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情緒失落怎麼辦?父母可用三個方法,警惕娃情緒障礙

2020-11-10 寶貝萌晗說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他們也存在情緒失落的時候。偶爾的情緒失落是非常正常的,但要是長時間孩子都處於情緒失落的狀態,這就意味著孩子患有兒童情緒障礙症。

其中有以下三種表現:

  • 兒童焦慮症

兒童焦慮症的表現情況與成年人的杞人憂天有點像,孩子們總是對還沒有發生的一切事物充滿了害怕和擔憂。

他們非常害怕明天的到來,更害怕明天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們就很想活在今天,不想要迎接明天的到來。這類孩子在考試之前尤其焦慮,他們會擔心卷子特別難,會擔心自己沒有考好,甚至還會擔心父母責罵自己。

  • 兒童恐懼症

有些孩子在看完恐怖片或者一些具有驚悚片段的動畫片之後,會對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表示出莫名的恐懼。他們不敢一個人走夜路,甚至在家裡都不敢一個人上廁所。

父母對此表示很無奈,他們不懂的孩子為什麼能把現實和生活混在一起,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因為這些就陷入無邊的情緒崩潰中。

  • 兒童抑鬱症

現代社會小孩子患有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其實這大多跟孩子的婦女們有關係。抑鬱症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孩子之所以患有抑鬱症是因為長期生活在壓力下。

而這份壓力很有可能是父母提供的,父母長期不理解不尊重孩子,導致孩子的情緒變得很失落,慢慢地就轉為抑鬱。

面對孩子情緒失落的三大症狀,父母應該要謹慎小心,及時對孩子的情緒加以疏導,避免孩子患有心理疾病

父母可用三個方法,警惕孩子患有情緒障礙:

  • 質疑思維

當別人說自己不好或者不行的時候,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客觀看待自己。世界上很多的煩惱都是孩子的自尋煩惱,所以父母應該要引導孩子客觀看待自己,不要因為別人的話語就讓自己陷入情緒失落中。

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沒有那麼糟糕,孩子完全不必因為別人的固定思維就開始否定自己,反之,孩子應該及時學會對別人的思維提出質疑,提出否決。

  • 學會用肯定的眼光看孩子

當孩子內心非常不堅定非常不自信的時候,父母應該要學會引導孩子,學會用肯定的眼光看孩子,學會讓孩子變得自信勇敢。

雖然很多父母都不是很願意表揚自己的孩子,但現實會告訴他們,一味打擊孩子遠比表揚孩子在其效果上遠差得多。所以父母要學會看到孩子的優缺點,及時對孩子的優點進行褒獎,讓孩子能夠不斷迎接人生,不斷樹立自己內心的自信。

  • 學會用幽默面對生活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都是一本正經,十分嚴肅。但其實父母想要跟孩子打成一片的話,還必須要平等與孩子相處。這種平等在於父母與孩子之間要像朋友一樣相處,並且在遇到雙方意見不統一的時候,父母要懂得利用幽默及時化解孩子內心的叛逆心裡。

尤其對於孩子來說,一味地說教只會讓孩子心理覺得不舒服,讓孩子更加的叛逆。但是如果換一種思維,採用幽默的方式不僅對孩子有效果,並且在孩子面對挑戰的人生中也會有效果。

雖然這個世界並不是靠努力就會有回報的,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沒有任何回報,所以孩子應該要學會往前奔跑,避免自己陷入情緒失落中。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情緒低落?別不當回事,警惕孩子陷入「兒童情緒障礙」
    或許很多家長會在生活中發現自家的孩子總是被消極情緒所圍繞,不管自己付出多少的努力,在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孩子總是以同樣消極的方法去面對去處理,而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鄰居家的孩子聞聞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 孩子經常情緒低落?要警惕「兒童情緒障礙」,父母別不當一回事
    但是如果孩子長期陷入一種悲觀消極的情緒中,那麼父母就應該提起重視,警惕兒童情緒障礙,這其實是孩子心理的一種病變,將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美美非常喜歡小白兔,她纏了媽媽好久,媽媽終於幫她買了一隻,看到小白兔在籠子裡又蹦又跳,美美非常開心,每天放學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蹲在小白兔面前,和它說說話,餵它吃吃飯。
  • 孩子有情緒障礙,家長應該怎麼辦?
    在兒童情緒障礙中,以上症狀常常部分出現或反覆出現。1、保持冷靜。當孩子的情緒開始激動時,家長不要強硬地跟孩子講道理,或者氣急敗壞地訓斥孩子。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耐心地等待,如果跟孩子爭辯爭吵,反而易使孩子情緒更加激動,不利於孩子心情的平復。家長需要懂得運用情緒管理的方法,學會自我情緒管理。
  • 孩子情緒低落,可能是心態悲觀所致,這些方法有助孩子平穩情緒
    2.總被父母批評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現實生活中孩子經常被自己的父母批評,這也是很容易讓孩子出現失落情緒的。3.父母總忽略孩子如果說父母經常忽略自己的孩子的話,那麼也是非常容易讓孩子出現一種失落情緒的。因為孩子是非常希望跟父母的關係能夠變得更近一些,他們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父母的呵護,如果父母這兩方面並沒有做好的話,那麼就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失落,並且讓他們覺得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找不到關愛自己的影子,那麼孩子的處境就會變得更加糟糕。
  • 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怎樣才能保持情緒平和?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在家的表現,讓朋友非常生氣,快要上課了,孩子還在磨磨蹭蹭,上課時,無精打採,一點不認真,作業也完成得敷衍了事,朋友看不下去了,說孩子幾句,孩子還發脾氣。有時候,朋友忍住氣不說,可心裡的氣憋得太難受了。這些讓朋友覺得自己的情緒經常處於快要崩潰的邊緣。朋友說,孩子再不開學,她恐怕就要瘋了。
  • 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最常見的反應是?
    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三個步驟破解孩子情緒密碼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 孩子總鬧小情緒,聰明父母巧用5個方法,改掉這個「臭毛病」
    導讀:孩子總鬧小情緒,聰明父母巧用5個方法,改掉這個「臭毛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鬧小情緒,聰明父母巧用5個方法,改掉這個「臭毛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7個技巧擊破自閉兒的情緒障礙
    讓孩子保持冷靜的7個訣竅 緩解情緒失控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保持冷靜,但這也代表著教父母要教導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所面對的狀況與感覺。許多都與感覺統合療法有關,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感覺障礙的孩子應對情緒障礙,這些訣竅有: 依照孩子的個性,為孩子提供有助於減輕焦慮的感官玩具,比如:柔軟的「擠壓」球到橡皮泥(柔軟的黏土),蜂鳴器(對某些喜歡聲音刺激的孩子有幫助)等等。 考慮購買室內或室外鞦韆和蹦床,這些通常是自閉症孩子獲得自我調節所需的感覺輸入的好方法。
  • 孩子愛發脾氣?父母可用三種方法,引導他走出情緒波動期
    不過,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正確處理,以免孩子悶悶不樂,影響身心健康。卡卡媽認為,父母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引導孩子,讓他儘快走出情緒波動期。>父母這種做法,是吃力不討好的,不但很令孩子產生不滿和反抗的情緒。
  • 【孩童教養】壓力與情緒:三個步驟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三個步驟破解孩子情緒密碼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是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能量,一旦湧現了,絕不會憑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 用技巧擊破自閉症孩子的情緒障礙!
    一、讓孩子保持冷靜的訣竅緩解情緒失控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保持冷靜,但這也代表著教父母要教導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所面對的狀況與感覺確保讓孩子進行足夠的體育鍛鍊,對自閉症孩子來說,TA們要經常用課餘的時間去機構進行課程幹預,像一般孩子一樣,動起來很重要。根據孩子的能力,教導孩子保持冷靜的簡單方法,包括數到十、深呼吸、冥想或收看平靜的視頻或書籍。
  • 三個步驟破解自閉症孩子情緒密碼
    三個步驟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是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
  • 孩子不能出去玩,脾氣變差?三種方法教他發洩不良情緒
    所以,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父母不要大驚小怪,而是設法引導孩子把情緒宣洩出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與他想像中不一樣的事情、遇到一些突發事件,這種時候,孩子產生焦慮、傷心、厭倦、恐懼等情緒,都是很正常的。孩子的生活經驗太少,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調節這些情緒,所以,經常會表現得很極端。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家長們要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面臨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很多時候只是稍稍說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會亂扔東西來表達憤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喜歡發脾氣,有些情緒化的孩子背後,往往有著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父母。
  • 孩子脾氣大 多是情緒障礙
    近日,本報接到不少家長電話反映,說孩子才三四歲,但是脾氣很大,而且容易發怒、暴躁,或者長時間不和周圍人說話。心理學專家稱,這些孩子的表現都是兒童情緒障礙的典型症狀。老師向家長反映後,軍軍的父母也多次勸說教育,但收效甚微。一周前,軍軍的父母帶他到心理研究中心進行諮詢。專家發現他是因為換了新環境,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誇獎,才表現出了這樣反常的舉動。  建議:在給孩子改變環境前,最好先對一些預期可以考慮到的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如跟孩子說,「假如你到了新幼兒園會怎麼做?老師不夠關心你,你要及時告訴媽媽,媽媽會和老師說。」
  • 孩子情緒多怎麼辦?
    一歲寶寶愛尖叫,兩歲偏愛說不要,三歲為什麼蝦蝦叫,四歲好動噗噗跳,五歲把嘴喜歡聊,六歲喜歡唱反調,七歲東西找不到,八歲耳朵聽不到,九歲頂嘴,頂到你受不了,接下來媽媽就快要昏倒,哈哈哈 孩子從小到大的情緒問題這麼多,父母應該怎麼辦呢?尤其是孩子霸道不講道理的時候,爸媽應該怎樣溝通呢?第一、和孩子說,我已經看到你很生氣,等你氣消了我們再溝通,現在我陪著你。
  •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一定不能做的事
    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4.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 父母為什麼經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做到3點,父母能掌控情緒
    朋友跟我說,今天她又向孩子發火了,本來不大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做作業慢了點,她說了孩子幾句,孩子頂了一下嘴,她就像瘋了一樣把孩子的作業扔到了地上,孩子當時就嚇哭了。朋友很後悔,自己為什麼經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自己總衝孩子發火,發火完了又後悔。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和孩子溝通前,父母該怎么正確管理情緒?
    父母越發脾氣,孩子就越不聽。惡性循環就開始了。誰都不願意做一個愛發脾氣的父母,但是孩子好像總能抓住我們的軟肋,有一萬種讓我們歇斯底裡的方法。但總還是有少數父母,能夠用平和的方式讓孩子和他們達成共識,參考他們的建議順利成長。蘿拉•馬卡姆博士在她的《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一書中分析了父母的情緒來源,並提供了正確控制情緒的方法。
  • 孩子達不到目的就發脾氣?父母可用四種方法,教他正確發洩情緒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四種方法,讓孩子學會正確發洩情緒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讓他使用正確的方式來發洩情緒。那麼,父母要怎樣做,才能糾正孩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呢?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發脾氣是達不到目的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