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一覺即可完成的胃鏡檢查,你拒絕嗎?

2020-12-18 健康界

胃鏡、腸鏡檢查基本上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常規體檢項目,而大多數國人仍拒之於千裡之外,人們之所以不願意接受胃鏡、腸鏡檢查,其主要原因是主觀上認為檢查過程太痛苦。

實際上,隨著無痛胃鏡操作技術的進步,操作時間明顯縮短,胃鏡檢查大多數患者感覺不到太多的痛苦,甚至在你睡覺的時候,醫生就完成了檢查,這樣的胃鏡你還會拒絕嗎?

胃鏡,都能查什麼?

胃鏡像照鏡子一樣,能真實反映出醫生肉眼無法直視的病變情況,從而為醫生診治提供依據。

胃鏡經口進入,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黏膜,就如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妖魔鬼怪」在它面前都無所遁形。

所以說,胃鏡在觀察十二指腸降部以上的消化道病變方面,具有其他檢查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可謂是消化道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胃鏡不但可以直接觀察到病變,還可以取活組織行病理檢查,對一些疾病進行內鏡下治療。這樣一來,避免了傳統開腹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和風險。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胃鏡,可以對上消化道炎症及黏膜病變、潰瘍、息肉、腫瘤、憩室、消化道狹窄、異物、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疾病進行診斷;對上消化道出血、息肉、黏膜下腫瘤、早期胃癌、消化道狹窄、消化道異物(如硬幣、紐扣、魚刺、棗核、雞鴨骨)等疾病進行有效治療。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胃鏡檢查?

對於沒有專業醫學知識的大眾來說,疾病術語比較抽象而枯燥,不知道這些疾病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那麼,下面就簡單談談,出現哪些症狀時,就需要考慮胃鏡檢查了。

從廣義上說,有上消化道症狀、時間較長、影像學檢查無法完全明確診斷的時候,都應該做胃鏡檢查。上消化道症狀常見的有:胸骨後疼痛,吞咽困難,燒心,反酸,噯氣,中上腹疼痛,嘔吐,嘔血等。

除此之外,已經確診或者接受過治療的胃和十二指腸球部的病變,比如潰瘍、息肉、黏膜不典型增生、腸化、萎縮、腫瘤,需要定期胃鏡隨訪。

明確診斷肝硬化的病人、患慢性肝炎病程較長的病人,也應該定期檢查胃鏡。

其他情況,就需要醫生綜合病人的情況及操作的必要性等因素來權衡取捨。


吳齊

副主任醫師,碩士

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 內鏡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內鏡中心主任

專長:胃腸等消化道早癌的內鏡下診斷及切除,晚期腫瘤內鏡下介入支架置入,ERCP及相關治療,內鏡下胃造瘻術,超聲內鏡,超聲內鏡引導支氣管透壁穿刺活檢。

出診地點: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

出診時間:預約制

語言:中文、英語

相關焦點

  • 胃鏡檢查很痛苦?一文帶你了解胃鏡全過程,無須望而生畏
    您做過胃鏡嗎?說到做胃鏡,是不是有幾分恐懼和迷茫,那麼就讓長沙市第一醫院來解開您的未知和疑惑吧。 胃鏡是怎麼做的,做胃鏡會很疼嗎? 胃鏡檢查是經口腔插入一根帶攝像頭的細軟管道,可以對食管、胃、十二指腸等臟器的內部情況進行「現場直播」。
  • 胃鏡檢查到底有多痛苦?
    消化內科門診常常有患者聽到「胃鏡」二字就「聞風喪膽」。反覆詢問醫生:「我必須得做胃鏡嗎?我能不能不做?還有別的檢查方法嗎?……」。然而答案往往是不能。消化內鏡可以直接觀察到目標部位的黏膜,觀察病變,還可以進行活檢鑑別病變的良、惡性。目前,消化內鏡技術越來越普及。
  • 胃鏡到底是種什麼樣的檢查?你真的了解嗎?
    引言「做胃鏡難受嗎?」,「肯定難受的」,「哎喲,那麼粗一根管子啊,我不敢做了」……這是在胃鏡室門口最常聽到的對話,所以胃鏡也是最常被患者拒絕做的檢查。胃鏡檢查到底是種什麼樣的檢查?胃鏡是診斷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腸疾病最常見、最可靠的手段,是無可代替的「金標準」。胃鏡通過嘴巴,放入一根帶顯示器的管子進入食管、胃和上段十二指腸,依次檢查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及降部)。可以在直視下,360度觀察整個消化道。
  • 陳學冬澄清醫院昏迷照系做胃鏡檢查 做胃鏡需要吸氧嗎?
    陳學冬澄清醫院昏迷照系做胃鏡檢查 做胃鏡需要吸氧嗎? 針對傳聞,工作室也及時發博做出回應,稱陳學冬近日來因工作安排太滿,三餐不定時導致胃痛,這次只是去做了胃鏡檢查,並不是昏迷,請大家放寬心,也不要輕信謠言。粉絲留言冬冬一定要注意身體,網友也普遍呼籲多給藝人一些隱私空間,但仍有部分網友指出該圖中陳學冬在吸氧,並提出質疑——做胃鏡需要吸氧嗎?
  • 蘇州同濟醫院馮月清:胃病一定要做胃鏡檢查嗎?
    魯網4月24日訊 「我之前聽說做胃鏡很難受,沒想到昨天去醫院醫生上來就給開了胃鏡檢查的單子……」  「我做過胃鏡,那感覺真是……,以後再也不想做了」  「胃鏡檢查對我來說,實在是噩夢,現在想起來還在發抖」
  • 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千萬別拒絕胃鏡檢查
    原創 劉鳳林 好大夫本文作者:劉鳳林醫生胃鏡是胃腸道疾病常見的檢查方法之一,相對消化系統另外一些常見檢查(比如血化驗和CT)來說,胃鏡並不是一項舒服的體驗,檢查前後的禁食也令人比較難受,因此很多人不願意做胃鏡。
  • 什麼是胃鏡 胃鏡檢查前後要注意哪些
    現代很多人,因為工作忙碌,飲食不規律,或者是喜歡吃辛辣、喝酒,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胃部不適,有些人胃部會偶爾疼痛,嚴重的胃可能會出現潰瘍,當胃病的疼痛身體實在不能承受時,便要做胃鏡來進一步檢查胃部是否已經嚴重病變。那麼,什麼是胃鏡?胃鏡檢查前後要注意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做胃鏡,是選擇無痛胃鏡還是普通胃鏡?
    胃鏡讓人瑟瑟發抖「我之前聽說做胃鏡很難受,沒想到昨天去醫院醫生上來就給開了胃鏡檢查的單子……」「我做過胃鏡,那感覺真是……以後再也不想做了。」「胃鏡檢查對我來說,實在是噩夢,現在想起來還在發抖。」
  • 做胃鏡會傷身體?這些胃鏡檢查的誤區,了解過後,再作判斷也不遲
    說起胃鏡檢查,大部分人都不陌生,都知道它可以知道胃部以及十二指腸的情況,但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胃鏡會傷害身體,在需要時都會排斥,但其實胃鏡不會傷害身體,只是在檢查時有些會出現併發症,因此對於胃鏡的誤區檢查前先了解清楚。做胃鏡傷害身體嗎?
  • 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有何區別?提醒:做胃鏡前要注意做好這3點
    胃病等消化道的疾病現在已經成為了常見的疾病之一,一旦感覺自己的腸胃有不舒服的情況,很多人就會去醫院進行檢查,而檢查的時候免不了會進行胃鏡的檢查,但是普通的胃鏡會給人帶來種種不適,讓很多人都很害怕,而現在出現了一種無痛胃鏡,那麼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有什麼區別呢?
  • 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有啥區別?選擇那個好?
    無痛胃鏡則是通過靜脈給予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劑,在毫無知覺中完成胃鏡檢查,並在檢查完畢後迅速甦醒。第二步,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都需要含住一個口墊,用牙咬住,由醫助扶著病人保持左側臥位。病人並不需要做任何動作,只需要全程張著嘴,正常呼吸即可。
  • 膠囊胃鏡讓胃鏡檢查不再「畏敬」
    而胃鏡是胃部體檢,篩查胃炎、胃潰瘍、胃萎縮等胃部病變的主要檢查工具,同時也是確診胃癌的金標準。 很多胃癌病人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大部分是由於沒有進行定期的胃鏡檢查、遺漏掉了早期胃癌的特異症狀所致。此外由於胃部的特殊生理結構,胃黏膜的一些症狀只有通過胃鏡才可以清晰有效地觀察到,醫生藉由胃鏡才能做出精準判斷。
  • 胃不舒服一定要做胃鏡嗎?做胃鏡的危害有哪些?檢查後該如何護理?
    做胃鏡前後的注意事項 做胃鏡過程中除了保持放鬆配合醫生,檢查前和檢查後的這些注意事項也需要了解一下。 檢查前你需要了解: 1、如果檢查安排在早上,檢查前一天晚八點之前可以吃一些易於消化的流食,八點到十二點之間可以適當喝水,十二點以後水和食物都不能再吃了。
  • 北京做胃鏡檢查的醫院
    北京做胃鏡檢查的醫院?插管胃鏡的痛苦相信每個做過的患者都不會再想著會有下一次,而且做胃鏡的時候還不能一起檢查腸道,但胃腸的不舒服與疾病的折磨又使得不得不多次進行胃鏡檢查,那麼怎麼避免這種痛苦呢?醫生表示OMOM膠囊內鏡可以一次性查胃腸,而且輕鬆無痛感。
  • 胃病一定要做胃鏡檢查嗎?若出現這4個現象,儘可能早檢查
    尤其像常年胃痛有胃病的人,對於胃部相關問題肯定也都是有所了解的,比如胃鏡。通過做胃鏡能夠檢查到胃部更加詳細情況,雖然在做的過程中非常難受,但為了身體健康,多數時間醫生都會建議,但有些人認為做胃鏡完全沒有必要。不過如果你已經有了以下幾個情況的話,還是要聽從醫生建議,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 疫情期間內鏡檢查怎麼做?專家推薦無接觸式胃鏡檢查
    「為避免交叉感染,特殊時期的胃鏡檢查能不能實現醫生與患者完全不接觸?在相關經驗的啟發下,我們醫院實踐了無接觸式胃鏡檢查,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廖專教授說。 物理空間隔離,無接觸式胃鏡檢查滿足醫患安全診療需求
  • 為什麼說「揪出」胃腫瘤,多數得靠胃鏡?這種檢查過程痛苦嗎?
    也因此近些年胃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在說到胃腫瘤時大多數人會想到胃鏡,認為它可以對胃部所有情況進行了解,所以也能發現胃腫瘤。那到底是不是這樣?一起了解下。胃鏡可以進行早期胃腫瘤篩查嗎?胃鏡主要是將一根長度達1~1.5米的軟管放置高清攝像頭並且通過咽喉部進入胃部中來了解胃黏膜以及胃部血管情況,它不僅可以了解食道、胃黏膜,還可以直接觀察消化道管壁的表面以及血管情況,進而發現早期癌變。在目前為止胃鏡是所有胃部檢查當中最詳細能實質考察胃部黏膜情況的檢查,也可以使醫生進行早期胃腫瘤篩查的手段。
  • 還怕做胃鏡檢查?新技術讓你吞一顆膠囊就能搞定
    胃鏡檢查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是一個痛苦的可怕過程。很多人都怕做胃鏡、腸鏡檢查。如今,膠囊內鏡吞下它就可以輕鬆地完成檢查,給胃病患者帶來了福音。創新:胃腸檢查吞顆小膠囊就輕鬆搞定在重慶銘博醫院,記者見到了膠囊胃鏡,它由膠囊、記錄儀、控制器和工作站四個部分組成,專家介紹,膠囊胃鏡實際上就是一個微型的智慧機器人,從口腔通過食道進入胃部後開始工作。這個長28毫米、直徑13毫米的膠囊內,封裝了攝像頭、傳感器、電池等將近數百個零部件。
  • 疫情期間,做胃鏡成了難題!無接觸式胃鏡檢查了解一下
    如何降低患者和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提升胃鏡檢查的安全性? 面對疫情下消化科門診承受的巨大壓力,無接觸式胃鏡檢查應運而生。3月21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聯合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各位專家打造的「大咖連線:無接觸式胃鏡系列研討」首場活動,連線北京、上海、武漢、西安四地的消化領域專家大咖,就「無接觸式胃鏡檢查」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 胃鏡檢查前喝的藥是什麼?了解它,對於能否順利完成檢查至關重要
    對於胃鏡檢查來說,想像著一根粗細差不多快到1cm的軟體插入嘴中,怎麼想都不會舒服吧...不過這種由未知產生的抵抗情緒還只是一方面,如果親眼目睹過別人做胃鏡,遇上一兩個乾嘔劇烈的,恐怕這種視覺衝擊來的會更猛烈一些。所以我們常說,做普通胃鏡檢查一般都不會痛,最大的挑戰往往是鏡身刺激咽喉部由喉反射產生的噁心和乾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