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個創業團隊,要幫你私人定製3D列印眼鏡 掃一掃iPad,5秒後...

2020-12-18 錢江晚報

小時新聞·錢江晚報記者 張雲山  在iPad前左右轉動一下腦袋,5秒鐘後,你的3D臉部模型已經在屏幕上呈現,點擊選擇你喜歡的款式,7~10天收到私人定製的3D列印眼鏡……一家名為美戴科技的初創公司,要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技術,為眼鏡這個百年傳統行業,開闢一個新模式。美戴科技團隊自主研發,花費了3年多時間,利用多項現代科技和工藝改進眼鏡定製的流程,通過3D列印製造出來的眼鏡,跟傳統眼鏡最大的不同是:「不下滑,不夾頭」,甚至可以戴著跑步,打球。

5秒鐘掃描建模,7天等待  杭州幾個眼鏡門店和視光中心最近引進了一批高科技「髮夾」,想配鏡的人,只要戴上它,在iPad前左右轉一下臉,再在iPad上挑選自己喜歡的鏡框和材質,7~10天後,就可以收到一款3D列印的私人訂製眼鏡,價格880元起,全程看不到一副實物眼鏡。  這款定製眼鏡產品的研發者就是位於杭州的美戴科技,也是一家浙大系創業公司。  定製眼鏡到底是怎麼誕生的?錢報記者在餘杭的美戴科技總部,親身體驗了一回高科技。  「戴上這款『髮夾』,在iPad前轉一下頭。」美戴科技COO陳超,拿來了一個黑色的「髮夾」,後面有兩個小翅膀,戴上後小翅膀正好夾住頭。記者在iPad前快速左右轉了一下頭,5秒鐘後,iPad界面出現了記者的臉部三維模型。  光是為了這個「髮夾」,就已經試驗了半年多。最早是用的頭套,用戶戴上很難看,佩戴過程也麻煩。後來又做成耳機形狀,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最後在女孩子的發箍上找到了靈感,但直接使用發箍又沒法很好地約束耳朵後面的頭髮。於是為發箍設計了兩個「翅膀」,最終達到了能夠輔助「精準掃描」的效果。  點擊眼鏡定製界面,出現了傳統系列、現代系列、前衛系列、青少年系列等6大系列,每個系列都有10幾款鏡框可選擇,每個鏡框又有30多種顏色可供挑選。選擇一個款式和顏色,利用增強現實AR技術,眼鏡「跳」到你臉上,甚至可以上傳圖片自定義鏡框花紋和鏡架刻字。此外,還可以選擇4款眼鏡進行4分屏對比展示。最後挑選你最中意的一款眼鏡下單,為你量身定製的眼鏡就開始在後臺生產了。

打磨了3年,只為實現用戶更好的體驗  「別人看到的定製眼鏡過程很簡單,只要幾秒鐘,但是在不斷追求更好用戶體驗的路上,我們已經自主研發了三年多,所有資金完全投入在技術開發上。」陳超告訴記者,定製眼鏡的整個過程使用了三維掃描技術、人工智慧技術,三維建模技術、3D列印技術等,從公司2016年創立,就一直潛心研製讓消費者最舒適最健康的3D列印眼鏡。

「使用三維掃描技術和3D列印技術為消費者生產眼鏡並不難,這些硬體和服務都是可以公開購買得到的」。陳超說,「美戴科技在2016年1月註冊,6月份申請了第一個發明專利,11月份就已經與實體眼鏡店合作銷售定製眼鏡了。況且,定製眼鏡也不是21世紀的新發明,眼鏡在誕生之初,就是為私人單獨定製的高檔物品。只是隨著工業化的生產,為了普及,它逐漸變成了「單一規格」的產品。」  眼鏡是個百年傳統行業,主要由鏡片、鏡架、鼻託三部分組成。一副眼鏡舒不舒服,主要受鏡腿長度和鼻託支撐影響。「人體對鏡架的感受很靈敏,只要大於2毫米,就會感受出來。如果鼻託或者鏡腿不合適,會經常出現滑鏡。」陳超說,傳統的眼鏡行業,基於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生產,鏡架和鼻託都是固定形狀與規格的。在眾多的標準鏡架中,選擇一款稱心如意的鏡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走在商場裡、地鐵上,由於職業的敏感性會忍不住注意周圍的人戴的眼鏡,發現大部分人戴的眼鏡都有下滑並且經常要用手把眼鏡推上鼻梁的問題。經常下滑的眼鏡會影響美觀、損害眼睛健康,特別是會對青少年視力帶來巨大傷害。這讓我意識到這個多年來幾乎一成不變的行業裡,存在著巨大的機會。」  陳超自2006年起一直在從事眼鏡製造與外貿生意,把浙江製造的眼鏡,賣到了全世界。賣眼鏡久了,他發現一個問題,國內的眼鏡大量使用歐美的版型,然而亞洲人和歐美人的臉型很不一樣,同樣的鼻託和鏡架,需要「加工」後才可能適用。而很多款式,是無法進行後期整形的。只有私人定製的眼鏡才能夠保證用戶佩戴的舒適性,但其高昂的價格和漫長的生產周期卻使得它和普通人的日常購買和使用的距離仍然遙遠。  2015年,3D面部識別功能開始在普通用戶的手機上出現,同一時間,人工智慧技術取得了驚人的發展,這給陳超很大的啟發:能不能用人工智慧和3D列印技術,打造一款可以面向每個普通用戶的私人定製眼鏡。  「杭州網際網路人才和軟體人才豐富,我找到了在這個技術方向上具有深厚積累和超強實力的一個團隊,並迅速達成了合作。公司在面部3D建模、智能設計和大數據處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一項關鍵的技術已經得到發明專利授權。  「拿根據消費者面部特徵智能設計鏡框形狀來說,同一個款式的眼鏡有幾百項參數,我們的軟體可以基於消費者面部數據在幾秒鐘內生成最符合用戶的一組配置。」陳超表示,公司現在30多人隊伍,大部分是工程師,在技術研發上不惜成本的投入使得產品的用戶體驗不斷得到提升,公司開發的軟體現在可以確保理想的鏡片位置和佩戴舒適度,給消費者量身打造個性化眼鏡。

從批量生產到按需定製,AI催生新眼鏡  眼鏡生產和銷售的方式,在過去幾十年來幾乎是一成不變的狀態。然而,技術的迅猛發展,似乎讓這個傳統產業的變革,迎來了一絲曙光。  「這幾年大家談到人工智慧技術對傳統行業的影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但事實上,人工智慧技術能做到的遠不止於此,它更高層次的作用應該是催生新的產品、帶來新的用戶體驗、創造出新的價值,乃至促使形成新的業態。」談到這裡,陳超有掩飾不住的興奮。  「以前造一副新款眼鏡,需要請設計師設計圖樣,再去開模,大批量生產,交給經銷商,最後到門店賣給消費者。有了我們的技術和系統,消費者將從源頭上介入「給自己配眼鏡」,先挑選好各種偏好,再去生產。眼鏡店不需要備庫存,不需要店裡擺上千副眼鏡,就可以開門做生意了。」陳超表示,個性化定製3D列印眼鏡,減輕了庫存壓力。3D列印可以按需定製,即時生產,消除了眼鏡行業常見的倉庫風險。眼鏡店可以根據客戶訂單使用3D列印製造定製產品,所以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另外,產品需要組裝的零部件越多,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就越多。3D列印眼鏡大幅減少組裝環節,節省在勞動力和運輸方面的花費。是一種真正的智能製造和新零售。  平時到眼鏡店配一副普通的眼鏡,動輒上千元。但在網店,同樣的款式,價格可能只有100元。這讓很多人感覺眼鏡店是暴利行業。  「眼鏡店不是暴利行業,它的房租、人工、水電加進去,一天營業額可能還會虧本。」陳超表示。以杭州為例,現在城區大概有800多家眼鏡店,平均一家眼鏡店服務1萬人。但整個眼鏡行業已是過度競爭的紅海行業。因為除去眼鏡本身的材料成本,還有眼鏡店倉儲的資金成本,以及賣不出去的眼鏡所帶來的浪費成本。由於款式沒有被消費者選中,大量的眼鏡庫存是被浪費掉的,門店每賣掉一副眼鏡,就要承擔3-5副的庫存,這些庫存的成本就加到賣掉的那副眼鏡價格上去了。  已經獲得普華資本和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的千萬級先期投資的美戴科技,想率先在杭州推廣3D列印定製眼鏡的新零售模式。「杭州是一個充滿著活力的創新型城市,我們希望能夠在這裡率先為普通用戶的視覺體驗與健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陳超表示。人工智慧技術,應該真正落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體驗中,量身定製的3D列印眼鏡已經迎面撲來。

相關焦點

  • 只需三個步驟 為你定製3D列印眼鏡
    2019年4月19日,筆者從外媒獲悉,法國服務機構Sculpteo與該國眼鏡專家Netlooks建立了3D列印合作。兩家公司共同應用3D列印技術生產眼鏡測試框架,通過多種零件組合可以滿足客戶的私人定製需求。這些測試框被用作「測試步驟」,允許客戶嘗試和調整框架以適應風格和舒適度。
  • 私人定製版「女神」 3D列印斷臂維納斯
    想不想利用3D列印私人定製一款「女神」?近日,國外就利用3D列印再次拯救了很多20世紀初的藝術品,由於這些著名傳統收藏品都採用石膏雕像,而流傳至今被打破了的一些碎片遺失了,有的甚至是被蓄意破壞的,現在只有極少數被留存下來了。因此3D列印將這些藝術品挽救回來。
  • 南外仙林分校小學部開展「3D列印校本課程」與「ipad輔助教學」校級現場會
    6月20日,面向全校開展「ipad輔助教學」與「3D列印校本課程」現場會活動,匯報項目組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促進我校教師進一步掌握教育教學規律,探索「網際網路+教育」大時代背景下我校「ipad輔助教學」、「3D列印校本課程」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更新教學理念。現場會首先由小學部喻蓉蓉老師帶來一節「3D列印校本課程」觀摩研討課。
  • 3D列印經濟型電吉他 樂器也走個性化定製
    【3D列印頻道原創】3D列印樂器已經數見不鮮,前幾天筆者都有寫過這樣的新聞,3D列印已經對樂器產生了影響,日前,倫敦的Customuse公司決定使用3D列印技術為普通電吉他玩家量身打造一把只適合於自己的電吉他。這樣造價比較低廉而且適合各位業餘愛好者的使用,而且3D列印的電吉他相當精美,個性化氣息較足。
  • 只需3天 3D列印就能「私人定製」膝關節
    定製醫療模式正是精準醫療的體現,不僅能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還能量體裁藥、量體裁械,從而讓治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 定製式醫療器械,是為滿足指定患者的罕見特殊病損,由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基於醫療機構特殊臨床需求而設計和生產的個性化醫療器械。比如,有些病變部位切除後,創面呈特殊形狀、特殊大小,按標準規格生產的醫療器械不能與之匹配。
  • 圖書可以私人定製?走進攝影棚體驗3D照相列印
    一位老大爺捧著一本為本屆圖書節專門定製的大字版文學著作高興地說:「我很喜愛閱讀,但是書店的書字太小,眼睛花了看不清,這本書把文字放成了大號的,讀起來舒服多了!」據北京大恆數碼印刷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楊楊介紹,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為圖書的印製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以前,書店賣什麼樣的圖書,我們就只能買什麼樣的圖書,現在按需印刷不僅能做到要多少本印多少本,還可以做到一本書一個樣,從讀者個性需求出發實現私人定製。在綠色印刷工程展區,3D照相攝影棚外,許多讀者好奇的排起長隊。
  • 溫州某醫院使用3D列印技術 實現骨科手術的私人定製
    溫州某醫院使用3D列印技術 實現骨科手術的私人定製 2014年03月04日 08:25:12   圖為正在列印中的骨骼模型。王鑑順供圖  公式圖為列印好的模型。  浙江在線03月04日訊運用3D列印技術,在手術前打出患者的骨骼模型,然後醫生在模型上進行針對性的手術預演,最終精準、快速地完成真正的手術。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3D複印房子在構建時要應用滌綸搭扣或鈕扣相同物品到固定不動的功效,除此之外也要依靠傳統式修建技術性,可是它並不是選用固態牆面修建,只是在人體骨骼的基本上建化學纖維滌綸構造,隨後應用充足的塑膠來確保構造的一致性。   3D複印機能夠應用雷射器煅燒塑膠來開展製做,這類方法比較用碎石子和混泥土實際效果更強,其生產製造的纖維組織只能0.7mm厚。
  • 郭萬濤:與3D列印職業教育一路同行
    註:文章來自3D列印資源庫近期活動 - 「你的故事,我們想聽」3D列印創業故事徵文活動進行中作者:河南鯤智教育
  • 這是個故事,一個mini拉鏈短錢夾引發的第一次3D列印定製
    這是小編在微博上發明的一篇文章,原博主設想了一個表裡都是曲線作風的短錢夾後,發明市面上的模具竟然做不到,就轉而在淘寶上追求3D列印定製,進程雖曲折最初也圓滿處理,出格是在換成實心列印當前,店家並沒有追加用度,感慨我們做3D列印的也真真實!
  • 3D列印對於日常生活都有哪些應用
    隨著今年疫情的到來,3D列印救援物資成為今年的重大轉折點,那麼,在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是3D列印的呢?前幾周,中國國內列印還原了昔日的趙州橋,以及成功3d列印的二層房子,現如今,3D列印建築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了,如果能徹底解決成本方面的話,類似小編老家那一帶農村基本可以通過3D列印建設成新型農村,畢竟目前3D列印高層建築存在技術難題,列印的房區高度也非常有限,但是對於落後農村而言,則事一個新的一個偉大建設。
  • 3D列印助聽器 打造私人訂製的聆聽體驗
    其安置在耳朵裡,美觀隱蔽,小巧精緻,但需依據使用者的耳道形狀進行個性化定製。傳統製法需要經過制模、切割、打磨、掛蠟、做瓊脂模、陰模、修型、組裝等繁瑣步驟,耗時耗力,精度穩定性差。而藉助3D列印技術製造的個性化定製助聽器則只需經過取模、掃描、修型、列印、後處理、組裝等幾步即可製作完成,可大幅縮短製作時間,提升使用者的佩戴體驗。
  • 掃一掃·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專刊中心誠意出品 活動主辦: 杭州市科委 杭州高新區(濱江)管委會、政府 杭州日報 杭州銀行科技支行 杭州市創業投資服務中心 創投機構特別支持: 活動時間: 2015年8月—2016年7月 活動內容
  • 精彩回顧|3D列印作品真的可以跟你玩起來
    姚老師大讚杭州的小朋友們認真。姚老師介紹,目前3D列印的材料大多是通過植物萃取而獲得的環保材料,比如玉米、薰衣草、咖啡等,列印的時候還會有淡淡的香味,這些材料被丟棄後,在半年或一年後會自然分解。  在講座現場,姚老師讓小記者們體驗了不少3D列印作品的玩法,讓小記者們直呼過癮!
  • 高新硬科技3D列印鞋來了!為你「量腳定製」限量款!
    陝西非凡士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紀磊介紹說,「一方面,3D列印強大的塑形能力,能夠給予設計師更大的發揮空間,提升了設計的自由度;另一方面,3D列印具有傳統鞋模製造無法媲美的快速、精準、定製等特點,可以從鞋樣設計、模具、生產流程上全面降低成本。」
  • 私人定製你的旅程
    北京名仕優翔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周凱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採訪時表示,私人定製旅遊在國外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包括定製飛機、遊艇、豪宅、汽車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5年前,名仕優翔參考國外的模式在中國推出私人定製旅遊服務,主要經驗來自於周凱文之前在其他旅行社經歷過的接收外國人在中國的私人定製旅遊業務。
  • 私人服裝定製 她是這樣玩轉的鎖定「高大上」客戶、根據需求進行量...
    馬淑嫻從事私人定製服裝20年,憑藉著敢想敢拼,在私人定製行業打開了市場。  【鎖定高端】  將服裝店開在高檔小區旁    創業前,馬淑嫻在南陽的一家國企做宣傳工作,正是在這裡的鍛鍊,為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5年,她憑藉工作中的資源積累以及親友們的幫助,在南陽開了第一家男裝精品店。
  • 首例3D列印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者「私人訂製」
    據悉,本次複雜關節置換手術的成功完成,不僅填補了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領域的技術空白,同時標誌著醫院在人工關節置換技術方面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據介紹,陳先生患有夏科氏膝關節炎,喪失站立及行走能力已經半年多了,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夏科氏膝關節炎是一種臨床少見病,診斷和治療是一個綜合複雜的過程。
  • 3D列印模具注塑零件的方法
    「作為一個由科學家和化學工程師組成的團隊,我們採用了一種材料方法來進行3D列印技術,並將印表機的材料功能擴展到了標準塑料之外,」 Structur3d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Charles Mire說。「我們的Inj3ctor平臺聚焦於我們向工業製造市場的轉變,並展示了增材製造如何引領未來工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