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世界,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溝通聯絡、獲取諮詢等等,都離不開我們的智能產品。手機、iPad、電腦也都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低頭族」的發展壯大,是對這些產品價值的最好體現。
很多人都是機不離手,一會不看就感覺渾身難受,大人尚且如此,何況一個孩子?
孩子和父母每天朝夕相處,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你每天捧個手機在那看的津津有味,還要孩子假裝看不見?怎麼可能。
也許孩子開始並不感興趣,但人都有一種「湊熱鬧」的心理。孩子心裡會想「爸媽每天都看什麼呢?一會眉頭緊鎖,一會又咧著嘴笑的,我也得看看。」
這下得了,只要開始接觸,就一發不可收拾。看完還會感慨一句「這個世界真精彩!」
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對一切都是懵懵懂懂。他們的好奇心遠比大人要重,他們的需要獲取信息,來了解這個世界。
不出門而知天下事,在過去挺困難。而隨著網絡的普及,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手機,就能夠實現。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要過程。
有一句話說得好「懂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知其一還想要知其二、知其三,如此反覆,越陷越深。
身為父母的,你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機,首先你自己要做到。如果連你自己都無法控制,還指望著一個孩子自控能力比大人還強?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咱們就幹點正經事兒。看看書、和孩子聊聊天、玩一些親子遊戲,不是都挺好的。他能從你這裡得到樂趣和知識,對手機也就不再那麼依賴。
你和孩子的距離近了,孩子和手機的距離也就遠了。
針對孩子玩手機這一現狀,確實要管。但不能採用「一刀切」的方式,從天上一下摔地上,誰也受不了。
有個朋友戒菸就這種情況,說不抽就不抽了,愣是停了半個月。後來實在憋不住了,就像生病一樣,渾身難受。然後又復吸了,好傢夥,那菸癮比以前還大。用他的話說就是「我要把前段時間虧欠的補回來」。
孩子也是一樣的,改變一件已經習慣的行為,還是循序漸進的好。
開始的時候,每天給他定時間,不能多玩。慢慢的越減越少,直到他對手機不再著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多一些陪伴,少一些責罰。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