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稅總局公布新個人所得稅法預扣預繳方法 明確個人工資採用累計預扣法 明年個稅繳多少應該怎麼算)
昨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國強主持部分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機構、信託公司、基金公司負責人座談會,聽取對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意見建議。與會代表圍繞提升資本市場戰略地位、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培育資本市場投資群體等方面提出了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具體建議。會議認為,中央明確提出,要建立市場化、法制化的資本市場,金融部門要加緊行動。當前資本市場風險得到較為充分地釋放,已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改革面臨比較好的有利時機。與會代表認為,資本市場改革已經形成高度共識,即將進入一磚一瓦的實施階段,將加快推進。下一階段,資本市場改革要更加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強化上市公司治理,嚴格退市制度。要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切實做好投資者保護。要堅決落實市場化原則,減少對交易的行政幹預。要借鑑國際上通行做法,積極培育中長期投資者,暢通各類資管產品規範進入資本市場的渠道。監管部門要加強與市場溝通,積極傾聽市場聲音。
相關新聞
央行:銀行遲交、欠交存款準備金要受罰
銀行若遲交、欠交準備金或者遲報、錯報存款準備金考核相關材料,都將受到央行處罰。昨天,央行發布《關於加強存款準備金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要求加強存款準備金管理,改進存款準備金交存基數監督方式,進一步規範對存款準備金違規行為的處罰。
《通知》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督促金融機構完善業務系統,提高存款準備金交存基數報送質量,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從其業務系統中直接導出一般存款數據,提交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ACS),防止手工填報數據出現差錯。同時,運用科技手段提高審核效率,加大非現場檢查和現場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存款準備金交存基數差錯,防止存款準備金實際欠交。
《通知》進一步規範對存款準備金違規行為的處罰,減少自由裁量成分,根據金融機構違規情形和有關法律規定,提出不同處罰標準。
金融機構兩年內首次欠交存款準備金、欠交金額在交存基數3%以內且及時補足的,不予處罰,採取約談、警示等督促改進。
兩年內首次欠交存款準備金、欠交金額在交存基數3%以上但及時補足的,就欠交金額按萬分之六的比例處以最低不低於1萬元、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罰款。
兩年內第二次欠交存款準備金、欠交金額及時補足的,對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從輕處罰,對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減輕處罰。
兩年內第三次及三次以上欠交存款準備金,或欠交金額未及時補足的,對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從重處罰,對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處罰。
金融機構遲報、錯報存款準備金考核相關材料也將受罰。兩年內首次遲報、錯報且及時改正的,不予處罰,採取約談、警示等方式督促改進。
兩年內第二次遲報、錯報且及時改正的,對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從輕處罰,對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減輕處罰。兩年內第三次及三次以上遲報、錯報,或有主觀故意的,對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從重處罰,對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處罰。
金融機構遲報、錯報存款準備金考核相關材料,造成存款準備金實際欠交的,發現一次視同欠交一次,按遲報、錯報存款準備金考核相關材料與欠交存款準備金中較重的情形進行處罰。
金融機構因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欠交存款準備金或遲報、錯報存款準備金考核相關材料,能提供相關證明的,可依法免於處罰。國家稅務總局昨日發布《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徵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對於工薪階層最關注的工資、薪金所得繳稅問題,未來仍將實施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將從明年1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昨天,國家稅務總局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後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公告。其中明確,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關注
工資採取累計預扣法繳個稅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為儘可能使居民個人日常被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的稅款與其年度應納稅款接近,同時便於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順利適應稅制轉換,此次《公告》明確了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非居民個人則依照稅法規定計算並扣繳個人所得稅。同時,對於綜合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與居民個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存在一定差異,《公告》明確居民個人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之間的差額,將由居民個人於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對於工薪階層最關注的工資、薪金所得繳稅問題,未來仍將實施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中,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累計減除費用是指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
有財稅專家昨天向北青報記者表示,累計預扣法主要是通過各月累計收入減去對應扣除,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累計應繳稅額,再減去已繳稅額,確定本期應繳稅額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一方面對於大部分只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納稅年度終了時預扣預繳的稅款基本上等於年度應納稅款,因此無須再辦理自行納稅申報、彙算清繳;另一方面,對需要補退稅的納稅人,預扣預繳的稅款與年度應納稅款差額相對較小,不會佔用納稅人過多資金。
追訪
稿酬所得等基本平移現行稅法的扣繳方法
另外,對於居民個人獲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則由扣繳義務人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其中,對於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20%計算。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表示,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方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稅法的扣繳方法,特別是平移了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費用按800元計算的規定。這種預扣預繳方法對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來講既容易理解也簡便易行,能夠方便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操作。
變化
新版個稅申報表中四成內容是「扣除」
昨天,國家稅務總局同時對外公布了新版《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該表每名納稅人的填寫項目達到40項之多。其中關於「扣除」的項目就佔了四成,其中既有此前已有的扣除項目「專項扣除」和「其他扣除」,也包括了從明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累計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專向扣除」中,包括了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共四項;在「其他扣除」中包括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稅延養老保險、財產原值、允許扣除的稅費和其他共五項。
而最受人關注的則是明年起新實施的「累計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其包含了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繼續教育共五個項目。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介紹,「累計專項附加扣除」下的項目,分別填寫截至當前月份,納稅人按規定可享受的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繼續教育扣除的累計金額。而對於明年開始執行的另一項扣除「大病醫療扣除」,此次並沒有在該表格中體現。對此。國家稅務總局表示,「大病醫療扣除」由納稅人在年度彙算清繳時辦理,在此表中無須填報。
聚焦
多數人個稅「起徵點」明年將大幅提高
根據今年10月份出爐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從下月開始,在現行的5000元起徵點外,加上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租房以及贍養老人等費用扣除,相當於多數人的個稅起徵點將再被「提高」,而且一些人起徵點提高幅度將高於以往。
根據徵求意見稿,按照贍養一對老人、撫養兩個孩子以及償還一套住房貸款利息的較常見情況,如果將抵扣額全部計算在一方,那麼總共抵扣最高可達到5000元。按照目前5000元個稅起徵點計算,加上這5000元的抵扣,那麼每月月薪在扣除「三險一金」後收入額減除費用可達到10000元。這意味著收入在這一標準以下的工資薪金可以不再繳納個稅,而收入超過這一標準的工資薪金繳納稅款也會相應降檔,個稅支出均將大幅減低。如果納稅人再加上繼續教育、大病醫療的扣除,那麼相應的「起徵點」還將繼續提高。
今年10月份,國家稅務總局官網在首頁開闢了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徵求意見專區,請納稅人直接留言提意見。目前,徵求意見後的方案還未正式出爐,不過有業內人士昨天告訴北青報記者,正式公布的時間可能就在本周內。
據了解,此次徵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是為落實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新個人所得稅法,相應地對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進行了修訂,其中明確細化相關制度規定和徵管措施。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現行實施條例共48條,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也共48條,其中修改25條,刪除19條,新增1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