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教我們;淡泊名利,找回真我

2020-12-16 滄月1986

親愛的道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道德經,第十二章,接下來大家先看一下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淡泊名利

解釋一下吧,第一句的意思是,五顏六色的場景,讓人目光恍惚,應接不暇,目盲二字,反過來念,就是盲目。五音一出,讓人震耳欲聾。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調,類似簡譜中的1、2、3、5、6,即宮等於1(Do),商等於2(Re),角等於3(Mi),徵等於5(Sol),羽等於6(La),注意沒有半音fa,和xi。在詞源裡面五音又被解釋為,唇齒舌鼻喉。這也沒錯,因為人要靠這五個器官發聲吧,當然了,如果你五音不全,那就少說話,少唱歌,不然真的就讓人耳聾了,所以中國的古音樂,都是氣勢恢宏,旋律明快的。因為沒有半音,五種美味讓人口爽,五味大家都清楚吧!就是酸甜苦鹹辛,或者再加上個鮮,沒有辣,辣可不是味,爽字在這裡是口腔病的意思,不是爽朗之意哦!否則就和全文脫節了。

開頭這三個五,當然不是實指,翻譯過來就是,色彩繽紛,花花繞繞的東西,不好,各種絲竹管弦還有編鐘,這些樂器,一起發出來的音,也不好,美味可口的食物,也不好。啊!這豈不是讓人大跌眼鏡,老子為什麼要推翻,世俗眼裡的,這些聲色之娛呢!因為大道至簡,因為他生活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我們今天講道德經,跳出歷史之外行不行,當然行了,我說過道德經,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是如果我們知道那段歷史,會讓我們更加的通透,你說是不是。

五顏六色

緊接著他又說了,打獵讓人心發狂,這個打獵一般指的是,封建王朝的天子,以及諸侯,國君。當然上面提到的,三個五主要也是針對貴族而言。普通老百姓,在那個萬惡的社會,能吃飽穿暖,真的就謝天謝地了。再來看下一句,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在第三章裡面他說了,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這一章他又說,難得之貨,傷害人的品行,都一個意思,說白了就是讓當時的統治者,少一些物質欲望,多多的安貧樂道而已。妨是阻礙傷害之意,為什麼?因為金銀珠寶,音樂,寶馬,美女,這些貴重的東西,難得啊,普通的勞苦大眾,是得不到的,而老子的思想,是聖人思想,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更是君人南門之術,然而這樣的大道理,自然是好的,可是我告訴大家,臣妾真的做不到啊!當時的人們做不到,今天的我們更辦不到,除非大家都回到原始社會。

最後我們的老子,才吐露出了他的心聲,那就是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就是聖人活著,只要把肚子填飽,就可以了,至於吃的好嘛,音樂啊,美色上面的享受呀,那都是要摒棄掉的。注意聖人二字,先秦諸子的理解,,是有著千差萬別的,在孔夫子那裡,聖人就是道德的化身,行為的準則,次一點的叫仁人,再次一點的叫君子。孔子說,吾從周,再孔子眼裡,周公,管仲就是聖人。老子說吾從商,可以理解成,老子更多的是推崇最原始,最自然的,那種與世無爭的社會環境。

而聖人的聖,在甲骨文裡面,是左邊一個耳,右邊一個口,下面一個人,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就是,氏族社會的部落首領,或者是德高望重的大祭司,來撥亂反正,主持這個集體中的日常事務,以及處理人民矛盾糾紛。而韓非子眼裡的聖人,就是懂得依法治國的君王。明白了吧,不明白這個,就會把老子搞的神乎其神,甚至於妖魔化,就會成為個人崇拜的偶像。各位真正的聖人,一定不會搞什麼,個人崇拜的,無論是老子也好,還是釋迦牟尼罷。所以人只有自己覺悟了,才會領悟這其中的妙趣。

所以老子說了,聖人也是人,他也要吃喝拉撒睡,但是聖人要除去,那些花裡胡哨的,讓人眼花繚亂的東西,這叫淡泊名利,在莊周那裡叫閒雲野鶴,逍遙遊。這也是孔子說的,君子食不求飽,居不求安,更是佛陀說的,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最後用諸葛臥龍先生的話來結尾吧!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滄月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素材:淡泊名利
    從44歲至85歲逝世,他一直過著淡泊的隱居生活。錢鍾書終生淡泊名利當代大學者錢鍾書,終生淡泊名利,甘於寂寞。他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採訪,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衝破錢鍾書的防線,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鍾書先生堅決不接受採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 你在社會底層苟活,卻學著社會高層「淡泊名利」
    當歲月不再靜好,當生活不再平順,當親人突發疾病躺在醫院需要30萬救命的時候,淡泊名利者在幹什麼?在網際網路上描述自己又窮又慘的家庭,希望得到大家的愛心捐助。到底是平日裡那些俗不可耐帶著滿身銅臭味努力工作賺錢攢錢給親人治病的人,活得更高尚呢?還是平時淡泊名利視金錢如糞土在網際網路上「賣慘」博同情募捐的人,活得更有尊嚴呢?我們都沒富過,談什麼淡泊名利!
  • 10句有關名利的經典格言,學習淡泊名利的智慧
    10句有關名利的經典格言,學習淡泊名利的智慧1.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語出唐·張志和《漁歌子》詞。此寫漁父風雨中戴笠穿蓑、從容閒逸的形象,暗寓了詩人淡泊名利、不求聞達、醉心山林閒適生活的情趣。2. 爭利亦爭名,驅車復驅馬。語出南朝梁·王僧儒《落日登高》。爭利也就是爭名,這就好像是驅車也就是驅馬一樣。此以比喻修辭法形象地說明了名利是難以分開的道理。3.
  • 賈寶玉真的淡泊名利嗎?答案就在《好了歌》裡
    他們都以淡泊名利為榮,活在高高的雲端裡。 《好了歌》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神仙」。 甄士隱自以為是「神仙一流人品」,淡泊名利,超凡脫俗,直到他聽到了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 十句淡泊名利的古詩詞,十種人生態度,千古名句背下來能用上!
    「非淡泊無以明志」出自諸葛亮《誡子書》,意思是只有心無雜念,看淡名利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淡泊是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士大夫們在仕途受挫時也喜歡歸隱自然,以淡泊之態,表明自己的志向。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語出宋代王十朋《點絳唇·素香丁香》。陸遊《詠梅》寫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百花嫉妒梅花,而梅花又在嫉妒丁香花。生活中的很多無意之舉,卻被認為有意為之。
  • 沒有名和利,你憑什麼說你淡泊名利?
    有人說:經常說淡泊名利的人都是有名有利的人。沒名沒利的人,哪有什麼名利可以淡泊?人微言輕,說淡泊名利就是一個笑話。古人云: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如果你有名有利,你想淡泊名利也不成。古今中外,能留名的人絕大多數是君王、文臣武將、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富豪等,當然也有造反者、叛國者,以及其他大奸大惡之人,庶民百姓極少有留下姓名的。
  • 淡泊名利 躬行實踐 ——我身邊的師德榜樣王宏仁老師
    上中學的第一天,他身著一件藍色中山服,腳穿一雙灰色運動鞋,左手異常的大(因此當地老百姓都稱他為「大手老師」),右手裡拿著一疊書,走進了我們的教室。三年後我們畢業了,他還穿著那件藍色中山服,那雙灰色的運動鞋站在教室門口,目送我們一個一個的離開。十年後我回到母校,原想他一定成了教導主任或是副校長之類的,沒想到他還是那樣艱苦樸素,依然當著一個普通的班主任。
  • 淡泊名利並非無欲無求!擺正姿態,讓孩子的人生走得更輕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中國)諸葛亮許多人都喜歡追名逐利,卻不知道只要能把人和事做好,名利會自然隨之而來,所以說,追逐名利其實是舍本求末的錯誤行為。如果孩子在幼小時就過分關注虛名和利益,其一生都將為名利所累,患得患失而放不開手腳去追逐自己的理想,這對他的成長和身心發展是沒有益處的。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淡泊名利的觀念,讓他健康自由地成長。而這裡所說的淡泊名利,並不是要求孩子要無欲無求,甚至於無所作為。
  • 淡泊名利,缺心眼,沒什麼執念的4個星座
    下面就來說說這幾個淡泊名利,沒什麼執念的星座吧。射手座射手座缺心眼,說話直,從不刻意地去強求什麼,即便是愛得入骨的愛情,一朝分手,射手座就不會執念下去,即便心存漣漪,也當作不存在。正因為不去強求,所以射手座不習慣去執念什麼,因此在他們看來,友情甚至重要於愛情,愛情變得可有可無了,朋友一定要,而愛人則不會去強求。
  • 初中作文素材:淡泊名利的居裡夫人
    淡泊名利的居裡夫人   【事例】   居裡夫人曾獲得過許多令世人羨慕不已的榮譽,但她卻從不因此而陶醉。   【感悟】   淡泊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能夠淡泊的人會視身外之物為草芥,並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間保持一種平衡。淡泊,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以純淨的心靈面對人生,以從容的心境品嘗榮譽。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居裡夫人才成為當今世界上惟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 與世無爭耐歲寒,淡泊名利笑開顏
    與世無爭耐歲寒,淡泊名利笑開顏。
  • 曾國藩的修身之術:淡泊名利,擁有超然物外的豁達心境
    本人原創書籍《曾國藩智慧全集之曾國藩的修身之術》之文章:淡泊名利,擁有超然物外的豁達心境本人發表的著作《曾國藩智慧全集》【曾氏名言】淡泊二字最好。譯文:淡泊兩個字是最好的,淡,就是恬淡:泊,就是安泊。恬淡安泊,沒有其他的妄念,這樣的心該是多快樂啊。曾國藩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對於歷史上因為過於汲汲於名利而喪身敗家的先例十分熟悉,並且時時引以為戒。
  • 淡泊名利,嫉惡如仇,自由灑脫,堪稱竹林七賢之首
    由於嵇康淡泊名利,而且更加支持正統,這就和當時的大將軍司馬昭意見相左,由此招來他的嫉恨,更是為他的死亡埋下了伏筆。早年生活嵇康出生在三國時期的曹魏,原本姓奚,由於他的先祖為了遠離仇家,才遠走他鄉,並且改了姓氏為嵇。雖然嵇康早年喪父,但是在他父親的影響的他的兄長也早早入仕,在他母親和兄長的照顧下,嵇康順利長大。
  • 真實的李白,顛覆你的認知:淡泊名利是假,有編制的道士是真
    無數的年輕人尚未走上成功之時常把李白的淡泊名利、藐視權貴當作自己解渴的「美酒」,是也?非也。 名利李白淡泊名利的傳說很多,比如有一句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的感覺是什麼?好多人以為這正是李白狂傲不羈、淡泊名利的內心寫照。
  • 「我們的人生要淡泊名利」,人到中年才知道這句話原來是條駁論
    「名利」 謂名位與利祿;名聲與利益。眾所周知,名利這個詞在中國被無數的古今人士所批判,似乎一個人粘上了「名利」的標籤後,就一定成為了一個被利祿驅使的奴隸。在《尹文子·大道上》如是說:"故曰禮義成君子,君子未必須禮義,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無名利。"從句中不難看出,得名利者為小人也,而君子皆是淡泊名利的。
  •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1淡泊以明志諸葛亮先生54歲時在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裡寫下這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說得就是,一個人如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老子》也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 老子,把名利看淡;莊子,把自己看輕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既懂得謹言慎行,又會淡泊名利
    甚至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依舊保持著謹言慎行的個性,淡泊名利,坦坦蕩蕩。那麼具備這樣屬性的星座都有誰呢?下面就來揭曉答案吧。金牛座——自律得體,低調前行金牛座是個比較容易選擇知足的人,尤其在面對一些世俗上的成功,他們能夠站穩腳跟,理智地對待。
  • 李健佳作無數音樂成就極高,但淡泊名利,在娛樂圈是怎樣的存在?
    導讀:年過40的李健,一直安靜如初,很多人形容他就像是娛樂圈的邊緣人物,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像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實行禁欲主義的詩人。他的作品和他的歌唱全部都是發自內心,來自於他真實的生活空間,就像一名行吟詩人和田園藝術家。最近的娛樂圈,熱度最高的莫屬小鮮肉。
  • 林宥嘉贊現任女友「淡泊名利」 疑似影射鄧紫棋
    有如此轉變,林宥嘉感謝女友丁文琪,「她教了我很多。」也透露在正式交往前,已經觀察過對方一段時間,「覺得這個人的特質是我想要的,需要這個人的陪伴。」至於為何有這感觸,他默認,和「前一段感情」有關。  林宥嘉坦言,當時是自己先追求丁文琪的,當時是「已單身」的狀態?他回答:「嗯。」目前兩人感情穩定,對於婚姻,也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態度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