容易多了,也更加直觀了。



6、作者均為科班出身,專業能力過硬


科普書的作者很關鍵,這套書的作者隊伍科班出身,專業能力過硬。


作者和插畫師功底紮實,均有相關學科專業背景,畢業於韓國公認的名牌大學: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漢陽大學、慶熙大學、弘益大學等,或為優秀的科學教師,並有相關科普圖書的寫作經歷。插畫師均是設計美術專業畢業,獲過各種大獎,並有作品出版。

這套書得到了華東理工大學教授、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王靈芝;《博物》內容總監劉瑩;知名科學教育實踐者、地理教師大於老師誠摯推薦!!!


7、綠色環保印刷,隨書附贈科學講解視頻


看動畫,聽美妙動聽的故事音頻,輕鬆學科學知識。每冊內文都有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就能免費觀看科學講解視頻,超值立體,讓科學學習方式不再單一。


好多寶爸寶媽,可能會擔心書的印刷質量問題,這套書是綠色環保印刷。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選用環保型紙張、膠水等原輔材料,生產過程注重節能減排,印刷產品符合孩子身體健康要求哦。


2-6歲兒童:可以通過一對一的親子共讀,在讀完一個故事後,可以給孩子帶來發現,啟發科學思維,點燃希望;


小學低年級孩子:通過閱讀科學家故事、配套的動畫講解視頻,慢慢了解和熟悉以後所要學習的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思維;


小學中高年級孩子:完美對接小學的科學學習,讓科學學習不再艱難,帶著好奇心與科學家一起探究思考,形成科學思維習慣;


初中的孩子:提升對生物、地理、物理、歷史等學科的興趣和理解,學會貫穿文理的綜合性科學思考方式。


一套科學書即可貫穿孩子的學前、小學和初中生涯,現在購買更有優惠,原價398元,現在只要198元,五折哦!



相關焦點

  • 這套有趣的科學故事,幫你搞定孩子對世界的所有好奇
    此外,出版社還不惜重金開發了與整套書相配套的科學動畫講解視頻,讓科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更加立體,而且這些視頻是免費贈送的哦!這套書最打動我的主要有以下七點:1、故事+科學,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融入故事中,有趣又好懂從200位科學家的故事中,獲得中小學階段所涉及的全科科學知識點,讓科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 這套令全球孩子瘋狂的科學雜誌,為什麼能引爆他們的學科興趣?
    這套對標中小學課程中的理工科目的雜誌,具備全面完整的知識全局觀,涵蓋七大學科,用三維視覺圖解科學世界,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與好奇心,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全年齡閱讀雜誌。 中國孩子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厲害,可是放到國際上橫向一比,總覺得缺少了一些開創精神和國際化視野 。 有人說中國人改變不了世界,那什麼樣的人才能改變世界?
  • 萬物+好奇號:6-15歲,應該給孩子真正影響未來的能力
    ,是因為不想在他問為什麼的時候,因為自己能力的不足,掐滅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和熱忱,因為想要在小時候,給他不設限的空間和一種學習探索能力,陪他度過一生。「為什麼」,那一定需要這套雜誌——《萬物》誕生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之中,主要解決媽媽們「如何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創造力?」
  • 1本《好奇號》=3本原版美國科學雜誌,滿足你對科學的好奇心
    ,通過科學雜誌則是不錯的選擇,這本《好奇號》雜誌正是少年兒童們探索世界的一扇窗,打造思維能力的基石。雜誌中還會有許多常識性的科普知識,比如:「你知道在美國如果遇到虐待動物的事件,應該去哪裡尋求幫助嗎?」於是介紹了世界上的動物保護機構,以及官方網址。此外,每個主題後還有專欄,比如「科學專欄」下的「對話科學家」、「好奇實驗室」、「新發現」等,它會採訪一些當期主題相關的科學家,設置一些小實驗,或者介紹一些讓人大跌眼鏡的知識:因為吃便便,鼴鼠更會照看孩子?
  • 《好奇號》5折搶!美國頂尖通識期刊,給娃最酷最硬的科普!科學、自然、歷史、人文、英語閱讀,1套=5本雜誌!
    通過精彩的漫畫和有趣的故事帶領孩子們探索萬千世界。為千奇百怪的自然現象找到最科學的答案。邀請著名作家創作經典故事,激發青少年對閱讀和寫作的熱愛,同時還有趣味漫畫連載故事。這些都是美國中小學生的家中常備刊物,每一本都是獲獎無數!
  • 風靡全球的青少年科學雜誌《萬物》中文版來啦 |2021年徵訂
    每一期雜誌足足有88頁,涉及到環境生態、技術、工程機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學、歷史人文、生物醫學7大科學領域主題;從自然科學到古生物,再到宇宙星系,囊括了當下全球前沿科學資訊,配合有趣、有邏輯的講解,讓孩子瞬間秒懂「萬物運轉的秘密」:不僅集結了全球頂級科普團隊
  • 愛科學的孩子未來都不會太差,看看愛因斯坦的故事就明白了
    這些看似簡單的孩子們都好奇的問題,其實都是科學的一部分。 權威有趣的科學啟蒙是保護好奇心的第一步。 可是,8歲之前正是孩子最容易培養出好奇心的階段,但卻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重視起這件事。
  • 爸爸不願給孩子講故事,孩子不待見爸爸,這套繪本幫你解決問題
    爸爸往往都是滿嘴答應,講個三五分鐘,便十分不耐煩,然後總會帶上一句「讓你媽給你講」,而後便躲到空房間或者衛生間享受個人世界了。最後慢慢演變成孩子壓根就不喜歡爸爸講故事,講故事的任務基本是媽媽在承擔。爸爸不願意陪伴孩子,或者爸爸在孩子心中不討喜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 這套動物科學繪本,讓孩子站在動物的角度觀察世界!
    繪本的繪畫風格以及色彩的使用往往能夠比較直觀的給孩子與視覺上的衝擊。決定了孩子是否喜歡,或者想要閱讀這本繪本,所以科學繪本的繪畫風格也是在選擇書籍時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孩子一般比較喜歡色彩搭配豐富鮮豔風格比較詼諧幽默誇張的繪本。三、繪本內容的趣味性以及知識性。好的一套繪本往往不僅內容比較有趣,激發孩子想閱讀此套繪本的興趣。
  • 《Wow English》,為什麼家長一定要帶孩子看看這套教學視頻?
    這套視頻主要通過講述裡面的兩個主角Steve(大叔)和Maggie(小鳥)之間發生的一些列好玩的故事,來幫助孩子參與到各種各樣的生活情境中,自然習得語言和提升認知能力。其中,動畫主人公Steve是一個胖胖的,幽默又多才多藝的叔叔。他的夥伴Maggie是一隻會魔法的小鳥,既可愛又頑皮,而且總是引發各種有趣的狀況。
  • 聰明的父母要給孩子讀世界名人的故事!
    現在教育部正組織編寫一套新的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套新教材就選了不少名人傳記,並鼓勵學生多讀傳記。」多讀一些名人故事,讓孩子認識那些人類歷史上傑出的偉人,不僅能讓孩子獲得精神的榜樣,還能拓寬孩子的視野和人生格局,讓孩子以名人為鏡,關照自身,成為更好更優秀的自己。
  • 美國頂尖兒童雜誌授權,滿足6-12歲孩子所有好奇心
    來自5本雜誌的內容涵蓋科學、技術、自然、歷史、文化方面,它就像一個通識博物館,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神秘奧妙的知識,足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提問>的形式串起科普知識,有料又有趣,都不用擔心孩子讀起來有壓力。
  • 美國頂尖小學必備的雜誌中文版《好奇號》最新徵訂開始啦!從科學到人文!1本=5本雜誌!
    孩子只有文理兼備,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面和跨學科的思維能力,才更具備競爭優勢。那麼,該如何鍛鍊出孩子的超強知識面和靈活的思維能力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這套能夠開拓孩子視野、增長孩子見聞的「神級」雜誌——美國Cricket Media旗下的《好奇號》中文版!
  • 講故事學物理,科學也可以有趣有樂扮鬼臉
    《鬼臉物理課》系列圖書一共四本,從經典物理學到相對論史話、微觀世界探幽和量子論與未來,用近似戲說的方式,將物理學中的知識點進行串燒,讓深奧嚴謹的科學知識在生動形象的故事講解中變得妙趣橫生,讓物理學習和科學的探索變得充滿樂趣。
  • 令全世界孩子瘋狂的科學雜誌,新學年訂閱送好禮!
    基於《HOW IT WORKS》的成熟經驗體系,《萬物》海量的知識根據完整的體系框架搭建,各學科間相互融匯貫通,將完整、前沿的科技新知整合為有趣的、有邏輯鏈的故事,把散布的知識點如珍珠般串成項鍊,形成系統的知識圖譜,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塑造科學全局觀。
  • 國外孩子超愛看的兒童雜誌,有中文版了!科學自然歷史人文都搞定
    把科學、自然、歷史、人文、英語閱讀都搞定了!《好奇號》的內容主要來自於Cricket四個經典雜誌,它們都是中小學的重點刊物,知識量大、涉及面廣。欄目3:世界故事精選自:自然文化雜誌《FACES》「世界故事」欄目來自《FACES》,會給孩子們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情況,其中包括人民的日常生活、風土人情、傳統歷史、民間傳說、動物生存狀況等,給他們打開了解世界的窗戶。
  • 全球科普熱銷《萬物》:點亮孩子的未來,一本解決所有為什麼
    如果你經常答不上來孩子的「為什麼」,那一定需要這套雜誌——《萬物》誕生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之中,主要解決媽媽們「如何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創造力?」的問題。基於《HOW IT WORKS》的成熟經驗體系,《萬物》海量的知識根據完整的體系框架搭建,各學科間相互融匯貫通,將完整、前沿的科技新知整合為有趣的、有邏輯鏈的故事,把散布的知識點如珍珠般串成項鍊,形成系統的知識圖譜,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塑造科學全局觀。
  • 喜馬拉雅APP特邀趙音奇直播分享新課《好奇少年》與科學英語學習法
    既害怕學習效果沒有保證,又害怕因為對課程認知不全面,浪費孩子稀缺的學習時間。近日喜馬拉雅APP就新推出的一款由美國Discovery Education(探索教育)製作,針對4-16歲青少年英語學習的課程——《探索·好奇少年的雙語科學世界》在抖音與喜馬拉雅進行了雙平臺的直播分享。
  • 如果你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
    讓孩子在了解地球概貌的基礎上,從時間與空間兩種角度認識地球的發展變化,同時啟發孩子進行更深層的思考——我們看見的不一定就是真的,也不一定是永遠不變的。這本書裡挑選了100個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發現到的地理現象,或是他們未曾察覺但感興趣的地理知識,讓孩子能夠驚奇地發現世界到處充滿了有趣之處。
  • 培養科學小達人,構建孩子的科學素養,《科學也瘋狂》推薦給你們
    當孩子確定恐龍足跡時,媽媽沒有否認,反而積極的把圖片和視頻傳給北京的專家,這是在用行動進一步的支持孩子自主的探索行為!他喜歡用懸疑故事、幽默漫畫、趣味實驗、智力問答等有趣的方式來講述科學知識,風格獨樹一幟,受到孩子們的「瘋狂」追捧。很多孩子都是從閱讀「科學也瘋狂」開始探索科學的興趣之旅。託尼·德·索雷斯,英國著名兒童插畫家,繪圖風格幽默搞笑、別具特色,在全世界青少年中「吸粉」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