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哥華回味霓虹燈之都的盛衰史

2020-12-16 K熱點

遠鏡頭:壯闊的大海和天空是城市背景,周圍還環繞著層巒疊嶂的道格拉斯冷杉和深邃蜿蜒的峽灣。近鏡頭:正在擴大的市中心,新落成的公寓、劇院,還有紅磚房的酒吧。特寫鏡頭:畫面中間,一大堆閃亮的廣告牌和頭頂上的電線浮現在黑夜中。全鏡頭:19,000個霓虹燈五顏六色的光芒照亮了天空。

回到1950年代,當你穿過喬治亞海峽來到溫哥華古老的街區煤氣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這幅景象。從這裡到郊區的街道上,人聲嘈雜,到處都是搬運工以及電桿上顏色慘綠如電影中科學怪人的玻璃絕緣體。木材公司、伐木工人招聘,就連教堂都用霓虹燈做宣傳,市民自家門牌號也用的是霓虹燈。更難以置信的是,當時溫哥華條狀霓虹燈產量全球第一,平均每18個人,每12個工廠就有一個霓虹燈招牌,世界最大的霓虹燈也在這裡。

此番景象好像不該出現在這個北美的太平洋西北地區美麗的溫帶雨林中,該在香港、拉斯維加斯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霓虹街道本來就是這些城市的一部分。但竟然是溫哥華,加拿大著名的戶外之城?單是霓虹燈的五顏六色就與自然美景格格不入。但確實如此,溫哥華就是世界一個早期的霓虹之都,與你對這座城市的想像必定大相逕庭。

我想要多了解些情況,於是聯繫到了生於溫哥華的城市歷史學家、歷史遺蹟顧問兼霓虹燈專家阿特金斯(John Atkin)。我倆在一個灰濛濛的下午參觀了溫哥華博物館以霓虹燈為主題的常設展覽。阿特金斯說:"霓虹燈和降水是天生一對,雨水能讓燈光渲染開來,變得無比生動,這也說明了溫哥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霓虹燈。溫哥華的陰天日子是北美最多的,而且又是個電車城市,非常適合用霓虹燈做廣告。天氣狀況加之交通系統,以及製造商相互競爭令租借招牌非常便宜,諸如此類,霓虹燈因此遍地開花。這裡適合用霓虹燈。"

博物館有許多年代久遠痕跡斑斑的廣告牌,這都多虧了阿特金斯的開創功勞。阿特金斯2000年開辦了一個以溫哥華霓虹燈歷史為主題的展覽。有兩件展品非常特別,一件是麗晶裁縫鋪(Regent Tailors)的招牌,一個巨大的粉色條紋字母"R",1960年最先掛在西喜士定街上。另一件是十幾年前給S Bowell & Sons喪葬公司設計的霓虹燈招牌,一個紅綠兩色的發光墓石。

阿特金斯認為溫哥華與眾不同的主要之處在於這裡做招牌的大多來自藝術院校,有用心的藝術設計,街道就是他們排版、塗色以及創作的畫布,建築和藝術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我們欣賞著展櫃中形形色色的霓虹燈招牌,有美容院的、乾洗店的、車庫的、乳品廠的和撞球廳的等等。阿特金斯說:"設計這些招牌,藝術家們樂在其中,1940和1950年代點亮溫哥華的不止是霓虹燈,還有很多故事。"

阿特金斯清楚記得照亮他童年的那些往事。他小時候會騎車穿過城中心去練習遊泳,他起得很早,不知怎麼就被市中心固蘭湖街在晨曦照耀中的彩虹色招牌所深深吸引,他記得清晨5點那會兒最鮮明生動。

今天再跟溫哥華人講起這種事許多人會一頭霧水,跟他們說在著名招牌下面種樹,是用來遮蔽難看的視覺汙染,可沒人信你。但這也有原因:招牌都沒了,大部分進了垃圾堆。

歷史並沒有善待溫哥華的霓虹燈。它究竟是大城市繁華生活的標誌,還是有損城市形象的低俗裝飾?從1950年代到1970年代,溫哥華人在這個問題上意見分歧,霓虹燈引發了社會的重大爭論,成了眾矢之的。

1960年代郊區發展,霓虹燈被妖魔化,跟市區衰敗聯繫起來。有反對者高喊"要文明還是要霓虹",這句批評也很諷刺地做成霓虹燈在博物館裡展出。在反對的高潮階段有人這樣說,"這對溫哥華優美城市的稱號至關重要……要施行招牌管控,以免在我們美麗的街道上出現更多的視覺垃圾。"

溫哥華的立法者認為,霓虹招牌實在有損於人們對這座城市形象的期望——溫哥華被北方海角的群山和森林所環抱,而人們認為閃來閃去的發光招牌很醜,俗不可耐,遮掩了溫哥華的自然之美。所以在1974年,溫哥華通過了第一項招牌管控條例,對新霓虹燈招牌有規格限制。

在阿特金斯看來,人們討厭霓虹燈是因為誤以為它會腐蝕社會。他說:"管控條例讓霓虹燈非常難弄,所有炫酷的東西都不能做了,所以工藝也開始消失。"

如今,溫哥華還有幾處古老的霓虹燈,但你得知道去哪兒找。最有震撼力的要到固蘭湖街的奧芬劇院和沃格劇院,兩條垂直霓虹大招牌,用燈泡發光。在附近的喜士定街,一排令人稱奇的霓虹燈招牌一直往東延伸,譬如肉食者餐廳、巴爾莫勒爾酒店、半島社區(酒店演變而來的社會住房)和阿華田咖啡店的招牌,後者歷史可以追溯至1940年代早期。

但為了挽救市中心商業的頹勢,政府最近修改了條例,霓虹燈也重獲新生,尤其是與霓虹燈興衰與共的唐人街——那兒的餐廳喜歡用霓虹燈做招牌。沿著片打東街你會走到有近百年歷史的西湖飯店,這一街區正在升級改造,西湖飯店也在2015年修整重開。飯店門前有個3米乘2米的霓虹燈公雞你肯定不會錯過,招牌寫著chop suey(炒雜碎,一款在北美流行的美式中菜),由一個19,000加元的社區項目"啟動者"(Kickstarter)出資製作。這只是溫哥華霓虹燈復興的開端。

飯店老闆帕特曼(Salli Pateman)望著雙面閃燈金綠配色的公雞廣告牌,對我說:"我們正在讓霓虹燈重返舞臺,再過一年,還會有五個以上的地方要設置這樣的廣告牌。我們是在挽救社區的遺產。"

信號很明確:新的一代願意接受這樣的視覺汙染。

溫哥華歷史最久的中餐館富陶陶也將重回唐人街,原來的招牌讓它飽受詬病。那個四層樓高的廣告牌設計繁複,是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兩面閃燈,並交替打出英文和粵語。飯店老闆李女士(Carol Lee)負責策劃修復飯店,阿特金斯起草設計了廣告牌,線條更加流暢,8萬加元的製作費來自歷史遺蹟補助和捐款,明年下半年亮相。

霓虹燈這個野心勃勃的視覺項目是復興溫哥華市中心計劃的一部分,不僅是給市容增添色彩活力而已。"霓虹燈產生了一種懷舊感,也創造了社區精神,"帕特曼掃視著街道自信滿滿地說到:"廣告牌一亮,人們就知道唐人街又回來了。"

霓虹燈見證了溫哥華由西海岸一個伐木業小鎮發展為活力四射的大都市,過往曾是這個城市的標誌。明天的溫哥華,不忘過去,擁抱未來,霓虹燈閃閃發亮。

相關焦點

  • 正在消失的霓虹燈: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如何挽救霓虹文化
    霓虹燈師傅胡智楷,香港第二年輕的霓虹招牌師傅,但在目前僅存的十來位霓虹燈師傅中,大家都無徒可授。「和所有行業一樣,如果生意興隆,就會有新鮮血液,」胡智楷說,「如果沒有人加入這個行業,那就是沒有生意做。」
  • 國家前途的盛衰果真都在師範教育的手掌中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國家前途的盛衰都在師範教育的手掌中,這和任正非「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觀點不謀而合。但是,個人以為,這誇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不是萬能的,教育有它的有限性。教育關係到國家前途的盛衰,但國家前途的盛衰主要不是教育所能決定的,不是在師範教育的手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萬能的,教育同樣如此。社會不能輕視教育,但也不能誇大教育的作用,把國家前途的盛衰完全寄希望於教育。不過,如今的師範教育的確問題多多,的確會影響國家的發展。
  • 詳解香港殭屍片盛衰史:「殭屍大時代」只剩記憶
    —因此,要概括整個香港殭屍片的盛衰歷史,我們或可從「西風東漸、土洋結合」這八字中窺出些關乎「跨文化」的究竟來。【閱讀《香港電影演義》連載】 —因此,要概括整個香港殭屍片的盛衰歷史,我們或可從「西風東漸、土洋結合」這八字中窺出些關乎「跨文化」的究竟來。一、靈幻功夫片開先河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驚悚鬼怪電影的發展緩慢,影片數量質量皆遠及不上喜劇、歌舞、武俠、功夫等類型片。至於殭屍片,更屬於被遺忘的題材,偶爾幾部如《殭屍復仇》也只是模仿西方殭屍片的簡陋之作,並未引起反響。
  • 大唐啟示錄之盛衰由天:天氣由溫轉冷,國力由強轉弱
    由於唐朝之盛在唐初最為明顯,所以後世把《太宗語錄》、《貞觀政要》等那個年代的書籍當作治國經典,一代一代地加以研習與傳承。這樣的觀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看到,唐太宗在位時,身邊聚集了大量敢於諫言的大臣,他們對唐太宗的每一個舉動都會提出批評意見。而唐太宗基本上都能虛心吸取,認真改進。有這樣的君主,勵精圖治多年,國力自然會強盛不少。
  • 美麗人生4K修復上映 微笑化解苦難,影史經典值得不同時間再次回味
    美麗人生4K修復上映 微笑化解苦難,影史經典值得不同時間再次回味時間:2020-01-04 13:18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麗人生4K修復上映 微笑化解苦難,影史經典值得不同時間再次回味 講述偉大父愛的最溫情二戰影片《美麗人生》於今日(1月3日)以4K高清修復的面貌與觀眾們見面
  • 《明日之後》霓虹燈時代新增了什麼 霓虹燈時代新增內容一覽
    導 讀 明日之後霓虹燈時代新增內容有哪些?
  • 明日之後霓虹燈時代快速升級技巧 霓虹燈時代升級攻略介紹
    明日之後中的霓虹燈時代應該要怎麼進行升級呢?可能還有好多小夥伴們都還不是很清楚,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關於霓虹燈時代升級方法介紹啦!  明日之後霓虹燈時代怎麼升級  1、想要將基地升級為霓虹燈時代的小夥伴只需要等待繁榮度到達50級之後即可,可以說條件還是比較簡單的。營地可接納人數上升為110人,同時提高繁榮度上限至80級。
  • [視頻]走進冬奧會:解讀溫哥華之——里奇蒙
    [視頻]走進冬奧會:解讀溫哥華之——里奇蒙 [內容速覽]  走進冬奧會:解讀溫哥華之——里奇蒙
  • 「小地方」的科舉社會史:明代祁門科舉盛衰考論
    「小地方」的科舉社會史:明代祁門科舉盛衰考論 丁修真 (安徽師範大學 歷史與社會學院,安徽 蕪湖241002)
  • 國家前途的盛衰,都在師範教育的手掌之中
    師範學校負責培養改造國民的大責任,國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18頁) 螢火蟲新語主持:朱永新陶行知先生強調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是教育對於個人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還在於教育對於國家和民族的重要價值,他認為教育是立國之本,是為了塑造具有良好素養的國民。
  • 北京的溫哥華移民_加悅國際公司竭誠為您服務
    北京的溫哥華移民,加悅國際公司竭誠為您服務,加悅國際旨在為客戶量身定製最適合的移民方案,提供從項目評估、規劃、申請、直至安家落戶的「一站式」完善服務。北京的溫哥華移民, 個人簡介:我是環球出國資深顧問Chris,5年留學英國經歷,碩士學歷,現居加拿大溫哥華。多年的旅居歐美的經歷讓我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移民政策。
  • 首例太陽能浮雕霓虹燈在京問世
    當煤炭、石油、電力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能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時,許多國家都已開始實行「陽光計劃」,開發太陽能資源,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太陽能是各種可再生資源中**重要的基本能源,也是人類可利用的**豐富的能源。近日,由北京高科偉業科技開發中心研發的太陽能浮雕霓虹燈在京問世。
  • 螢光燈和霓虹燈的區別
    霓虹燈是廣告標誌中常用的一種燈。這些標誌由長而窄的玻璃管制成,常常彎曲成各種形狀。例如,霓虹燈管可以拼出單詞。這些燈管還可以以不同顏色發光。
  • 溫哥華人最為自豪的「自然」環境 竟然都是「人造」的?
    為了環保,溫哥華人確實挺拼的。群山、大海、森林、野生動物……隨手一拍就是風光大片。溫哥華能在世界宜居城市評比中長年霸榜,「環境好」佔極大權重,「綠色」早已是溫哥華最自豪的標籤。但今天我們不講溫哥華的「天賦」,只聊聊「後天努力」對溫哥華的貢獻,一起來看看人類活動是如何將溫哥華打造成世界環保運動的先行者和大本營。 摩登都市中,造個原始森林斯坦利公園(Stanley Park)是世界城市規劃史上的傑作。
  • 溫哥華將就排華歷史道歉 華人聽句「道歉」不容易
    中國僑網4月9日電 據加拿大《環球華報》報導,4月22日,加拿大溫哥華市府、市議會將在華埠就歷史上排華政策公開道歉,溫哥華將揭開新的一頁。  市長發聲明 道歉定基調  3月28日,溫哥華市府、市議會發布了一份由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署名的聲明,表示將在下個月正式就溫哥華市歷史上所採取的排華政策和歧視政策道歉。  4月22日是溫哥華華埠文化節,同日在華埠將舉行一次特別理事會會議,屆時溫哥華市府、市議會將用中英文同時朗讀道歉。
  • 夏威夷——沒有霓虹燈的城市
    夏威夷氣候一年四季都很溫和,不會特別熱,也不會特別冷,總是可以在海裡遊泳、衝浪,在五月正午的陽光下,沙灘上的沙子也是清涼的,即使在沙灘上暴曬只會使你的皮膚變黑而不會變壞。沙灘上人不會太多,深圳夏天大小梅沙的海灘太擁擠;也不會太少,悠閒而熱鬧。
  • 溫哥華的月子中心推薦媽媽日常遊玩的美景都在哪裡
    赴溫哥華生子之媽媽待產周邊遊景點推薦,媽媽來到了溫哥華待產生子,一般是需要提前兩個月的時間入境的,那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媽媽待產怎麼可以少的了遊玩的美景呢,今天我們為媽媽盤點溫哥華的月子中心推薦媽媽日常遊玩的美景都在哪裡。
  • 為何選擇留學溫哥華
    溫哥華是一顆耀眼的"太平洋明珠",它座落在一個天然風景區中,有峰景,有海灘,有全國溫和的氣候,而且經濟正在增長中。遷至溫哥華的人中,有些來自加拿大其他地區,一些來自外國,亞洲人佔多數,使溫哥華的人口增至一百八十萬,成為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溫哥華行政區由十八個城鎮組成,面積二千九百三十平方公裡,位處不顛哥倫比亞省低陸平原沿岸一帶。
  • 溫哥華的閒適生活
    原標題:溫哥華的閒適生活  兩年前,我到溫哥華旅遊時,順道去看望一個老友。雖然身在異國他鄉,又語言不通,他卻生活得十分滋潤。如何不通英文玩轉北美?他用那些辦法真是絕了。秘訣之一是交一個懂英文的華人朋友,開車帶著這位朋友當翻譯,連我這樣英語不過關的遠道來加看望他的人都被他用來當翻譯了。
  • 從溫哥華到舊金山自駕遊(六)
    偶爾路過的湖泊或水庫,抓拍下來都很美 路上累了,我會陳總換著開。偶爾路過一個湖泊或水庫,趕緊拿起手機抓拍,效果不錯。不同角度的雪山英姿 越往北走,氣溫越來越低。漸漸地,常綠喬木似乎減少了,灌木林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