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訊記者 苑偉斌
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行。德勤中國財務諮詢人合伙人王歡分享了深圳IT/BT產業發展環境觀察報告。
王歡表示,從「特區」到「雙區」,深圳的增長奇蹟與科技創新發展密不可分。從貿易驅動、產業升級到源頭創新,從追隨科技到引領科技,深圳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創新之路。
這其中,IT產業一直是深圳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核心,具有產業規模大、發展質量優、開放水平高、驅動引擎強等四個典型特徵。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深圳的IT產業實現產值約3400億,佔全國IT產業總值的七分之一。「中國『矽谷』的稱號可謂實至名歸。」王歡說。
同時,在王歡看來,深圳的生物科技尤其是生物醫藥科技,近年來,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新冠肆虐的2020年,生物醫藥整體產業前三季度實現了22.8%增長,增速在深圳各產業排名第一。
具體來看,深圳IT產業歸功於市場引領科技創新。從科研機構到企業都迸發出強烈的創新意識。2019年,深圳社會研發總投入佔GDP的比重高達4.9%,遠超美國和德國的2.8%,日本的3.5%,並形成了六個90%的獨特創新現象: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於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於龍頭企業。
而生物科技這一高速增長的新興產業背後,離不開深圳堅實的科研基礎、完善的產業結構、強勁的市場驅動、成熟的產業政策和多元的資金扶持。在醫療器械、基因測序和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深圳孕育出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賽諾菲、巴斯德、格蘭素史克在內的全球醫療巨頭,形成了內外並舉相互支撐的產業布局。
王歡在報告中指出,深圳科技創新的持續發展,得益於以下三個關鍵的要素:開放創新的制度和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的有效配置,以及打造公平公正的法律環境、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這為深圳企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已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現代化大都市。但是,今年因為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深圳面臨諸多新的挑戰。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國際貿易爭端日趨頻繁,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短缺,生態要素成本提升,經濟轉型的內生需求等等新的變化,對深圳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圳如何繼往開來,重新起航,再創輝煌?」王歡就此提出疑問。「我們認為,深圳可以依託雙循環戰略,緊抓新基建、產業創新和先行先試三大歷史機遇,構建下一個40年的比較優勢。」
首先,深刻充分發揮IT產業優勢,以5G為抓手,通過夯實雲、管、端為核心的新基建,打造包括數據感知、採集和自動化處理在內的數字一體化綜合場景。其次,通過數位化手段推動產業賦能,帶動產業互聯升級和效率提升。此外,把握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的機遇,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對外開放、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科技創新以及生態環境和城市綜合治理,樹立全球城市發展的新標杆。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