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六十年曲折歷程:1978年歌詞曾被修改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眾所周知,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是由田漢先生1935年2月在獄中創作的電影劇本《風雲兒女》的主題詞,配曲是由聶耳先生寫成的,當時主要為了激勵中華兒女前僕後繼,奮勇抗擊日寇。儘管從中央決定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始,近60年來國歌一直被人們傳唱,得到了國內外人民的高度認同和頌揚,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但是,伴隨著形勢的發展,國歌從產生到現在,也歷經了確立、廢止、修改、恢復、憲定和論爭等曲折過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前夕代國歌的確立。1949年6月,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建了以馬敘倫為組長、葉劍英和茅盾(沈雁冰)為副組長的籌備會議第六小組,負責擬定新中國的國歌方案。為了充分發揚民主,由郭沫若等人起草的「徵求國歌詞譜啟事」經毛澤東、周恩來修改審定後,分送《人民日報》、《天津日報》、《光明日報》等各大報紙連續刊登八天。國內各報和香港及海外華僑報紙也紛紛轉載。徵稿啟事發出後,在中華大地和海外華夏兒女中引起強烈反響。1949年9月21日,第六小組共收到應徵國歌632件,歌詞694首,但都不盡人意。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馬敘倫等主張暫用《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徐悲鴻等許多委員表示贊成,只有郭沫若、田漢等人認為歌詞中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合時宜」,提出要修改的意見,郭沫若還擬就了三段,但絕大多數人不同意。毛澤東也認為:我國人民經過艱苦的鬥爭,取得了偉大勝利,全中國也快解放了,但還受帝國主義包圍,不能忘記帝國主義的壓迫,要爭取完全的獨立、解放,還要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所以,還是保留原歌詞好。故,他後來在一份有關國歌的文件上批示:擬用,居安思危。周恩來說:「用原來的歌詞才能鼓動情感。修改後,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情感。」會議結束時,毛澤東、周恩來和大家一起放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決議。

  (二)「文革」時期國歌實際上的廢棄。新中國成立以後,《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唱了17年。1966年2月「文化大革命」始,江青及其同夥大搞「影射文學」,抓住田漢編的京劇《謝瑤環》中有「為民請命」、「載舟覆舟」等詞句,斷章取義,加以歪曲,上綱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在全國各報刊點名批判,進而把田漢與周揚、夏衍、陽翰笙一起,誣衊為從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存在的一條又粗又黑的文藝黑線的「代表人物」,對他們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田漢還被扣上了「叛徒」的帽子,予以批鬥、遊街、關押。1966年12月,田漢被捕入獄。1968年12月10日,由於長期受到林彪、江青一夥的殘酷迫害,田漢含冤慘死於獄中。那時,一個作家或藝術家,一旦以莫須有的罪名從政治上被打倒之後,他的作品也就會成為「毒草」而遭到批判和禁止。田漢及其作品的遭遇就是如此,他的全部作品都遭到禁止。在外交場合仍演奏《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譜、不唱歌詞。後來,國歌就逐漸成了有曲而無詞、只能奏而不能唱的純演奏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時間,《東方紅》逐步取代《義勇軍進行曲》成為實際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則被廢止。

  (三)「文革」結束初期國歌歌詞的修改。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有人認為《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已不能反映變化了的現實,為了填補國歌歌詞的「空白」,1978年修改國歌歌詞的建議提到了五屆全國人大一次大會,大會成立了國歌徵集小組。經過幾個月的發動和徵集,收到了大批新歌詞詞稿。經討論,最後確定由李煥之同志配的詞提交大會代表討論修改,但也存在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新歌詞氣勢雄偉,高度概括,政治性強,有高舉毛主席的旗幟、黨的領導、「奔向共產主義明天」等鼓舞人心的內容。另一種意見認為,新歌詞的內容、文字韻律都推敲不夠,從文字上看歌詞太平,缺乏激情,缺乏形象性,只是把幾個口號湊在一起。從韻律上看,新歌詞平仄、音韻都不如原歌詞,有拼湊的感覺。歌詞從頭到尾沒有提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註明「李煥之配詞」等等。雖然有兩種不同意見,但修改國歌歌詞一事醞釀已久、已是不可更改。國歌徵集小組沒有採納不同意見,建議將新國歌歌詞提交這次大會通過。同時決定,考慮到國歌不同於一般歌曲,為保持國歌的穩定性,除註明「聶耳曲、集體填詞」外,一律不署編配者的姓名。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了新的國歌歌詞:「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徵。萬眾一心奔向共產主義明天,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地鬥爭。前進!前進!前進!我們千秋萬代,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四)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歌歌詞的恢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歌歌詞作者田漢得到昭雪平反。1979年6月,五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時,作為與會的文藝界代表、著名作家陳登科,向大會提出了一個議案:要求大會討論通過恢復國歌的歌詞。議案擬出三條理由:一是原國歌的詞是經歷屆人大通過決定的。二是現行的新歌詞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很粗糙,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證明,人民群眾對這個詞反映冷漠,缺乏激情,且不易上口。三是原詞作者田漢同志已經平反,並有了明確結論。人平反,作品也應平反並受到充分的尊重。現在抽掉原詞,以集體填詞充數,這對國家的尊嚴、藝術的完整都是不嚴肅的,甚至使人感到有些不倫不類。不過,議案的辦理也經過了曲折的過程。當年大會秘書處只講交付常委會研究,便沒了下文。後來在五屆三次、四次會議上,陳登科一而再再而三堅持地提。直到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莊嚴通過現行憲法的同時,通過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撤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78年3月5日通過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

  (五)科學發展時期國歌的「憲定」。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後,《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又唱了12年,受到國內外人民的一致認同。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在第一百三十六條中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這樣一來,已經傳唱近七十年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地位,被憲法正式確認。這既維護了國歌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又能避免像1978年那樣輕易地更改國歌的事情再次發生,也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

  (六)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國歌的論爭。由於今年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90周年,有些人藉機提出要修改歌詞。於是,引發了對國歌改詞的激烈爭論。提出重新徵集評選國歌新歌詞的人認為,在奧運會領獎臺、在和平友好外交儀式等場合反覆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等國歌歌詞已不合時宜,國歌歌詞未能傳承中華民族文明歷史,不能適應中國現實國情、服務中國的未來,也沒有面向世界等。但是,2009年3月5日,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小組討論會上,梅葆玖、於海、倪萍等委員則一致認為,國歌承載著民族的士氣,背負著不可忘記的歷史,現行版應該保留,即便需要改詞也要慎重而行。同日,會議通過了李素華委員的「在政協開幕式上將奏國歌改為唱國歌」的提案,此舉得到了委員們的廣泛好評,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認可。需要說明的是,這次對國歌改詞的論爭是民間有些人挑起的,從網絡對此事件徵求的意見看,絕大多數人都反對修改歌詞。

  國歌六十年的曲折發展歷程告訴世人:中華民族的精神歷經千錘百鍊,是終將打不散、滅不掉、壓不垮的。

  (作者: 徐珂)

相關焦點

  • 《國歌》歌詞:從廢止、取代到恢復的曲折歷程
    1949年9月,隨著解放戰爭在全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在北平召開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準備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聽取了籌備組關於國旗、國徽、國歌等的意見。在討論國歌時,馬敘倫提議用早已在群眾中流傳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許多委員表示贊成;有一部分委員雖然基本上贊成,但認為需要對歌詞進行一些修改。
  • 德國官員呼籲修改國歌歌詞去男性化 但默克爾覺得沒必要
    此外,她還要求把歌詞「像兄弟那樣團結起來」中的「bruederlich(兄弟般的)」一詞,用「couragiert(勇敢的)」代替。在羅瑟-默林看來,這樣修改國歌歌詞有利於德國實現性別平等,更何況這種修改不會傷害任何人。她的倡議得到了許多網友的贊同。不過到目前為止,德國政府高層還沒有表達過對這位社民黨人的支持。
  • 澳大利亞國歌改了
    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修改原國歌中的一句歌詞,以表示對當地原住民的認可及尊重,該修改案已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歌、歌詞及其歷史背景
    國歌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國家的政府和人民認為能代表該國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樂曲。一般來說它們都帶有愛國主義色彩。眾所周知,國旗,國歌都是近現代有主權國家之後才出現的產物,最先出現在西方,後來才傳到中國的,與國旗一樣,雖然中國古代曾設有名目繁多的禮樂,但卻從未制定過國歌,我國並非自古就有國歌。
  • 歷史今日|1982年12月4日,《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
    聶耳在日本東京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定稿手稿●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有多少革命者,在它的鼓舞下浴血奮戰、英勇衝鋒,一個戰士倒下去,千萬個戰士又衝上來……」《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1935年。當時它是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這部影片描寫的是三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三省、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的故事。
  • 新中國六十年:上海與國歌的歷史情緣
    中新社上海九月十八日電 題:上海與國歌的歷史情緣   中新社記者 陳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來臨之際,生活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地的上海人將以獨特的方式紀念祖國生日。記者獲悉,中國首座國歌紀念廣場不久將在上海楊浦正式落成。
  • 《義勇軍進行曲》:關於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這首中華民國國歌曾在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被選為世界最佳國歌。1937年國民黨中常會決定將國民黨黨歌作為正式國歌,國民政府隨即頒布命令,以法令的形式宣布國民黨黨歌為國歌,並沿用至今。  "遇難"!
  • 國歌立法,請以正確姿勢奏唱,並了解這些故事
    在國歌奏唱的形式和禮儀部分,草案規定:奏唱國歌,應當按照本法規定的歌詞和曲譜,不得修改國歌歌詞,不得採取損害國歌尊嚴、影響國家形象的奏唱形式。  同時,為增強奏唱國歌的儀式感,體現對國家象徵的尊重和維護,草案規定: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肅立,舉止莊重。
  • 上百萬網民請願修改美國國旗和國歌
    為聲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國旗左上角原本藍色的底色被修改成黑色;而象徵50個州的白色星星則被改為卡通人物曼尼·赫夫利(Manny Helffley),該形象來自美國喜劇作品《小屁孩日記》(Diary of a Wimpy Kid);星條旗的紅色橫條被改成黃色,因為黃色象徵喜悅、樂觀、智慧、正能量等等。
  • 澳大利亞把國歌歌詞改了,莫裡森:體現團結和尊重原住民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2021年首日,澳大利亞修改版國歌上線,原歌詞中的「年輕」二字被「團結」取代。至於為何要修改國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解釋道,這是為了體現團結精神以及對原住民的尊重。據澳大利亞政府網站消息,在澳大利亞政府的建議下,澳大利亞總督大衛·赫利(David Hurley)正式宣布修改版國歌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這是澳大利亞自1984年以來首次修改國歌。根據公告,原版國歌中第二行的「我們年輕而自由(For we are young and free)」修改為「我們團結而自由(For we are one and free)」。
  • 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國家,同樣有許多的國歌。國歌,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心聲,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奮鬥歷程、不屈意志和壯闊歷史。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世界各國的國歌。
  • 你還記得國歌的歌詞嗎?
    昨日,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被作為考題出現在期末考試試卷上時,讓武科大中南分校千餘名考生感到有些意外。據悉,這道分值為8分的簡答題,要求考生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詞曲作者分別是誰,同時要求考生完整地默寫出國歌歌詞。
  • 唱響國歌最強音——聚焦國歌的正確奏唱方式
    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中,都飽含著砥礪奮進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為了體現國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國歌法草案規定:奏唱國歌,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歌詞和曲譜,不得修改國歌歌詞,不得採取損害國歌尊嚴、影響國家形象的奏唱形式。在公共場合,惡意修改國歌歌詞或者故意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損害國歌莊嚴形象的,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 紅色之旅——國歌展示館與四大紀念館
    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把自「文革」以來已經實際廢止了10多年的國歌歌詞正式廢除,通過了新詞,並公布施行。1979年4月慘死於非法拘禁中的田漢得到平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決定恢復原歌詞,並正式確定為國歌。一場鬧劇至此結束。
  • 歌詞曾有爭議
    歌詞曾有爭議 原標題: 2017年10月1日,國歌法施行。至此,國旗、國徽和國歌等國家標誌均已實現單獨立法。  「同為國家標誌,國歌法時隔20餘年才出臺,有其歷史原因。」焦洪昌介紹說,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沒有明確國歌,只是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當時這首歌的歌詞存在很大爭議,尤其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所以在1978年,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關於國歌的決定時,更改了國歌歌詞。
  • 國慶節手抄報內容大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相關資料
    「文革」中,由于田漢被打倒,歌詞不讓唱了,《國歌》只能由樂隊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進行曲》新詞。改定國歌歌詞後,各方面對此一直有不同意見,要求恢復國歌原來的歌詞。
  • 性、毒藥、喪,英國國歌完整版,原來這麼不堪?
    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George VI)英國直到2011年10月28日修改了1701年制定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 1707),此後王室成員無論男女都獲得了同等繼承權,不再以「長子」為優先。
  • 日本國歌譯為中文僅28個字,聽起來平平無奇,野心卻已經昭然若揭
    ——這是日本國歌《君之代》的中文歌詞.作為一首國歌,這首歌歌詞簡潔,含義萬千,結合日本近代發展來看,真是別有深意。每個國家都有兩個標誌性的代表,經常出現的國際活動場合,一為國歌,一為國旗。雙方你來我往,展開了十幾年的政治拉鋸戰。有鬥爭就有犧牲,許多風華正茂的有識之士為了日本更好的將來,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梁啓超在《去國行》中就曾寫過:「一夫敢射百決拾,水戶薩長之間流血成川紅」。
  • 奧地利國歌被指「性別歧視」擬改歌詞
    奧地利國歌《山的土地,河的土地》一直被看作是對該國錦繡河山和動蕩歷史的完美寫照。但是,奧地利議會一些女性議員卻認為這首歌的歌詞有嚴重的「性別歧視」意味,並上交提案要求對國歌歌詞進行修改以體現真正的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