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孩子說&34;,仿佛成為了許多家長心中最難忍受的事情。因為他們認為,現代社會每家每戶的經濟條件都慢慢地變好了,如果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們家孩子沒有,那就是讓孩子很受委屈。
但其實清華教授曾經指出過,要想要孩子長大了以後更出彩,父母除了要起到以身作則的好榜樣之外,父母必須要學會對孩子說三個&34;。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意識,長成能夠闖出一片天的大好青年。
案例:
曾經的我是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寶媽,在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懷孕期間我看過非常多的育兒書籍,其中對我日後影響最深的一本書就是《如何讓孩子更聰慧的成長》。因為我認為智慧對一個人很重要,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上,有智慧的人總是能夠過得更加的順風順水。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事實也證明,這本書中關於&34;這一章節是非常的科學的。書的內容裡面強調,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挫折教育。
如果在他們的成長環境下,從來都沒有失敗過,從來也沒有被父母否定過,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那麼這樣的孩子日後遇到更大的磕碰。
學會對孩子說&34;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這個必修課不僅修煉的是家長本身,修煉的更是孩子日後美好的未來。清華的教授在談到自己的教育經驗的時候也說,必須要對孩子說&34;,尤其是以下這三個,對孩子的成長環境非常的有益。
1、不限制
現在社會有非常多的父母親控制欲非常強,而且總是喜歡以自己的經驗教訓孩子,好像在這個世界上自己就是最成功的,孩子必須要按照自己的路走,之後才能夠有出息。這樣的家長總有一天會後悔,因為他們會發現他們設計的路或許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
對孩子的成長不應該設置太多的限制,讓孩子自由的成長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當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去玩具店選擇玩具的時候,家長最忌諱的就是跟孩子說:買這個,這個對你好。這種話一出來,日後孩子只會依賴父母,也不懂得做自我選擇。
一個不懂得做自我選擇的人,日後到了社會上只會舉步維艱。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立場,也沒有自己的思維,所以對孩子說的第一個&34;字,應該是不限制。
2、不苛責
有一些父母幾乎不能夠忍受自己的孩子犯錯,他們一味地要求孩子你要當第一,你要為媽媽爭氣,媽媽工作不容易,養你很難,倘若你讀書都不行的話,媽媽就很沒有面子。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孩子只會越來越壓抑、沉默,總有一天會爆發,到爆發那一天的時候,毀了孩子也毀了家長。所以不要苛責孩子,犯了錯改正就好了,沒有誰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誰的成長是不犯錯誤的。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擁抱挫折,孩子的抗壓能力強了,以後才會更加的有出息。
3、不趨之若鶩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跟孩子說,你看別人這本教材非常的好用,你也去買一本。這種趨之若鶩、隨波逐流的思想會毀了一個孩子。而且無形之中孩子會形成攀比的心理,而有的孩子會形成自卑的心理。他們只會下意識地認為別人的是最好的,這樣的人,日後沒有發展空間,因為他沒有自我,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創造力。
很多家長給我推薦了這套《家庭教育寶典》,我覺得非常不錯,今天也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全套分別是: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可以避免踏入很多雷區和彎路,這是一本值得反覆研讀的育兒好書,建議你們有時間都好好讀一下,也希望你們能從書中學得智慧!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後有出息,但是並不是每一對父母都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清華大學的教授在教育孩子這一個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就認為父母不要忌諱對孩子說&34;,今天的不忍心只會造就明天沒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