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毛、我孫子、十八女、日光,你能想到這是日本的姓氏嗎?開眼界了!

2020-12-12 飛春讀傳

想起個與眾不同的名字有多難?

這不僅是現代父母的頭疼事,也是歷史上皇帝頭疼的事。名字好起,重名的多。一般人重名沒啥,皇帝的名可萬萬重不得。

為防重名,朝廷從兩方面做工作。一是起個稀奇古怪的名,讓天下人無此名可重;二是重名則改。

所以我們看到許多皇帝都自己造字:

武則天:武瞾(zhào);漢元帝:劉奭(shì);漢平帝:劉衎(kàn);嘉慶帝:顒琰( yóng yǎn);道光皇帝:旻(mín)寧;曹操的孫子:曹髦(máo);以及慕容皝(huàng)、慕容暐(wěi) 、蕭賾(zé)……

這些字保證不會重名。

武則天造的這些字,你能念出幾個?

但並不是每個皇帝的名字都這麼刁鑽。

康熙帝名叫愛新覺羅·玄燁,他的一個玄字老百姓叫的多,朝廷就下令,只有康熙才能叫「玄」,其他人叫玄的,一律把右下面的那一個點去掉。

漢明帝劉莊,為避諱莊字,令所有莊字改為嚴字。《莊子》一度被稱為《嚴子》。

北宋包拯的好朋友文彥博,祖上本來是姓敬,為避後晉高祖石敬瑭之諱,改姓文。後晉亡後,複姓敬。到了北宋他這一代,為了避諱趙匡胤的爺爺趙敬之名,又改姓為「文」。

康熙諱名

皇帝的名字尊貴,老百姓重不得,但皇帝的名字如果與神仙的名字重了怎麼辦呢?

還是要改。

唐朝興佛教,天子百姓都拜觀世音菩薩。唐太宗李世民名字裡也有個世字。為避諱世字,就下令對菩薩改名,讓大家都稱其為觀音菩薩。

諱名改姓不獨中國特色。日本也是如此。

電視劇《西遊記》中的李世民

日本在1860年代明治維新前,只有很少有身份的人才有姓氏,老百姓沒有姓。後來人越來越多,戶籍管理不方便,明治天皇就下令:「凡國民,必須取姓」。

於是全國大興起姓熱。家在橋頭的,就起姓大橋;門口有松樹的,就稱松下;依山而居的,姓山口。還有姓田中的、姓三木的、日光的、近崗的、小泉的。亂七八糟,人們慌不擇姓。

鈴木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標誌,也成了姓。有點文化的選擇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好聽的詞作姓。松、鶴、龜等長壽象徵也成了姓。百、千、萬也成了姓。

日本姓氏

有人實在想不出好姓氏,就胡亂取一個應付官差,如: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等。聽起來罵人似的。

所以,日本的姓氏不代表血緣關係,有血緣關係的也不一定是一個姓氏。這是日本特色。如安倍晉三的叔父叫西村山雄,妻子叫安倍昭惠。

日本姓氏有姓一個字的,有姓4個字的,最多有姓12個字的:藤木太郎喜佑之衛門將時能。這樣的姓氏大背景下,日本人重名的自然少而又少。

所以日本天皇不必擔心重名,起名就淡定從容、簡單大方得多了。睦仁、嘉仁、裕仁、明仁、德仁、寬仁、宣仁、雍仁……都是皇室父子兄弟。日本皇室沒有姓,因為他是「萬世一系」的。

日本皇室名字

但無巧不成書,歷史偏偏有個案。

美國研究日本的學者露絲·本尼迪克特寫了一本書《菊與刀》,裡面講了一個日本父子自殺的故事。

原因就是一個父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不慎給兒子起了個「裕仁」的名字,後來知道當時的天皇也叫裕仁。他感覺侮辱了天皇。罪不可赦,無法原諒自己。就和所有犯錯的日本男人一樣,切腹表忠誠。他先殺死自己的兒子,然後自殺。

日本男孩。配圖

想想真讓人無法理解。起錯個名字就自殺,感覺還是活在中國好。

【飛春讀傳,一個專注歷史名人傳記的原創號】

相關焦點

  • 千奇百怪的日本姓氏:「我孫子」是姓氏也是地名
    大屏幕上赫然顯示,銅牌得主叫做「我孫子智美」。「搞錯了吧?」不少人當場笑噴,大呼「太惡搞了」。  華中師範大學日語系主任李俄憲教授解釋,「我孫子」不僅是個日本姓氏,而且還是地名,「車行駛在日本高速公路上,就能看見路標上有這三個字」。李俄憲說,這是個比較古老的姓氏,在日本至少有1000年的歷史,而且還很常見,「絲毫沒有罵人的意思」。
  • 日本十個奇葩姓氏,真是笑死人不償命
    1、我孫子:「我孫子」作為姓氏在日本很常見,如我孫子智美,日本女子撐杆跳高運動員,15歲的時候在日本開始參加撐竿跳高運動。曾獲得2010年第16屆亞運會女子撐杆跳銅牌;我孫子武丸,日本偵探懸疑小說家,作品主要有《偵探電影》等具有科幻色彩的犯罪小說。
  • 奇妙的日本姓氏:我孫子
    中日關係有些問題,但不至於把日本運動員叫做我孫子,便打電話詢問亞運會主委會。主委會答覆說沒有錯,這個日本運動員確實就是我孫子。在日本除了我孫子智美外還有1200多人姓我孫子,仍然具備姓氏繁衍的數量標準。日本一般姓氏有7500多個,我孫子在一般姓氏排名中佔7454位。
  • 日本非常奇葩的3個姓氏,中國網友:起什麼名字都好像在罵人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日本的三個奇葩姓氏,這個三個姓氏在日本很正常,但是在中國人看來,意思就有點好笑了。其實在日本古時,只有武士跟貴族才有資源擁有姓氏。到明治天皇時期才規定日本人必須都要有姓氏,然後日本的姓氏就開始瘋狂增加,但是同時起的也很隨便跟奇葩。
  • 盤點日本奇葩姓氏,「我孫子」、「豬頭」都是怎麼來的?原來如此
    我們在生活中不乏能聽到很好聽的名字,但是也有一些非常奇特的名字讓人忍俊不禁。在地名上有如貴州省貴陽市的粑粑街,江蘇省蘇州市的太監弄等。人名方面也有像閃電球、鮑菊、黃埔軍校等等。如果你第一次聽到,想必一定會被這些非主流的奇葩名字所震撼到。而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也有著相同的遭遇,相比之下,該國的奇葩地名和人名更是數不勝數。
  • 日本有個「我孫子」姓氏,日本人:聽我解釋!
    出國旅行理所當然會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文化,這也是提升自己的一種方式,但是我們對於其他國家的文化肯定沒有中國文化那樣精通,所以由於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經常會鬧出許多笑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日本有個姓氏,竟然叫「我孫子」!
  • 「我孫子」在日本究竟是個什麼意思?為啥有人拿它當姓氏?
    當她的名字打在屏幕上後,大家都被她的名字驚呆了,以為是不是評委或電腦搞錯了,攝影記者也紛紛對準屏幕,把這驚詫一幕拍下。事後有人專門澄清,說「我孫子智美」沒有錯,她姓「我孫子」,名叫「智美」。這個報導又驚詫了一次國人,「我孫子」這姓氏,這,這……唉,咋叫出口呢……事後多年,每當人們談及日本姓氏,都會引用當年這一新聞,提到我孫子智美。
  • 日本,敢想就敢起的姓氏,我孫子、豬鼻、一二三,都是日本姓氏
    日本人日本雖然也有像「佐藤」「鈴木」「高橋」「田中」這樣的「大姓」,但大多數的日本姓氏還只有少數人使用。日本姓氏,只要你敢想他就敢起。有「我孫子」「豬鼻」「床前」「一二三」(「一二三」在全日本有八百多人)這些自帶幽默的效果的,也有「稻香」「梅田」「望月」頗有詩意的。粗粗統計,日本有二十多萬個姓氏,任由一千多個常用的漢字隨意搭配。主要原因是,近代日本政府為了管理便利,強制要求平民在短時間內人人擁有姓氏,識字不多的老百姓只能倉促取姓,山名、地名、草名、放眼所望一切能用的都用上了。
  • 日本冷門姓氏(我孫子)-南京環亞新語言日語培訓
    在中國,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姓氏代表的是家族血脈的一種傳承。所以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有姓氏的。但是在日本,最早之前是沒有姓氏的,後來借鑑中國的姓氏,創造了很多屬於日本人特有的姓氏。古代的日本都是直呼名字。
  • 讓人笑噴的日本姓氏,你知道哪些?最搞笑是有人姓我孫子,我笑了
    徐福東渡日本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顯然是我們無法考證的。但根據日本農民於十八世紀末期,無意間挖出的文物"漢委奴國王印"寶璽推測,中日之間的交流史應該不晚於東漢。大家都知道,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從一個東亞閉關鎖國的海島弱邦,一躍而成為了能和列強掰手腕的東方大國,對中國虎視眈眈。清末的中國恰如一塊肥肉,任誰都想咬上一口。
  • 日本人是怎麼取名字的?日本姓氏的由來
    在日本古代,只允許貴族有姓有名,但最大的貴族天皇卻偏偏是沒有姓的。因為在日本人的眼裡,天皇不是人,是神,神自然也沒有人間擁有的姓氏。像明治天皇,裕仁天皇,他們並不是姓明治,裕仁,這只是他們的名號。日本姓氏直到明治天皇時期,日本人口大幅增長,政府感覺到沒有姓,編造戶籍啊、課稅徵役啊,等等,非常不方便。
  • 日本有姓氏叫我孫子,中國人笑了,日本人急了:不是中國想的那樣
    眾所周知,國與國之間由於文化的差異往往會鬧出一些笑話,就比如日本有個姓氏叫我孫子,看到的中國人很多都情不自禁地笑了!其實在日本不僅有姓氏叫我孫子,甚至還有個城市叫我孫子市,而我孫子作為姓氏在日本使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
  • 三種奇葩的日本姓氏,聽起來像罵街,在日本卻很高貴
    雖然看起來這幾個姓氏很另類,但是和日本的姓氏比較起來,這根本算不得什麼。接下來我就說一下日本的奇葩姓氏,一定會讓你大跌眼鏡的。首先說一下犬養這個姓氏。看到這個詞之後,你肯定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的。因為從字面上來分析,犬養就是狗養的意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只有在打架的時候,會用這個詞彙來辱罵對方。
  • 你見過哪些比「我孫子、一二三、鴨腳」還奇葩的日本姓氏?
    在古代,日本是沒有姓氏的,只有名字。後來隨著社會進步,首先在統治階級出現了氏和姓,氏是日本古代國家中的一種政治組織。但和國內不同的是日本以雙字姓氏居多,據不完全統計在錄姓氏就有3600多個。因為日本人姓氏的可變性非常高(因開創新家業、家族集團分支或收養關係等原因都可以改姓,這也是日本姓氏數目眾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姓氏的來源十分複雜,眾說紛紜。
  • 日本爆笑姓氏清單!這是認真的嗎?
    中華民族以姓氏文化與名字文化為根基,民間為孩子取名意義一定要好,要有內涵,有實際意義,避免歧意,藏兇機。但隨著現代進程的加快,取名這件事就變得不那麼嚴謹了,相反,還讓人哭笑不得。但和國內不同的是日本以雙字姓氏居多,據不完全統計在錄姓氏就有3600多個。數量大再加上人口少,所以很容易就會出現極罕見比如全國只有一個人在用的姓氏。因為日本人姓氏的可變性非常高(因開創新家業、家族集團分支或收養關係等原因都可以改姓,這也是日本姓氏數目眾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姓氏的來源十分複雜,眾說紛紜。
  • 日本的這三大姓氏很奇葩,翻譯成中文來讀,每一個都像是在罵人!
    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一直以來都和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如今日本的文化當中,能看到很多中國古代唐朝文化的影子,只不過傳到日本之後,日本把這些文化本土化了。可是即便是這樣,也難以掩蓋其中唐朝文化的韻味。不過日本學習中國的文化,似乎沒有學到精髓。
  • 日本的三個姓氏,用中文讀又尷尬又奇葩,你見過嗎?
    日本的姓氏名字和中國的不太一樣,在明治天皇的統治時期很多人都沒有擁有姓氏的資格。現在他們國家也是三個字的姓氏比較多,大概超過了10萬人。不過雖然現在社會他們的姓氏都已近開始完善,但是有些姓氏還是讓人難以接受,尤其是用中文讀的時候更加的尷尬,感覺就像在說髒話。
  • 日本最難讀的四字以上日本姓氏,你會念嗎?
    日本姓氏眾多猜ヶ宇都這個姓氏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個姓氏。最讓人在意的讀法是「あべがうと」或「あべがうど」。據說發祥於現在鹿兒島縣的薩摩,是一個很傳統的姓氏。近年來在鹿兒島縣曾於郡有明町曾見過這個姓氏,但日本姓這個的只有10人左右!不僅難讀,更是稀有中的稀有。
  • 日本的這三個姓氏,在中國聽起來像罵人,在日本卻是貴族專用!
    日本是個文化包容性很強的國家,善於吸取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我們都知道,隋唐時期中日文化交流曾對日本文化的形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日本文化主要來源於對中國文化持久的、多方面的吸收。所以現今當我們去日本遊行時會發現即使語言不通但是勉強還是能看懂街面上書本上的標識而不至於會太尷尬。對于姓氏,即使我們能看懂卻還是對其含義捉摸不清,甚至有的還讓人啼笑皆非。
  • 這些「奇葩」姓氏,你認識幾個?
    比如著名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我孫子武丸的姓氏——我孫子,「我孫子」作為姓氏在日本至少有1000年的歷史,只是一個單純的姓氏,寓意美好,絲毫沒有罵人的意思。這是因為日語「あびこ(Abiko)」和「我孫子」日語讀音諧音,後來人們就統一用漢字書寫為「我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