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窮人都吃什麼?菜譜會顛覆你的認知,看著就難以下咽

2020-12-20 娛樂透明秀

都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吃什麼是平民百姓特別重視的問題,也是國家的基礎問題之一。在現在這個社會,基本上大家都不會愁吃什麼這個問題,便利蜂的美食選擇特別多,大家所思考的應該都是吃什麼營養?吃什麼好吃?那在古代,他們的飲食習慣又是怎樣的呢?

現在的我們都要求一日三餐,有的人飯量比較大,可能還會出現一日四餐,一日五餐等情況,但是在古代想要一日三餐是非常難的。在宋朝以前,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基本上都是一日兩餐,如果是家庭比較困難的,可能一日只有一餐,甚至幾日一餐。宋朝以後,國家的經濟條件才得到了一點提升,對於富人來說一日三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依舊執行著一日兩餐的習慣。

那古代人一般可以吃到哪些食物呢?朝代不同百姓們可以吃到的食物種類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西周這段時期,由於水稻和小麥都沒有普及,大家的主食就只能是粟米。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喝粥可能只是我們的早餐。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米粥是他們一日的主食,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於窮人只能吃粟米,而富人在喝粥的同時可以多加幾個肉菜。

周朝以後,國內開始引進小麥,饅頭開始流行起來,不過這都是富人才可以吃到的東西,窮人就只能吃燒餅之類的。對於窮人來說,大豆也是他們生活中經常吃的食物,因為大豆屬於本地食物,而且生命力極其頑強,很容易播種,但是其飽腹能力不強。

那麼古代人能不能吃肉呢?其實古代人還是可以吃到肉的,但是窮人只有在每年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吃上一丁點兒豬肉,不過普通的百姓根本不嚮往這樣的美食。

一是牛要用來耕種,二是羊、豬之類直接燒了也不好吃,必須要調味料。

在古代,鹽比糧食值錢多了,更不要說各味調料。因此,人們寧肯不吃這美食,也要節約調味料的成本。

一句話,古代的百姓,最缺的是油、鹽之類,再就是糧食。

打開《太平御覽》可以看到,當時能收幾石糧就是暴發戶的感覺:"谷至石數十錢,上下饒羨"。而在文景之治的高光時代,一石谷也就值100錢,約等於240元人民幣。這也就是說,遇到豐收年,百姓家一年可以收入十幾石糧,也就是一兩千塊錢的樣子。

這樣的生活,你還想吃什麼美食?不吃谷糠就算不錯了。

如果是災年,古代的百姓又是如何生存的?

其實,如果真的了解歷史,我們可能會發現,真正的盛世也未必是普通百姓的盛世,因為很大一部分的農民依舊是吃不飽,穿不暖,這就是唐朝盛世的普通百姓生活,有些地方的百姓可能會吃飽,但有些地方的百姓卻是連吃的東西也沒有,只能靠著野菜、穀殼度日了。哪怕是到了明、清時期,玉米、土豆、紅薯大量上市,但這也僅限於土地良好的地區,像山區之類的地方,如何能吃到這豐收的果實呢?

另外,普通百姓的食物在古代是朝不保夕的,為什麼這樣說?靠天吃飯就要看天的臉色,一旦乾旱、水澇、蝗災等災年出現,家裡無存糧,田裡無收成,你說百姓們還能吃什麼呢?所以,在他們的飯桌上,此時只剩下野菜根、樹葉、榆錢甚至是樹皮。

通常,富有的商人會在災荒之年囤糧居奇,從而高價出售。一般,人們會將災年分為:小飢、中飢、大飢,不同的災年就會有不同的價格,或者不同的應對方法。小饑荒就是全國不超過五分之一的地方受災,這時糧食價格就會高出平時一倍以上。

而中饑荒之年則是指全國一半地區受災,那糧價就高到離譜了。這個時候,普通百姓根本不去想買糧解決食物的問題,直接會出外挖草、剝樹皮。總之,一切能吃的都會往家裡搶。

至大飢年,也就是舉國災荒的時候,糧食是有市無價的,一旦出現大饑荒,普通百姓都不會呆在家裡等死,而是四處逃難。他們一路走過的地方,基本只剩下地皮,最甚的情況,就是吃土。

這就是所謂的觀音土,在《本草綱目》裡就有這樣的記錄,讓百姓為了飽腹將寺廟牆壁的土剝下炒制之後吃下。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吃到肚內無法消化,最終被活活脹死。

這就是古代人的現實生活,什麼叫美食?想來是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吧?能吃飽,能平靜地生活,那就是最好的生活狀態。想要大魚大肉,想要點心甜品,這都是現代人自己想像出來的。假如我們也講穿越,估計穿到古代的普通人家的我們,連一天都堅持不過去,你信不信?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吃的什麼鹽?艱苦條件超乎想像,古代美食難以下咽
    現在即便是很窮的家庭也不會說沒有鹽巴吃,可以說百味之祖的鹽巴真的是不能沒有,用很通俗的的話來說,人不吃鹽巴,會沒有力氣,會身體浮腫,會死人!但是在古代鹽鐵官營的時代百姓們吃的是什麼鹽?艱苦的條件真的難以想像,那個時候即便是富含礦物,稍帶點毒性的青鹽都只是貴族拿著柳枝進行刷牙的好東西,一般人根本用不起,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古代的美食實在是沒有多好吃,很多調料根本是沒有的,比如說辣椒,味精!
  • 古代窮人都吃什麼,他們是怎樣吃的?如果是你,可能一口都吃不下
    我們在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一條小吃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還有各種酒樓,燒鴨、烤雞、牛肉等這些食材都少不了,看上去讓人垂涎三尺,但是這些美食窮人是吃不起的,並不是他們不懂美食。在古代,百姓的生活非常疾苦,即使是在盛世,能有一碗白米飯飽腹那其實就已經很好了,那些山珍海味窮人甚至都沒有機會見到。
  • 古代的鹽極其珍貴,若買不起燒菜用什麼替代?真相會顛覆你的認知
    就拿食鹽為例,首先古代的製鹽業肯定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窮人普遍買不起食鹽,燒菜一般都是用大顆粒的粗鹽代替,而大顆粒的粗鹽裡面的有毒物質含量是很高的,即便如此,這些粗鹽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那人看到這裡估計就會問了,難道我們古代的時候鹽產量很匱乏嗎?
  • 中國古代窮人都吃什麼?看到菜譜後,你或為活在現代而感到幸運!
    現代社會下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他們體會到了現代化社會能夠給人帶來的幸福感,但是古代的人類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古代的生活條件非常惡劣,並且有明確的等級分化,並且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窮人因為吃不起飯,和戰爭而死亡。
  • 盤點最難以下咽的四種魚,鰱魚上榜,最後一種難倒了中國吃貨!
    盤點最難以下咽的四種魚,鰱魚上榜,最後一種難倒了中國吃貨!魚是人們經常食用的食物之一,原先是每到過節的時候家裡會做上一燉魚,大家一起吃。隨著生活物質的提高,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想吃就能買,且做法有很多,像清蒸、紅燒、烤著吃、炸著吃,都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也有些魚不受歡迎,盤點最難以下咽的四種魚,鰱魚上榜,最後一種難倒了中國吃貨!鰱魚吃過鰱魚的應該都知道鰱魚的土腥味特別重,尤其是在農村的婚宴上的鰱魚。
  • 「難以下咽」的4種雪糕,椰子灰上榜,圖三00後打死都不願意吃
    「難以下咽」的4種雪糕,椰子灰上榜,圖三00後打死都不願意吃每到夏天人們都經常會買雪糕吃,要小編說,過夏天不吃雪糕,那是沒有靈魂的夏天,而現在很多00後作為富養的一代,對很多東西都非常的挑,當然雪糕也不例外,在00後眼中最難你下咽的
  • 現代人每天豐衣足食,古代窮人都吃什麼?我們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那麼問題出現了,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老百姓又靠吃什麼來度日呢?想要了解古代中國百姓吃什麼,不妨讓我們先來了解他們平均每天吃幾頓。現在我們國人的習慣大概都是一日三餐,可是古代老百姓可不比現代社會的發達,他們基本上是吃了上頓沒有下一頓,一日三餐簡直是太奢侈了。
  •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你或許堅持不了一天
    古代人都吃什麼,可能大家都會想到古裝劇裡面的各種食物盛宴的場面,比如慈禧、乾隆、康熙他們吃的「滿漢全席」,那叫一個美味啊,看得吃貨觀眾們個個都開始流起口水來。古代一兩銀子對窮人是一筆巨款了,一兩銀子可以換成1000個銅板,而古代窮人每頓飯花的錢最多也就是幾個銅板的錢,所以賈府裡吃的這種一個雞蛋就要一兩銀子的飯菜,古代窮人肯定是吃不起的。那麼,古代窮人都吃什麼呢?別再被古裝劇誤導了,如果穿越回古代,這種生活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下去。
  • 古代的窮人都吃什麼飯?放到現在,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也許這個問題放大現在並不大,因為我們已經很少有人吃不飽飯了,日常生活也越來越好,甚至頓頓都能吃上肉,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大多數平民百姓是吃不飽飯的,特別是一些饑荒年代,很多的百姓都活活餓死。也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古代的窮人都吃什麼飯呢?
  • 終於加到飯店菜譜的美食,北方人的最愛,南方人表示難以下咽!
    終於加到飯店菜譜的美食,北方人的最愛,南方人表示難以下咽!我國地域遼闊,美食眾多,又以南北方飲食差異最為顯著,南方人口味偏向甜和辣,北方則口味稍重偏向於鹹香,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道菜呢,北方人吃的比較多,製作也比較簡單,成本較低,但它包含的營養價值卻相當豐富,它就是大蔥炒雞蛋,大蔥味辛,性微溫,具有發表通陽,有解毒調味,發汗抑菌和舒張血管的作用,可用於風寒感冒等症狀。
  •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啥?別再被古裝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下去
    而且許多文學作品也記載了古代的飲食,如我們所知的「滿漢全席」等,那麼古代的窮人又吃什麼呢?從名著中我們可以發現,首先從《紅樓夢》中,紅樓講述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以賈家為例,已有許多關於宴席的場景。如林黛玉出入賈府時,有一次吃螃蟹宴,海棠詩社又有一次,剩下的兩次風別是劉姥姥兩入大觀園時設宴款待。而且最能代表貧富差距的,還要數劉姥姥初到大觀園時的盛宴。
  • 古代食鹽昂貴,若買不起燒菜用什麼替代?可能會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現今幾乎沒有誰買不起鹽,通常做菜時也會放鹽,有味道,而在古時,鹽販能靠著販賣私鹽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據50年代福建出土的煎鹽器具,可以了解到在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我國就有已經發現了食鹽,但古代食鹽昂貴,若買不起燒菜用什麼替代?可能會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 韓國人吃泡菜成癮,辣椒炒肉卻難以下咽,韓國網友這樣說
    雖然中國的美食很多,但是國外的美食也不少。就拿我們的鄰國韓國來說,他們國家的美食就有很多種,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韓國的泡菜。我們在刷韓劇的時候。無論是富有的家庭,還是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家庭。不管吃什麼,桌子上總是會有一大碟泡菜。泡菜簡直就是韓國人餐桌上的霸主。
  • 古代窮人吃鹽有多困難?他們買不起鹽又該吃什麼代替呢?
    一般人吃鹽真的那麼難嗎?要是窮人買不起鹽,他們又會怎樣?一、鹽在古代的重要性現在鹽是生活中很不常見的調料,它的價格特別便宜,但是每個人都不能離開它,如果人的身體長期不吃鹽,就會變得浮腫,甚至出現頭暈的情況。遠古時期,鹽的存在感比現在更強烈,它甚至能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 這一外來物種,連中國吃貨都難以下咽,卻幾乎被印度人吃到滅絕
    每每一提到中國吃貨,恐怕很多生物都得要瑟瑟發抖了。哪裡有生物泛濫成災,只要有中國吃貨在,就不會有泛濫這一說。中國作為一個美食大國,深諳食材與烹飪之間的道理,無論是什麼稀奇古怪的食材,對於中國人而言總能信手拈來,彈指一揮間就能締造出一份難得的人間美味。
  • 南方人這樣吃芒果,北方人表示:難以下咽,南方人表示:好吃得很
    哈嘍,大家好,我是顏小廚,今天小廚又來給大家更新美食菜譜啦!南方人這樣吃芒果,北方人表示:難以下咽,南方人表示:好吃得很!現在天氣熱起來了,南方的一些水果陸續上市,芒果和三華李都是這個季節的水果,酸酸甜甜的特別好吃,在我們廣東,吃這些水果都有一個特別的吃法 ,那就是把水果涼拌著吃,加鹽加辣椒粉,酸辣可口,想想都流口水。
  • 古代窮人吃鹽有多難?他們買不起鹽又該吃什麼?
    然而,私制細鹽的事情突然傳了出去,掀起了唐朝與外敵的一場血戰,雙方將領都在搶奪製作細鹽的秘方。難道唐朝的製鹽工藝果真如此差嗎?老百姓吃鹽真的很難嗎?如果窮人買不起鹽,他們又該怎麼辦呢?圖片:製鹽劇照一、鹽在古代的重要性如今的鹽是生活中十分不起眼的調料,它的價錢格外便宜,不過人人都離不了它,如果人的身體長期沒有攝入食鹽,就會變得浮腫,甚至出現頭暈眼花的狀況。
  • 古代窮人都吃的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換我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據說食物對人們來說是最重要的,目前,我們都要求一日三餐。但是在古代,想要一日三餐是非常困難的。宋朝以前,富人和窮人每天都吃兩頓飯。如果對家庭來說很困難,一天可能只有一頓飯,甚至幾天只有一頓飯。宋朝以後,國家的經濟狀況略有改善。對於富人來說,一日三餐沒有問題,但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就有點奢侈了。
  • 古代窮人吃什麼?現代人一天堅持不了,網友:古人怎麼活下來的
    但這隻對富人有效,窮人還是一天吃兩頓飯。在這兩頓飯中,古代窮人通常都吃些什麼?想想再好不過了。而且,朝代不同,窮人飯碗裡的食物也不固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農作物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不同朝代從外國來的。比如西周時期,不僅沒有水稻,連小麥也不流行。
  • 難以下咽的水煮菜,這種減肥餐該怎麼吃?
    你的減肥餐食譜都有什麼?儘管我們介紹過那麼多食譜,但說到底最有效的減肥餐還是白水煮菜。水煮蛋、水煮雞胸肉、水煮牛肉、水煮蝦仁、水煮蔬菜,這種少油脂,也沒有調料的吃法毫無疑問最利於減肥,但是光這麼吃,你一定覺得難以下咽。所以想要把你難以下咽的水煮減肥餐變成美味大餐,醬汁就是關鍵,今天就來給你分享幾款低熱美味醬汁,學會以後包你愛上白水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