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前傾和腰椎過度前凸是現代人比較常見的體態問題,也是造成腰痛的重要原因。而腰肌因為是造成這種常見姿勢功能障礙的主要肌肉,因此常常被提及,但是腰肌指的是哪塊肌肉,你知道嗎?
腰肌通常理解為
腰大肌或者腰大肌和腰小肌結合的腰肌群
為什麼會有兩種理解呢?
因為40%-50%的人並沒有腰小肌,而且在一部分人身上只有單側。
腰肌
腰大肌起自T12-L5每個椎體和橫突的前外側,並連接除L5-S1以外所有的腰椎,遠端融合到盆底肌,然後向下穿行止於股骨小轉子。腰小肌起於T11-T12,以及相鄰的肋骨和椎間盤,後融入骨盆上支。腰大肌與腰小肌主要在腰椎處合二為一。
強大的腰肌
腰肌附著處寬闊且複雜,與骨盆、多裂肌、髖關節、髂肌、臀大肌、呼吸肌等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也意味著腰肌在功能上會參與更多活動。
1、 腰肌可以穩定胸腰結合部、腰椎和骨盆;
2、 當腿或軀幹固定時,可以屈曲脊柱;
3、 腰肌直接附著於恥骨上支前方和盆底肌,可以輔助骨盆向後旋轉(傳統觀念認為腰肌有助於骨盆向前旋轉);
4、 當脊柱後伸或屈曲時,離心控制脊柱的伸展;
5、 屈曲、內收、外旋髖關節;
6、 腰肌在膈肌和盆底肌之間起到連接作用,可以在呼吸時穩定軀幹和脊柱,甚至改變呼吸策略。
腰肌與走路
腰肌是唯一一塊連接人體上下半身的肌肉,通過脊柱傳導動作,還可以在行走過程中將人體軀幹的重量向下肢轉移。在行走的開始,腰肌協助髂肌屈曲向前伸腿,在行走的後期,腰肌離心縮短把股骨頭控制在髖臼內,降低步行速度,調整髖關節和脊柱伸展的角度。
腰肌與坐姿
因為腰肌可以穩定胸腰結合部、腰椎和骨盆,在坐位時,腰肌有助於保持軀幹和脊柱在骨盆上的最佳對齊。
腰肌出現問題有哪些健康隱患?
如果腰肌緊張縮短,腰椎就會出現機械性功能障礙,導致下背部疼痛,如果兩側腰肌不對稱,將會導致腰椎支持系統力量減弱或者受力不均衡,使椎間盤所受的剪切力增大,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並且無論哪側腰肌出現問題,都會將脊柱拉向同側,最終導致脊柱側彎。除此之外,腰肌損傷還會對步態和邁步帶來影響。
好好的腰肌怎麼會受傷呢?
對於現代人來說,腰肌最大的敵人恐怕就是久坐了,尤其是喜歡膝部抬高的坐姿,這種姿勢會導致腰肌和其他髖部屈肌縮短並變緊,久而久之誘發下背部疼痛。
兩個動作測一下你的腰肌狀況
1、 緊張測試-改良Thomas試驗
動作要領:測試者坐在治療床末端,將一側大腿儘可能拉向胸前,然後躺下,評估懸著的腿。如果大腿高於床面水平,則是腰肌緊張。
2、 力量測試
動作要領:單腿站立,將一側腿膝蓋抬高到髖部以上,保持30s,如果不能保持,則表示您的腰肌力量不足。
腰肌緊張怎麼辦?
弓步訓練
動作要領:身體直立,右腳向前邁一大步。前膝屈曲90°,不要超過腳尖。保持脊柱直立。雙腳的腳尖朝前,左腿伸展,腳跟離開地面,雙手掐腰保持對稱,臀部下落到目標肌群有牽拉感,保持30s,換方向。
提腰肌訓練
動作要領:取仰臥位,雙腳著地,與肩同寬,屈曲雙膝。左腿向一側移動,同時雙腳保持著地。右髖抬離地面,保持拉伸。換方向。如骶髂部位不適,在提髖時保持腿直立。
挺腹拉伸訓練
動作要領:取俯臥位,伸直雙臂抬起上身,髖部保持貼住地面,目視前方。注意讓腹肌參與進來,以避免腰椎受傷。如出現腰痛,可稍屈雙臂。
腰肌無力怎麼辦?
不完全仰臥起坐
動作要領:取仰臥位,屈膝,雙腳著地,吸氣準備,呼氣起身至一半位置,再吸氣回歸。
大腿上舉訓練
動作要領:左手扶牆,右手插腰,兩腳併攏站好,背挺直。右腳垂直向上抬起,大腿和地面呈平行,停留2秒後放下,再換左腳抬起,左右腳各做10次。
腰肌看似默默無聞,實則參與眾多人體活動,良好的腰肌是健康的前提噢~
【本文參考文獻】
[英]埃文·奧薩爾;張志傑,劉春龍,朱毅主譯.腰肌功能解剖與評估:康復、糾正性和功能性訓練[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20:13-17,149
[美]喬·安·史道格-瓊斯; 沈兆喆,邱先梅譯.腰肌解剖學:緩解疼痛的腰肌保護與修復練習[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8:16,38,,41-43
編輯:申衛紅