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季末不良率9.8%全年5%以下 甕安農商行不良是如何減少的】日前,貴州甕安農村商業銀行(下稱「甕安農商行」)公布的《2018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高達9.81%,撥備覆蓋率為78.71%,資產利潤率為-0.04%。(華夏時報)
日前,貴州甕安農村商業銀行(下稱「甕安農商行」)公布的《2018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高達9.81%,撥備覆蓋率為78.71%,資產利潤率為-0.04%。
甕安農商行的總資產為91.21億元,同比增加了1.92億元,總負債為82.8億元,同比增加了2.2億元。不過,甕安農商行利潤總額和淨利潤顯著下降。2017年甕安農商行的營業收入為6.09億元,利潤總額為0.85億元,淨利潤為0.52億元。2018年前9個月,該行的營業收入為4.32億元,利潤總額為0.12億元,淨利潤為-253.97萬元。
貴州甕安農商行《2018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各項存款餘額75.47億元,較年初增加3.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63.89億元,較年初增加2.7億元;不良貸款餘額為6.27億元,不良貸款率9.81%。
從近年的數據看,該行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2016年和2017年,甕安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98%和6.38%;而同期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呈下降趨勢,2016年到2018年9月分別為193.59%、102.23%和78.71%。數據表明,從2017年開始,甕安農商行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已經低於監管部門要求的120%。從該行資本充足率指標看,該行從2016年開始也是逐年下降,分別為18.44%、15.94%和12.76%。
此外,從2016年到2018年9月末,甕安農商行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和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均為5.87%、9.36%和9.89%,進一步上升。
對於甕安農商行經營狀況嚴重下滑的問題,該行相關工作人員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的是2018年前9個月的數據,而經過四季度全行開展清收和壓降不良行動,相關不良貸款數據已經有所改善。」
本報記者在甕安農商行微信公眾號上看到,該行2018年12月28日披露,「通過開展一系列工作,甕安農商銀行業務指標健康持續發展,為全面打贏『百日攻堅』戰役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截至12月27日,我行各項存款較年初淨增26754萬元;各項貸款較年初淨增45998萬元;實現利潤16303萬元;截止12月28日,不良貸款餘額較年初下降近7000萬元,不良率在5%以下,預計今年末各項指標均達到監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述披露信息,甕安農商行2018年不良貸款率控制在5%以下,雖然這一數據仍然處於高位,但相比三季末9.81%的不良貸款率,下降幅度著實有些驚人。記者根據已披露的數據測算,甕安農商行2018年初貸款餘額為61.19億元,年末貸款餘額為65.79億元,那麼按照不良貸款率5%計算,該行2018年不良貸款餘額為3.29億元,考慮到該行三季末不良貸款餘額高達6.27億元,也就是說,甕安農商行2018年四季度要減少不良貸款接近3億元,才能實現不良貸款率5%。
近3億元的不良貸款是如何減少的?記者在甕安銀行微信公眾號看到,該行2018年12月26日發布的一篇題為「甕安農商銀行發揚『三種精神』壓降不良貸款近3億元」的文章中提到,「自今年11月以來,甕安農商銀行領導班子調整戰略戰術,通過提高員工的精氣神,激發員工幹事的發動機,用精神力量來引導工作,用踏實、敬業、汗水鑄造清收成果。一個多月以來,甕安農商銀行取得了巨大成績,截至目前,不良貸款較10月末下降29283萬元,較年初下降5007萬元」。
這篇文章似乎印證了上述測算,但記者注意到,通篇文章中列舉的兩個清收貸款的例子,均為個人貸款,貸款額度一筆為2萬元,一筆為9萬元,並無大額清收的案例。
甕安農商行成立於2013年10月,是在原甕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基礎上,由企業法人和自然人共同發起成立的地方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目前註冊資本5億元,法人股有29戶,自然人股有1785戶。甕安農商行前五大股東分別為盧維等1805戶自然人、辜亞江等320人(職工股)、甕安縣糧油儲備庫、貴州麒龍置業有限公司和貴州省甕安磷礦。
該行所在的甕安縣是黔中經濟區次中心城市,隸屬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中部,烏江中遊。甕安以其豐富的磷礦資源被譽為「亞洲磷倉」。甕安以擁有中國最大的磷礦而聞名,磷礦總資源/儲量位居亞洲第一。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DF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