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能力就像肌肉,可以培養,每個人都可以具備能力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述說著她所開創的「成長型心態」理論的核心。
卡羅爾?德韋克開創的「成長型心態」理論,打破了傳統的「固定型心態」的禁錮——能力與生俱來,後天不可改變。她將「成長型心態」理論應用於兒童教育,因材施教,讓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更加有效地學習、成長。
年逾七旬的卡羅爾?德韋克不僅是橫跨教育和心理學的學者,還是暢銷書《心態: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的作者,也是諸如比爾?蓋茨等知名企業家的「精神導師」。
2017年9月19日,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公布首屆獲獎者名單。傾注40多年在教育和心理學的學術研究的卡羅爾?德韋克成為兩位獲獎者之一。她個人和所領導的研究項目,將分別獲得1500萬港元的獎金,共計3000萬港元。
卡羅爾?德韋克對騰訊新聞表示,感謝一丹獎提供的獎金支持和靈活性,一丹獎給予的3000萬港元的獎金將用於一項美國全國性的研究,涉及1.8萬名美國高中學生,項目將跟蹤應用「成長型心態」模式培養的學生日後的表現。同時,卡羅爾?德韋克還希望,利用一丹獎的獎金,可以做更多她所熱愛的研究,並給予年輕學者更多建議。
首屆一丹獎另一名獲獎者,新學校基金會(Fundacion Escuela Nueva 簡稱:FEN)創辦人兼董事薇奇?科爾波特(Vicky Colbert),不同於卡羅爾?德韋克的學者身份,她更像一名社會活動家。
無論何種形式或者身份,薇奇?科爾波特和卡羅爾?德韋克對待教育初心不改,仍在路上。
用「成長型心態」戰勝失敗
2017年9月的一天半夜,卡羅爾?德韋克從睡夢中醒來查看新收到的郵件。郵件來自香港的一丹基金會,她被告知,獲得了首屆一丹獎——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獎金總額3000萬港元。
「當時是半夜,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之前不認識一丹獎創辦人陳一丹先生。後來我記起來我的同事Gregory Walton之前提名過我這個獎項,我很激動,慢慢地相信了這件事。」 卡羅爾?德韋克告訴騰訊新聞。
儘管在中國卡羅爾?德韋克並不出名,但在西方教育領域,她早已是「明星」學者。上世紀70年代,從耶魯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卡羅爾?德韋克加入伊利諾伊大學,在這裡,她花了11年的時間,研究不同的人如何對待失敗,以及成功帶來的意義。
源於對失敗的好奇,卡羅爾?德韋克慢慢形成了「成長型心態」的理論的體系。卡羅爾?德韋克說,「成長型心態」與「固定型心態」相對。前者告訴你不要畏懼失敗,要勇於挑戰,你的能力會隨著努力而提升,沒有人生來就是愛因斯坦。而「固定型心態」則相信,人的能力與生俱來,這些人為了避免出差錯,會害怕嘗試、不願意改變。
卡羅爾?德韋克並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學者。一邊通過實驗形成理論,另一邊將理論成果,應用於實踐,再利用量化結果,修正理論。這是卡羅爾?德韋克過往幾十年的工作常態。
西雅圖是卡羅爾?德韋克實踐她的理論的重要地區。當地的一所小學引入「成長型心態」教育模式。這所在區內表現最差的學校,僅一年之後,竟成為區內表現最好的小學。
對卡羅爾?德韋克來說,這是最好的回報。
企業家們的「精神導師」
2006年,卡羅爾?德韋克出版新書《心態:新成功心理學》,她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她過往在「成長心態」的研究所得,呈現於紙面。短時間內,這本書迅速成為亞馬遜的暢銷書。
不少知名企業家公開表示是卡羅爾?德韋克的粉絲。2014年,薩提亞?納德拉開始執掌微軟,他首先做的是重建公司文化,以適應新世代的挑戰。這場在微軟自上而下拉開的文化重建,給薩提亞?納德拉提供理論支持的,正是《心態:新成功心理學》。
薩提亞?納德拉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他希望微軟的員工能夠從失敗中學習,並找到成功的路徑。據媒體報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是卡羅爾?德韋克的「成長型心態」的粉絲。
「當時微軟正在公司內部推廣卡羅爾?德韋克的「成長型心態」,我的妻子在微軟工作,有一天她拿回家《心態:新成功心理學》這本書。」 31歲的David Skogerboe說。
David Skogerboe的妻子把《心態:新成功心理學》帶回家的時候,他正處於迷茫之中。美國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之下,工作難求,擁有歷史學士學位的他只能做中學歷史老師,然而這並不是他想要的工作,想要進修,他卻承擔不起高昂的研究生學位。
如今回想起那段時間,David Skogerboe說,是卡羅爾?德韋克把他從那種進退兩難的境地中解救出來。在「成長型心態」的引導下,他學會了承擔風險,跳出舒適區,從失敗中學習。「失敗是學習的另一種表述。」 David Skogerboe說。
如今,David Skogerboe是南西雅圖大學職業諮詢師,負責向那裡的學生提供職業規劃建議。
無論比爾?蓋茨這樣的知名富豪,還是David Skogerboe這樣的普通人,從卡羅爾?德韋克「成長型心態」中獲益的人很多。
卡羅爾?德韋克對騰訊新聞說,她希望能藉助一丹獎的獎金,去幫助更多的人,研究「成長型心態」怎樣發揮作用,以及給年輕的學者更多建議。
問答:
1. 騰訊新聞:「成長型心態」理論最初的靈感來自哪裡?
卡羅爾?德韋克:多年前,我發現一些兒童會有意避免具有挑戰的、困難的事物,而有些兒童卻熱衷於挑戰。我試圖找出其中的原因,我給這兩種類型兒童一些他們解決不了的題目。通過這個實驗,我發現那些畏懼的挑戰的兒童其實是害怕失敗,而那些樂於挑戰的兒童在各方面會表現得更好。「成長型心態」理論就這麼誕生了。這個理論的核心是,人類的能力是動態的,無論什麼年齡,能力都可以學習、培訓,不過前提是要不畏懼挑戰。
2. 騰訊新聞:「成長型心態」理論怎樣應用到實踐中?
卡羅爾?德韋克:根據「成長型心態」理論,我們形成了一套教師培訓項目,以及相應的課程大綱,也有相應的量化措施,來跟蹤學生的表現。通常,我們會與一些地區的學校合作,這些學校聘請我們,在這些學校應用「成長型心態」理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成長型心態」強調的是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激勵方式去鼓勵學生,而不是對待所有的學生都用同一種方法。
3. 騰訊新聞:你將如何使用一丹獎的相關獎金?
卡羅爾?德韋克:相較於很多學術經費的申請,在事前要詳細說明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取得怎樣的成效,一丹獎給了我們更大的靈活性,我們的可以真正去做我們熱愛、相信的研究,並給年輕的科研人員一些有效建議。目前我們計劃將一丹獎的獎金應用於我們正在操作的一個研究項目。這是一項美國全國性的研究,涉及1.8萬名美國高中學生,現在已經完成在相關學校引入「成長型心態」模式,接下來我們會跟蹤這些學生的表現,例如他們選擇哪些課程,日後上大學選擇什麼專業,哪類學生會從「成長型心態」中獲益,哪些不可以。我們沒有為後續跟蹤設定時間限制,希望能夠在宏觀經濟變動的背景下,長期跟蹤這些學生的表現。
4. 騰訊新聞:您怎樣看待當下學校教育過度關注考試成績的現象?
卡羅爾?德韋克:我們發現很多六七歲的學生不願意去上學,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害怕繁多的考試,學校過度關注考試是給學生施加不健康的壓力。考試成績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瞬間,我們建議學校提供有效的、健康的、快樂的學習氛圍。
騰訊視頻連結:
首屆一丹獎教育研究獎得主:卡羅爾?德韋克
https://v.qq.com/x/page/y051612cpmk.html?&ptag=4_5.8.6.20828_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