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城鎮化建設越來越好,為何農村的留守人員越來越少,原因明顯

2020-12-13 聞雞舞劍

農民的兒女生在農村,對農村有特別的眷戀。

80.90後的小夥伴,如果生在農村肯定有同樣的童年經歷。那時候沒有手機和電腦,唯一有的是家裡黑白電視機,條件好一點的是彩色電視,但是根本沒有幾個臺,一般只能收到所在省市兩個電視臺,可就是這樣,也能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類似阿凡提之類的木偶動畫,金剛葫蘆娃現代動畫,都成為腦海中中最難抹除的回憶。小孩子力氣小,幹不了很重的農活,除了幫襯父母打打下手,就是挑水做飯了,農村走出來的男孩女孩都會做飯。那時候的土灶很高,鍋很大,有時候洗鐵鍋的時候,還要站在凳子上才能碰到鍋底,每次做好飯以後就是煮豬食。

農村老屋

餵豬也是童年難忘的經歷,每天放學就去田裡面割豬草,煮好豬食提到豬欄裡,豬總是哼哼唧唧的,吃起來也是噼啦啪啦的好不過癮。那時候有一個事情想不通,那就是自己辛辛苦苦養肥的豬,過年宰殺的時候為何連豬心都吃不到,後來才知道豬已經整隻都買給了屠夫,唯一能得到的是殺豬時的豬血和豬肺。農村人很淳樸,每次殺完豬以後得到的豬血都會煮一大鐵鍋,然後左鄰右舍都給一兩碗,那個時候大家都窮,但是都樂於分享。童年最開心的事,應該就是放學回家以後放牛了。十幾個小夥伴牽著這家的黃牛水牛浩蕩的分布在田埂地頭。夕陽映襯,農村充滿生機,田野上到處是忙碌的影子,餘暉照射,這一副美妙的鄉村農忙圖。

那個時候農村很窮,一年四季都很難有肉吃,偶爾親戚來串門,招待的高規格就是家裡老母雞生的蛋,鐵鍋中煮上三個蛋,然後乘到碗裡放上一點白砂糖,不知道現在大家是否還記得這個待客方法,我還記得我每次只能在過生日的時候才能享受這一待遇。電視中經常播放的城市繁華,以及大人鼓勵好好讀書,都教育自己要好好讀書,將來要離開農村,到城裡工作生活,坐辦公室辦公。讀書的時候唯一想的事,就是走出貧窮的農村,能到更好的城市工作,農民小孩能夠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讀書,通過高考這個門檻,才能走向城市。

新農村建設,農村越來越漂亮。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建設已經慢慢的開始起來了,以前的一下雨就很泥濘的土路已經修成了水泥路,以前要到古井擔水做飯,現在自來水直接通到每家每戶,一開水龍頭就能夠用水,房屋也變成了三層小樓房,很少有人直接住一樓了,都住進了裝修好了的二三樓,網絡已經覆蓋了大部分農村,刷劇已經不是用電視了,改成了手機和電腦,農民生活習慣慢慢地向城市靠攏,秀美鄉村已經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城市的小區。

新農村

那為何農村留守人員越來越少呢?

農村建設越來越好,但農民的收入大部分來源已經不是農業,靠種田很難有好的收益,況且現在新農村田地已經大面積承包給少部分人,用的也全部是機械化,噴灑農藥更是用上了無人機。勞動力的富餘促使著人員外出打工,按月領工資比靠天吃飯來的實在,所以沒人願意種地了,都進入工廠完成農民向農民工的轉變。農村學校現在很少了,以前小學就在村莊上,現在全部集中到鎮上或者是市裡面,很多人為了小孩上學都會在城鎮購買房屋,這樣農村人口就會有變少。還有很多年輕人嚮往城市的繁華,都市圈的豔麗,都一心撲向城市,因為城市有更多機會找到工作,更容易獲得財富,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

田野落日

農村現在夜晚也不再漆黑,路燈也是通天照明。但是農村老齡化嚴重,一個村子大部分老年人很少看見年輕人,農村現在留守人員越來越少了,除了上面所說的原因,你覺得還有什麼原因導致農村人口變少?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20年前農村很流行串門,為何如今串門的越來越少?
    20年前農村很流行串門,為何如今串門的越來越少了?20年前農村由大集體到分田到戶、各自為政不久。外出打工的人比較少,農村人口非常多。且土生土長,從小到大彼此熟悉了解。誰家有什麼事,互相幫助,是鄉情、是美德。閒時相互串門聊家常,成為習慣。濃濃的鄉情,樸實的民風,倍覺溫情。
  • 都說農村戶口越來越好,但農民還是進城買房或轉戶口,為啥?
    農村生活固然是令人嚮往的,農村戶口的福利也真的是在不斷地增加,然而一窩蜂去爭取農村戶口的景象還並未出現,也可以說是還沒到那個時候,畢竟,現在的農村跟城市相比,還是差得很多很多,現在的事實還是農村人嚮往城市。農村越來越好,為何還去城市買房或者轉戶口?
  • 農村荒廢學校越來越多,一個班幾個同學,是讀書無用論惹的禍?
    近些年,教育被擺在了非常重要且突出的位置,教學的條件也越來越好了,硬體設施也越來越先進了,而且配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專業的師範類學校,主要目的是通過優秀的教師培養優秀的未來人才,真正教育引導孩子們做一個未來有益於社會的人。
  • 為什麼現在都說,農村戶口越來越值錢了,到底是不是真的?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什麼農村戶口越來越有價值?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農民享受的權益越來越多,農村戶口附屬物的價值前景看好,農村戶口越來越有價值。
  • 現在條件越來越好,農村孩子讀書卻越來越難,這是為什麼?
    現在農村孩子讀書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就拿我們那裡來說吧,雖然我們那裡也屬於山區,但是和那些邊遠的山區農村比,我們那裡的生活條件還算可以,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樓房,交通也比較便利,每個村委會也都有一所小學。
  • 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
    農村「386160」部隊的這個腦洞確實令人敬佩,竟然想到這個數字代表含義,看來對如今的農村現狀確實比較了解,這串數字起初我也並不是很明白,之後仔細想了想看了才了解到:這「38」特指的是農村的留守婦女、「61」則象徵六一,指的是村裡的留守兒童們、「60」則就是指年齡超過六十的老人們。
  • 農村這幾大好處,讓許多戶口遷出的人,很想遷回農村
    眾所周知,現在留在農村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過去因為人們的思想觀念,許多人也都很羨慕城裡面的生活,想著去城裡面生,然而農村這幾年發展的也比較快,比較好,國家對農村的惠民政策也越來越多,更多的福利政策也的形象農村,這也讓許多人覺得現在農村戶口越來越值錢了,現在有好多人很羨慕農村的生活,有些農村家庭過去可能是因為工作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而把戶口遷出了農村變成了城鎮戶口,
  • 上好大學的農村孩子,為何越來越少了?農村孩子有必要讀大學嗎?
    本來縣城裡的孩子就有房子經濟條件比農村孩子條件好,農村孩子上學還得為縣裡的房地產商買單。現在農村根本就沒有學生了,由於現在孩子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教育。為了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砸鍋賣鐵在縣城買套房子不住只是為了能去上學!農村的師資力量,雖然我們村小學的教師也都是大學畢業至於是不是野雞大學咱不知道但是看成績說話。
  • 賈慶林:提出維護農村留守人員合法權益等建議
    (三)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和管理,努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15:14]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中共中央根據新形勢新任務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人民政協發揮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召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專題協商會,提出發揮城鄉社區在社會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和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非正常上訪終結機制、加強法律職業隊伍建設等建議,為黨和政府完善社會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 在農村地區、為什麼高考狀元的比例為什麼越來越少。
    農村地區教育基礎設施的落後,現在有些山區的小學,上學人數越來越少,有些學校一個年級少到只剩下幾個人。貧困農村的教室、圖片來源於網絡農村高考狀元越來越少,原因顯而易見,學生都往城市跑,學生少了出狀元自然概率也變少了。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回顧與反思
    2010年4月15日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 》則進一步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動態監測機制。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優先滿足留守兒童住宿需求。採取必要措施,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就學困難、學習困難等原因而失學,努力消除輟學現象」。
  • 農村酒席開始增多,為何村民越來越熱衷請服務隊,去飯店不好嗎?
    導讀:農村酒席開始增多,為何村民越來越熱衷請服務隊,去飯店不好嗎?隨著冬季的到來,農村的紅白喜事也開始明顯的增多起來,尤其是結婚的喜事,更是扎堆的舉辦。一旦遇到好的日子的時候,結婚的更是非常的多。在農村不論是舉辦婚禮,還是辦白事,現如今都要置辦酒席。前幾年辦酒席去飯店,可謂是相當的流行,這樣也比較省事,家裡不用怎麼準備,只需把飯店定好就可以,到時候親朋好友一起前去吃酒席。這兩年的農村置辦酒席,去飯店的反倒是越來越少了。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河南省教育廳廳長 蔣篤運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農村富餘勞動力越來越多,大批農村人口紛紛離開土地湧向城市,選擇了進城務工的生存發展道路。
  • 農村人沒錢為何還要買車?車主:來趟農村就懂,我也很無奈
    學駕照的人越來越多,買車的人也呈爆炸式增長。有人買車是因為汽車能解決代步問題,平時上班更加方便了。有人買車完全是為了面子,因為別人都買車了,如果自己不買就說明混的不好,農村人沒錢為何還要買車?車主:來趟農村就懂,我也很無奈。小編發現最近幾年農村人買車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疑惑,有些農村人的收入並不高,買車之後還要背上車貸,這些人為什麼要買車呢?
  • 鄉鎮學校越來越少,農村孩子不上學嗎?答案很明顯,全去了「這」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不想讓他們的孩子去鎮上的學校念書,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一一列舉其中原因:1、教學質量的差距鄉鎮小學或者村小比起城裡的學校來說,雖然同樣是9年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但是教學質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要差那麼一點兒的。
  • 農村城鎮化發展步伐越來越快,農民們對此怎麼看?
    這幾年,隨著農村發展步伐的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也越來越快,大批大批的農田被佔用,大量的農房被拆遷,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雖然農村城鎮化發展是國家規劃的整體目標,目的是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廣大農民就業,從而使得廣大農民們都富裕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 留守人口研究|鄔志輝、李靜美: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現狀調查報告
    對留守兒童生存現狀的科學判斷,有助於社會各界理性面對留守兒童問題,關注重點群體,著眼關鍵方面,明確責任主體,紮實而有效地開展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一)協同主體,構建關愛留守兒童的長效機制家庭、學校、社區是兒童成長的三大場所。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村家庭結構持續變動的背景下,家庭這一場所已難以全面擔任子女監護、教育與親情的角色。
  • 兒童權利視角:農村留守兒童「再問題化」
    但為何追求「從實求知」的研究者與以報導客觀真實為己任的大眾傳媒,反而會成為「汙名化」者?研究者與大眾輿論可能注意不夠的是,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的描述、高度關注與凝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變成對留守兒童貼「標籤」,甚至於「汙名化」,對留守兒童造成壓力與傷害。
  • 留守婦女在農村,越來越多,她們最害怕的是什麼?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與農村相比,城市往往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湧向城市工作,尋求更高的收入,養家餬口。但由於農村婦女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以及需要照顧家庭老人等原因,她們往往選擇繼續住在農村。於是就出現了農村留守婦女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
  • 農村這幾大好處,讓戶口遷出的人後悔,很多想遷回農村,有你嗎?
    想把戶口再重新遷回農村,真的越來越難了。現在國家大力的扶持農村經濟發展,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想重新回農村的城裡人。可能很多人會問到,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城裡人開始越來越想回農村的呢?村裡的老農對此也說了一番話。其實現在很多城裡人都想回農村,其大部分人認為重新回農村有以下這幾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