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腸鏡檢查基本上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常規體檢項目,而大多數國人仍拒之於千裡之外,人們之所以不願意接受胃鏡、腸鏡檢查,其主要原因是主觀上認為檢查過程太痛苦。
實際上,隨著無痛胃鏡操作技術的進步,操作時間明顯縮短,胃鏡檢查大多數患者感覺不到太多的痛苦,甚至在你睡覺的時候,醫生就完成了檢查,這樣的胃鏡你還會拒絕嗎?
胃鏡,都能查什麼?
胃鏡像照鏡子一樣,能真實反映出醫生肉眼無法直視的病變情況,從而為醫生診治提供依據。
胃鏡經口進入,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黏膜,就如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妖魔鬼怪」在它面前都無所遁形。
所以說,胃鏡在觀察十二指腸降部以上的消化道病變方面,具有其他檢查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可謂是消化道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胃鏡不但可以直接觀察到病變,還可以取活組織行病理檢查,對一些疾病進行內鏡下治療。這樣一來,避免了傳統開腹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和風險。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胃鏡,可以對上消化道炎症及黏膜病變、潰瘍、息肉、腫瘤、憩室、消化道狹窄、異物、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疾病進行診斷;對上消化道出血、息肉、黏膜下腫瘤、早期胃癌、消化道狹窄、消化道異物(如硬幣、紐扣、魚刺、棗核、雞鴨骨)等疾病進行有效治療。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胃鏡檢查?
對於沒有專業醫學知識的大眾來說,疾病術語比較抽象而枯燥,不知道這些疾病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那麼,下面就簡單談談,出現哪些症狀時,就需要考慮胃鏡檢查了。
從廣義上說,有上消化道症狀、時間較長、影像學檢查無法完全明確診斷的時候,都應該做胃鏡檢查。上消化道症狀常見的有:胸骨後疼痛,吞咽困難,燒心,反酸,噯氣,中上腹疼痛,嘔吐,嘔血等。
除此之外,已經確診或者接受過治療的胃和十二指腸球部的病變,比如潰瘍、息肉、黏膜不典型增生、腸化、萎縮、腫瘤,需要定期胃鏡隨訪。
明確診斷肝硬化的病人、患慢性肝炎病程較長的病人,也應該定期檢查胃鏡。
其他情況,就需要醫生綜合病人的情況及操作的必要性等因素來權衡取捨。
吳齊
副主任醫師,碩士
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 內鏡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內鏡中心主任
專長:胃腸等消化道早癌的內鏡下診斷及切除,晚期腫瘤內鏡下介入支架置入,ERCP及相關治療,內鏡下胃造瘻術,超聲內鏡,超聲內鏡引導支氣管透壁穿刺活檢。
出診地點: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
出診時間:預約制
語言:中文、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