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扶貧路上「一個不落」 綦江加強市外對接 推動旅居外省貧困戶...

2020-12-17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6日10時訊(通訊員 張平貴)日前,綦江加強市外對接,相互推送省外戶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推動旅居外省貧困戶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擴大社保扶貧成果。

據了解,綦江嚴格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扶貧政策,對貧困人員實行「清單」管理,抓住貧困人員總量和貧困人員參保條件兩個變量,落實「動態清零」,確保新增一個,納入一個;達齡一個,發放一個,做到不漏一人。同時,與民政、扶貧、公安等部門交換共享信息,及時準確掌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參保信息,提升全民參保登記庫數據報送質量,尤其是未參保原因等及時更新維護,為推動參保擴面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通過人社部主辦的人社扶貧信息平臺加強市外人力社保機構對接,彼此協助推送信息,推動戶籍地與居(暫)住地不一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9月底實現應保盡保。截至目前,市外人力社保機構向綦江推送信息28條,新增23人參保;區內認定市外戶籍的貧困戶信息95條,70人已參保。今年綦江社保扶貧7426人,代繳51.98萬元。

綦江人社局負責人介紹,從今年1月1日起,當年經認定屬於代繳對象的人員在當年享受代繳政策,不在次年享受代繳。代繳實行動態管理,在每年12月31日將金保業務系統中當年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代繳標識清零。今年1至9月經認定屬於代繳對象,由該局進行標識並代繳;10月1日後認定的代繳人員,由該局每月月初標識並代繳。

相關焦點

  • 宿遷泗洪:社保扶貧不落一人
    原標題:泗洪:社保扶貧不落一人   「截至目前,全縣低收入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實現了參保登記、保費繳納、財政代繳『三個100%』。」8月1日,泗洪縣人社局農保處主任張新躍告訴筆者。   泗洪縣共有低收入人口3.8萬戶、12.15萬人。
  • 綦江:服務有溫度 群眾更滿意
    綦江人社以「改革」為突破,推進便民服務一體化。2017年,綦江人力社保局抓住機構改革的契機,按照「先立後破、不破不立」的原則,探索「大科制」合署辦公凝心聚力,不斷優化內部結構,發展活力持續迸發。老張開心地說,以前辦理一個業務要跑幾個地方,走幾個窗口,這下一個窗口就解決了,真是太方便了!這是老百姓在綦江區市民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切身感受。為百姓多想一點,讓百姓少跑一次,綦江人力社保局在「十三五」時期根據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僅用500天就牽頭建成集人力社保服務、政務服務、民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市民服務中心,創造了令人振奮的「綦江速度」。
  • 【政策解讀】參保不出門,奔康不掉隊!江門社保扶貧兜底基本民生
    鶴山市社保局局長黃豔華有多年鄉鎮工作經驗,深諳群眾工作特點,她重點抓好直聯制度建設,推動該局工作人員聯合鎮村幹部主動上門,講好講透政策,因人施策服務好扶貧對象,並定期通過信息數據對碰的方式,跟進扶貧對象參保情況。       據了解,重病重殘、鰥寡孤獨老人等是社保扶貧的主要對象。不同於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社保扶貧託起了民生底線,發揮著兜底作用。
  • 懷寧縣:小康路上不落一個姐妹
    懷寧縣:小康路上不落一個姐妹 2020-06-19 0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綦江:推進"四落實"做好貧困人口就業幫扶工作
    此外,綦江還積極動員在外「能人」擔任就業服務聯絡員,成為外出務工「傳幫帶」。   種種措施幫助綦江區農民工越過了「放下鐮刀,拿起瓦刀」當建築工、「放下鋤頭,拿起榔頭」當普工的早期務工階段,大量進入到家庭服務業、快遞、外賣等新業態中,智力在勞務輸出中的比重顯著提高。
  • 晉城市城區紀委監委 扶貧路上的「戰貧策」
    這是晉城市城區紀委監委在助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一個工作縮影。城區紀委監委首先明確監督的重點,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做好「三個緊盯」,重點加強對「兩不愁三保障」「六個精準」「七個一批」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和脫貧成效的監督檢查,通過全程參與、深度融入脫貧攻堅工作來實現精準監督,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確保達到「四個不摘」。
  • 社保扶貧政策宣傳「進家門」 銅梁慶隆鎮貧困戶實現100%參保
    ');}-->   人民網重慶6月29日電  在脫貧攻堅戰中,社會保險是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實現「應保盡保」是社保扶貧的關鍵。今年以來,銅梁區慶隆鎮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服務所創新工作形式,開展社保扶貧政策宣傳「進家門」行動,走訪宣傳貧困戶58戶,動員參保6人,實現貧困戶100%參保,達齡人員100%享受待遇,助力精準脫貧。  無兒無女的鄒清朋是銅梁區慶隆鎮的重點貧困戶,由於沒有特長、只能靠做體力活掙錢,收入非常低微。「交這些錢,我不定能活多久呢,領不回來那不白費了嗎?」
  • 精準扶貧:養蜂賺4萬元,貧困戶一年甩掉「帽子」
    困難:集體經濟單薄,村民單兵作戰,對接市場不暢,制約經濟發展。     儘管已是深秋,但邱三財每天都會守在自家的蜂箱旁,觀察蜜蜂釀蜜情況,如果情況好,他將進行今年第四次割蜜。     邱三財是淳口鎮爐煙村2015年評定的貧困戶,在鎮村兩級和精準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一口氣養殖了28箱蜜蜂,今年就獲得了近4萬元的收益,一舉摘掉了貧困帽子。     和邱三財一樣,在精準扶貧政策指導下,該村餘下的56戶貧困戶正穩步走在「公司+農戶」的特色養殖致富路上。
  • 懷寧縣黃龍鎮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黃龍鎮咬定目標、全力出擊,一刻不停抓「十大工程」項目落實,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抓就業 穩增收  5月18日早上七點半,懷寧縣黃龍鎮大畈村,55歲的王新五騎上電動車從家裡出發,十幾分鐘便到了工作地點—黃龍鎮新宜紙廠扶貧車間。檢查了一遍機器,扶貧車間內便響起了機器的轟鳴聲。
  • 順義區黨政代表團赴張家口市沽源縣和萬全區深入對接扶貧協作工作
    在順義區與沽源縣扶貧協作工作座談會上,沽源縣與順義區分別介紹了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對口幫扶工作情況,順義區向沽源縣捐贈了幫扶資金。高朋強調,近年來,兩地緊密攜手,全力落實各項幫扶舉措,各項扶貧工作有序推進,對接協作更加緊密,幫扶舉措更加務實,脫貧成效更加明顯。
  • 實招頻出 減負穩崗保就業_社保_社會發展_重慶發展_重慶市人民政府網
    何雲素說,主城離家也不遠,可以照顧家庭,收入也和在外地打工差不多。為了打通返崗路,綦江區組織返崗專車為市級重點電子企業送工2264人,送工率、完成率均為全市第一;組織車輛137車次「點對點」運送農民工到廣東、浙江、江蘇、雲南、四川等地集中務工6000多人。2月19日,位於綦江工業園區的重慶共邦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復工復產,並在一個月內將產能由50%提高到90%。
  • 【區外媒體看綦江】綦江供銷:聚「三社」之力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這樣的舉動,實打實地解決了偏遠村鎮農產品走不出村門口的問題。奔波和勞累,成為了代世林的日常,但有不少暖心的瞬間,讓他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8月中旬的一個早晨,剛剛收購完農產品的代世林正準備返城,在經過趕水鎮沿河村時,卻被一位陌生人攔了下來。
  • 「脫貧攻堅在一線」扶貧路上「姐妹花」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是金城辦城古社區第一書記胡文婷和工作隊員任偉妮寫在工作紀實本扉頁的一句話,扶貧路上,這對「姐妹花」用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內涵。家戶的生產生活怎樣、有幾個勞動力、主要收入來源是什麼、兩不愁三保障能否達標……倆人的扶貧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每戶的基本情況、下一步計劃和相應的措施。她們冒酷暑入戶調研,掌握村基礎設施、政策兜底、發展生產能力等情況,因戶因人制定幫扶措施。她們事事不甘落後,白天入戶與在家老人交流,晚上與務工回家的年輕人探討,利用碎片時間整理資料臺帳、總結經驗、提速整改。
  • 蘇州工業園區:社保公積金服務按下對接上海"快進鍵"
    據調查顯示,被調研者對長三角醫療社保一體化的呼聲最高,佔比達到56.74%。根據《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及長三角人社領域工作要點,園區社保和公積金中心積極融入蘇滬合作,著力推動醫療社保一體化、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及經辦服務一體化等無縫對接,提高長三角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社保和公積金人才安居服務。
  • 西安消費扶貧生活館開館!將精準對接城市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
    9月11日,陝西省「十市百城聯展」•西安市扶貧產品展銷活動啟動暨消費扶貧生活館開館儀式在西安舉辦。活動現場有種類豐富的扶貧產品,展示扶貧成果。華瑞果業代表王先生說:「我們企業與貧困戶合作,一方面通過扶貧貸款承包園區種植石榴,將貸款利息分給貧困戶;另一方面給貧困戶提供石榴苗,讓他們自己種植,我們收購。
  • 扶貧故事 | 廣州交投: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儘管如此,2016年5月,藍智賢第一時間收到集團指派人員對接扶貧工作的通知時,他還是猶豫了,自己才32歲,留在廣州專心做好本職崗位也許更有前途,離家人也更近一些。 為了讓藍智賢堅定地投入扶貧工作,當晚藍智賢的父母立即組織了一次家庭黨小組會議,全票通過藍智賢參與扶貧工作——這次會議,讓藍智賢帶著家人的鼓勵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 綦江:緊扣三個切入點 書寫教育新篇章
    過去5年,是綦江教育砥礪奮進、乘風破浪,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的重要階段。「這次培訓旨在培養各黨組織書記做綦江教育戰線的先鋒模範,做『四有』好老師的標兵楷模,努力成為綦江教育系統的驕傲。」綦江區教育工委書記、教委主任王宏興強調。這是綦江區教育系統以黨建為引領,夯實組織建設,推動區域教育品質不斷提升的一個生動實踐。
  • 蘇州工業園區:社保公積金服務按下對接上海「快進鍵」
    據調查顯示,被調研者對長三角醫療社保一體化的呼聲最高,佔比達到56.74%。根據《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及長三角人社領域工作要點,園區社保和公積金中心積極融入蘇滬合作,著力推動醫療社保一體化、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及經辦服務一體化等無縫對接,提高長三角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社保和公積金人才安居服務。
  • 上饒:科技扶貧帶動173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持續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帶動17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科技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近五年來,上饒紮實推進「江西省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督導轄區內12個縣(市、區)45個科技特派團、452名省級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基層一線,共對接服務180餘家農林企業、專業合作社,提供1500餘次科技諮詢服務,解決科技需求550餘項。
  • 京投公司:讓扶貧工作在京畿之地落「業」生「根」
    產業實實在在落地了,扶貧工作的根才能紮下來,扶貧效益也才能更長久,更有帶動性。在項目推進中,京投公司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北京市委、市國資委關於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部署,把河北京車造車基地作為推進產業扶貧帶貧的典範,充分發揮項目優勢、產業優勢,細化分解扶貧目標,把京投公司的扶貧工作在京畿之地扎得牢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