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小英和丈夫去年剛結婚,不久就懷孕了。這對夫婦很高興。丈夫和妻子都在同一個工廠工作,長時間工班很辛苦。丈夫為了讓妻子安心養胎,怕妻子過於勞累影響胎兒的發育,於是讓小英辭職回了老家。
老家居住環境較為偏僻,去縣城做一次產檢非常麻煩,而且路途有點遙遠,僅只坐公交車就要一小時,還要走半個小時才能到坐上公交車。婆婆說進城產檢太麻煩,於是就叫小英在鎮上做產檢就好了,說也有很多孕媽媽在鎮上做產檢,生下來的孩子都好好沒有什麼問題。小英認為婆婆說的也有道理的。另外,小英覺得夫妻二人身體都健康,家族也沒有人患有唐氏綜合症,就一次也沒有去縣城做產前檢查。
很快,嬰兒出生了。是個男孩。給家人帶來了喜悅,一家人別提有多開心了。但是,產科醫生看到小寶寶眼距離,眼裂小,鼻根低平,眼外側上斜等症狀,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產科醫生告訴小英他們這個是唐氏患兒,一家人陷入了絕望和無限的悔恨之中。如果當初我們不省那些時間和路費,按照醫囑按時做產檢,能提早發現就好了,但是這一切都晚了。
為什麼要進行唐氏綜合症的篩查?
唐氏患兒具有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滯(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並伴有複雜的心血管疾病。唐氏兒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會給家庭造成極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如果因為不做唐氏篩查而生出唐氏兒,你知道會給一個家庭帶來什麼嗎?首先因為智力障礙,那些孩子長大後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你認為這對孩子公平嗎?這樣的孩子生出來,他自己會快樂嗎?家人會快樂嗎?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如此高,以至於大家懷孕期間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就是為了生下來的寶寶身體健康快樂麼?
誰會生出「唐氏兒」?
唐氏綜合症是一種偶發性的疾病,所以每個孕媽媽都有可能生一個「唐氏兒」的可能。生出唐氏兒機率隨著孕婦年齡的遞增而升高(特別是35歲以上的產婦屬於高齡產婦,而產婦年齡越高,胎兒缺陷率也就越高,最好的辦法是定期去醫院做唐篩)。
任何年齡的孕媽媽都有可能懷上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但是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增加,而且唐氏症候群具有隨機性,事發毫無徵兆,沒有明顯的家族史。即使是健康的夫妻也有可能會生出唐氏兒。而且,各個年齡段的孕婦,均有出生唐氏兒的機率,這點得引起每位孕媽媽注意,一定要定期產檢很重要。
根據我國《母嬰保健法》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等11種情況,必須要做產前診斷。由於二胎政策開放後,唐氏症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孕婦年齡越大,唐氏症候群發生的可能性也越大。統計數據顯示,20 歲的孕婦生下 21 三體型的患兒的可能性為 1/2000,30歲以下孕婦發生風險率在1/1000~1/1500,而35歲以上的風險率提高到了1/350,38歲以上風險率則是1/175,40歲以上風險率為1/100,45歲以上則高達1/25。
但在遺傳概率上:唐氏兒的遺傳概率為1%,其中88%來自於母親,僅有3%來自於父親。
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你23歲你就不會生唐氏兒,只是說你生下唐氏兒的機率低。也並不是說你家裡沒有人生唐氏兒的病史,你就不會生唐氏兒。
唐氏篩查的準確度是多少?
唐氏篩查可篩檢出60%至70%的唐氏病兒童。需要明確的是,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率有多大,但還是不能明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換句話說,當孕媽媽檢查抽血化驗指數偏高時,懷有「唐氏」寶寶的機會較高,但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就如同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生唐氏嬰兒的機率更高一樣,但這並不代表她們的胎兒一定有問題。另一方面,即使化驗指數正常,也不能保證胎兒肯定不會患病。
綜上所述,為了生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孕媽媽一定要定期產檢,謹遵醫囑。準媽媽切不可抱有僥倖的心理,自作聰明省掉一些重大的產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