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症候群#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產檢一切正常,卻生出唐氏寶寶,該怎麼辦?這3個經驗可以借鑑!
懷孕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產檢,每一次產檢都是對孕媽的一種「精神折磨」。擔心孩子發育不好、擔心營養過剩……其中最讓家長害怕的就是胎兒畸形或者其它先天性疾病。胎兒畸形大多是一種染色體病變引起的疾病,醫學名稱叫唐氏綜合症。在懷孕早期,60%患病胎兒會出現夭折或者流胎的情況,剩下40%存活下來的胎兒會有明顯的智力落後,以及面部或者身體畸形的風險。
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排查這一病症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唐氏篩查和B超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出現高風險情況,可以再進一步做羊水穿刺排查風險。但是這些都只是風險評估的手段而已。如果在孕檢時沒有發現,最後生產了一名唐氏寶寶,想要醫院追責,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鑑?
所以今天蘿爸就和大家聊聊關於,產檢一切正常,卻生出唐氏寶寶,該怎麼辦?這3個經驗可以借鑑!
1. 產檢只是風險評估的手段不能確保100%準確率
雖然現在醫療條件已經相當完善,但是目前針對唐氏綜合症的檢查還是處在一個排除風險的階段。整個孕期第一次檢查胎兒是否畸形要做的就是唐氏篩查,其結果反應就是胎兒畸形的風險率。如果是低風險就代表孩子相對是安全健康的,但是仍舊會存在30%-40%的可能性。後續還可以做B超檢查進一步排查。如果是高風險的結果,醫生基本都會建議孕媽再做一次羊水穿刺檢查,將檢查結果準確率進一步提高,但是就目前的醫療手段,是沒辦法將檢查結果的準確率提高到100%。
2. 風險評估出現大的誤差可通過法律渠道尋求幫助
一般情況下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做好每一次產檢,是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如果真的出現醫生在篩查上的失誤情況,家長是可以收集好相關證據尋求法律的幫助。比如檢查時因為醫生個人的疏忽,導致沒有做到全面的篩查,又或者因為醫生主觀判斷出現錯誤導致篩查結果有問題。以上情況是完全可以追責醫院和醫護人員來承擔賠償的,具體操作可以諮詢專業的律師來幫助你。
不過現實情況中,正規的醫院裡面大多醫護人員還是非常盡職盡責的,遇到因為醫生失職導致唐氏綜合症漏查的情況還是非常少見的。為了孩子的健康。各位孕媽一定要多聽從醫生的建議,不要錯過每次常規的孕檢。
3. 唐氏綜合症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目前醫療條件針對唐氏綜合症患者沒有具體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做好每一次產前診斷,儘量避免唐氏寶寶的出生。雖然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但是唐氏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面臨多種問題,比如免疫力低下、身體或面部畸形、先天性心臟病等,更嚴重的是,大多數唐氏寶寶在未來成長過程中無法正常的生活,平均壽命大多只有20歲左右。這不僅僅是對孩子的先天打擊,也是對家長在經濟和精神雙重壓力下的折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對於唐氏綜合症患者有一定的幫扶政策,如果家裡經濟困難的話可以嘗試找組織機構尋求幫助。
好了,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