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到底是不是徐州選房的標配?多家知名樓盤涉入……

2020-12-18 騰訊網

昨天,徐州的最低溫度只有零下6度,著實有點冷,然而沒想到的是,我們一篇關於徐州供暖維權的稿件卻火了(稿件詳情點擊:「魚先生」又雙叒叕維權!最網紅二盤均無法供暖,物業竟委屈報警),引發了大量購房者的討論,多家知名樓盤捲入這場供暖風波。

都知道徐州是江蘇省內唯一供暖的城市,那麼,集中供暖在冬天的徐州到底重不重要?是不是徐州選房的標配?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討論幾個基礎問題。

01在徐州,到底是集中供暖好,還是自己裝好?

在徐州,冬季有兩種取暖方式,一種是集中供暖,一種是自己裝取暖設備(空調地暖等)。兩種方式哪種更好呢,我們先來粗略計算一下選擇不同方式各產生的費用。

集中供暖

選擇徐州的市政集中供暖,這種方式就像是我們所用的水、電之類一樣,是一種便民利民的措施,價格非常公道。

此前一份《2020-2021年的小區預估收費價格》公布,其中大多數小區價格為25元/㎡,供暖時間大致為每年的11月21日~次年3月10日,約110天左右,且暖氣不分取用時間,也就是說你可以一天24小時都開著暖氣,價格也是如此。

(2020—2021採暖季直供小區預估收費價格)

我們拿一套普通的100平房子計算,約三房兩廳,採用集中供暖,110天的費用是2500元

空調或地暖取暖

若是採用空調供暖,按照每個空調1000W算,開60分鐘就是一度電,一天24小時就是24度電,電費按照0.5元/度算,房間取100平三室兩廳計算,約需要4個空調,即110天的費用為24*0.5*110=5280元。相當於市政供暖的2倍。

每天開24小時的話,取暖費將成為家庭生活的一筆較大開銷,而每個家庭都24小時開空調這也不太實際。而開地暖的話,價格要比空調高很多,此外,還要取暖器材的費用也不容小覷,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所能接受的。

所以,在費用上,市政的集中供暖在費用上要遠低於全天開取暖器和空調等,且集中供熱可以24小時取暖,對老人孩子比較好,也因此,在徐州採用集中供暖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02小區接入市政管網,開發商要花多少錢?

前兩天我們的稿件發出來後,在購房群裡,有粉絲立刻爆料稱:徐州有小區隔壁就是供熱公司,但需要2000萬左右開個口子才能接入,這到底是真是假?

為此筆者查詢了下徐州接入市政網管的收費情況。在一份投訴上筆者看到,業主投訴內容中顯示徐州的「暖氣開戶費按照每平方82.8元收取的」。

而後筆者詢問電熱公司,得到的情況大致如該業主所說的:一次網管,紅外線外的收費標準是82.8元/㎡

也就是說,一個體量為10萬方(戶型100平左右約1000套)的小區,開網口的費用大致是828萬。

所以,上述所說的花2000萬左右開網口事件,只要小區超過20萬方,就是真實的,這樣一筆費用確實不菲,不過,這筆錢一般都是開發商繳納

此外,筆者還了解到,採用集中供熱的小區,一般都有一個自己的換熱站,當然熱量在傳輸過程中都會有損耗,所以一般比較偏遠的小區,即使開發商想交開口費,也供暖不了,因為熱損耗大,明顯不夠本吶。

03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小區不能採用集中供暖?

徐州的集中供熱非常划算,但是好多小區卻用不了,從業主爆料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區不能供熱無非有兩個大問題:一是開發商的問題二則是小區入住率達不到40%

如西區的某盤就稱是開發商未繳費的問題;再如上房三期了還未供暖的榮盛城,原因在供暖主幹道並沒有接通,但在此之前,開發商打著暖氣房的旗號賣房,不少業主等上房後才發現被忽悠了;當然,也有不少剛交付的樓盤,不能供暖理由是入住率達不到40%。

(示意圖)

而與此同時,業主也表示非常擔憂,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

1、供暖公司如何調查新樓盤入住率有沒有40%?

在徐州,小區如果要求申請供暖,需居民向小區物業、開發商、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新小區由開發商遞交申請資料老小區有業委會的,由業委會遞交申請,沒有業委會的,可由小區所在的社區、街道辦事處遞交申請

這裡,購房人認為供暖公司在供暖之前需要自行來小區檢查管網、且看小區業委會的自行證明(新小區看業主代表的證明)這兩個步驟,但購房人擔心供暖公司把這兩個步驟變為一步,新小區供暖只聽由物業說法,沒有實地檢查管網情況,那麼怎麼來證明新小區入住率有沒有40%呢?

此外也有購房者提出問題,如果十年入住率不夠,那麼就十年不能供暖嗎?

2、開發商管網不繳費,一拖再拖,後期就很難再供暖了

一般的,小區供暖之前,需要開發商來交一筆供暖開口費,但很多小區現在就卡在這裡。剛交付時開發商不繳費,等到項目結算清帳後,就很難有費用來繳費了,這也就是很多小區供暖一拖再拖的癥結所在。

3、開發商與供暖公司之間相互推諉,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

還有這種情況,開發商單方說因入住率達到40%以上不能供暖,而供暖公司則因開發商管道不符合標準等拒絕給小區供暖,開發商跟供暖公司之間相互推諉,那麼小區供熱問題如何解決?

(業主爆料的魚先生的社區的供暖問題)

//寫在最後//

近幾年間,徐州飛速發展,吸引了一大波購房者的目光,但是,徐州的有關規則卻像是處於上個世紀,很多事情沒有明文規定的條例。

例如供暖問題,小淮覺得,最好的辦法是政府出面,比如,現下是否可以出臺一些政策法規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國家堅持「房住不炒」,在物業費的繳納上也有所體現,例如此前江蘇省對於空置房物業費收費標準就規定:因業主原因未及時辦理入住手續、業主辦理入住手續後未入住或未使用的物業,在一定時期內,其物業公共服務費按不低於合同約定標準的百分之七十交納

供暖這塊是否也能出個類似的政策,即所有集中供熱的小區,事先接入暖氣,未入住的房屋也需繳納一定比列的費用。這樣對於供暖公司來說,能減少虧損;對買房的自住客來說,有暖氣更適宜居住;對投資客來說,有集中供暖的房子,價值更高更容易出手。

徐州集中供暖的小區受歡迎,也因此,現在很多人買房很注重集中供暖這一塊,不少開發商也在賣房時打出能集中供暖的旗號,有些能確定有集中供暖的樓盤,更是在宣傳時就告知各大購房人,如下圖。

但也有小區,打著集中供暖的旗號賣房、實則交付時供暖不了的,為此,小淮建議購房人在買房時一定要注意兩點:

宣傳有集中供暖的小區,開發商合同裡是否有清楚說明交付時就有供暖,且也承諾接入管網的費用會在交付時就自行繳納。

注意這一點是因為,不排除某些開發商為了房子好賣,打著集中供暖這一旗號。畢竟買房時有很多購房者不會注意這個季節性的設施。

不要買偏遠地區的樓盤。樓盤偏遠,其一便是入住率可能會不夠,後期供暖會很難;再者,偏遠地區的樓盤,供暖可行性也有待商榷,畢竟暖氣傳輸過程中也有損耗,供暖公司需要考慮成本問題。

相關焦點

  • 你家小區在供暖名單上嗎?收費標準曝光
    跟據天氣預報顯示,近日,合肥市最低氣溫連續三天低於5攝氏度,按照「看天供暖」承諾,合肥熱電集團定於2020年11月23日19點,提前12天全面啟動2020-2021年採暖季供暖工作。
  • 別再羨慕集中供暖了!空氣能熱泵分戶式供暖更靠譜
    對於南方居民而言,溼冷的冬季特別難熬,還容易生凍瘡,因此特別羨慕北方的集中供暖。然而,集中供暖雖然舒適,但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有補貼,得自己掏取暖費,大概是20-30元一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家庭一個採暖季就得二三千元。
  • 徐州房價又漲了!43家樓盤最新房價曝光
    今天我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對徐州主城43家在售樓盤、31家純新盤(包括剛拍出地塊的住宅項目)進行盤點,可以發現,房價1.5萬/㎡已經成為市場主流。本次統計,明顯發現徐州在1.5萬/㎡樓盤越來越多,高端盤已經遍布各個板塊。與之帶來的現象,就是剛需選擇面不斷縮窄,以前也許能在主城買到1萬/㎡以下樓盤,現在幾乎只能去鄉鎮板塊。
  • 南方到底要不要供暖,又如何供暖?
    但在供暖方面,相關部門並未有什麼大的動作。「新問題」是指今年又有新方案、新提法,加之又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更顯特殊。那麼南方到底要不要供暖呢?他舉例稱,「典型的就是貴陽的項目,將穿城而過的河水打造成『綠色空調』,實現了冬天供暖、夏天供冷的目的,總面積800多萬平方米,已完成350萬平方米,為2.1萬多戶居民提供了服務,且不會造成汙染」。
  • 「徐州女業主投訴供暖被罵哭」處理結果來了……
    ,業主家中不熱,應該和供暖壓力有關,他們將現場調度,增大該小區的供暖壓力。02城置國際花園城該小區共有一期、二期、三期,供暖問題主要集中在三期,原因是開發商使用了非常規閥門,出現故障很難判斷。供熱辦已經召開了協調會,華開熱力開閥供暖,開發商組建一支維修隊伍,一旦供暖過程中出現問題,開發商的維修隊將進行處理解決。
  • 壁掛爐供暖、集中供暖、空調供暖,哪種取暖方式最好?
    理論上集中供暖最便宜張先生家住張灣,房屋大小為80平方米(建築面積)。由於小區沒通暖氣,5年前,他花費1.1萬元購買了一款功率為18千瓦的壁掛爐,並分別在客廳及兩個臥室安各安裝了暖氣片,效果也還不錯,價格也不算太貴。
  • 徐州下半年房子會降價嗎?這20家樓盤告訴你答案!
    再加上徐州作為一個經濟穩定增長的二線城市,房價不可能出現跳樓機式下降的。而且有錢人那麼多,房子屯在手裡總比錢放銀行要好吧。 【反方】:房價必會下跌 今年全國經濟都不景氣,不賠就是賺。炒房的人可恥,市場上更是有價無市,二手房根本賣不出去,買房子等著後悔吧。房價下跌是必然的。
  • 武漢憑啥成為南方集中供暖標杆?
    需求高漲倒逼供暖工作提速家住武漢市東西湖區的王女士,近日在武漢城市留言板詢問自己所住小區何時才能實現集中供暖。「到2021年,武漢東西湖、礄口、武漢開發區等區居民均有望享受到集中供暖。」溫暖、實惠兼具集中供暖迎「風口」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武漢市工業餘熱資源豐富,集中供暖多採取「政府搭臺,特許經營」供熱模式,即供暖企業利用現有熱源,發展多能互補能源站,實現政府先行規劃和企業開拓市場的結合。
  • 長沙這幾大片區確定集中供暖,但濱江2個網紅盤放棄了…
    集中供暖,指集中集團式供暖的一種形式。一般都是按一個採暖季每平方(建築面積)來收費的,對北方地區來說,天氣比較冷,需要供暖時間長,應該集中供暖省錢。北方一般一個供暖季是從11月15日-3月15日,共120天,各地收費標準不一,一個平方收費三四元到二三十元不等。
  • 合肥集中供暖收費標準 市政供暖平均花費超2000元/年
    近日冷空氣來襲,氣溫持續走低,市民對於供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合肥集中供暖已於11月中旬啟動,但因為合肥沒實現全城集中供暖,人們在冬天的取暖禦寒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各有選擇。哪種效果更好哪種更划算,本報記者幫您來算一算取暖帳。
  • 集中供暖入戶壓力標準 集中供暖的注意事項
    大家都知道冬季供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在供暖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需要重視的一些內容要了解的。那麼集中供暖入戶壓力標準是什麼呢,對於集體供暖的家庭來說,是需要供暖前進行打壓工作的,具體的標準是什麼呢。集中供暖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來看看這些相關的內容介紹吧。
  • 徐州一樓盤一年賣35.66億!徐州1-11月銷售排行榜!
    2020年,咱大徐州哪些樓盤賣得最好?2020年1月1日至今,前20名開發商銷額已超470億元,佔今年銷售總額近6成。東區屬於熱門板塊,9家樓盤上榜!咱們來看看各今年徐州樓盤銷售金額榜單從榜單上可以看出,這些銷售額較高樓盤從剛需到改善都有,均為熱門板塊,性價比較高。
  • 全國房企TOP9齊聚徐州!一批高價盤今年正面廝殺
    1、恆大 恆大在徐州的樓盤不多,目前主城區只有賈汪潘安新城的一個樓盤,即恆大潘安湖生態小鎮但是據置業顧問透露,因為之前都是全款優先選房的,貸款買房不確定能買到。
  • 徐州又有2家開發商陷入糾紛,164套房產慘遭拍賣
    今天,我在阿里法拍網上發現,徐州又有房企——徐州中信置業有限公司和徐州虹達置業有限公司,因陷入金融借貸糾紛,名下多套房產被集中拍賣。 1 徐州中信置業有限公司賈汪區中信時代廣場134套房產被打包拍賣,價值6643.67萬元 據了解,徐州中信置業有限公司是賈汪本地房企,曾開發過賈汪康橋花園等樓盤,位於賈汪區新夏路夏橋公園棟隔壁
  • 壁掛爐供暖、分戶計量供暖、集中供暖哪種方式省錢 看看這3個帳本...
    壁掛爐供暖、分戶計量供暖、集中供暖哪種方式省錢——看看這3個帳本就知道了目前,蘭州市供暖方式主要分為集中供暖(包括煤電鍋爐、天然氣鍋爐集中供暖)、分戶計量供暖和壁掛爐供暖方式帳本1:煤電鍋爐天然氣鍋爐集中供暖家住城關區市政大坡一企業老舊居民樓的市民張先生居住面積40平方米。冬季時,他家暖氣由一家企業物業採用天然氣鍋爐集中供暖。10月21日,物業公司貼出了收繳2019-2020年度取暖費及試水打壓的通知。
  • 供暖咋還區別對待?徐州這小區有的達標,有的只有12℃……
    徐州這小區有的達標,有的只有12℃…… 2020-12-14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普:集中供暖優缺點是什麼?
    集中供暖是很多城市都會選擇的一種供暖方式,相對其他的一些取暖方式來說集中供暖更節省費用,同時也更環保,還能省心省力。那麼,集中供暖優缺點都有哪些呢?下面跟隨金旗艦旗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集中供暖集中供暖,指集中集團式供暖的一種形式。一般都是按一個採暖季每平方(建築面積)來收費的,對北方地區來說,天氣比較冷,需要供暖時間長,應該集中供暖省錢。
  • 徐州同一小區供暖「東涼西熱」!有業主不願交費,業委會回應……
    業主家室內溫度僅15℃高女士介紹,她家是2016年搬來的,購買的是二手房。搬來第一年,供暖時室內溫度達到18℃。然而,從2016年以後,供暖情況一年比一年差。「2016年暖氣費是每平方米14元,到了今年是每平方米24元。暖氣費一年比一年高,可是溫度卻是一年比一年差。
  • 徐州醫科大學新校區選址東湖新城!
    ,文中透露了一個重磅消息,徐州醫科大學選址在東湖新城。 1 徐州醫科大學新校區選址東湖新城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徐州醫科大學新校區選址範圍在東湖新城,具體在彭祖大道以北,嘉治劍橋國際學校對面,再向南是東湖。
  • 2019吳興精品樓盤展今日正式開幕!16家樓盤集中亮相……
    奮鬥新時代,宜居在吳興 今天上午2019吳興精品樓盤展盛大開幕啦~ 今天的萬達廣場異常熱鬧,只因為為期三天(11月22日、23日、24日),聚集了社會各界目光的2019吳興精品樓盤展在此打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