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長期以來,人們都始終相信薑黃中的薑黃素具有藥用價值,但是關於其生物利用度的問題以及不知道它如何發揮作用使得它的功效撲所迷離。
圖片來源:倫敦大學
在一項最新發表在《Disease, Models and Mechanisms》上的研究中,來自倫敦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Robin SB Williams教授發現了一種薑黃素可能發揮治療效果的方式,他還發現了具有相同效果但是生物利用度更高的類似物。
自然療法
Williams說道:「數千年來,來自植物的天然物質都被當作藥物使用,但是我們通常並不清楚它們如何發揮療效。我們想做的是探索薑黃素如何影響細胞功能。」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變形蟲(阿米巴蟲)研究了薑黃素和相關物質對變形蟲的影響。已知兩個基因是薑黃素髮揮效應必備的,而已經發現這些基因與阿爾茲海默症和癌症有關。研究人員還發現更多與薑黃素相關的可溶性化合物可以以相同方式發揮效應。
不用動物的實驗
這些創新實驗可以促進人們更好地明白薑黃素及其影響,包括如何用於治病。「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太低。」研究領導作者Marco Cocorocchio博士說道。「生物利用度是指你將藥物消化後你的身體能夠使用的藥物的比例。因為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太低,因此我們很難知道薑黃素有什麼效果。這些實驗已經發現薑黃素有正面效果,但是我們還需要研究我們將如何使用它。」
Williams教授是世界上不使用動物的生物測試領域領軍人物,他說道:「傳統的藥物和毒理學研究都使用動物作為模型研究人體內發生的情況,但是關於研究中使用動物的擔憂已經促使研究人員探索新方法。我們已經發展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阿米巴蟲,因此不需要使用動物。」
這個項目將促使研究聚焦於使用薑黃素及生物利用度更高的相關化合物治療癌症以及阿爾茲海默症。(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Marco Cocorocchio et al. Curcumin and derivatives function through protein phosphatase 2A and presenilin orthologues in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2017). DOI: 10.1242/dmm.03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