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正在逼瘋上海人,而TA的分類可能逼瘋烘焙人…

2021-02-26 熳點烘焙部落

最近上海人民,

都快被垃圾分類搞瘋了,

有的小夥伴甚至做夢都在頭疼這事!

更有一批「商業奇才」,

想到要去上海蹲垃圾箱收罰款,

靠蹲垃圾就能暴富,

簡直不要太爽!

 

在這個全民「分垃圾」的時代,

學會垃圾分類固然重要,

而對於學烘焙的人來說,

搞清楚烘焙的分類,

也是學烘焙路上必不可少的!

烘焙,又稱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點之下通過乾熱的方式使物料脫水變幹變硬的過程。

烘焙是麵包、蛋糕類產品製作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烘焙後澱粉產生糊化、蛋白質變性等一系列化學變化後,麵包、蛋糕達到熟化的目的,也能使食物的口感發生變化。

蛋糕一般是由烤箱製作的,以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製、烘烤後製成一種類似海綿的點心。


1.鮮奶蛋糕

鮮奶蛋糕是由純鮮奶和雞蛋加上糖醋等輔料共同打製成的奶泡,塗抹在蛋糕上,味道鮮美。

因為鮮奶油的可塑性比植物奶油差一點,熔點也低一些,所以比植物奶油更容易化。蛋糕如果入口即化且水分比較多,那麼這就是鮮奶蛋糕了

另外鮮奶蛋糕的奶香味更濃,和用香精調出來的植物奶油也完全不同。

2.慕斯蛋糕

慕斯蛋糕是一種以慕斯為主材料的糕點,它是一種奶凍式的甜點,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夾層,通常是加入奶油與凝固劑來造成濃稠凍狀的效果。

慕斯與布丁一樣屬於甜點的一種,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

3.芝士蛋糕

芝士蛋糕,又名起司蛋糕、乾酪蛋糕,是西方甜點的一種。

芝士蛋糕在結構上較一般蛋糕紮實,但質地卻較一般蛋糕來得綿軟,口感上亦較一般蛋糕來得溼潤。

芝士蛋糕是口感上類似於提拉米蘇或是慕思之類的糕點,但本身但又不像它們吃起來那麼綿軟。


4.奶酪蛋糕

乳酪蛋糕 ,又稱奶酪蛋糕。以海綿蛋糕、派皮等為底坯,將加工後的乳酪混合物倒入上面,經過烘烤、裝飾而成的製品。

乳酪類蛋糕單從材料、製作工藝以及口感與其他幾種蛋糕相比稍有不同,這類蛋糕介於蛋糕和甜點之間,也越來越受人關注。

5.巧克力蛋糕
巧克力蛋糕是一種以巧克力為主製成的蛋糕。它的種類繁多,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食用。它起源於墨西哥,盛行於西方國家,歷來被人們視為「幸福食品」


6.冰淇淋蛋糕
冰淇淋蛋糕,原料主要包括軟冰淇淋粉或者硬冰淇淋。通過冰淇淋機製作冰淇淋,然後進行冷藏造型和添加裝飾物。

創意造型與個性品味,傳承了美式冰淇淋崇尚天然、注重新鮮、健康的製作傳統。


麵包,是一種用五穀磨粉製作並加熱而製成的食品。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雞蛋、油脂、糖、鹽等為輔料,加水調製成麵團,經過發酵、分割、成形、醒發、焙烤、冷卻等過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1.吐司麵包
吐司麵包是西式麵包的一種,在歐美式早餐中常見。原料是方包,放在烤麵包機烤制。


2.丹麥麵包

丹麥麵包又稱起酥起層麵包,口感酥軟、層次分明、奶香味濃、麵包質地鬆軟。這種麵包的發源地是維也納,所以在其他產地,人們稱之為維也納麵包

麵包中熱量最高的是丹麥麵包。因為飽和脂肪和熱量實在太多,而且可能含有對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反式脂肪酸,要儘量少吃這種麵包。


3.法式麵包
法國麵包,因外形像一條長長的棍子,所以俗稱法式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法國特產的硬式麵包。

與大多數的軟麵包不同,它的外皮和裡面都很硬。法式棍的一部分法國麵包的製作也是對麵包師的考驗,上等的法國麵包的外皮是脆而不碎。除了法式棍之外,還有一種月牙型的麵包。

4.甜麵包

甜麵包一般分美式、歐式、日式、臺式等類別,一般甜麵包麵團中糖含量在18-20%以上,油脂不低於8%(最低一般不低於4%),分直接、中種法操作,根據店內硬體要求可選用冷藏麵團操作。

甜麵包是指配方中含有高量糖及其它高成分材料(如蛋、油脂等),產品具有口感香甜、組織柔軟、富有彈性等特點的麵包。


5.肉鬆麵包
肉鬆麵包,即在麵包上加上肉鬆或加入肉鬆做內餡製成的包點。肉鬆是用豬的瘦肉或魚肉、雞肉除去水分後而製成,因其質地疏鬆而得其名。


混酥是指沒有層次的酥類,比如曲奇類餅乾。

曲奇餅乾原來是一種高糖、高油脂的食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油食品攝入過多,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日漸減少,因此開發具有膳食纖維在曲奇餅,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清酥是指層次清晰的酥類,比如拿破崙酥,葡式蛋撻的酥底等。

1.葡式蛋撻

葡式蛋撻,又稱葡式奶油塔、焦糖瑪琪朵蛋撻,港澳及廣東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屬於蛋撻的一種,焦黑的表面為其特徵。

2.拿破崙酥

拿破崙酥即有一百萬層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稱為千層酥,它由三層啡色的千層酥皮,夾兩層吉士醬製成,材料雖然簡單,但酥皮的製作過程卻極繁複,口感非常棒!

泡芙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的西式甜點。蓬鬆張孔的奶油麵皮中包裹著奶油、巧克力乃至冰淇淋。

1.冰淇淋泡芙

冰淇淋泡芙由冰淇淋加泡芙製作而成。根據冰淇淋口味可分為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泡芙。

一般的泡芙吃起來外脆內滑,鬆軟香甜,而冰淇淋泡芙更是外熱內冷,非常有風味。有一些泡芙上還會灑一些果仁,滋味更佳。


2.卡仕達泡芙
蓬鬆張孔的奶油麵皮中包裹著奶油,卡仕達泡芙即傳統泡芙。

冷凍食品包括果凍、慕斯、布丁等需要通過製冷工藝來實現的點心。


1.布丁

布丁,英語pudding的譯音,意譯則為「奶凍」。

廣義來說泛指由漿狀的材料凝固成固體狀的食品,如聖誕布丁、麵包布丁、約克郡布丁等。狹義來說,布丁是一種半凝固狀的冷凍的甜品,主要材料為雞蛋和奶黃,類似果凍。

在英國,布丁一詞可以代指任何甜點哦~


2.慕斯

慕斯的英文是是一種奶凍式的甜點,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夾層,通常是加入cream與凝固劑來造成濃稠凍狀的效果。

慕斯與布丁一樣屬於甜點的一種,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


今天的烘焙分類小知識就到此為止啦,知道了這些分類,就再也不擔心學不好烘焙啦~

相關焦點

  • 逼瘋上海人的"垃圾分類"英文怎麼說? 為什麼亂扔垃圾會坐牢?!
    據說,從7月1號起上海人民,每天起床第一句就是先問問"你是什麼垃圾"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還是有害垃圾?快被垃圾逼瘋的上海人,段子也是 頻出為什麼要被逼瘋了?還不是因為不知道垃圾怎麼分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垃圾到底是怎麼分類的!
  • 「逼瘋」上海人的垃圾分類,或許很快就要輪到你了……
    你是什麼垃圾?最近,每一個上海人都在接受這樣的「靈魂拷問」。今日起,上海正式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辦法,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根據當地規定,個人混投行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未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的行為,規定最高可處5萬元的罰款。就連去上海出差旅遊也得小心了!遊客扔錯垃圾也照樣被罰!看著上海的朋友因為垃圾分類頻頻上熱搜,身處佛山的你是否也有點同情他們呢?
  • 當上海人被垃圾分類「逼瘋」,他們卻在進口垃圾
    隨著上海跨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垃圾分類在國內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不管你習不習慣,喜不喜歡,它已經在路上。而當我們一方面為垃圾圍城憂心忡忡,一方面又被垃圾分類的複雜性搞得措手不及時,北歐有一個國家,呈現了另一番讓人詫異的景象:因為垃圾分類做得太好,導致本國垃圾不夠用,需要從國外進口。這個神奇的國度便是瑞典。
  • 上海人民被垃圾分類逼瘋?其實日本的垃圾分類更變態……
    從上海開始試行垃圾分類以來,先是北京傳出將推動垃圾分類立法的消息,緊接著西安600多小區便已經開始同步開始了垃圾分類。據不完全統計,從上海試行垃圾分類這半個月以來,微博排行榜上有關於垃圾分類的熱搜平均一天一個。「被逼瘋」率先領跑其他關鍵詞,一路熱度高漲。而此前率先作出代表的上海人民,在被垃圾分類支配之後,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徘徊。垃圾桶賣斷貨被限購,分類垃圾桶隨身攜帶:
  • 垃圾分類英文攻略:解救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人!
    為什麼被逼走了?為了可以去上海旅遊為了總會來到的垃圾分類快來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垃圾到底是怎麼分類的!>分類的意思生活垃圾主要分為有毒垃圾、可回收垃圾、溼垃圾、幹垃圾四類,一個個來看:(豬豬:這是人幹的事嗎,關我啥事~)其實中國實行垃圾分類相對國外是較晚的在國外垃圾分類的條例也是更嚴格
  • 垃圾分類逼瘋上海人,解決廚房垃圾做好這三方面,做飯洗碗都方便
    當中國網友忙著在微博吃瓜時,上海人民正站在垃圾桶面前,思考手中的垃圾,到底屬於哪個分類。上個月,上海發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居民在家中,將垃圾根據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以及有害垃圾,進行分類。如果垃圾沒有分類投放,將面臨200元罰款。所以,上海人民已經快被逼瘋。
  • 知否|上海朋友被垃圾分類"逼瘋"?別笑,快到你了
    玉米核是廚餘垃圾嗎?如今這些問題困擾著許多上海居民。雖然垃圾種類的區分會讓許多居民發懵,但是這一舉措可以有效處理垃圾,減少環境汙染,是一件環保大事。幾年前人們對垃圾分類這個概念並不會十分在乎。隨著上海正式實施垃圾「強制」分類,驟然落地的「垃圾分類」條例瞬間成為上海居民「抓狂」、全國人民熱議的話題。「垃圾分類」為什麼先從大城市開刀呢?
  • 垃圾分類「逼瘋」多少人?可回收標識被申請商標,看知產局怎麼說
    垃圾分類,已經先後「逼瘋」了上海人和北京人。
  • 被垃圾分類逼瘋的國人,都該看它丨毒藥頭條
    如果沒有做到正確分類,將會受到最高200元罰款。作為試點區的上海,從上個月就開始備戰垃圾分類。人們不談股票,不談放假,甚至不談戀愛。開口只有,垃圾分類。雖然,垃圾分類這四個字從小就聽。可實操起來就發現,比高考題還容易上頭。一隻小龍蝦的垃圾分類,就能「逼瘋」一個人。
  • 被垃圾分類逼瘋?不如從源頭減少包裝盒垃圾製造!
    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成效初顯,在上海一直在承擔這樣一個角色:排頭兵,先行者。義無反顧地扛起了「垃圾分類」的大旗。這條路肯定很難走,但開始了就不能回頭。因為被「逼瘋」的上海人背後,其實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垃圾分類!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家空閒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再加上各大外賣平臺的火熱。
  • 「垃圾分類」英語怎麼說?上海人要被它逼瘋了!
    扔垃圾,是每天都要遇到的小事。但最近,這件事卻被反覆討論。因為從7月1日起,上海作為全國試點城市之一進入了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今天一起學習一下相關的英文表達吧~上海從下個月7月1日開始就要正式施行垃圾分類了今天就來聊聊和垃圾分類有關的英語垃圾分類可以說 Waste
  • 已被垃圾分類「逼瘋」?吃一口日本可食用餐具壓壓驚!
    最近上海的朋友表示,上海作為第一個垃圾分類試點的城市,市民的問候語從「您今天吃了嗎?」轉變為「您今天垃圾分類了嗎?」上海市的大媽們也扛起垃圾分類監督者的重擔,紛紛表示找回了年輕時候的活力。而在上海工作的年輕人表示,他們快被垃圾分類「逼瘋了」。為了祖國的環保事業,他們決定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搬離上海!
  • 垃圾分類滿月:上海人點奶茶珍珠按顆算
    時間過得很快,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實行至今剛剛好一個月。這一個月裡,上海人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有人戲稱上海人「被逼瘋了」,點奶茶時都會註明要幾顆珍珠,稱「多了也吃不掉」;還有點外賣不要餐具的,點燒烤不要籤子的。
  • [分享]建築垃圾分類專項資料下載
    立即試聽 垃圾分類被列入環保督察?   28日上午,在回答新京報關於垃圾分類相關問題時,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下一步將把垃圾分類的突出問題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上海人真的被垃圾搞瘋了
    這兩天,上海寧喜提熱搜:被垃圾分類逼瘋了。垃圾分類細緻複雜的規定,讓全體上海市民都操碎了心。▼(唱出do la xi,恭喜你已經學會了上海話的「倒垃圾」。)大家見面第一句問候,從「吃過了伐」改成了「你是什麼垃圾?」▼每一天下樓倒垃圾,上海人的腳步都是猶豫的,心情都是忐忑的。畢竟,小區巡迴監督的大媽目光太過嚴格。▼一靠近垃圾房,上海人的心裡就泛起一絲絲迷茫,一絲絲恐慌...
  • 上海那些被垃圾分類搞瘋狂的網民,有哪幾種垃圾的分類?
    原標題:上海那些被垃圾分類搞瘋狂的網民,有哪幾種垃圾的分類?   最近,上海居民已經開始對垃圾進行分類了,不過這件事被推上了熱搜了。   是咋回事呢?   原來,上海居民快被垃圾分類逼瘋了,這次的垃圾分類不像以前了,分了好幾種,也更嚴格了,所以上海居民為了搞懂哪些垃圾是哪些分類,已經焦頭爛額了。
  • 朋友從上海給我打電話,說上海人都快被垃圾分類搞瘋了
    朋友從上海給我打來電話說,上海人都快被垃圾分類逼瘋了。某天晚上,朋友下夜班走在路上,看到一個穿黑衣黑褲戴著鴨舌帽的男人,手裡還提著一個巨大的黑色袋子,朋友一驚,以為遇上了壞人,結果那個男人走到垃圾桶旁邊,四周環顧了一眼,一把將袋子扔了出去!
  • 紐約時報精讀:垃圾分類逼瘋上海市民?少喝奶茶少吃蝦?|考研
    垃圾分類:小龍蝦是什麼垃圾?最近,你朋友圈的上海人有沒被垃圾分類逼瘋?因為每天他們都要接受垃圾分類阿姨的兩次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據說下圖就是上海最近最流行的包包。最近,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文章對此事進行了報導,一起來看看吧。
  • 被垃圾分類「逼瘋」?上海在「摸著石頭過河」中前行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從這天起,中國正式進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不過,垃圾分類工作可不是在7月1日橫空出世的。事實上,為保障條例順利實施,上海率先行動,並早已做足了準備工作。
  • 被垃圾分類逼瘋的魔都人,看看日本的垃圾分類是怎麼做的
    其實垃圾分類本來是件好事,隔壁日本堪稱是全球垃圾分類最嚴格的國家,在日本生活的人,幾乎每個人都要遵從市政府分發給各家的垃圾分類指南來進行垃圾分類處理。 而且做不好垃圾分類,很有可能還會被歧視甚至孤立到沒朋友…日劇《打工仔買房記》裡,劇中一位壞鄰居總是把男主媽媽分類好的垃圾弄亂,這在日本可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收垃圾的工作人員直接拒收,退回!不僅如此,整個小區的人都會嫌棄議論她,並且開始孤立這位男主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