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剖宮產手術做了3個多小時,只因為上次分娩方式沒選對

2020-12-22 女性健康愛心驛站

某女士今年39歲,已經是一個16歲孩子的媽媽,本來也沒想生二胎,卻意外懷孕了,夫妻倆想就高興地留下了這個孩子。

因為生第一胎時,具備順產的條件,醫生也建議她順產,劉女士和家屬害怕順產時間長,又痛苦,還考慮到順產經常有生到一半再改剖宮產的可能,遭兩遍罪。想想反正就生一個,於是就選擇了剖宮產。

因為第一胎的這個決定,也讓某女士在懷孕二胎分娩時,只能選擇剖宮產。

於是某女士在妊娠39周時入院待產,被安排擇期剖宮產術,一家人也沒有過度的緊張擔心,畢竟現在醫療這麼發達,剖宮產也不是高難度的手術,而且術前檢查一切正常。

一家人滿懷期待護送某女士進了手術室,聽說手術時間大概半小時左右,再加上麻醉一個小時應該足夠了。

一個小時過去了,手術室裡沒有一點消息,家屬有些著急了,因為即便手術沒結束,至少孩子應該先抱出來。

家屬正在著急時,手術室的門打開了,一位醫生拿著病歷出來了,對家屬交代說「手術當中發現孕婦盆腔嚴重年黏連,造成分離困難,可能需要請外科醫生同臺會診,手術時間會延長,無法確定,不排除有周圍臟器副損傷的可能,甚至取出胎兒後,如果產後出血嚴重或無法進行縫合,也有子宮切除的可能」。

家屬聽完後都有些緊張,但值得表揚的是非常理性,回應說「我們相信醫生,知道你們會盡全力來保母嬰平安的,家屬會積極配合」。

遇到這樣的患者家屬,所有醫護都會信心倍增。

又過了一個小時,手術室的門又開了,一個7斤2兩的健康新生兒被抱出來,家屬懸著的心放下一半,連忙問大人怎麼樣,護士說目前還好,就等待縫合了。

某女士這次剖宮產雖然經歷了3個多小時,但結局還是良好的,為什麼同樣的二次剖宮產,手術過程會不一樣呢?

剖宮產有三種手術方式

古典式剖宮產:是最早的一種手術方式,操作簡易迅速,切口在宮體部,可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取出胎兒,爭取搶救機會,缺點是縫合不理想,出血多,再次懷孕時子宮破裂率高,術後粘連發生率高 ,目前已不再應用。

腹膜外剖宮產:手術過程不進入腹腔,只是分離膀胱反折腹膜,可減少損傷及術後感染和黏連的可能。缺點是容易產生副損傷,取出胎兒困難,不利於緊急情況擴大手術範圍,操作比較複雜。

子宮下段剖宮產:是目前廣泛應用的手術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出血量少,切口癒合良好,取出胎兒方便,術後黏連較輕,再次剖宮產時可以避開前次子宮瘢痕,腹部橫切口還有疼痛減輕等有點。

無論是哪種剖宮產方式,對女性都會有一定的損傷,就像文中的某女士,如果當初選擇順產,或不是古典式剖宮產,那麼這次手術就不會這麼麻煩,所以在分娩方式的選擇上,有機會順產儘量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自然分娩與剖宮產比較
    5、自然分娩,有利於胎兒娩出後的呼吸建立。 誤解1: 自然分娩不容易恢復體型。因為自然分娩會便骨盆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以前苗條的身材,而且產後很長一段時間也沒辦法恢復。 誤解3: 自然分娩太疼了,簡直無法忍受,做剖腹產多好,用了麻醉藥既不疼,而且母子安全,多好啊! 專家糾誤:剖腹產雖沒有自然分娩那麼疼,但也存在一定風險。
  • 剖宮產和自然分娩到底哪個好一點?
    比方說你是選擇陰道分娩了,要初產婦來講,6到8個小時是最快的,可能長的有十幾個小時,我要全程的去呵護你,因為孩子和大人的方面的問題,剖宮產對於一個比較成熟的一個產科醫生來講,最多20分鐘,半小時就解決了。
  • 自然分娩PK剖宮產,哪種分娩方式好?
    對於臨產的準媽媽來說,分娩既是一種期盼,也是一種擔心,還必須面臨著一種選擇,是自己生?還是剖宮產?這兩種分娩方式,各有什麼利弊呢?有一種罪:「二遍罪」關於陰道試產失敗轉剖宮產,傳統觀念裡,張嘴就來的一句:「遭二遍罪,沒生下來,還不如當時直接剖宮產了!」「後老悔了!」
  • 剖宮產的手術時間有講究,並不是封建迷信,確實是有一些道理
    朋友給小芳建議說:「我聽人說剖宮產最好上午手術,對寶媽跟孩子都好。」小芳一項不信邪,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也就沒太在意。跟醫院預約了時間,因為當天生產的寶媽比較多,小芳就順其自然地排到了下午。真的進了手術室以後,小芳卻開始後悔了。
  • 分娩剖宮產前後24小時,你經歷了所有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對於一些不能進行自然分娩的孕媽媽,為了保證母嬰安全,醫生通常會建議選擇剖宮產,當確定剖宮產時,孕媽媽一般都會提前住院進行檢查,並接受關於剖宮產的說明。下面,就為各位孕媽媽分享一些有關剖宮產手術的事項,趕緊來看看,做到未雨綢繆吧!
  • 分娩支持的國際標準(9) | 剖宮產
    儘管 70%的女性在剖宮產後可以進行 VBAC, 可以避免剖宮產造成的併發症。但今天幾乎所有的女性會選擇重複剖宮產,因為多數醫生和醫院拒絕嘗試VBAC。剖宮產是可以拯救生命的手術,一些寶寶在某些情況下無法通過陰道出生。然而,它仍舊是一臺大型 的外科手術。女性有權利去知道與之相關的風險,有權利去接受或者拒絕它。
  • 剖宮產後的生產方式——tolac - 重慶健康頻道:新華名醫談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以及獨生子女成長孤獨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媽媽都有生第二個寶寶的打算,但頭胎剖宮產的女性,往往都接觸過「一次剖宮產,終身剖宮產」這一觀念,其實這個觀念早已不再是真理,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業務院長雷慧瓊,為我們女性朋友講解剖宮產後生產方式的選擇問題。雷院長,你好!雷慧瓊:你好!
  • 剖宮產手術時候疼嗎?手術要多久?產科醫生終於說出了大實話
    一、剖宮產手術到底有多疼?作為一個產科醫生,我的生產經歷也蠻坎坷的,在經歷了10個小時的陣痛之後,由於寶寶的頭持續不下降,只好轉戰手術室,所以,當我躺在手術臺上,麻醉醫生一針下去時,瞬間感覺輕鬆愉快,全世界都很美好,手術當然一點都不痛。
  • 渭南市婦幼保健院:240斤孕婦剖宮產手術剛結束,5位產科醫生齊上陣...
    當天上午9點半剛剛結束的一臺剖宮產手術,讓渭南市婦幼保健院產二科的五位醫生"累慘"了。"麻醉難打、手術難做、傷口難癒合……這是我在產科工作20年來,遇到的最胖產婦。"剛剛結束手術的產二科副主任田亞鳳說,因為孕婦體重達到240斤,脂肪厚得連長度達8釐米的麻醉針都"顯得短"。
  • 「無痛分娩」VS剖宮產
    「無痛分娩」優於剖宮產「無痛分娩」實際上就是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實施分娩鎮痛,與剖宮產的優劣比較等同於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比較。雖然剖宮產的誕生確實拯救了不少母嬰的生命,但不應該成為分娩的主要或首選方式,世界衛生組織仍舊倡導自然分娩,並建議剖宮產率要低於15%。
  • 兒媳緊急分娩,婆婆要求媳婦順產,孕媽:太受罪,我要剖宮產
    但大陸能夠陪伴的卻很少,可能是產婦較多的原因吧,只允許進待產室陪伴的比較多,可能考慮到男士的承受能力有限,怕留下人生陰影吧。 湊晚上出門遛個彎,左側腰部疼得厲害,做點家務都要不斷歇息喘氣。 與婆婆閒聊時,她想要讓媳婦順產,對寶寶身體好。小唐看網上說順產太受罪,她骨架比較小,醫生擔心會出現難產的可能性,讓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萬一不能順利分娩,可能會拉去手術室做剖宮產。順產轉剖宮產要經歷兩次痛苦,一次是開宮口的疼痛,另一次是手術的疼痛。與其這樣,不如直接剖宮產來得省事。
  • 兒媳緊急分娩,婆婆想讓兒媳順產,孕媽:太受罪,我要剖宮產
    文/母嬰期刊懷孕是一個孤獨且辛苦的過程,尤其到了分娩時,丈夫不能陪產,產婦在產房顯得比較孤獨,在大陸以外的地方,有的醫院產房允許丈夫進分娩室陪伴,並記錄分娩過程。但大陸能夠陪伴的卻很少,可能是產婦較多的原因吧,只允許進待產室陪伴的比較多,可能考慮到男士的承受能力有限,怕留下人生陰影吧。
  • 同樣是分娩,為什麼剖宮產恢復起來那麼慢?產後坐月子護理也辛苦
    (文|歪媽)剖宮產是在自然分娩遇到困難的時候,為了保證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才實施的一種醫療手段,能夠幫助孕婦用手術的方式取出胎兒,也是解決孕婦難產或者突發性意外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剖宮產也是一種手術,需要有一定的手術指證才能夠實施,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將剖宮產當成了一種常規的分娩方式,不管有沒有達到應有的手術指證,都要求給自己進行剖宮產。
  • 頭胎剖宮產孕婦 生二胎時併發症多
    作者:寶寶知道 平常心188生孩子最好順產剖宮產率到底有多高?昨天,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拿到了一組最新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剖宮產率居高不下。接產人數2605人,剖宮產率1450人,剖宮產率為56%。
  • 中國剖宮產率30年飆升9倍 社會認知存盲區
    據了解,2007年到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範圍進行了調查:在拉美、非洲、亞洲總共選了25個國家作為樣本;在中國,取樣北京、浙江、雲南三省21家醫院,結果顯示,中國總剖宮產率為46.5%,最高的是一家民營醫院達68%,是世衛組織推薦上限的3倍以上,這一比率遠超世衛組織警戒線。  在中國,剖宮產率從80年代中期開始迅速上升。
  • 為什麼剖腹產手術,開刀只需5分鐘,但縫合要一個小時呢?
    臨近分娩,很多準媽媽因害怕順產痛而選擇剖腹產,但是剖腹產也不是完美的,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剖腹產後媽媽肚子上會留下一條又長又醜的疤痕。剖腹產,又稱剖宮產,顧名思義,剖宮產就是用手術切開媽媽的腹部來分娩寶寶。
  • 一場跨省剖宮產手術
    7月11日一早,兩人就趕往香格裡拉市婦幼保健院,對1臺瘢痕子宮孕婦第二次剖宮產手術進行全程示範。  李智介紹,該孕婦瘢痕子宮術後兩年多,醫生預估胎兒體重超6斤,且孕周已達39周,因當地的瘢痕子宮陰道試產條件受限,孕婦符合剖宮產指徵,因而選擇擇期剖宮產。  兩名專家與香格裡拉市婦幼保健院的醫務人員進行簡單溝通後,手術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 「順產再好,我也不選!」剖宮產流行成全球趨勢,原因或是這幾個
    因為剖宮產一直都是作為一種應急備用的分娩選擇方案——正因為「順」不出來,才選擇的「剖」。不過時至今日,這種情況似乎發生了反轉。很多人嘴上說著順產鄙視剖宮產,但卻更願意選擇剖宮產而不是順產,這又是為啥呢?「順產再好,我也不選!」
  • 剖宮產後要多翻身儘早下床活動
    本報記者張瑩 通訊員蔣凱 長沙報導Part 1術後最好間隔2年再懷孕小S在6年裡3次剖宮產,難道剖宮產是想做幾次都行?「一般來說,女性做剖宮產的次數不能超過2次。」米春梅說。3次或3次以上的剖宮產,子宮上的疤痕在妊娠後期可能發生破裂,臨產時的危險性會很大。剖宮產後,即便傷口癒合了,短期內也是不宜懷孕的,因為子宮恢復還需要時間。
  • 產婦第3次剖宮產大出血嚇壞醫生 切除整個子宮
    搶救了7個小時,產婦才搶救過來普及一下,一般來說,正常的胎盤附著於子宮的後壁、前壁或者側壁;但因為一些原因,胎盤「掉」下來了,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處,稱之為前置胎盤。 子宮下段本身就沒什麼肌肉,懷孕時它像橡皮筋一樣被拉直了。當胎盤下來時這裡的肌肉不會收縮,血管還是開放的,所以分娩後,一般出血就會像水龍頭噴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