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進行到今天,一年級語文下冊的課程學習了正好一半。今天老師和大家繼續分享《語文園地四》中的內容。首先我們拿起課文先看一看,總有有幾部分的內容?我聰明的小可愛們會發現一共有五大部分。分別是:識字加油,字詞句的運用,「丶」的書寫提示,以及日積月累裡的《尋隱者不遇》,還有「和大人一起讀」這個親子板塊。《尋隱者不遇》老師前幾日已經作為專題,拿出一課時的時間單獨進行了講解。大家往前翻一下就能找到。今天老師認真講解前兩個個板塊的要點和重點,每一個板塊的最後都做了非常有趣的知識拓展,來幫助孩子夯實基礎,體會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一:第一部分「漢字加油站」
我們先來看課文插圖部分,我來說你來指。指的什麼呢?答對了,指的是身體的部位。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和腳尖。因為我們不在學校裡,沒辦法和孩子們一起進行「我指你說」這個遊戲。家長朋友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玩一下。可以邊指部位邊讀詞語。
誒?在認讀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很多表示身體部位的詞語都有「月」這個偏旁。
「脖、肚、腳、腿」有月字旁,而「臂、育、肯、背、胃、肩、眉」等則有月字底。人體部位的「肉」在漢字的演變當中變成了「月」。
知識拓展:漢字「肉」「月」的演變過程
大家可以看出肉和月兩字個在漢字的形成當中極為相似。
月字旁就有兩個不同的身份來源。一個是來自古代文字中明月的「月」;另一個則是來自古代文字中的「肉」, 所以月字旁也叫「肉月旁」。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關於這一部分的出題形式,一般都是給出一幅人體彩圖,把人體的部位與對應的漢字用連線的方式連接起來。識字加油站立出現的八個漢字是二類字。結構比較複雜,並不要求每個字孩子都必須會寫。孩子會正確地認讀組詞即可。當然,如果孩子能夠完全地默寫下來,那樣更好。
二:第二部分:「字詞句的運用」
一共九個詞語。淘氣老師的習慣還是自己不講,先讓孩子們讀,來回反覆地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覆的認讀引導孩子們發現詞語之間的規律。
我發現:這些詞語可以分為三行
第一行詞語中的第二個字「子」都讀輕聲。桃子、李子、慄子、離子等。
第二行詞語為疊音詞。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妹妹,這樣的詞語叫疊音輕聲詞。
第三行詞語為日常習慣當中第二個字讀輕聲的詞語。
老師多年的課堂經驗發現:輕聲詞的前兩類孩子們大多都能熟練地掌握。詞語的第二個字帶「子」以及「疊音詞」的第二個字。這兩類不需要過多地強調。重點需要強調的是第三類:日常習慣中的輕聲詞語。今天我們就日常習慣中的輕聲詞語來拓一拓。
知識拓展
什麼是輕聲
輕聲是漢語中一種獨特的變調現象,因為其沒有固定的調值,一般不被當作聲調對待。現代漢語當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輕聲要讀的又輕又短。
1:詞語中第二個字是「子」,除了課本上出現的膽子、粽子、和鏡子之外,還有桌子、椅子、兒子、杏子、桃子、種子等詞語後綴是「子」。詞語的第二個字都讀輕聲。
2:疊音輕聲詞除了爸爸、媽媽、哥哥之外,還有爺爺、奶奶、妹妹、姐姐、爹爹、叔叔、舅舅、嬸嬸等。詞語的第二個字是輕聲。
3:第二個字習慣讀輕聲的詞語
除了課本上的故事、月亮、時候之外。還有:
事情、告訴、地方、木頭、石頭、
時候、故事、頭髮、消息、隊伍、
聰明、月亮、駱駝等。
(習慣讀輕聲的詞語非常重要,家長朋友務必標出,讓孩子多讀。讀得多了,語感就來了,輕聲部分注意讀輕而且短!)
花絮:淘氣老師從事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研工作,身份除了「教師」以外,還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兒子七歲女兒4歲,四口之家,團結友愛。
為人師讓我深知任重道遠;為人母,讓我學會了為母則剛。無論班級的孩子還是家裡的孩子對我都又愛又怕,愛我是因為我把他們保護得很好,怕我是因為我對他們要求很高。可親愛的孩子,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習從來都沒有捷徑。播下多少種子,才能收穫多少希望。教育從來都是踏踏實實、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過程。未來當你們遇到更優秀的自己的時候,相信你就會理解老師現在的嚴格要求。我愛你們,我的孩子們,希望你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