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00後們喜歡什麼嘛?盲盒是屬於這一代年輕人的共識

2020-12-23 騰訊網

一家賣玩具的公司上市了,市值1003億。大家都在討論年輕人消費方式的改變時,我不得不告訴你,這家公司與其說是賣玩具的,不如說是一家博彩公司你敢相信嗎?這家公司的名字叫泡泡瑪特,最火的產品叫盲盒。

簡單來說呢就是一個裝著彩蛋的小盒子,打開之後會出現一個隨機的小玩具。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靠著盲盒實現了8個億的收入。這玩意兒為什麼這麼火呢?

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個娃娃做工和手感都稱得上是極致。泡泡瑪特最火爆的系列是一個撅著嘴的小女孩,叫Molly,可愛當中帶著一點俏皮。

但其實盲盒爆火的真正秘密在於它是一門巧妙擊穿人性的生意。盲盒的本質不是賣玩具,而是賣不確定性。假如說只是六十塊錢買一個玩具,肯定沒有現在這麼好賣。

但是你現在拿到手的是一個盒子,打開盒子之前的一瞬間,你並不知道拿到手裡的是什麼,打開之後正好是想要的,你會有得償所願的快感。假如不是,你會想再買一個盲盒,這就和遊戲抽卡一樣。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泡泡瑪特還有一個巧妙的設計,他在每一個系列當中加了一個稀有的隱藏款和更稀有的爆款。買到隱藏款的概率是1/144,買到爆款的概率大概是1/720,三款的價格都一樣,打開才知道你倒手的是什麼。

這個設計巧妙的將盲盒變成了一個復購率很高的生意。當一個系列其他的款式你都集齊了,就差那麼一個的時候,你會反覆的去買盒子,滿腦子想的都是下一個、下一個一定是。

就和小時候吃泡麵收集的水滸卡一樣,最後沒收集到的那關鍵幾張,才是你把所有的飯錢全部省下來,買泡麵的動力。

有稀缺當然就有升值空間,泡泡瑪特爆火的第三個密碼就在於他已經隱隱約約帶了一點投資屬性。

在二手市場上,稀有款,那被炒的是相當火熱,原價59塊錢的泡泡瑪特,「潘神聖誕隱藏款」在閒魚上的售價高達2390塊錢;同樣零售價59塊錢的 「茉莉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漲到了1800塊錢;原價699塊錢的labubu大娃和zimomo泰坦套裝,甚至炒到了42000塊錢。

動不動就是幾十上百倍的投資回報,你看,玩盲盒還能玩出彩票的感覺,放在手裡說不定還能升值。

泡泡瑪特50%的收入來源於20%的用戶,用戶的復購率也超過了50%,這就間接證明買盲盒的客戶裡邊有不少專業玩家。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了,這不是智商稅產品嗎?這東西真的值這個價格嗎?其實在生活當中除了必需品之外,其他的商品不是靠價值,而是靠共識。

比如80後、90後喜歡的AJ,像不像60後、70後喜歡熱衷的佛珠手串呢?AJ、佛珠好歹耐克還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最近飆到天際的比特幣,說到底的就是一串數字,現在一枚比特幣的價格能買一輛中等級別的轎車了。這就是共識的力量。

而泡泡瑪特,你可以理解為它是一部分95後、00後的共識。所以與其在這裡吐槽別人收割智商稅,不過好好想想變化的時代當中,什麼是不變的。

第一,不管什麼生意,循規蹈矩能混個溫飽,想想怎麼和人性當中的情緒聯繫起來,那是致富之道。

第二,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絕對的價值。有人相信他,他就有了價值,當這個價值具備流動性之後,一場騙局就會變成一番詩意。

文章首發於【職場人聲音看點-https://www.zcrsykd.com】歡迎持續關注。(轉載請標明出處)

聆聽職場人聲音,關注職場前沿信息。職場經驗、職場技能、行業報告、副業賺錢,盡在職場人聲音看點。

相關焦點

  • IP小站(IP Station)售賣的潮流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不可自拔
    不知從何時開始,盲盒流行起來。一個個可愛的玩偶琳琅滿目,年輕人樂此不疲地收集一個又一個,他們這麼沉迷的盲盒,到底是什麼?盲盒,誕生於日本,最開始叫mini figures,後來又叫blind box。一套盲盒有幾個到十幾個不等,還有一或兩個隱藏款。所以,抽盲盒,就和抽SSR卡一樣,全憑運氣,有時候你會抽到喜歡的那款,甚至是隱藏款,如果運氣不好,就可能抽到你不喜歡的或者重複的。
  • 貓咪經濟、顏值經濟、悅己經濟、盲盒經濟……這屆年輕人在消費什麼?
    怪不得去年波士頓諮詢公司去年就敢大膽預測,2020年的中國的消費市場規模可能將達到6.5萬億美元,而95後消費超過了其中的50%。那麼問題來了,這屆年輕人為什麼會選擇吸貓養貓?除了貓,他們還愛消費什麼?他們消費的原因和目的有什麼共同點?
  • 數百萬年輕人迷「盲盒」,I Do推出「愛情盲盒」新玩法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盲盒的存在就像這樣一盒巧克力,總有人想打開它,總有人對驚喜滿懷期盼。   前不久,一家叫泡泡瑪特的公司開啟了赴港IPO之路,一時間,不少人被「盲盒」二字鋪屏。究竟什麼是盲盒,盲盒生意有多好,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迷它……一堆問題也像打開巧克力盒,隨之滾滾而來。
  • 盲盒、人體工程學椅和貓,這一代年輕人的買買買故事
    11.11、黑五、雙旦……應接不暇的購物季中,這屆年輕人在2020買了什麼,又在買的行為中表達了什麼?什麼值得買《消費幸福趨勢報告》為你揭曉。文 | 朱亭編輯 | 金匝運營 | 小小122歲的陳穎收到了人生第一筆工資,2000元。她在一家知名營銷公關公司工作,為影視劇和綜藝撰寫策劃。
  • 都2020了,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當那些「瘋狂炒鞋月入百萬」、「盲盒最高可賺39倍」等消息不斷出現時,聰明的朋友已經開始在喧囂中嗅到了一絲「韭菜」的芬芳……進入2020年,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顯然,很多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在2019年和2020年交接之際,無奈地成為了炒物經濟的接盤俠。擊鼓傳花的遊戲,在這個新年終於將紅花扔在了「最晚入場的人」手裡。只想簡單賺點兒錢「我本身都不愛打籃球,更別說喜歡球鞋了。」
  • 20萬人掏錢,千億港元市值,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而在這場關於盲盒是不是智商稅爭議背後,卻有一個根源問題要先搞清楚:當下年輕人都是怎麼看待盲盒的。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找了三個年輕人,聊了聊他們對於盲盒的真實感受。直到雯雯工作後,才有了買手辦的閒錢,一開始是買盜版,後來攢錢買正版。雯雯告訴《未來商業觀察》,柜子上的所有手辦原型全部來自於她喜歡的動漫或遊戲人物,她從沒為一時興起的喜歡買過單,就連買盲盒也一樣。「一個IP它有聖誕節、動物等不同系列,看著幾十塊錢不貴,但一套下來不比一個正版手辦便宜。」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當代年輕人的玩具,沒有越變越大,倒是越來越燒錢了。如果說前段時間比幣圈更瘋狂的炒鞋市場,是在消費「直男」們的購買力。而現在讓女生們欲罷不能的玩具就是盲盒了。所謂盲盒,就是一個個裝著款式不同的玩偶的盒子,這些盒子包裝一樣,拆封之前不會知道裡面裝的哪一款,為了集齊全套玩偶,一大批 95 後 、00 後不惜一擲千金。▲ 圖片來自:嗶哩嗶哩根據天貓 8 月份發布的《95 後玩家剁手力榜單》,盲盒已經成為 95 後玩家增長最快燒錢最多的愛好。
  • P小站(IP Station)成為年輕人的盲盒潮玩樂園,盲盒文化影響擴大
    要看21世紀的中國,就看21世紀的中國年輕人,伴隨著網絡視像文化成長的90後、00後年輕人正在逐漸成為中國社會新的發展勞動力,和以前的人不同,這些年輕人有著明顯的個性化差異,更具有自己的想法,因而社會上一些新奇文化也在不斷地豐富,社會制度的完善必將帶動文化的百家爭,於是這些年輕人的成長中充滿質疑。
  • 文具遇上盲盒,靠什麼吸引年輕人的眼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學校周邊文具店、學生超市等賣得很火的要屬文具盲盒,這個盲盒和文具有關。動漫、影視作品也出盲盒系列產品,其模式類似於以前乾脆麵卡片,日本所營銷的扭蛋。市面上的盲盒外包裝都主打「盲」,有超多驚喜,盒子上不會備註有什麼東西,只有拆開包裝才能知道裡面是裝什麼東西。
  • 盲盒:收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近兩年來,盲盒文化逐漸流行,風靡年輕一代,成為不少年輕人娛樂、尋找刺激的方式之一,有著瀟灑的年輕人加入,盲盒文化有著勢不可擋之勢。,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發展到現在,盲盒文化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很多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被掏空錢包的年輕人依舊深深地陷在商家的套路中,無法自拔。盲盒中禮品大多以PVC材質的玩偶手辦為主,這類的商品的市場價大約在19~49元,但是將商品放置到盲盒中,盲盒價格大約在39~99元,價格增幅在一倍以上,大量的盲盒商家爭鋒上線,強佔盲盒市場。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從小眾到大眾,有人說,盲盒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收藏欲和賭博心不僅不會缺席遲到,還會愈演愈烈。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了解的人都知道,2016年以前,泡泡瑪特一直都是虧本經營。2016年後,泡泡瑪特卻整個鹹魚翻身,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 這一切,都源於他們2016年推出的產品形式——盲盒。 什麼是盲盒?
  • 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火?
    盲盒過去還是流行於二次元世界,主要以抽一些熱門ip的玩具模型來運營,隨著盲盒的發展,如今越來越的行業,也開始利用盲盒營銷來做品牌,做推廣,那麼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火?盲盒營銷是什麼意思?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就推出了一個類似盲盒的東西,扭蛋機。也就是一個機器,投幣後轉動下搖杆,然後你就可以獲得一個隨機的玩具,和今天的盲盒玩法基本一樣。從百度指數上來看,在過去的一年中,盲盒的百度指數和年輕人喜歡玩的密室逃脫、KTV、網咖都處在同一個數量級。也即是說,盲盒雖然對中國人是個新事物,但它在整個社會的討論程度,一點都不比舊事物低。
  • 對數觀察|為了「盲盒」忙活的年輕人在忙什麼?
    對於炒股的70、80後而言,可能茅臺和農夫山泉會是他們的首選。一瓶售價2元的農夫山泉礦泉水,利潤佔到了60%,發展勢頭迅猛的農夫山泉甚至讓鍾睒睒短暫超越二馬,過了半天的首富癮。但對於一個90後或者00後而言,泡泡瑪特的股票才是最值得投資的選擇。你能想像嗎?
  • 給你一份驚喜 「盲盒」已成年輕人的新寵
    15日下午1時左右,記者在萬象匯B1層的九木雜物社看到,店內中心位置陳列了4排貨架的盲盒,包括哆啦A夢,與子成說、吾皇巴扎黑等幾十個品種。在記者觀察的10分鐘內,有7位年輕顧客進入盲盒區挑選,其中1個女生買了一個吾皇巴扎黑的盲盒後開心離去。
  • 盲盒式魔力:能讓年輕人砸下一個首付?
    要知道,一旦抽中,有人會馬上掛到網上——這款售價99元的盲盒玩偶,在二手市場上可以被炒到上萬元。「群裡真的喜歡盲盒的人,大概不到十分之一吧。」周大圓有些無奈。遊戲型消費,也並非95後專屬。80後童年時期玩過的乾脆麵水滸英雄卡,就與當前的盲盒如出一轍。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但是,一鳴驚人的背後卻暗藏隱憂——一些買家目前也正在走向動漫收藏界裡流傳甚廣的這句話「少年一面牆,北京一套房」,更有買家的無奈「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那麼,讓年輕人「買不停」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 盲盒第一股來了 尋找其它產業鏈上的「錦鯉」
    如今不賣飲料的自動販賣機走入人們的眼帘:盲盒販賣機。筆者第一次看到這種可愛富有豔麗色彩的販賣機,才知道又有一家針對Z世代人群潮玩出現了,那就是泡泡瑪特。 後來在商場酒店見到這類販賣機就會留意購買人群,不像家中幼兒看到泡泡瑪特以為是能吃的東西亂喊亂叫要買,那些圍著販賣機仔細端詳的年輕人在筆者眼中都是一群打扮入時也是群娃娃的孩子,但他們符合Z時代的特徵。
  • 「00後」的大學生身上有著與以往年輕人不同的氣質
    據報導,今年的大學新生中有超過2/3為2000年後出生的「00後」。跨入大學校門,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將由此走向獨立、走向成熟,迎來更加開闊的人生。  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00後」的身上曾被貼上各種標籤。「捧著手機的草莓青年」,「網絡原住民」,有個性也容易固執己見,有能力也難免不能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