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秘 列王紀下 猶大王瑪拿西和亞門 約西亞(上)

2020-12-24 每天學習身體好

在聖經裡有一個瑪拿西是約瑟的大兒子。因為雅各臨終祝福時給了約瑟雙份的祝福,所以約瑟的兩個兒子瑪拿西和以法蓮的後裔各是後來的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當然,這只是摩西記載的傳說而已,很可能不是事實。在聖經後來的內容裡,以法蓮經常被提到,瑪拿西除了在分迦南的土地時分得最大的一份(約旦河東和河西各一大塊),平時可以說是默默無聞,聖經裡基本不提到這個支派。接下來聖經要提到的這個瑪拿西卻是猶大後裔大衛家族的國王,跟上一個瑪拿西絲毫沒有關係。

聖經說,希西家與列祖同睡後,他的兒子瑪拿西繼承他的王位。瑪拿西登基時才十二歲,不過他是以色列和猶大諸王中當王最間最長的國王,總共在耶路撒冷當王五十五年。他雖然當王時間那麼長,但卻是猶大裡的壞王。聖經說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毀壞的邱壇。他到處為巴力築壇和立亞舍拉像,連耶和華殿中都不能倖免,把耶和華氣到牙齒咬得咯咯響。他還獻子女給摩洛、並且觀兆、用法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他做的惡事太多,簡直罄竹難書。所以耶和華說,我雖曾經對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起誓,我必以耶路撒冷為家,耶路撒冷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但是無奈他們的子孫瑪拿西太不肖,不僅自己犯下大錯,還使所有猶大人都陷在罪裡,所以我必降大禍給耶路撒冷和猶大,一切聽到我這話的人必後悔莫及,那些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的人可以看看亞哈的子孫和撒瑪利亞的人的下場,你們到時就是跟他們一樣,所有剩餘的人都只有死亡、被擄和被趕出應許之地三條路。

我說老耶,你且別發這麼大的火。你冷靜下來想一想,首先,這事不是該怪你自己太善變嗎。當時你本來給希西家降大瘡讓他死,後來又隨便改變主意,延長了他十五年壽命,後來才生了瑪拿西,你若不改變主意,不就沒有瑪拿西這個惹你發大火的傢伙了嗎。第二,你號稱預言能力第一的高神,怎麼不能提前預言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然後再利用你善變的本領將這種事避免掉呢。其實預言和大能之間的矛盾就在這裡,你想預言準,就不能想改就改,你要想改就改,你的預言到時就不會應驗。比如說,在希西家沒生病的時候,要讓神預言希西家之後是誰作猶大王呢,按聖經的意思,神就不能預測出瑪拿西作猶大王,因為按原計劃瑪拿西根本不會出生的,他是一個計劃外產物,來自神的一念之差。甚至我們可以說,就算瑪拿西當上猶大王,神也不能預測他是好是壞,因為按神理說,他如果預告知道瑪拿西不合自己的意,完全可以不讓他當王,或者當王后及時把他撤掉,但是顯然他都沒有那麼做,而且儘管他對瑪拿西咬牙切齒,還是沒辦法讓他當了足足五十五年的王。前面說了兩點神自己的責任,這裡還有第三點,在上一節,神啊,是你自己故意試探希西家,然後就生氣了(愛試探,愛生氣,從這是否可以猜出,耶和華的性別也許是女的,開開玩笑啊,絕不是性別歧視),給希西家降下了重罰,希西家的兒子以為你說話是算話的,就不敢求你,當然只有求別的神,最多你同樣的懲罰又給他降一次,還是跟原來一樣嘛。如果聖經以後還要修訂,我提醒那些修訂人員,同樣的懲罰不要老是在那裡預言,這件事預言一次,那件事又預言一次,不單不能說明神大能,反而說明神健忘。比如這個故事裡,如果說耶和華給希西家降的懲罰是一定要起作用的,那後面就不要再降一次給瑪拿西,也不要說他如何如何的壞,因為就算他如何如何的好,你之前降的懲罰還是不能收回,如果收回,前面的預言就又不準了。

希西家如果長大瘡的時候就死了,那就只有三十九歲,兒子可能不會太大,但是他後來是五十四歲死,如何會挑一個十二歲的小兒子繼承王位,裡面可能有些故事,比如大的兒子夭折了很多,或者大的兒子裡面分成兩派,雙方勢均力敵,都不想讓對方當王,所以乾脆支持選一個小的無害的可控的,具體有什麼故事,聖經沒有透露,別的文獻也沒有說,就已成了秘密,不過宮廷鬥爭的戲我們已經看過夠多,我們也不必對此秘密感興趣。

瑪拿西作為一個任期這麼長時間的王,列王紀裡並沒有記他親身經歷什麼慘事災禍,如果在他身上沒發生點什麼,按理說聖經是不會把他寫成一個壞王的,所以發生過一些不好的事是一定的,這些事在歷代志裡有提到一點。歷代志有一段話小標題叫做瑪拿西悔改,內容是說,瑪拿西幹了壞事,耶和華氣憤不過,就召引亞述王的將帥來攻擊他們。亞述人用鐃鉤鉤住瑪拿西,用銅鏈鎖著他,把他帶到巴比倫去囚禁在那裡,然後瑪拿西就很後悔,他就求告耶和華,耶和華心一軟,就允準他的求告,使他回歸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這世上唯獨耶和華才是真神。於是他回來後,就築城牆,設軍長,除掉外邦人的神像,拆掉外邦神的壇,重修耶和華的祭壇,並在壇上給耶和華獻燔祭和平安祭。百姓雖然仍在以前的壇上獻祭,但是也只獻祭給耶和華。 

估計瑪拿西的時候和希西家的時候差不多,猶大時而向亞述進貢,時而又中斷,亞述則有時來攻打和教訓他們,但是也不完全滅掉他們。不滅掉他們的原因可能是跟埃及有關,因為亞述不想跟埃及起直接衝突,需要猶大在那作緩衝區。具體瑪拿西有沒有被抓到巴比倫去,這個有些可疑,按道理亞述抓人去應該要抓到自己的都城尼尼微去,不會說抓到巴比倫去,並且此事列王紀裡一點都沒有提。當然,也有可能一段時間瑪拿西不大聽話,亞述派兵來教訓他一番,然後把他帶到各地去看,讓他見識一下亞述的地域多麼廣闊,實力多麼強大,然後再對他進行思想教育,讓他以後老實點,再放他回去當猶大王。

瑪拿西雖然當王時間長,不過可能沒什麼聖經作者選擇這個時間段編故事,所以他當王時沒有什麼故事流傳下來,很快,他就去跟列祖同睡,接下來他的兒子亞們繼位。亞們登基時二十二歲,只在耶路撒冷作王兩年,就給手下的臣僕幹掉,背叛亞們的那些人又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為王。約西亞登基時八歲,在耶路撒冷當王三十一年。聖經說,亞們行耶和華眼中為惡的事,跟他父親瑪拿西一樣,而約書亞卻行耶和華眼中為正的事,效法大衛所做的一切,不偏不倚。歷代志中說瑪拿西後來後悔了的那一段可能是後來插入的,不然的話說亞們行他父親瑪拿西所行的一切,亞們首先就得不學他父親後期的好,反學他父親以前的壞,到後來同樣後悔改好了,這才叫做學他父親所行的一切。不過不管亞們在位時是怎麼幹的,也不管他做了什麼事,他才幹了一兩年就被臣僕殺死,聖經的作者就不可能把他給編好了,特別是不可能把他的後期給編好了。

約西亞是列王紀裡最後一個好王,接下去因為猶大的內外部環境變差,猶大就沒有好王了。那麼約西亞這個好王做過些什麼好事呢。我們讀了那麼久的聖經,可想而知他做的好事就是廢黜百神、獨尊老耶唄。約西亞八歲登基,前些年的時候肯定是權臣幫忙執政了的,從他八歲到十六歲做過什麼事聖經都沒有記載,歷代志講,在他當王第八年的時候,仍然年幼,但開始想要去尋求他祖宗的神的幫助,只是耶和華還在生氣當中,一直沒有讓他找著。到他當王第十二年的時候,他忽然想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找他祖宗的神,先得做點事情討好他才行,所以他就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所有邱壇、木偶、雕刻或鑄造的神像統統都拆除銷毀、打碎成灰,並把這些灰都撒到那些曾經祭拜過它們的那些死人的墳上,還把外邦神的祭司的骸骨燒在他們的壇上(前面說已經拆除了他們的壇,後面又說把祭司的骸骨燒在他們的壇上,不知是作者把順序搞反了,還是寫錯了,應該寫燒在他們的壇的廢墟上。另外,又是祭拜過它們的死人,又是祭司的骸骨,是說活著的人不追究,還是說那些人都已被處死呢)。聖經說,他不僅在猶大這麼幹,還在瑪拿西、以法蓮、西緬、拿他弗利等各城都這麼幹,把以色列各地的神像、木偶、邱壇全破壞了才回到耶路撒冷去。西緬的土地本身被猶大包圍著也就罷了,其它地方他怎麼去的呢,聖經前面可沒有寫猶大收復了瑪拿西、拿他弗利等以色列各地,那些地方可是由亞述管著呢。這件事有可能是作者吹牛,也有可能是猶大當時也算亞述的屬國(後面說約西亞晚年的時候,埃及要攻打亞述,約西亞出去抵抗埃及,可說明這點),而且猶大把亞述王的馬屁拍得比較好,所以猶大王在以色列可以有特權。

以前我們常說,在聖經裡,一會寫某個王敬拜耶和華,一下子寫某個王離棄耶和華、改侍奉巴力,如此反反覆覆,事實很可能並非如此,只是聖經作者把那些遭遇災禍的王定為侍奉巴力的,而把那些當政期間比較和平或強盛的王定為敬拜耶和華的。在列王時期的整個以色列和猶大地區,當時的信仰情況應該總體是以耶和華為主,其它信仰為輔,期間可能有些波動,但是不會變化太大。那麼這裡寫的約西亞廢黜百神、獨尊老耶是不是真的呢。我們在歷史書裡經常有見到,當一個國家內外交困,統治階層一般也會努力想辦法,看看是否能通過一些改革改變處境。約西亞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半殖民地差不多,開始只有亞述管他還稍微好一些,後來埃及又向他們伸手,猶大夾在兩大國之間,可以說生死存亡只在頃刻之間。所以約西亞想要通過強化一神信仰讓以色列人都團結起來,增強抵禦外侮的力量,並且儘量想辦法爭取民族獨立,那麼他發起一系列改革既是可以理解的,也在情理之中。只不過他的改革能不能救猶大呢,我只能說懸。主要是因為猶大太小了,就算加上以色列,他們整個民族都太小了,在西亞那個風起雲湧之地,他們能獨立存在幾百年已算運氣不錯,到時候被各強國統治和驅趕是難免的,耶和華對此都一點辦法也沒有。那些耶和華的信徒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發揮阿Q精神,每當外敵來打他們,他們就說這是我們祖先的神耶和華安排他們來的,到敵人又被別的敵人趕跑的時候,他們又說,我們的神耶和華看他們不慣,又把他們趕跑了。

相關焦點

  • 小國王約西亞
    對於瑪拿西和亞捫之後居然是這樣一個好國王,實在讓人驚訝。但是約西亞在南國猶大歷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聖經記載在:列王記下22-23章歷代志下34-35章一個八歲的孩子做王,若是沒有旁人的扶持,怎能知道如何主理國政?正好比一個八歲的孩子,怎能知道如何選擇人生的信仰?不管父母覺得是否應當幫助他們先做選擇,從約西亞的例子上來看,有人幫助,好過他自己去摸索。
  • 語音聖經—亞北底亞
    引言:       《亞北底亞書》是《舊約全書》中最小的一本,全書只有一章;內容是詛咒厄東民族,且預言他們必將滅亡的神諭(1-9節),並說明這民族將受懲罰的原因(10-14節);最後先知預報萬民將在「上主的日子
  • 瑪拿西
    這節經文說到,因瑪拿西的惡行,神向猶大人發猛烈的怒氣,【猛烈的怒氣】這詞是在整本聖經上從未出現過的,這是一個大憤怒,是烈怒,是大懲罰。還有在王下24:3;這禍臨到猶大人,誠然是耶和華所命的,將他們從自己的面前趕出,是因瑪拿西所犯的一切罪。瑪拿西犯罪為什麼整個猶大人要受懲罰呢?不是一人犯罪,一人擔嗎?
  • 證道信息 | 危機與意外(列王紀下3章1節-27節)
    我們讀舊約聖經,讀《列王紀》,讀這些歷史人物,一定要讓它們與我們的生命發生關係。我們讀聖經不是為了知識的累積,不是為了完成應付上帝檢查的讀經任務;讀聖經是為了讓我們的生命得到從神而來的幫助,讀聖經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明白神的心意,讓我們可以從聖經中獲取思維和洞見,使它在我們的生命中催生出轉變。
  • 聖經年代丨基督家譜裡為什麼刪掉亞哈謝、約阿施、亞瑪謝和約雅敬
    列王記下8章16-18節,猶大王約沙法還在位的時候,約沙法的兒子約蘭登基作了猶大王,約蘭登基的時候年三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八年。他行以色列諸王所行的,與亞哈家一樣。因為他娶了亞哈的女兒為妻,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耶利米的書卷(下)約雅敬焚燒書卷
    當然這勉強也可以說是約雅敬的時期和西底家的時期對耶利米態度不同,在第38章裡,這個作者也寫西底家在神殿的第三門那裡與耶利米見面。第6章說趁禁食的日子去說話,意思應該是說那時來的人比較多,並不是說那時容易混進去。
  • 列王紀下17章-《陪你讀聖經》要信,不如就信靠最大的!
    【點擊綠色圖標,即可收聽語音】【天父的提醒】「他們卻不聽從,竟硬著頸項,效法他們列祖,不信服耶和華-他們的神」(列王紀下以色列王-何細亞在位的期間,整個以色列都必須向亞述王進貢,臣服在亞述之下。最後甚至丟失了上帝所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首都-撒瑪利亞遭到亞述的全面攻佔...讓我們一起來讀列王紀下第十七章!【列王紀下第十七章】
  • 《易讀聖經第五講》李耶利米
    可以看到,在目 錄開始的部分,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緊挨著,在目錄結尾的部分,哈該書、撒迦利亞書和瑪拉基書緊挨在一起,是不是這樣?我們先把這5卷書抽出來,這5卷書是被擄時期的〈先 知書〉。現在還剩下12卷書,這12卷書都是屬於列王紀下時期的〈先知書〉,它們是:以賽 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 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聖經中從新約到舊約所出現的年齡
    他母親名叫亞比,是撒迦利雅的女兒。【王下21:1】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他母親名叫協西巴。【王下21:19】亞們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他母親名叫米舒利密,是約提巴人哈魯斯的女兒。
  • Bible Project 列王紀上下
    《列王紀上》主要記錄了統一王國時代所羅門的榮華, 及王國分裂的歷史。列王紀上並非只是單純地羅列歷史事實, 而是要把「順服耶和華的律法就興旺,悖逆則滅亡」的歷史觀傳給後代。 《列王紀下》集中記述了以色列和猶大衰亡的過程。
  • 《聖經》中的諸多矛盾
    22歲(列王紀下8:26)42歲(歷代志下22:2)6.約雅斤開始在耶路撒冷作王的時候年齡有多大?18歲(列王紀下8:26)8歲(歷代志下36:9)7.他在耶路撒冷多久?二十六年(列王紀上15:33-16:8)在猶大王亞撒三十六年的時候,以色列王巴沙仍活著(歷代志下16:1)12.所羅門在建造殿宇的時候,挑選了多少監工?
  • 聖經故事:南國猶大的最後四位王
    自約西亞王在米吉多的戰役中陣亡後,猶大國就再也沒有出來好的王管理這個國家,這末後的四位王雖分別都是約西亞王的子嗣,其中約雅斤為孫子,卻全都沒有繼承約西亞王敬虔的信仰,這不能不說是令人非常惋惜的。同時,當我們透過事實表面去深究時,就會發現,他們對神的背信,乃是猶大國滅亡的根本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對這四位王一一做個簡單的了解。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不能問神的默示是什麼意思無花果又是什麼意思
    作者說,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約雅斤)和猶大眾首領及工匠、鐵匠擄到巴比倫去之後,耶和華叫耶利米去耶和華殿,指著殿中的兩筐無花果給他看,這兩筐無花果一筐是剛成熟的,另一筐卻是已經壞掉不能吃的,耶和華問他:小米你看見什麼,耶利米說:我看見無花果,好的很好,壞的很壞,壞到不能吃。
  • 聖經揭秘 列王紀上 列王紀簡要介紹 漫話所羅門
    按照百科資料,列王紀在希伯來聖經裡原為一整冊,現在的舊約聖經和合本依照希臘文譯本將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分割的界線大概是按篇幅的長短而定,並沒有特殊的用意。確實,我們看到上下兩卷長短是差不多的。還有人說,列王紀全書的內容均強調先知工作,特別是著重描述以利亞和以利沙的工作,由此看來,執筆者應當是一位先知。書中所用的語言,行文用字的風格跟耶利米書的執筆者耶利米所表現的極為相似,所以作者很可能就是耶利米,我認為這個也是說不準的。
  • 聖經各卷書中英文名稱與縮寫
    Levitius Lev 民數記 民 Numbers Num 申命記 申 Deuteronomy Deu 約書亞記 書 Joshua Jos 士師記 士 Judges
  • 聖經揭秘 何西阿書 神忍不忍心棄絕以色列、有沒有棄絕以色列
    我用憐憫之繩和慈愛之帶牽引他們、我減輕(有的版本寫拿走)他們的負軛、我彎腰給他們餵食,但他們拒絕歸向我,所以他們要回到埃及之地,亞述人將成他們的王。在創世紀第19章寫神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時並沒有提到押瑪和洗扁一起被滅,聖經裡大部分地方說到被神所滅的地方也都是只提到所多瑪和蛾摩拉,只有申命記29:23「預言」後來以色列和猶大被滅時說,後來歸回的人和外人看到以色列遍地有硫磺、有鹽滷、有火跡,沒有耕種、沒有出產、連草都不生長,好像耶和華在忿怒中所傾覆的所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一樣。
  • 思高聖經-新舊約導論
    但大多數的基督教派,由於只相信以希伯來文寫成的書才為聖經,因此現今只有希臘原文的《多俾亞傳》、《友弟德傳》、《瑪加伯上》、《瑪加伯下》、《智慧篇》、《德訓篇》和《巴路克》七卷,未著錄在他們的聖經書目內。而天主教會自古即以希臘文的《七十賢士譯本》為聖經,因而對上述七卷也一律認為是聖經。這些經書稱為「約」,因為其中心思想,是天主與人類所立的盟約。
  • 聖經揭秘 列王紀上 所羅門建造神殿和新王宮(中)
    上面刻著野瓜和初開的花。殿裡預備了內殿,好安放耶和華的約櫃。內殿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二十肘,牆面都貼上精金。又用香柏木作壇,包上精金。所羅門用精金貼了殿內的牆,又用金鍊子掛在內殿前門扇,用金包裹。全殿都貼上金子,直到貼完。內殿前的壇,也都用金包裹。他用橄欖木作兩個基路伯,各高十肘,安在內殿。這一個基路伯有兩個翅膀,各長五肘,從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
  • 驚見耶路撒冷2600年前印章 出現聖經舊約人物名字
    (照片來源/CBN)近日,以色列發現第一聖殿時期的印章與郵票,這證實了舊約聖經的真實性。以色列考古學家近期在耶路撒冷大衛國家公園的Givati,挖掘兩項驚人的文物:印章與郵票,證實舊約中第一聖殿時期當時社會景況,其中印章戒指則是屬於猶大國約西亞王親近的官員拿單米勒所有。
  • 聖經揭秘 以西結書 作者獨創的十二支派劃分土地方法實現了嗎
    他分配土地的辦法挺奇特,不按歷史上的十二支派圖,而是將以色列的土地從上到下劃橫線分成十三份,每份都是從西到東一條,每個支派各領一份,然後中間有一份特殊之地分別是前面提到過的聖地、祭司的土地、利未人的土地、城的土地和王的土地。第一段作者先從北到南分了七條給但、亞設、拿弗他利、瑪拿西、以法蓮、流便、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