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被抄襲論文的孔凡華、孔宇也是曲師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指導。目前,安徽大學已認定劉、魏兩人論文系抄襲,撤銷了2人的碩士學位,並取消兩人論文指導老師周某某的碩士生指導老師資格兩年。
標題一樣文獻一樣致謝語只換個名字
劉某某論文叫《王莽、劉秀以儒治國之比較》,被抄襲者孔凡華論文是《王莽、劉秀以儒治國之比較》。仔細比較發現,2篇同樣近40頁的論文,不僅標題一模一樣,參考文獻幾乎一模一樣外,正文中敘述語句也高度雷同。
仔細閱讀完兩文後,記者發現,想從中找到不同極為困難。兩文僅在英文摘要中一個單詞的翻譯不同、致謝語中導師名字不同、劉某某論文將孔凡華論文中未單列的參考文獻單列進表格(孔文中也借用這些文獻,且用處相同,均在引言中借用,兩文引言連標點符號都無區別)。孔凡華文中獨立成段的一段「王莽、劉秀以儒治國同異原因之分析」,在劉某某論文中,按「異」「同」兩點分別拆分、歸併入其餘段落。連文末的感謝語都高度雷同,只是指導老師的姓名被替換掉了,「真誠的」換成了「真誠得」。
兩篇論文毫釐之別五個章節四個相同
如果說劉某某論文和孔凡華論文是「幾字之差」,那麼魏某論文《秦始皇、漢武帝文化政策比較再研究》與孔宇論文《秦皇漢武文化政策之比較》也是「毫釐之別」。
從兩人論文標題的區別就可看出,魏某對原文所謂的修改,都是在一些詞藻上的替換,「偽裝」程度並不高。比如孔宇的論文共分「秦皇漢武文化政策的基本內容」等5章,而魏某的論文前4章章節名都與孔宇的一樣,只是第5章的章節名,將孔宇的「結語」改成了「結論」。
仔細分辨兩篇論文不難發現,魏某在抄襲論文時,為掩人耳目,將「秦始皇」換成「他」,將「獨有」變成「獨創」。
更有趣的是,魏某論文與孔宇論文的「致謝」部分存在較大差異,不過卻與和他同屆同門畢業的劉某某論文幾乎完全一致。
撤銷兩人碩士學位導師取消兩年資格
記者輾轉獲悉,「安大版」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王莽、劉秀以儒治國之比較》的「作者」劉某某,目前已經是青島廣播電視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昨日,記者撥打該校官網標註的劉某某辦公室電話,一工作人員接聽後表示該校搬過一次辦公室,並不知道她在哪辦公,電話也不知道。記者又撥打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宣教處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不過,就此事劉某某曾接受上海一家媒體採訪,稱安徽大學正在調查了解她當年的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安徽大學方面已經跟她本人有過溝通。至於論文是否確實存在抄襲的情況,劉某某表示將等待安徽大學最終的認定。
昨日傍晚,記者從安大獲悉,校方已在事實查明的基礎上,對劉某某、魏某做出撤銷碩士學位的處分,並取消兩人導師的碩士生指導老師資格2年。
安徽大學決定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昨日下午,安徽大學研究生院也出具了關於2人論文作假處理的說明。其中介紹道,劉某某和魏某均系該校2005級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學生。「經過比對,兩人碩士學位論文與此前其他學校已申請的碩士學位論文文字重複率高。系學位分委員會組織同行專家對涉嫌抄襲論文進行了鑑定,並經校學風建設委員會認定為論文抄襲。」
安徽大學方面介紹,校方在事實調查清楚後,即約談並告知兩人論文調查及處理結果,兩人均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申辯,是以作出上述處罰決定。安徽大學還將召開全校研究生導師與管理人員會議,儘快啟動對以往授予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自查自糾工作,對查找出的問題論文依法合規作出相應處理。深刻汲取教訓,切實加強對研究生培養及學位授予各個環節的管理,加強學術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