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腎功能密切相關的5項指標,大家都知道嗎?

2020-12-22 腎為先

周遜 腎內科主任

患腎病時間久了,都知道尿素氮(Bun)與血肌酐(SCr)是反映腎功能的指標,可能還知道肌酐清除率(CCr)與腎小球濾過率(GFR)也與腎功能有關。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腎小球濾過率(GFR)等只是判斷腎功能好不好及其嚴重程度的指標,當它們已經出現明顯異常時,說明腎損傷已經嚴重了,或已到了腎衰竭階段,即已經產生了「結果」。也就是說,預防與治療腎病與腎衰竭,並非針對Bun、SCr、CCr或GFR等這些指標本身,而是幹預與其關係密切的其它指標。只有治好或控制好與腎功能密切相關的那些指標,才能達到改善與穩定腎功能這一目的,才可以讓Bun、SCr、CCr或GFR等指標逐漸好轉或趨於穩定。

如下這五項指標就與腎功能關係密切,腎病朋友都知道嗎?

1、每天尿量

患者每天24小時尿量與腎功能的關係最為密切,它既可以影響腎功能,也能反映腎功能。一個人若長期處於尿量很少或偏少狀態,通常說明其身體一直處於「缺水」狀態,即「血容量不足」,而血容量不足首先影響的是「腎血流量」,從而導致腎臟供血減少,進而影響腎功能。因此,24小時尿量與腎功能密切相關,保證每天尿量不減少,成人應保持每天的尿量在1500—2500ml之間較為合適,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護腎功能。

2、尿蛋白

尿蛋白超過正常,既是腎病的表現,同時也是慢性腎臟病進行性進展重要指標之一,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與腎功能的關係也是非常密切的。腎小球腎炎(如腎病症候群)患者經治療後「完全緩解」狀態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標準為≤0.3克,即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0.3克,即為尿蛋白超標。而尿蛋白升高會促進慢性腎臟病逐漸發展,尤其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長期超過1.0克的中等量蛋白尿及長期超過3.5克的大量蛋白尿患者,則其腎功能更容易快速惡化,慢性腎臟病進展更快。因此,24小時尿蛋白定量也與腎功能關係密切,治療與控制蛋白尿,就可以保護腎功能。

3、血壓

腎病患者會出現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會引起或加重腎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如不給予及時規範治療,則終將影響患者的腎功能。而控制血壓達標,就能起到保護腎臟作用,從而可阻止或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同時還有利於保護心腦血管等其它重要臟器。在無使用禁忌症的情況下,慢性腎臟病患者應首選RAS阻滯劑(即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阻滯劑),包括沙坦類降壓藥與普利類降壓藥,並儘可能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病情不同,降壓的目標值也會不一樣,應區別對待),這樣才更有利於保護腎功能。

4、血糖

現如今,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由糖尿病腎病引起者,佔第一位病因,而我國,糖尿病腎病引起的尿毒症也已是第二位病因。而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引起,患者在早期就有血糖升高,之後逐漸發展成糖尿病,繼而並發糖尿病腎病,同時也會有視網膜病變及心腦血管病變等併發症。因此,一旦發現有血糖升高,如若不能及早給予幹預或治療,任其發展下去,終將影響腎功能,甚至發展成尿毒症。因此,血糖也與腎功能密切相關,必須予以關注、幹預或治療。

5、血尿酸

由於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等的原因,如今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已越來越多,而高尿酸導致的腎臟疾病也會越來越多。尿酸引起的腎臟病主要有這三類:急性尿酸腎病、慢性尿酸腎病和尿酸性腎結石。其中,慢性尿酸腎病為最常見,也是容易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種類型,其主要病理改變是小管間質損害。因此,血尿酸這一指標也與腎功能關係密切,通過對高尿酸血症患者給予改變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等幹預,以及必要時使用降尿酸藥物,就可以預防或治療腎衰竭,從而避免或減少對腎功能的傷害。

因此,要想腎功能好,人們就應該從「源頭」抓起,管控好與腎功能密切相關的如上五項指標。

文章為作者周遜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監測腎功能,需要做3類檢查,2項指標最關鍵
    #秋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大家都知道了解腎功能的第3類手段,是血液檢查,其中有3項指標最為關鍵,分別是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肌酐的來源有2個途徑,內源性肌酐由肌肉的新陳代謝產生;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因此,在飲食結構變化不大的正常情況下,血肌酐值是相對恆定的。
  • 糖尿病患者,盯緊血糖還不夠,5項指標1個都不能少
    大家已經知道,咱們同胞中,已經有1.16億糖尿病患者。很多糖友,在確診後,只將血糖測量作為重點,甚至還有部分患者,不把病情當回事兒,出現併發症才四處尋醫問藥。實際上,降糖,只是糖尿病管理中的1個環節,更為重要的事情,是預防併發症的影響,其中,糖尿病對心臟與腎臟功能的危害,具有奪命效力,應該視為控制病情的重點。
  • 4項指標了解腎功能,淺顯易懂,別只看到尿毒症
    如何及時探查腎功能的情況,判斷腎病問題?當然少不了檢查。 論各類疾病,都有一些相對於身體指標出現異常,腎病也不例外。腎病不論是確診還是治療過程中都需要進行四方面的檢查,檢查的越準確,對病情的治療及腎衰竭的防控越有利。但有時候查出來,有些醫生並不會詳細的一個個指標講給你聽,按著密密麻麻的化驗單,有些的腎友心裡很是沒底。那麼,每項檢查背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慢性腎臟疾病,有6類指標,能夠反映腎功能狀況
    大家都聽說過,如果腎功能受損,會出現蛋白尿。那麼,除了這個變化以外,還有哪些生理指標,可以反映腎功能以及慢性腎臟病的進展或控制情況呢?咱們現在來解析。慢性腎臟病,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腎臟結構和功能的不可逆改變。慢性腎臟病,是腎臟功能衰竭的起始,但是,並不是所有腎病患者都會進展到腎衰竭。腎病的早期,腎功能具有代償性,發展到中晚期,導致腎功能不全,出現多種併發症。
  • 看腎功能好壞,不止是肌酐、尿蛋白!這4類指標異常往往更麻煩!
    43歲的佟女士是一位慢性腎病患者,剛開始檢查尿蛋白定量2.1g,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素治療後,蛋白定量已經下降到了0.6g,腎功能、血壓等其他指標也控制得不錯。拿著檢查單回家開心了沒幾天,前兩天卻由於昏迷住了院! 這讓佟女士一時難以接受。
  • 腎病患者這5項指標不強調全都達標,同樣也能避免尿毒症!
    周遜 腎內科主任得了腎病之後,腎友都怕會逐漸發展成尿毒症,因此,患者也好,醫生也好,在治療腎病過程中都會特別關注與腎病有關的各項檢查指標,總覺得把所有相關指標都治到完全正常,腎友才放下心來,否則總擔心哪一天尿毒症會突然降臨到自己身上。
  • 腎病不想尿毒症,必須要盯住3項關鍵指標,腎功能或可安然無恙
    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慢性腎臟病多久會到尿毒症?說實話,腎臟病並不是一個進展特別迅速的慢性病,相比於一些嚴重的慢性病尤其是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功能的進展速度並不是很快,尤其對一些不很嚴重類型的腎病,病情是容易控制的。
  • 判斷腎功能好壞,3項指標會「說話」
    判斷腎功能的好壞,肌酐並不是唯一的指標,還有一些指標更敏感。其實腎內科醫生常常會說到「腎功能三項」檢查,除了肌酐,還有兩項指標也能幫你趁早了解腎功能的「秘密」!腎功能三項,更簡單迅速判斷腎功能的好壞不起眼的指標——血清胱抑素C有些腎友對這項指標可能不熟悉,血清中的胱抑素C也是一種代謝物,被腎小球濾過後,經腎小管重吸收而排出體外。
  • 得了糖尿病,嚴防併發症,5個指標都要盯緊
    糖尿病,需要全面控制危險因素 大家已經知道,咱們同胞中,已經有1.16億糖尿病患者。很多糖友,在確診後,只將血糖測量作為重點,甚至還有部分患者,不把病情當回事兒,出現併發症才四處尋醫問藥。
  • 腎功能好不好,3個指標見分曉,4個傷腎習慣,現在改正還不晚
    因而,生活中,大家都很關心自己的腎臟,都想知道自己的腎功能好不好。要知道自己腎功能的好壞,不妨自己先來個初步判斷:腎功能好的人,精神好、腳步輕快、睡眠好、耳聰目明。相反,腎功能差的人,夜尿多,常常頭昏眼花,腰痛腿軟,眼圈發黑,容易脫髮。
  • 腎功能檢查報告,哪幾項指標最關鍵?3個數「暴露」腎臟狀態
    但隨著腎功能發生實質性的損傷後,受損超過50%,各種症狀就開始出現,且指標檢查往往出現明顯異常。腎功能指標,你看對了嗎?腎功能損傷也就導致了腎病的發生。要評估病情的嚴重性,及腎功能損傷的情況,一些指標就變得尤為重要。尿檢、血常規、血生化及腎臟B超是檢驗腎功能的基本檢查。
  • 腎功能的三個指標各代表什麼意義?
    腎功能的三個指標各代表什麼意義?腎功能的三個指標各代表什麼意義?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腎病科普」腎功能的評價臨床上常使用三個指標: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當然,還有更多的評價指標以後再介紹。一、血肌酐肌酐是肌肉的代謝產物,一般每20g肌肉可代謝產生1mg的肌酐。
  • 評估腎功能,光看肌酐就行?錯,這些指標比肌酐更準確!
    說到如何評估腎功能,相信不少腎友的第一反應都是看肌酐,沒錯,血肌酐確實是目前臨床判斷腎功能(腎臟濾過功能)最常用的指標,不過它卻不是最準確的指標。今天小編就來給腎友們介紹幾個更為準確的「傢伙」,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判斷腎功能是否受損以及受損到什麼程度。首先,為啥說血肌酐評估腎功能不夠準確呢?原來血清肌酐(Scr)主要有兩種來源:內源性和外源性,前者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而後者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
  • 想知道你的腎功能好不好,主要是看這幾個指標
    腎功能檢查臨床上經常說查查肝功能、腎功能,這個腎功能,一般包括三個指標: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其中最重要的是血肌酐。所以說,血肌酐的多少就能基本反映腎小球濾過率,也就是通俗說的腎功能。02尿素氮尿素氮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一般每克蛋白質代謝產生0.3g的尿素氮。
  • 兩大指標幫你監測腎功能進展情況,預防尿毒症
    但有些腎友由於工作或生活上的一些原因,沒時間進行複查,但是又害怕病情復發了,導致腎功能進展,那回家後如何了解腎功能變化?兩大監測指標幫腎友,更及時了解病情變化第一項:觀察尿液變化在醫院可以進行尿蛋白、24小時蛋白尿定量等關於尿液的檢查,在家如何通過尿液來「探知」更多病情變化的信息呢?
  • 尿蛋白穩定的腎友都離不開4項措施!佔2個腎功能也不會太差
    第一項措施:消除炎症且調理免疫力尿蛋白發生的根源是腎小球的損傷,而造成腎小球損傷的原因則是腎臟發生了炎症反應,多重因素的刺激導致腎功能受損。因此降低尿蛋白必須先控制住抗體的活躍,當炎症慢慢被抑制住後,同時調節免疫力功能。身體免疫力差會讓抗體活躍,避免反覆,必須要重視增強抵抗力。
  • 腎病好轉,4項尿液指標會發信號,若都有先恭喜你
    有些病友常說:生病久了,健康是什麼感覺都忘了。 判斷病情是好是壞,身體感受是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檢查相應的指標更準確直觀的評估。腎病時好時壞關鍵要看腎功能的情況,那麼檢驗腎功能的指標有哪些? 尿液相關的檢查是評估腎功能必查的項目之一。
  • 延緩腎功能進展,除了的蛋白尿,這兩項指標也很重要
    尿常規中最被人關注指標非「蛋白尿」莫屬。尿常規中尿蛋白指標是檢驗是否存在蛋白漏出的定性指標,24h尿蛋白定量是明確蛋白漏出多少的定量性指標,更是反應腎功能的「一面鏡子」,同時對腎病的預後有著重要影響。因此不少腎友非常重視蛋白尿的治療,稍高點就非常擔心,是否會影響腎功能的惡化,會加速腎衰竭發展?
  • 判斷腎功能好壞,需要看哪個指標?落在這個範圍內才算正常
    ,相對上述所謂的腎病「症狀」,可以表示腎功能好壞的醫學指標就不那麼「普及」了。很多朋友都知道肝功能好壞要看轉氨酶,但要問他們腎功能好壞看什麼指標,就一臉茫然了。究其原因,可能與我國曾經是B肝大國有關,人們對肝病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老人們都知道腎病是一種「富貴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腎病患者日益增多,當前我國的慢性腎病患者已超過1億人了。腎病發生的初期,患者是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的。
  • 腎功能檢查報告中,這3個指標很關鍵,若有異常,警惕腎臟問題
    當腎臟受到50%的損害時會引發多種症狀,做檢查時各種指標會發生異常。需定期做腎功能檢查,如尿檢、生化、B超和血常規能評估病情的嚴重性,了解腎功能損傷情況。腎功能檢查中主要看哪些指標?1、血液生化指標血液生化指標包括胱抑素C和血肌酐,還有尿素氮以及尿酸等都能反映腎臟排毒功能。血肌酐能判斷腎臟分期,不過大部分腎病患者早期並不會有肌酐升高的情況,因此不能判斷早期腎功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