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獎評新聞 樓房住宅沒「留位」,只好挪到陽臺門、防盜門、防火門 你家大門有貼春聯的地方嗎 記者調查發現,在我市很多住宅小區,不少樓房住戶沒地方貼春聯,有了春聯後,要麼貼在陽臺上、要麼掛在防盜門上;還有居民買回春聯後就閒置。 讀者朋友,您對此現象有何看法和建議?請致電26661300、13689500026,或者電郵到szzk1017@126.com。【本報訊】離春節還有十幾天,市民姜某就跑到年貨店買春聯,想搶先「佔領」與鄰居家緊挨著的那個門框牆;如果遲了,就只能像去年一樣把買來的春聯放到抽屜裡。相鄰地帶春聯瘦身蓮花北富蓮大廈,兩鄰居門前的春聯鮮豔如新,但C座的右聯擠著B座的左聯,且兩副春聯格外的「苗條」。仔細一看,原來是兩家門框牆太窄,只有七八釐米寬。C座的羅先生說,前年貼春聯時,發現鄰居家已率先貼了一副春聯,他家的春聯沒地方貼了,最後只好把春聯放到儲物間。去年,羅先生主動約上鄰居,一起上街買春聯。回來後,羅先生與鄰居一起用剪刀裁春聯,折騰半天,兩家春聯全貼上了,只是每家春聯中的一個直聯都被瘦了身。陽臺門上安營紮寨隨著春節臨近,剛搬新家的張先生有了煩惱。原來,按老家習俗,新房第一年過年一定要貼春聯。他的新房有140多平方米,可大門卻設計得很不合理,靠牆的一邊,門邊只有8釐米,根本沒有地方貼春聯。無奈之下,張先生決定,今年春聯就貼在陽臺門上。記者在龍華某個剛入夥的樓盤也看到同樣情形。該小區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無論是一梯兩戶還是一梯四戶,都存在門邊留得太小貼不了春聯的情況。開發商的一位工程人員表示,其實房屋大門向一邊平移10多釐米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開發商在設計房屋結構時,更多是考慮房屋內部的布局和使用性能,沒有考慮貼春聯的事情。一扇門上貼兩家春聯在南山區陽光荔景某棟,記者發現,由於門框牆不夠寬,加之家家戶戶都安裝了防盜門,有的住家就把直聯掛在防盜門上,再把橫批貼在裡門上,成了「重門聯」。有的住戶一條直聯貼在牆上,另一條貼在防盜門上。由於門楣挨著房頂,有的家連橫批都省了。最有趣的是,住在南山觀海臺小區的張先生,去年與鄰居買了春聯準備貼,回家後兩家全傻了:門周邊沒有一個地方能讓春聯平展地貼著。無奈之下,兩家把春聯全貼到防火門上,4條直聯、兩個橫批整齊排列,吸引很多鄰居仿效。居家生活起變化貼上容易揭下難不貼春聯的家庭越來越多深圳商報記者王榮鄭愷李邇【本報訊】據調查,貼春聯開始逐漸淡出人們視野,僅有的文字水平也不高。深圳大學學者殷秋明認為,主要原因是人們家居生活的變化和寫春聯的創作樂趣已被其它形式取代。部分市民認為,春聯貼上去容易、揭下來難,怕麻煩就省了貼春聯。殷秋明認為,很多人不貼春聯主要有5個原因:一是家居形式發生變化。以前的對開門適合貼春聯,如今是單開門,加上防盜門,沒有掛橫批的地方,不適合貼春聯。二是審美標準發生變化。春聯這種紅紙黑字的傳統樣式,與現代家居氛圍不搭配。三是以前的春聯,人們不是自己寫,就是求會寫字的人寫,現在都是買現成的印刷品,沒有個性,創作的快樂和藝術的講究無從談起。四是人們對文字的興趣越來越小。五是近幾年像中國結、剪紙之類的吉祥物、裝飾品非常流行,人們可以挑選自己喜愛的物件來表達祝福、裝點居室。他說,以前寫春聯,講究平仄合韻,講究意境雋永、文字精美,每副春聯都是文學創作,人們「相比成風」,並以此為樂。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希望開發商在建樓盤時能關注傳承文化的功能需求。蓮花北小區的張育老先生說,他已經很多年不貼春聯了,主要是春聯貼上去容易、揭下來難。春聯畢竟是紙做的,過段時間會脫落,到時會留下一塊塊斑痕,有礙觀瞻,也不容易清洗。專家觀點不關注文化的需求是建築設計的失敗深圳商報記者王榮鄭愷李邇【本報訊】深圳大學建築系教授何川昨天對記者表示,設計結果是各方利益的最終平衡。在他的經歷中,開發商和建築設計師幾乎從沒有考慮過居民對貼春聯的文化需求。何川說,從設計角度,這種功能需要很容易滿足。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深圳分院的朱榮遠說,現代建築主要考慮居民平常生活方式和習慣,對節假日這種需求基本不考慮。他認為,細節決定成本,不關注居民這種需求,有可能是一種建築設計的失敗,尤其是中國的建築設計。傳統文化的弘揚,在建築設計上也應該契合這種需求。建築設計師肖明說,在城市樓房中,一般是盡端的房子不能貼春聯。如果要讓所有的房子都能滿足這種需求,走道就比較小,使用率也會比較低,容易讓居民指責浪費嚴重、房子不實用等。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朝並在明朝開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王榮鄭愷李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