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指出:要想孩子長大有出息,父母要常說三個"不"

2020-08-13 小不點媽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孩子說&34;,仿佛成為了許多家長心中最難忍受的事情。因為他們認為,現代社會每家每戶的經濟條件都慢慢地變好了,如果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們家孩子沒有,那就是讓孩子很受委屈。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要想孩子有出息,父母要常把「三不」掛嘴邊

但其實清華教授曾經指出過,要想要孩子長大了以後更出彩,父母除了要起到以身作則的好榜樣之外,父母必須要學會對孩子說三個&34;。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意識,長成能夠闖出一片天的大好青年。

案例:

曾經的我是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寶媽,在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懷孕期間我看過非常多的育兒書籍,其中對我日後影響最深的一本書就是《如何讓孩子更聰慧的成長》。因為我認為智慧對一個人很重要,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上,有智慧的人總是能夠過得更加的順風順水。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事實也證明,這本書中關於&34;這一章節是非常的科學的。書的內容裡面強調,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挫折教育。

如果在他們的成長環境下,從來都沒有失敗過,從來也沒有被父母否定過,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那麼這樣的孩子日後遇到更大的磕碰。

學會對孩子說&34;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這個必修課不僅修煉的是家長本身,修煉的更是孩子日後美好的未來。清華的教授在談到自己的教育經驗的時候也說,必須要對孩子說&34;,尤其是以下這三個,對孩子的成長環境非常的有益。

要想孩子長大有出息,父母常把3個「不」掛嘴邊

1、不限制

現在社會有非常多的父母親控制欲非常強,而且總是喜歡以自己的經驗教訓孩子,好像在這個世界上自己就是最成功的,孩子必須要按照自己的路走,之後才能夠有出息。這樣的家長總有一天會後悔,因為他們會發現他們設計的路或許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

對孩子的成長不應該設置太多的限制,讓孩子自由的成長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當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去玩具店選擇玩具的時候,家長最忌諱的就是跟孩子說:買這個,這個對你好。這種話一出來,日後孩子只會依賴父母,也不懂得做自我選擇。

一個不懂得做自我選擇的人,日後到了社會上只會舉步維艱。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立場,也沒有自己的思維,所以對孩子說的第一個&34;字,應該是不限制。

2、不苛責

有一些父母幾乎不能夠忍受自己的孩子犯錯,他們一味地要求孩子你要當第一,你要為媽媽爭氣,媽媽工作不容易,養你很難,倘若你讀書都不行的話,媽媽就很沒有面子。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孩子只會越來越壓抑、沉默,總有一天會爆發,到爆發那一天的時候,毀了孩子也毀了家長。所以不要苛責孩子,犯了錯改正就好了,沒有誰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誰的成長是不犯錯誤的。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擁抱挫折,孩子的抗壓能力強了,以後才會更加的有出息。

3、不趨之若鶩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跟孩子說,你看別人這本教材非常的好用,你也去買一本。這種趨之若鶩、隨波逐流的思想會毀了一個孩子。而且無形之中孩子會形成攀比的心理,而有的孩子會形成自卑的心理。他們只會下意識地認為別人的是最好的,這樣的人,日後沒有發展空間,因為他沒有自我,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創造力。

很多家長給我推薦了這套《家庭教育寶典》,我覺得非常不錯,今天也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全套分別是: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可以避免踏入很多雷區和彎路,這是一本值得反覆研讀的育兒好書,建議你們有時間都好好讀一下,也希望你們能從書中學得智慧!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後有出息,但是並不是每一對父母都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清華大學的教授在教育孩子這一個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就認為父母不要忌諱對孩子說&34;,今天的不忍心只會造就明天沒出息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金玉良言: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要牢記「三個不」
    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會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更有出息,能夠自己獨當一面成為社會精英,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非常重要的,孩子將來能養成什麼樣的性格和行為習慣,都離不開家庭教育。
  • 清華教授: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三松兩嚴」原則,父母需謹記
    清華教授曾表示:家庭教育需張弛有度,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們需牢記「三松」和「兩嚴」原則。何謂「三松」?第一松:對「評價」放鬆。大部分的人都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除了在乎對自己的評價,也在乎對自己孩子的評價。
  •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想要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牢記「三個不」
    導語: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今後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有很多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則是:今後你可以不優秀,但不能在家啃老。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今後變得更加優秀,父母也需要對孩子的培養多用點心。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影響是特別大的,但每個家庭的教育模式都不一樣,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很嚴格,孩子可以去做他喜歡的事情。有一些家長就特別嚴格,他們覺得只有嚴格教育孩子,孩子今後才能去適應錯綜複雜的世界,這種教育方式在古時候就被實行了。
  •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若想孩子長大有本事,父母要記住「三個不」
    每一個父母也都很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在今後非常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期望值都變得很高,有非常多的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今後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在家裡看了,想讓孩子今後變得更加的優秀,我們父母也需要對孩子的培養多去用一點心。
  • 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
    導讀: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清華教授直言: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更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清華教授直言: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家庭教育要做到「三松兩嚴」
    清華教授曾表示:家庭教育需張弛有度,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們需牢記「三松」和「兩嚴」原則。 何謂「三松」?第一松:對「評價」放鬆。大部分的人都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除了在乎對自己的評價,也在乎對自己孩子的評價。
  • 清華教授:想要孩子有出息,家長要記住「3不準」原則
    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更有出息,但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僅僅取決於孩子父母是怎樣的人,更取決父母們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自身是一個小神童,父母卻給孩子灌輸不正確的知識,採用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最終孩子依然會泯然眾人。
  • 清華校長提醒:想孩子長大有出息,每晚要和娃常說的4句話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庭的父母最期待的事情。為了這個目標,每對父母都會傾盡所有,只為了孩子能有出息,長大後有個好前程。但同樣,很多父母只會付出,不會教育。對比付出來說,教育更難,也更有用,一味的付出,只會讓孩子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 清華教授:孩子8-12歲時,常聽到4大金句,長大後一般有出息
    導讀:清華教授:孩子8-12歲時,常聽到4大「金句」,長大後一般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清華教授:孩子8-12歲時,常聽到4大「金句」,長大後一般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有這三個特徵,父母一定要重視,不及時糾正長大很難有出息
    中國有句古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小孩時候的良好品行加以正確引導,就會成為未來發展的有力因素,但是一些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幹預和糾正,那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很不利影響,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一定要重視,不及時糾正長大很難有出息。
  • 清華心理教授直言:長大有出息的孩子,通常母親都有這兩個特徵
    經過20年的調查發現:一個和諧、穩定、幸福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而父母的行為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所以,父母想要培養有出息的孩子,首先就要做好家庭教育。,孩子從母親身上受到的薰陶也是父親比不了的,因此,孩子未來長大後的特質跟母親很相似。
  • 清華教授「一針見血」:長大有出息的孩子,母親身上都有3個特徵
    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成為各方面優秀的人才,但是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卻遇到了種種困難,覺得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自家孩子總是最讓人頭疼的那個。事實上,好孩子也是父母一點一滴教育出來的,每個孩子是否能成長為優秀的人才,主要看爸媽會不會教。
  • 清華教授坦言:要想子女長大成大器,父母儘量從小就學會"3松2嚴"
    清華教授坦言:要想子女長大成大器,儘量從小學會就&34;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大多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將來有一個美好的生活和滿意的工作。而父母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孩子長大好,父母先要講究方式方法,不科學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是造成傷害。
  • 清華教授直言: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遊樂場走一圈就知道,超準
    作為父母,我們累死累活給孩子打造最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可老話說得好「孩子3歲看大、7歲看老」,要想知道他們長大後什麼樣,不需要等十幾二十年,在他們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曾經去清華大學參觀時,就曾聽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非常有道理。他說:「孩子都喜歡去遊樂園玩,那裡有各種性格各種家庭的孩子,家長只要去那裡逛一圈,就能知道這些孩子們是否有出息。」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長大後有出息,父母要記住「兩不管三不慣」
    文/小享(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大家對李玫瑾教授都是比較熟知的,她老人家在青少年犯罪教育領域是非常有建樹的,換句話說,對於寶娃未來的成長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有關注寶娃成長的教授不妨聽聽她說的這句話:想要寶娃長大後有出息,父母要記住&34;。
  • 李玫瑾: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給父母的建議是,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後會更有出息,還能避免父母嚴加教育,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依舊會頂嘴,形成死循環的問題。等到都冷靜了,父母也就不生氣了,孩子的壞情緒也得到了釋放,也就能聽進去父母說的話了,這個時候再和孩子溝通剛才的問題,都說一說心裡的感受,孩子也能學會為對方考慮,長大後做事也能為他人考慮,更細緻周到,就更有出息。
  • 清華教授:若想孩子有出息,媽媽必須具備4個特徵,很有教育意義
    01清華教授:有這4個特徵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有出息,很有教育意義清華大學心理研究學教授曾指出:絕大部分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簡單來說,若是想孩子有出息,媽媽必須要先提高自己,具備以下特徵,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更有出息。1.媽媽有上進心一個媽媽的文化水平,對孩子來說有時候並不是那麼重要,農村媽媽尚且能教出博士孩子,碩士博士畢業的媽媽有時候還需要給孩子請老師幫教育。
  • 清華教授:從小有這7個表現的孩子,看似是缺點,其實都是閃光點
    清華教授:從小有這7個表現的孩子,看似是缺點,其實都是閃光點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清華大學教育學教授的育兒觀點,他為我們總結了7個看似是缺點的特點,其實都是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 清華教授坦言:父母要想孩子成才,少說3個「不要」,多做1件事
    文/寧媽媽育兒經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否則會適得其反,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清華教授坦言,父母要讓孩子成才,就要學會對孩子少說3個「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做一件事。
  • 清華教授:教育孩子有方法,做到「3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比方說,我閨蜜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針對這一問題,有個清華教授就曾經談論過他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家長必須要清楚什麼時候該管孩子,什麼時候不該管孩子。如果說,家長能夠做到「3嚴2松」的話,那孩子將來會變得更有出息,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