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會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更有出息,能夠自己獨當一面成為社會精英,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非常重要的,孩子將來能養成什麼樣的性格和行為習慣,都離不開家庭教育。
孩子出生後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還沒有認知能力,所以,平常孩子只會模仿,而父母就是孩子最佳的模仿對象,正所謂「你是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養成什麼樣的孩子」,清華教授認為,家長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那麼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要常把3個「不」掛嘴邊,孩子將來才會走得更遠。
1、不能放縱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喜歡寵溺孩子,恨不得將他們未來的路全部都鋪好,長期下去,孩子就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做什麼事情都依賴別人,就連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會。而且這種孩子被寵溺慣了,一旦父母不滿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就會大哭大鬧,甚至做出打父母的情況。
孩子總會有長大的那一天,如果孩子不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未來也很難取得成就,而這都取決於父母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鍛鍊孩子的過程,家長不要代替他們都做完,只有給孩子獨立的成長機會,將來才能適應社會的生活。
2、不能「窮」養孩子
古代人常說「窮養兒,富養女」其實這是不對的,一個被窮養長大的孩子有很多的缺陷,他們不敢作出選擇,性子也比較自卑,因為窮養的緣故,所有的決定權都源自於父母,而自己只是一個附屬品。
窮養存在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沒錢,而是孩子缺乏關愛與自由,這才是所有父母經常犯的問題。所以,為人父母,家長永遠不要去窮養孩子,因為他們會給你留下匱乏感,更會留給孩子一生的自卑心,而這一切全部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來治癒。
最後,小編想要表達的是窮養不是沒錢教育,而是隨意的評判孩子,打擊他們不該有的想法,更限制了他們的選擇,其實,這些都不需要錢財的,家長應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與關懷。
3、不能對孩子動怒
家長們如果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亂發脾氣甚至摔東西的話,這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由於孩子的年齡比較小,不知道爸媽為什麼會生氣,他會單純的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好,逐漸產生「我不是一個好孩子」,「我好笨」之類的自卑心理。
所以,家長們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的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將負面情緒傳給孩子,是不利於心理發展的,你可以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是讓孩子對你的情緒負責。
很多家長給我推薦了這套《家庭教育寶典》,我覺得非常不錯,今天也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全套分別是: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這是一套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有無所不在的愛心。
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這套書後,在往後教育孩子的路上,可以避免踏入很多雷區和彎路,這是一本值得反覆研讀的育兒好書,建議你們有時間都好好讀一下,也希望你們能從書中學得智慧。
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