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新一媽媽
魯迅曾在《新青年》雜誌上寫過這樣一句話:
「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很不容易做。」
是啊,當了父母之後,哪怕我們讓為了孩子去拼命,又有何懼呢?只要孩子活著,一切都是值得的。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一位15歲的女孩因為某些原因,從25樓一躍而下,她的父親試圖在樓下接住女兒,不幸被砸成重傷,兩人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事發後,很多網友都替這個家庭感到惋惜,但更讓人感動的是這位父親的偉大:
一個雞蛋從25樓掉下來都能砸死人,更別說一個15歲的孩子了,這跟接子彈有什麼區別?
理智上誰都知道,從那麼高的地方掉下來上去接,即便是接住了,兩個人也必死無疑。
有網友評論說,她老公是個理智的工科男,他從各個角度分析了從25樓去接人的致命後果,但最後說了句「那可是一個父親的本能」。
不管孩子遇到什麼危險,父母的本能,都會促使他去保護孩子,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
更讓人不解的是,事發後,有人批評女孩的父母,說是因為他們逼迫孩子學鋼琴,孩子內心很排斥,到導致想不開跳樓。
但真實的情況是:
女孩患有抑鬱症,父母為了照顧她,放下工作從湖北回到老家照顧孩子;
女孩想學鋼琴,父母就給她在家裡買了一架鋼琴,可女孩的家庭並不富裕,爸爸只是個建築工人……
甚至為了抓住孩子幾乎為零的生存概率,那位父親毅然用自己的雙手去託起孩子生的希望,可惜兩個人都不幸離世。
達文西曾說過: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當那位父親看到孩子掉下來的那一刻,他無心去想自己會不會被砸死,哪怕以命換命他都義無反顧。
是啊,漫長的人生,我們總會遇到各色各樣的人,但孩子,你會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你如生命。
生死時刻,父母是可以豁出生命託舉孩子的安全網,而更多時候,平淡日常中,父母是那個默默為孩子扛起一片天的頂梁柱。
每天要背超過3倍體重的豬肉,連續背10餘年是什麼概念?
前段時間一位貴陽「背肉漢」火遍網絡。
每天清晨五點多就起來幹活,瘦弱的身板讓他幹起活來異常吃力,但他卻感到很滿足。
「只要你們好好讀書,我再累都值得」!
這位樸實的父親,不就是上千萬父母的真實寫照嗎?
為了讓孩子好好讀書,哪怕父母再苦再累,當他們看到孩子懂事又體貼,內心也是甜蜜的。
做父母的總是隱藏了很多苦和累,用最溫柔和最好的一面對待孩子,只希望孩子過得好。
廣東一個男孩,以專業綜合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還獲得了「省級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就連校長都為他喊話祝福。
對普通人來說,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已實屬不易,更別提是個腦癱患者了,而男孩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還離不開他背後的男人。
男孩因出生時難產,留下了腦癱後遺症,很多人都勸他的父親,讓他把孩子扔掉,但爸爸並沒有放棄孩子。
父親畢業於汕頭大學,有著穩定的鐵飯碗,但為了孩子,他辭去了高薪工作,在家手把手教孩子走路、說話。
看到兒子摔倒,父親的心都在流淚,但他知道心疼也沒用,必須逼著孩子不斷成長;
小時候兒子成績差,跟不上,甚至連老師都要放棄孩子,但爸爸卻堅定地說:
「你就讓他學,大不了不參加你們的考核。」
孩子知道自己跟別人比不了,會自卑,但爸爸會耐心開導他:「要學會接納自己,不要和別人比,盡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就好。」
正是爸爸對孩子的鼓勵、陪伴和堅持,才讓孩子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研究生。
紀伯倫曾說:
父母是弓,孩子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盡全力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為了孩子,父母苦點累點又有何懼?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那是他們最愛的孩子啊。
如果這世界上無論你是健康還是疾病,還有人一如既往地愛你,那大概只有自己的父母吧,他們的愛,是無條件,是不拋棄。
「我錯了!媽媽還有救嗎?」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可他的媽媽再也回不來了。
8月9日,河南新蔡縣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到河邊抓魚,小兒子不小心滑到河中,救子心切的母親趕緊去拉孩子,可曾想岸邊太滑,媽媽也掉入河中。
路人看到孩子落水,幫忙上前營救,孩子被救上岸了,但媽媽卻沉入了河底。等救援隊把媽媽打撈上來的時候,媽媽已經不幸溺亡了。
孩子看著媽媽冰冷的身體,不禁歇斯底裡地哭喊,爸爸趕到現場後,孩子抱著父親痛哭:「媽媽,我錯了,我知道錯了……」
當看到孩子落水的那一刻,媽媽慌了神,只想趕快把孩子救上岸,可結果是孩子得救了,她卻永遠離開了。
有人說媽媽不知道找人求救嗎?我想說,那個提問的人很懂常識,但他不懂父母。
當了父母之後,眼裡心裡全是孩子,當危險來臨,她只想趕緊救孩子,又怎會去思考那麼多?
為了孩子,她甘願付出自己的青春、時間,毫無怨言;當孩子遇到危險,她又可以置自己的安危不顧,拼盡全力去救孩子。
都說萬物皆有靈性,哪怕是動物,都能把父母之愛表現的淋漓盡致。
受雨水影響,一隻流浪狗的窩被洪水衝毀,所幸狗媽媽和四個狗寶寶被好心人救起。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狗媽媽發現少了一隻寶寶後,立馬飛奔到河邊,不顧洪水兇猛,也不顧民警的阻攔,毅然跳下水衝向了自己的寶寶。
水流很急,狗媽媽體型較小,但它還是拼盡全力,把寶寶安全救上了岸。
當孩子遇到危險,相信大部分父母就算害怕也會選擇去救孩子,這大概就是父母的本能吧。
父母之愛,傾其所有,做了父母后,才深有體會。
在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摧毀父母到底有多容易?
有個扎心回答是這樣說的:「看似頂天立地的父母,摧毀起來特別簡單,只要是關於孩子,一句話足矣。」
為了孩子,他們能變得無堅不摧,但也因為孩子,那個看似堅強的人也有了最大的軟肋。
之前福建一個名叫朱爾的三年級學生,寫了一首小詩《挑媽媽》,爆紅網絡。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又何嘗不是如此。
願每個孩子都被父母溫柔相待,願每對父母都能全心全意愛自己的孩子。
本文作者:主創團·新一媽媽。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