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營救》:「錘哥」跳出舒適區了嗎?

2020-12-14 澎湃新聞

「錘哥」還是「錘哥」,就算沒了錘子,他仍然像是個「雷神」,正所謂「手中無錘,心中有錘」。

電影《復仇者聯盟4》是「漫威電影宇宙」(MCU)的階段性完結之作。在此之後,該系列裡的眾多演員都在努力淡化自己身上的超級英雄色彩,比如克裡斯·埃文斯決絕地與美國隊長告別,但觀眾仍能在新劇《捍衛雅各布》(Defending Jacob)裡看到美隊式的糾結。

《驚天營救》劇照

4月24日在網飛(Netflix)平臺上線的動作片《驚天營救》(Extraction)同樣如此,觀眾依舊能從克裡斯·海姆斯沃斯的臉上看到雷神式的頹廢。片中海姆斯沃斯飾演的黑市僱傭兵泰勒·雷克,在大部分時間裡表現出的狀態,就跟《復仇者聯盟4》裡那個肥宅雷神一模一樣。

《復仇者聯盟4》劇照

《驚天營救》電影的主創團隊也完全可以說是「復聯」團隊的再度攜手,導演山姆·哈格雷夫(Sam Hargrave)是《復仇者聯盟3》《復仇者聯盟4》的特技協調員,再往前推,他還是《雷神3》在亞特蘭大片場的動作演員選角員,如果再往前推,他曾在《美國隊長2》裡擔任克裡斯·埃文斯的替身,不過當時在片尾字幕裡出現的名字叫做薩繆爾·哈格雷夫(Samuel Hargrave)。

《驚天營救》的編劇也是漫威粉絲的老熟人,他就是「復聯3、4」裡把億萬觀眾「虐得死去活來」的羅素兄弟之一——喬·羅素。

《驚天營救》海報,該片海報上還不忘點出其與《復仇者聯盟4》的關聯

根據相關報導,在《驚天營救》項目啟動階段,阿諾德·施瓦辛格和布魯斯·威利斯這兩位動作巨星曾擔任項目牽頭人。

如此豪華的人員配置,不禁讓筆者想到了幾年前突飛猛進的中國電影市場,當時一大批影業新貴公司拿著真金白銀湧了進來,他們的首選就是大導演、頂流明星、頭部IP,換一種說法就是,在打安全牌。結果可想而知,電影並沒有所謂的成功方程式,在全球任何一個電影市場都無法撈到快錢。

然而,作為影業新巨頭的網飛,似乎還在交著學費。今年3月在該平臺上線的《斯賓塞的機密任務》 (Spenser Confidential)同樣是一部極為糟糕的電影,儘管導演彼得·博格與主演馬克·沃爾伯格亦是所謂的頂流,但從成片來看,跟中國「網大」電影半斤八兩。

不過,話也要說回來,錢是能砸出大場面來的,比如《斯賓塞的機密任務》最開始半小時的飆車戲,一些業內人士估算,其製作成本在千萬級美元水準。當然,網飛從未公開過該片的製作預算,但沃爾伯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出演《斯賓塞的機密任務》,是其演繹生涯以來一部「大預算電影」(big-budget film)。

《驚天營救》劇照

網飛也同樣沒有公開《驚天營救》的製作預算,但以《斯賓塞的機密任務》做參照可以看出,《驚天營救》的預算應該不會高於後者,原因或許在於這只是山姆·哈格雷夫的導演處子作。另外一點則是《驚天營救》裡的許多爆炸場面是電腦特效,而並非是實景拍攝。

《驚天營救》從文本角度上說,可謂一塌糊塗,片中情節完全經不起推敲。可就是這樣一部好萊塢工業流水線電影,仍然有一些可貴的閃光點,能夠體現山姆·哈格雷夫的職業發展史。前文所述,本片導演是武行替身出身,也就是說他對打鬥場面是極為在行的,這就解釋了該片雖然文戲不行,但武戲還能看得過去的原因。

《驚天營救》劇照

《驚天營救》裡有一段十幾分鐘的「偽」長鏡頭,從完成度上說十分出色,無論是場面調度還是攝影機機位,都高度配合了片中角色的動作軌跡,經過一番剪輯之後,達到了無縫銜接的狀態。

與克裡斯·埃文斯不同,克裡斯·海姆斯沃斯還將在MCU電影裡繼續著雷神的旅程,目前公開的影視劇片單裡包括《雷神4》《銀河護衛隊3》《假如……?》等。但很明顯,兩個克裡斯都不想角色固化,只是二人的職業規劃略有不同罷了。自2011年出演《雷神》以來,海姆斯沃斯嘗試過自己作為演員的另一面,比如《林中小屋》《海洋深處》等。在筆者看來,他迄今最成功擺脫雷神形象羈絆的,反而是票房上不太成功的《皇家酒店謀殺案》,雖然在片中他照例賣弄著好身材,但卻很好地抓住飾演角色——一個邪教魔頭的癲狂本質。

《皇家酒店謀殺案》劇照

總之,藝人吃老本很容易,影視公司吃藝人的老本也很容易,但要真正從藝人蛻變成一位表演藝術家,就是要努力跳出舒適區。目前來看,克裡斯·埃文斯、克裡斯·海姆斯沃斯還有其他的「克裡斯們」都還要再勇敢一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驚天營救:Netflix有史以來最火的原創電影,到底爽在了哪裡?
    「錘哥」版《Extraction》,中文被翻譯為《驚天營救》,也有翻譯為《極限營救》。這部由Netflix出品的原創網大,在疫情隔離的助推下,已經打破了Netflix觀看量紀錄!有影迷統計,「錘哥」在《驚天營救》中殺敵手法乾淨利落,前後幹掉了64人,這個成績簡直可以與《疾速追殺》三部曲中基努·裡維斯飾演的「殺神」維克相媲美。
  • 豆瓣評分7.1,雷神新片《驚天營救》動作戲滿分,狂甩國產網大
    近日,一部網飛製作的網絡電影《驚天營救》上線!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就是「錘哥」克裡斯·海姆斯沃斯。成名於漫威電影《雷神》的錘哥,憑藉雷神一角成為好萊塢明星,然後在《復聯》系列繼續出演雷神,除了漫威系列電影,還曾出演過《極速風流》《超能敢死隊》等。但是毫無疑問,大家對他最深的印象還是雷神錘哥。
  • 電影《驚天營救》:錘哥出演Netflix今年最燃的原創電影
    今年就帶著他的新片《驚天營救》,在Netflix網絡發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人家「網大」一哥Netflix是怎麼拍電影的。作為一部爆米花流水線電影,劇情不是他的長項,動作夠刺激,槍戰爆炸夠多,才是基本操作。開場,簡單粗暴,不需要含蓄和鋪墊。
  • 錘哥曝《驚天營救》觀看人數9000萬 確定將拍續集
    來源:新浪娛樂《驚天營救》劇照新浪娛樂訊 據外媒報導,克裡斯·海姆斯沃斯主演的Netflix動作劇情片《驚天營救》計劃拍續集,已在開發中:第一部編劇、製片人喬·羅素(《復仇者聯盟4》)已籤約為續集寫劇本。
  • 跳出舒適區,真的就不會再焦慮了嗎?
    ,她決定改變自己,跳出舒適區,很多人都說要跳出舒適區,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可是,跳出舒適區後,真的一切就能變好嗎?真的就不會再焦慮了嗎?,後來問起才道出原委:「他去省城找了兩周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碰了一鼻子灰,對比一下還是覺得原來單位的工作比較好,如果離開目前體制工作,他就算跳出舒適區,沒有了目前生活保障,要面臨很多生活問題,會更焦慮,」所以說跳出舒適區,並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辦法。
  • 30歲的男人,應該跳出舒適區
    第二就是因為還沒有產生舒適區。其實每個人每個時候都有舒適區,嬰兒時媽媽的懷抱就是舒適區;去幼兒園時,家就是舒適區;去小學時,幼兒園就是舒適區;去中學時,小學是舒適區;去大學,那家鄉就是舒適區。坐大巴來到了這個高樓林立的地方,感覺到了膽怯,然後就忽然明白了一件事——30歲的男人,應該跳出舒適區,哪怕就是隨便看看。從我看著這個陌生的城市感覺到害怕這件事裡,我明白了,越是強烈而穩固的舒適區,想要跨出去就越難,因為跨出去的時候感受到的痛苦與不舒適感,與舒適區的穩固程度是成正比的。
  • 《驚天營救》:一個大佬的兒子被綁架後,潛入敵後救出少年的故事
    3.5星可以適當降低期待值,享受看動作片的純粹樂趣驚天營救的故事線很簡單:一個大佬的兒子被綁架,海姆斯沃斯(aka 海總or 錘先生)飾演的黑市傭兵,潛入軍隊和敵對幫派勢力強大的達卡市,救出少年豆瓣給這部劇的標籤有兩個,動作/劇情
  • 4部爛番茄90%以上,錘哥的生涯十佳作品爽片薈萃
    就是影片只想搞點熱血場面,不太注重角色塑造,「錘哥」克裡斯·海姆斯沃斯和麥可·珊農、麥可·佩納這些演過漫威、DC大片的演員只要演得像個特種兵即可。 而錘哥和「錘嫂」埃爾莎·帕塔奇也終於在電影裡演了一回夫妻。
  • 如何跳出生活的舒適區?
    如果你本身一直在舒適區,你是很難跳出來的,你要麼自己主動創造條件跳出來,要麼生活給你壓力逼迫你跳出來。如何主動創造條件:比如說離開父母,自己獨立找工作和生存,斷掉父母給你的經濟支持。當然這時候你可能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還是感受不到壓力,仍然跳不出舒適區。那接下來你可以試試提前模擬結婚後的生活,找出身邊的朋友做參考,比如這個月需要還房貸車貸多少錢,孩子奶粉錢,孝敬雙方父母的錢,自己和老婆日常開銷,然後算算自己現在能賺到多少錢,這時候你可能就有動力去做出改變,跳出舒適區了。
  • 《驚天營救》確定拍攝續集,雷神克裡斯·海姆斯沃斯將回歸?
    《驚天營救》(Extraction)自從4/24於Netflix全球上映之後,雖然影評和觀眾對電影的評價有好有壞,但不到兩周時間就成為Netflix史上最熱門的電影,預計之後將會創下九千萬的點擊,也讓喬·羅素與兄弟安東尼·羅素的製作公司AGBO再次跟Netflix籤下合約,確定製作
  • 雷哥之驚天營救 Extraction
    驚天營救(Extraction)是奈飛(netflix)2020年的出品,查了下2015年還有部同名Extraction(國內譯作終極救援,布魯斯。威利斯主演,豆瓣3.9分),驚天營救主演是是克裡斯·海姆斯沃斯(漫威的雷神扮演者)和幾個其他不出名演員。
  • 既然「心理舒適區」能讓人舒適,為什麼還要我們跳出去?
    有段時間很流行「心理舒適區」這個詞。大家都在說,要跳出去,才能擁抱更好的人生。但很遺憾的說,造成目前市面上的軟文大多數都在鼓吹舒適區有害論,其實的確是不對的科學邏輯的。原因是從科學心理學角度來說:「舒適區」這三個字,本身沒有褒義和貶義。是不能被一桿子打死的。
  • 成長就是跳出小舒適區,重塑大舒適區
    成長就是跳出小舒適區,重塑大舒適區。 心理學研究中人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 幫助孩子跳出「舒適區」,尋找更優秀的自己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一直都沒有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的覺悟,在舒適區裡混吃等死,碌碌無為。02可能有的父母會問,什麼是「心理舒適區」呢?有學者把「心理挑戰區」兩邊的區域分為「舒適區」和「恐慌區」。如果自己的孩子看起來懶散無力,安於現狀,父母就要明白,孩子這是陷入了「心理舒適區」當中了。03陷入「心理舒適區」的孩子,難有大出息·孩子缺乏努力的動力陷入了「心理舒適區」的孩子,享受著當下擁有的一切並滿足於此,缺乏向上努力的動力。
  • 跳出正在毀掉你的職場「舒適區」,學會自我增值
    職場裡原地踏步,就是退步,能力跟不上需求,這時才想起原來在舒適圈裡待太久了。所以即使眼前一切歲月靜好,也要逼迫自己進入學習區,獲取持續進步的能力。02、正視職場舒適區,它可能成為個人發展的障礙舒適區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 新的動作片《驚天營救》挑戰一個擁有赫爾巴倫的城市
    由Netflix製作的最新動作片《驚天營救》劇情緊湊,長達兩個小時,充滿了動作場面、槍戰和巷戰,Chris Heim斯worth和「地獄男爵」David哈伯兩名士兵為了營救一名兒童而挑戰整個城市的力量,兩位主角使用了不少於20種的槍械和裝備影片,不幸的是,男爵最終沒有選擇的犧牲,雷神生死未卜
  • 跳出心理舒適圈去吃苦,真的有必要嗎?
    >>>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跳出心理舒適圈去吃苦,真的有必要嗎?為什麼所有文章、所有人都在鼓勵我們跳出舒適圈。跳出舒適圈,去挑戰不擅長的事情就真的很好嘛?一定要去尋求苦難嗎?首先,跳出舒適圈,不一定是為了去吃苦。為什麼呢?假如你是想讓自己的承受能力變得更加的強,那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探索另一個隱藏的自己這不是很好嗎?
  • 如何跳出英語閱讀舒適區?
    針對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說,是時候讓孩子跳出閱讀舒適區了。這個孩子並非個案,很多學生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問題。他們喜歡沉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不願意涉足其他陌生的領域。有時候,可能一下子看不明白就止步不前了。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舒適區」。比如,有的人喜歡讀網絡小說,他只喜歡某幾種特定題材的故事。
  • 敢於跳出「舒適區」的娃,才能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其實,張蕾兒子這種情況,是處於"心理舒適區"了。在這個區域,孩子會覺得自己生活很舒服,不尋求改變和上進。這類孩子最常有的想法就是"反正這樣就已經足夠了"。這種故步自封的想法,很容易讓孩子落後於同齡人,而敢於跳出"舒適區"的娃,才能變成更優秀的自己。那什麼是"心理舒適區"?
  • 《我失去了身體》豆瓣評分8.1:跳出舒適區,活出自我
    現實中的你學會和自己的生活握手言和了嗎?還是你早已經跳出了舒適區,活成了自己夢想中的樣子?也許看完電影《我失去了身體》,你會明白很多,更會釋然很多。電影《我失去了身體》的主人公是一隻殘缺的斷手,沒錯主人公就是一隻殘缺的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