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早點幫助孩子立好規矩,更利於孩子大腦發育,6歲之前是關鍵

2020-10-03 丹尼媽媽育兒

7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其實這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6歲之前是孩子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習慣更好的形成,對孩子至關重要。

案例

琪琪家的女兒已經7歲半了,上小學半年了,自己經常被老師叫到學校,女兒在校不認真學習罷了,還經常惹是生非,著實讓琪琪很頭疼。

前幾天,琪琪在學校剛處理完,回到家裡就跟好朋友大吐苦水,朋友也很好奇,你家女兒以前表現很好啊,現在怎麼不好管了。

於是朋友問起她教育孩子的方式,琪琪默默的說,我對女兒的教育還是比較寬鬆的,我小一點的時候,父母管的太嚴苛了,所以不想女兒這麼小就活得那麼辛苦,如果不是什麼大錯,對孩子的要求就沒必要那麼高。

朋友說自己看過兒童教育相關資料,你家姑娘管的太寬鬆了,6歲之前是孩子習慣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如果不加以對孩子進行約束,孩子以後就不好管了。

6歲之前是孩子大腦以及個性習慣發展的關鍵期

一:3歲之前孩子的大腦快速發育

孩子小一點的時候,大腦是一點點發育的,除了受到父母遺傳因素的影響,後天的一些因素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父母如果在這個階段多關注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大腦會得到更好的發育。

小嬰兒剛出生時候腦子的重量才是成為的四分之一,但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3歲的時候基本就可以達到成人的水平了,到了6-7歲的時候,更為成熟。

二:3-6歲是習慣以及性格發展的重要時期

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個性以及個人習慣已經初步形成,這個階段如果可以抓住,對於孩子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相關資料也顯示,孩子的習慣以及性格90%都是這個階段形成的。

其實,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能得到各方面的鍛鍊,孩子一般會培養得更為聰慧。

孩子在6歲之前,父母更應該注意給其立規矩

策略一: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能擁有專注力,對於孩子未來獲取知識以及技能都會大有幫助。

一般孩子擁有了這種能力,對於各種信息的獲取以及分析處理都會有幫助。

二:培養孩子形成好的閱讀習慣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記憶、思維、語言邏輯等各個方面都會大有幫助,在閱讀的時候也會吸收到很多有用的知識。

因而在孩子小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策略三:培養孩子形成好的休息習慣

相關專家表示,好的睡眠習慣對於孩子的成長大有幫助,這對於孩子良好的發育都大有裨益。

如果孩子作息規律,睡覺的時候是對於大腦細胞的發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儘量保證孩子晚上9點之前保證孩子入睡,對於孩子的發育大有幫助。

愛孩子就讓孩子有適當的規矩和好的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平時要多花些心思。

相關焦點

  • 爸媽早點幫助孩子立好規矩,更利於孩子大腦發育,6歲之前是關鍵
    7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其實這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6歲之前是孩子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習慣更好的形成,對孩子至關重要。
  • 父母在孩子6歲前,狠心立好這3個規矩,智力發育會更加出眾
    要知道6歲之前正是孩子性格發育的關鍵時期,雖然你不想太限制孩子,但是該給孩子立的規矩還是要立的,不然孩子一不小心就長偏了。聽了閨蜜的話,莉莉也是若有所思,於是在接下來對孩子也比較嚴格了一些,果然一段時間以後,女兒的性格也比較收斂了。
  • 2歲女孩餐廳玩耍磕傷:6歲之前,父母儘早給孩子立好規矩
    第一個臺階是0~ 3歲,處於情感撫養時期;第二個臺階是3~6歲,處於性格、行為習慣培養的時期;第三個臺階是6~12歲,處於能力培養的階段;第四個臺階是孩子12歲以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其中3到6歲也被稱作是「潮溼的水泥期」,孩子6歲之後,「水泥」逐漸凝固定型,意味著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以及價值觀等也都基本定型。因此,6歲之前,父母儘早給孩子立好規矩,將來才不會想吃「後悔藥」。
  • 孩子6歲之前,家長應該給孩子立的9個規矩,將來更省心
    我家孩子就是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就算是我和他爸爸管教孩子也是非常嚴厲的,但是架不住爺爺奶奶的溺愛孩子,有很多次我想要管教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會出來阻止,說孩子還小到了以後上學的時候,總會有人管教,有老師教,現在不需要管教這些,導致我家孩子現在6歲多了,老師已經不止一次的找過我,說孩子的問題,其實有些事情一定要在孩子6歲之前管教好
  • 孩子6歲前要立下這五個規矩,若家長忽視了,以後孩子不好管
    孩子6歲前,對於父母來說,在這幾個方面立好規矩,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遵守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的,而你也會因為孩子感到自豪,不過,往往最簡單的道理,很多父母卻都做不到。孩子6歲之前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這這段時間就是立規矩的最佳時期,因為超過6歲之後孩子兒童第一個叛逆期就會到來,孩子會很不聽話,隨著年紀的增大,父母再想立規矩就比較難了。特別是孩子6歲之前千萬不要慣著孩子,要對孩子說「不」,這樣他們才能不會養成囂張跋扈的性格。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李玫瑾:爸媽最好能幫孩子抓住一次
    1、3個月的胎兒期~出生6個月其實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大腦就已經開始發育了,在出生後3-6個月,大腦發育的完成率就能達到50%,所以胎教是很有必要的,父母可以找一些胎教音樂給孩子聽,讓寶寶在未出生之前就得到智力開發。
  • 孕期就要給胎兒立規矩?這3個規矩立好了,胎兒出生後少操心
    導讀:孕期就要給胎兒立規矩?這3個規矩立好了,胎兒出生後少操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期就要給胎兒立規矩?這3個規矩立好了,胎兒出生後少操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狠心立好三個規矩,孩子智力發育往往更出眾,最晚別超過六歲
    」,雖然只是民間流傳的經驗之談,但是被現代研究證實,確實存在一定的科學意義,因為6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此時的身心發育情況,對其一生都會產生影響。還沒等曼曼說完,同事就一針見血的說:「那你家女兒這是快樂過頭了啊,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如果不對他們設定行為規範約束,孩子很容易長偏的。」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李玫瑾:爸媽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根據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人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若是能好好利用這3個階段,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計劃的訓練,寶寶會更聰明!李玫瑾教授也表示: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機會。 1、3個月的胎兒期~出生6個月 其實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大腦就已經開始發育了,在出生後3-6個月,大腦發育的完成率就能達到50%,所以胎教是很有必要的,父母可以找一些胎教音樂給孩子聽,讓寶寶在未出生之前就得到智力開發。
  • 管孩子要趁早!6歲前立好規矩,打罵是下策,上策卻鮮有人用
    老人常說「管孩子要趁早」,3-6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最佳時間,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抓住這個黃金階段,在該管教時及時糾正,別等孩子長大了定型了再後悔!>為什麼要在3歲立規矩呢?活用上策「祖母效應」,在孩子6歲前立好規矩
  • 六歲前父母狠心立好三個規矩,娃長大後少走彎路,智力發育更出眾
    引言0-6歲,是寶寶發育的最關鍵階段,這段時間內的寶寶,不僅大腦處在高速發展狀態,就連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為之後的成長打下基礎。如果不給寶寶提供足夠好的生長環境,很可能影響到他們的一生。三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我們都知道,遺傳是決定孩子智力的最關鍵因素,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環境的影響。
  • 孩子六歲前,以下規矩家長要提前立好,免得上學後被說沒家教
    多虧孩子要上小學了,李女士把他提前接了過來,不然問題只會更嚴重,等到六歲以後,怕是什麼都改不掉了。我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對此我非常認可。不想讓孩子被說沒家教,有些規矩就要在六歲前立好,免得上小學時給家長丟人。
  • 給父母提個醒:儘早立好一個規矩,有助於孩子長成大高個
    可雖然孩子的身高,65%~70%來源於父母的基因遺傳,還有30%~35%與後天成長的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就需要家長在後天幫助孩子把握好,不要以為父母高,娃就一定會高。因此,家長想要自家的孩子將來擁有大長腿,能夠長成大高個,就需要給他們早早立下規矩,每天規定21點30後,就需要上床睡覺。如果家長不早早定下規矩,監督孩子早點睡覺,讓他們養成熬夜的壞習慣,就會直接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基因再好往往也難補救回來。
  • 李玫瑾:窮養富養不如「教養」,6歲前要給孩子立好這3個規矩
    在李玫瑾看來,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需要家長從小給孩子立3個規矩。李玫瑾教授說:「6歲是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以想要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家長在孩子6歲前就要開始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這樣的孩子其實就是被父母慣出來的,小時候敢打父母,長大後就能做出更過分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六歲前就要給孩子立下這個規矩,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才能成為一個教養的孩子。
  • 抓住3-6歲給孩子立規矩的黃金時機:分年齡段來立規矩,更管用
    圓圓媽媽看見自己3歲的女兒在搶別人的玩具,趕緊出來制止,「你不能這樣的,如果軍軍搶你的玩具,你是不是會很不開心啊?」圓圓媽媽一直反覆說這句話,可是看樣子對圓圓並沒有起什麼效果。為什麼沒有什麼效果呢?因為3歲的孩子還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但是同樣的方法對於5、6歲的孩子就有效果了。因為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成熟度不一樣。
  • 孩子三歲之前就該開始教育了,打罵孩子是下策,給立規矩是上策
    一、三歲之前是孩子教育的關鍵時期雖然孩子在0~3歲這個時間階段還很小,但是父母卻不能小看他們,因為這三年的時間裡他們大腦的發育速度以及學習能力卻比其他任何時期都要強很多,往往父母在他們面前有什麼表現,孩子就能有樣學樣。
  • 狠心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孩子的學習成績,再不用父母操心了
    有的孩子平時更喜歡把精力放在玩樂上,有的時候還會經常性地熬夜,導致孩子的睡眠不足,精力不足。給孩子立好「預習和複習」的規矩,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就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導致學習成績低下。父母要讓孩子立好「按時休息」的規矩。
  • 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4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科學研究證明:人類的大腦3歲前發育60%,6歲之前發育完成成人的90%,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6歲前的階段。可能家長會認為孩子的智力高低跟遺傳有關,但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後天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我們不要忽略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3個方法,家長要早點知道
    說到孩子大腦發育一直都是一個神秘的話題,所以對大腦發育的話題也是層出不窮,有的人覺得孩子的大腦發育3歲就停止了,有人說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有人認為孩子能做到這幾件事就說明,做不到就是笨。但愛因斯坦曾說過: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認定自己是個笨蛋。
  •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和孩子做朋友,但做朋友之前請先立好規矩
    所以父母幫助孩子確立規則意識,這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大的負責。​如果我們只強調朋友式教育,而疏於對孩子的管教,結果就是造就一個不尊重權威、沒規矩、沒教養、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孩子,以後在學校學習和職場中會承受不了壓力,受更大更多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